(共48张PPT)
课文① 小蝌蚪找妈妈
小
蝌
蝌
xiǎo
kē
dǒu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小
xiǎo
蝌
kē
蚪
dǒu
妈
mā
妈
ma
找
zhǎo
第一课时
身子像个小逗点,
摇着一根小尾巴,
长大吃虫叫“呱呱”。
Kē dǒu
谜底:蝌 蝌
我会猜
小
蝌
蚪
xiǎo
kē
dǒu
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生活在水中,吃水藻和水中的浮游生物
塘 脑 袋 灰 哇
教 捕 迎 阿 姨 宽 龟 顶 披 鼓
guī
táng
nǎo
dài
huī
bǔ
yíng
ā
yí
kuān
dǐng
pī
gǔ
我会认
wɑ
jiāo
池塘 脑袋 灰色 捕食
迎上去 阿姨 宽嘴巴
乌龟 顶上 披着 鼓着
táng
nǎo
huī
bǔ
yíng
kuān
ā
guī
dǐng
pī
gǔ
dài
yí
我会读
长
zhǎng(长大)
cháng(长长)
大
dài(大夫)
dà (大家)
教
jiāo(教书)
jiào(教师)
我会读
只
zhǐ(只能)
zhī(一只)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读课文
本文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虫的故事。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我会答
liǎng
书写指导:横不要写太长,里面的两点,不要写成捺。
组词:两条 两半
造句:爸爸今天买了两条鱼。
音序:L
部首:一
结构: 独体
我会写
jiù
书写指导:左右要布局均衡。
组词:就业 成就
造句:爸爸就近去上班。
音序:J
部首:亠
结构: 左右
我会写
nǎ
书写指导:口写得小些,撇要写得舒展。
组词:哪里 哪边
造句:我不知道妈妈去哪里了。
音序:N
部首:口
结构: 左右
我会写
kuān
书写指导: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折钩。
组词:宽阔 宽广
造句: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音序:K
部首:宀
结构: 上下
我会写
jīng
书写指导:右部“月”的第一笔为竖。
组词:眼睛 目不转睛
造句: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
音序:J
部首:目
结构: 左右
我会写
dǐng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第一笔横写得短些,最后一笔是点。
组词:头顶 山顶
造句:一只鸟从他的头顶上飞过。
音序:D
部首:页
结构: 左右
我会写
dù
书写指导:第一笔是竖撇,右边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组词:肚皮 肚子
造句:他突然觉得有点肚子疼。
音序:D
部首:月
结构: 左右
我会写
pí
书写指导:第一笔是横钩,捺要写得舒展。
组词:肚皮 牛皮
造句:爸爸买了一双新皮鞋。
音序:P
部首:皮
结构: 独体
我会写
hái
书写指导:子的第三笔横换成提,最后一笔是点。
组词:孩子 小孩
造句:叔叔家有两个孩子。
音序:H
部首:子
结构: 左右
我会写
tiào
书写指导:左边的足把撇换成竖,捺换成提,右边第一笔是竖撇。
组词:跳绳 跳高
造句:他正在跳绳。
音序:T
部首:足
结构: 左右
我会写
快活 快乐
相同点:两个词含有“快乐”的意思。
不同点:
“快活”指心里高兴,也指活跃。
“快乐”指心中喜悦,生活幸福,内心感到满意。
造句:
1.小鸟叽叽喳喳地唱着歌儿,快活极了。
2.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我会辨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写了池塘里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阿姨并误把乌龟当妈妈。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小蝌蚪变成了真正的青蛙,和妈妈天天捉害虫。
交流分段情况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我们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要主动探索。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1.给下列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__”标出。
池塘(cí chí) 捕食(bǔ pǔ) 脑袋(dāi dɑi) 乌龟(guī guǐ) 披着(pì pī) 鼓着(gú gǔ)
2.我会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大大的 身子
长长的 脑袋
碧绿的 尾巴
雪白的 衣裳
黑灰色的 肚皮
3.排列句子。
( ) 又过了几天,他们长出了两条前腿。
( ) 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 )再后来,他们的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小青蛙。
( )现在,他们正天天帮农民伯伯捉害虫呢!
3
2
1
4
5
小
xiǎo
蝌
kē
蚪
dǒu
妈
mā
妈
ma
找
zhǎo
第二课时
1.读课文,说一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
2.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3.小蝌蚪在找妈妈时,外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1.读课文,说一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阿姨和乌龟。
2.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在结构是相同的,先写了青蛙形态上变化——遇到了谁——说出青蛙妈妈的一些特征。
思考:小蝌蚪在找妈妈时,外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1.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从“长出两条后腿”看出了什么?
“长出两条后腿”说明了小蝌蚪逐渐长大,这是它生长过程中的第一次变化。
2.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从“迎”字看出了什么?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心情。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非常的懂礼貌。
3.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 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从这一段你能体会到了什么?
“连忙追上去”说明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很急切。“笑”则说明乌龟很和蔼、亲切。“头顶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则说出了小蝌蚪的妈妈的一些特征,为下文小蝌蚪找到妈妈做了铺垫。
4.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 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从这段中的你能体会到小青蛙的什么心情?
“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愉快心情。“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蝌蚪的喜爱之情。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
(迎)→ (追)→ (游) → 跟
鲤鱼 乌龟 青蛙 捉害虫
青
蛙
qīng
wā
披着绿绿的衣裳,露着白白的肚皮,头上顶着一对大大的眼睛。它的前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还有蹼。
大约每2000颗蛙卵宝宝中,最终约有5颗能成功长成青蛙。
蛙卵宝宝被产下时有很多同伴,但大部被鱼儿会吃掉,只有一部分能存活
青蛙妈妈在产完蛙卵宝宝后,便会离开,蛙卵宝宝自己浮在水面附近成长
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
青蛙是两栖动物,可以在陆地和水里生活。
青蛙喜欢在接近水源的地方生活,但只在陆地找食物
除了南非,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青蛙
青蛙在恐龙时代就出现了,大部青蛙可以活7年
青蛙的舌头是卷在嘴里的,捕捉食物时可以伸很长
青蛙不会咬碎食物,只会把食物吞下去。
青蛙没有脖子,想要四周张望时,就要转动全身。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好多圆圆的蛙卵宝宝,它们像住在小小的玻璃珠子里,又像住在软软的果冻里
蛙卵里的蝌蚪宝宝们晒着太阳,吹着春风,一天一天开始成长,在慢慢等待着孵化
又过了一些天,蛙卵宝宝孵化成了小蝌蚪,它们长出了长长的尾巴,可以在水里自由游动
孵出来10周左右,小蝌蚪长大了好多,还出了两条后腿。
大约又过了2周,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颜色开始慢慢变绿,游泳速度也更快了。
在第14周左右,尾巴慢慢变短变小,逐渐消失,变成了幼蛙,告别蝌蚪时光了。
大约在第16周后,青蛙成年了,可以离开水里到陆地上生活了。
小蝌蚪和青蛙变化的循环过程
蛙卵宝宝
蛙卵里的小蝌蚪
孵化出来的蝌蚪
长了后腿的蝌蚪
长了四肢的蝌蚪
小幼蛙
幼蛙
成年青蛙
《小蝌蚪找妈妈》课件
谢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