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电荷 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 电荷 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7-20 20:4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必修三
§9.1 电荷
为什么摩擦过的气球能够吸引水流?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04 元电荷
01 电荷
02 起电方式
03 电荷守恒定律
知识回顾
①自然界中有哪几种电荷?
它们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②一般物体不带电,怎样可以使物体带电?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
1、电荷
阅读教材P2
谁发现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谁命名?
什么是摩擦起电?
什么是电荷量?符号?单位?
怎样定义1C ?
正负不代表大小,只表示电性。
1、电荷
教材P2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正电)
(不带电)
(中性)
(负电)
(正电)
教材P3
1、电荷
我们把物体或者物体局部存在不能被抵消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称为净电荷。平常我们说物体带电实质上是物体所带的净电荷!
质子和中子间有强相互作用
教材P3
1、电荷
金属导电原因:
1、电荷
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起电方式
2、起电方式
































































带负电的带电体靠近导体(微观分析)
2、起电方式
教材P36
近异远同
规律:
近端(靠近带电体端) 感应异种电荷
远端(远离带电体端) 感应等量同种电荷
2、起电方式
2、起电方式
用手摸时相当于接地
若小球带负电呢?
接触起电:
把带电体与中性导体接触,使中性导体带电的过程
相同的两个带电金属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
(1)带异种电荷的两球先中和后平分
(2)带同种电荷的两球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
2、起电方式
接触后
再分开
接触后
再分开
电中和现象:
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后都不显电性
电荷均分原理:
两个相同带电金属导体接触后,电荷要重新平均分配
2、起电方式
验电器 静电计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作用:
①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②粗略判断物体带电多少
2、起电方式
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产生 条件 一般是两不同 绝缘体摩擦时 导体靠近带电体时 导体与带电导体接触
现象 两物体带上 等量异种电荷 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与原带电体“近异远同” 导体上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电性的电荷
原因 原子核对电子束缚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强的得到电子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荷间力的作用下,从物体的一端转移到另一端 在电荷间力的作用下,自由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实质 电子的得与失(电子的转移) 2、起电方式
教材P4
3、电荷守恒定律
阅读教材P4
什么是元电荷?
谁测得的?
数值是多少?
什么是比荷?
荷质比
4、元电荷
注意:
元电荷不是一个实际粒子,而是一个数量。
所有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电子、质子、正电子的电荷量为一个元电荷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R.A.Millikan)从1909到1917年所做的测量微小油滴上所带电荷的工作,即所谓油滴实验,在全世界久负盛名,堪称实验物理的典范。他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电荷的值,直接证实了电荷的不连续性,所以说,密立根油滴实验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密立根由于测定了电子电荷和借助光电效应测量出普朗克常数等数项成就,荣获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4、元电荷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上.(  )
(2)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使物体带电,是由于两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的能力不同.(  )
(3)原来不带电的丝绸和玻璃棒相互摩擦后分别带上了异种电荷,说明通过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
(4)元电荷就是最小的带电体.(  )
(5)某一带电体的电荷量可能等于5×10-19 C.(  )

×
×
×
×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电感应没有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B.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C.摩擦起电时,一个电中性物体失去一些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电中性
物体得到这些电子而带负电
D.一个带电导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导体,两个物体可能带上异种电荷



 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导体A和B放在绝缘支柱上并相互接触,带正电的小球C靠近A,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C,A带正电,B带负电
B.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C,B带正电,A带负电
C.若先将C移走,再把A、B分开,A带正电,B带负电
D.若先将C移走,再把A、B分开,B带正电,A带负电

【练习】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羽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说明羽毛带有与琥珀所带电性不同的电荷
B.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C.当羽毛与琥珀接触时,琥珀所带的电荷会运动到羽毛中去
D.琥珀与琥珀摩擦也能带电
【正确答案】B
【练习】(多选)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应该是某些特定值
B.物体带电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 个电子
C.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正确答案】ABC
【练习】(多选)如图所示,a、b、c、d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吸d,b斥c,c斥a,d吸b,则(  )
A.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B.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C.c、d小球带同种电荷
D.c、d小球带异种电荷
【正确答案】BD
【练习】如图所示,小刘同学利用验电器做静电感应实验。她先用包装用的气泡膜和PVC管摩擦,使PVC管因为失去电子而带电。左手拿带电的管靠近(但不接触)验电器,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然后用右指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圆球,发现箔片闭合。以下对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现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此时箔片带负电,
但验电器整体仍是电中性的
B.右指接触验电器时电子从验电器流向手指
C.如果松开右手,再撤去PVC管,验电器的箔片又会张开,验电器整体带负电
D.如果松开右手,再撤去PVC管,验电器的箔片依然闭合
【正确答案】C
作业:本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