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3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2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1、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的概念2、抗原的概念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是指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一、特异性免疫的作用3、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一、特异性免疫的作用3、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一、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思考:
器官移植过程常因受体对供体器官产生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而失败,机体会什么不会对自身器官和组织产生排斥呢?
人体为什么能正确地识别“自己”和“非己”并做出不同的反应?1、体内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类什
么物质?有什么特性? 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在胚胎发育中产生,所有的体细胞上都存在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MHC的身份标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二、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性抗原-MHC复合体是一类什么物质?有什么特性?1.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是什么?
2.细胞免疫中抗原是如何被识别的?
3.细胞免疫过程主要依靠哪些细胞,它们各有什么作用?阅读课本52页《细胞免疫》部分,思考与探讨下述问题的:三、细胞免疫人体就像一个城堡,对于想攻入城堡的敌人,我们有两道防线,像护城河及城墙一样保护城堡不被攻破。
如果敌人很强大,突破了两道防线,进入了城堡,我们身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可以将进入身体细胞内的病原体释放到体液加以消灭。
但是对于像在城堡街道上到处游荡的敌人一样的处于血浆及组织液中的病原体,我们人体又是如何将其消灭的呢? 四、体液免疫【问题1】
抗体是由什么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它有什么样结构和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用细菌或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注射动物,该动物的血清中会出现一些有防御作用的保护性成分(称抗毒素、凝集素等)。
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用电泳法证实这种起防御作用的物质是球蛋白,统称为抗体,注射的细菌或细菌外毒素则起了抗原的作用。
1959年科学家对抗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证明它是由四条肽链组成,借二硫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Y”型的四链分子。 1、抗体具特异性不同的抗体某些部分氨基酸序列各不相同,决定抗体的特异性。2、抗体:受抗原刺激后,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其两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3、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某些外分泌液中,如乳汁。抗原抗体注意: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抗体只在体液中起作用,它对于细胞内的抗原无能为力。有些抗原无法使人产生抗体体液免疫过程抗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致敏B细胞白细胞介素—2抗体与抗原结合第三阶段抗原抗体抗体免疫的主要对象是细胞外病原体和毒素①有些抗原,如病毒等,由于抗体的结合而失去对寄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因而不能侵入细胞。???②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可因抗体的结合而不为细胞所接受,丧失毒性因而无效。③沉淀和凝集:如果抗原分子是位于细胞上蛋白质的,抗体的结合就使这些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活动能力,例如血液凝集。抗体免疫的主要对象是细胞外病原体和毒素【问题2 】
在一次体液免疫过程中,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都能一次用完吗?
没有用完的抗体在血液中流动,有什么作用呢?
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会分化出大量的效应B细胞,同时产生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的作用是什么?抗体数量初次抗原刺激二次抗原刺激时间二次体液免疫应答出过天花或麻疹的人为什么会终身免疫?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既然体内存在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会对入侵机体的病原体进行攻击,加以消灭,我们能不能预先对机体用病原体进行预先的处理,让其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身体中,用于抵抗和消灭真正入侵的病原体呢?
对用于预先处理的病原体有什么要求?五、免疫接种与传染性疾病1.疫苗的种类 2.免疫方式【问题3】1.接种卡介苗后血液中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抗体的结构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A.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C.氨基酸、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D.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练习A 2、用大剂量的射线照射大鼠,杀死其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大鼠就失去了( )的功能,因而很容易感染疾病。
3、给上述大鼠分别输入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发现只有在注入了( )之后,大鼠才能恢复免疫功能。免疫 淋巴细胞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