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真题·素能提升
1.(2013·益阳中考)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列举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 )
生物的特征 实例
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兔吃草,猫吃老鼠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C 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A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项兔吃草,猫吃老鼠,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项庄稼需要浇水,施肥,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C项人体排尿,说明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D项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2013·淄博学业考)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 )
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C.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好两点:
(1)理解生物的特征。
(2)知道植物落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和人排出废物的方式有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有落叶等。
3.(2013·烟台学业考)下面是某校开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植物栽培实践活动”的评比标准:①栽培方案设计科学、美观,有创意;②管理、观察记录不少于20次,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翔实、认真;③活动总结注重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要有独到见解。这项评比反映了科学实践活动 ( )
A.要有严谨的态度并进行科学评价
B.要善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C.记录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做合理的改正
D.必须使用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方法
【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能力。难度较大。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设计科学,管理、记录不少于20次,记录翔实、认真,总结注重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要有独到见解等,可看出这项评比反映了科学实践活动要有严谨的态度并进行科学评价。
4.(2013·南通学业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北极的极地狐耳朵小,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空气
【解析】选A。本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北极狐耳朵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沙漠的大耳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
5.(2013·怀化学业考)稻田里的青蛙与害虫之间的关系属于 ( )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与生物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关系。稻田里的青蛙与害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关系。
6.(2013·平凉学业考)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这说明 ( )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好两点:
(1)切入点:理解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2)关键:运用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适应。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白色的体毛可以保护北极熊不易被发现,脂肪保暖有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7.(2013·广东学业考)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影响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也体现了这种关系。
8.(2013·济宁学业考)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泗水泉林 B.曲阜孔林
C.水泊梁山 D.济宁北湖的所有生物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A项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水泉林不仅包含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还具备了水、空气、温度等非生物部分,因此属于生态系统;B项曲阜孔林这个环境,也包括了孔林所有的生物,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C项水泊梁山是由全部的生物以及生物生活的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的统一体,是生态系统;D项济宁北湖的所有生物只是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易错警示】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系统既包括环境又包括环境中所有的生物,生物只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9.(2013·天津学业考)下列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
A.阳光 B.野兔 C.牧草 D.细菌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野兔属于消费者,牧草属于生产者,细菌属于分解者。
10.(2013·烟台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业考)昆嵛山地处沿海,以赤松为主要树种,还有栎树、刺槐、椴树、水榆花楸等多种阔叶树种。据此可知昆嵛山生态系统属于 ( )
A.湿地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昆嵛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符合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11.(2012·丽水学业考)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丽通过对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观察,绘制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见下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被捕食的生物动物 植物 食草昆虫 蜘蛛 青蛙 蛇 吃虫的鸟
食草昆虫 √
蜘蛛 √
青蛙 √ √
蛇 √
吃虫的鸟 √ √
猫头鹰 √ √
注:√表示动物与被捕食的生物间存在捕食关系。
(1)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猫头鹰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 )
A.食物中的碳 B.矿物燃料中的碳
C.生物遗体中的碳 D.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3)根据表中的食物关系,该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又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2)碳在大气中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使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通过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取食关系,使碳进入动物体,究其根源,动物体内的碳来自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3)根据表中的食物关系可知存在以下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物链:植物→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植物→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
答案:(1)生产者 (2)D (3)4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0分钟 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2014·齐齐哈尔模拟)生物圈包括 (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以上三项都是
【解析】选D。解答本题时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范围方面来切入。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圈是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水陆环境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圈的含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圈的组成。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的转动的“地球”上呈现绿色的是岩石圈,呈现白色的是大气圈,呈现蓝色的是水圈。
4.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知道人类的“立足点”是生物圈的 ( )
A.任何地方 B.大气圈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圈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生物圈的理解。岩石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
5.下列生物中,不能进入大气圈的是 ( )
A.鸽子 B.秃鹫 C.深海狮子鱼 D.细菌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生物圈的理解。大气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因此,鸽子、秃鹫、细菌能进入大气圈,而深海狮子鱼只能生活在海洋中,不能进入大气圈。
【拓展归纳】生物圈的三种考查角度
(1)考查生物圈的范围:主要分析生物圈的三个范围。
(2)考查生物圈的含义:主要分析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两部分。
(3)考查生物圈中的生物特点:主要分析生物在生物圈各圈层的分布特点。
6.我国有广袤的陆地、辽阔的海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从而形成了
( )
A.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 B.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
C.城市和农田生态系统 D.以上三项都有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因地球环境而形成多样的生态系统,有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城市和农田生态系统等。
7.(2013·怀化学业考)在涵养水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
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
【易错警示】不要一提到“水库”就想到是“淡水生态系统”。
8.“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指的生态系统是 ( )
A.城市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两个关键:
(1)题干信息:有风、有草、有牛羊。
(2)链接所学:各类生态系统的特征。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类型、结构和功能。草原生态系统多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9.在下列海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是 ( )
A.尖峰岭自然保护区 B.东方大田自然保护区
C.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D.五指山自然保护区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所列选项中只有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属于海洋生态系统。
10.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 ( )
A.都是相互关联的 B.有些是相互关联的
C.各自独立 D.生物成分间没有联系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圈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非生物因素看,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空气、水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可以到达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某些微小生物、花粉、植物的种子等可以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2013·泉州学业考)“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地球上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称为 ( )
A.生物圈 B.陆地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生物圈的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作为其中的一员,应善待其他生物。
【互动探究】
(1)上题中的哪一项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生态系统?
提示:D项。
(2)参考上题选项,分析哪项是地球上除生物圈外最大的生态系统?
提示:C项。
12.DDT是一种不易分解的有机农药,人们并没有到南极大陆去喷洒DDT,而从来未离开过南极的企鹅体内也积累了DDT,这个实例说明 ( )
A.DDT挥发性强
B.DDT在生物圈中流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从施药地区迁去的动物将DDT带到了南极
D.考察队员把DDT带到了南极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生物圈的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识。在没有喷洒过DDT的南极大陆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在生物圈中流动,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非选择题(共8分)
13.下图为南极海域内一生态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根本来源是 ;
有机物的制造者是 。
(2)若人们大量捕捞该生态系统中的虾,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导致与其相关的其他动物数量 ;试写出一条与虾有关的食物链: 。
(3)虽然南极区域内没有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耕种活动,科学家却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企鹅、海豹体内都存在杀虫剂DDT。这一实例可以说明每一个生态系统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都是 。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来源于太阳能;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该生态系统中的虾是以海藻为食物的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费者,其他的消费者都直接或间接以虾为食物,若大量捕捞虾,会使其他动物因缺少食物而大量减少;与虾有关的食物链有海藻→虾→蓝鲸,海藻→虾→海豹,海藻→虾→海鸟,海藻→虾→墨鱼→企鹅,海藻→虾→墨鱼→海鸟。
(3)虽然南极区域内没有人们的耕种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科学家却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企鹅、海豹体内都存在杀虫剂DDT。这一实例可以说明每一个生态系统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都是相互关联的(或密切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案:(1)太阳能 海藻
(2)减少 海藻→虾→蓝鲸(写出图中任何一条均可)
(3)相互关联的(或密切联系的)
【练能力】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不借助任何工具,可以生活在生物圈的任何圈层的生物是 ( )
A.鱼类 B.人类
C.细菌 D.哺乳动物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圈的范围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及细菌的分布。细菌外面有荚膜保护,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渡过不良环境。芽孢最主要的特点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在寒冷的极地、海底温泉、甚至在22 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因此,细菌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到达生物圈的任何圈层。
2.(2012·威海学业考)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
A.农田生态系统 B.园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题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最多,故其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3.(2014·德州模拟)在天然的草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在较长时间内与鹿群数量变化相符合的曲线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图作答的能力。在食物链“植物→鹿→狼”中,若是鹿的天敌狼因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鹿先增多,植物(鹿的食物)随着鹿的增多而减少,以鹿为食的其他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或以鹿为食动物的增多而减少,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变式训练】(2012·青岛学业考)在一个由牧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狼全部杀光,那么鹿的数量将 ( )
A.保持稳定
B.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C.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趋于稳定
D.先减少,后增加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能力。本题中的食物链是:牧草→鹿→狼。当狼被杀光,鹿会因为失去天敌而数量增加,但是草的数量是有限的,当鹿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会因为缺少牧草而数量减少,最终趋于稳定。
4.下列各项中不能描述各生态系统间有密切联系的是 ( )
A.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B.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
C.河流可灌溉农田、为城市供水,与多个生态系统相联系
D.鲤鱼生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之间的联系。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阳光普照所有的生态系统;河流可灌溉农田、为城市供水,与多个生态系统相联系。以上都说明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鲤鱼生活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是指鲤鱼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无关。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5.(10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A~F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生物。请据图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此生态系统中的A属于 (成分)。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补充完整任意一条食物链:A→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F。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动是从A通过 作用利用太阳能开始的。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A,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
(4)由于长时间干旱,假设该生态系统中的A全都枯死,则 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三点:
(1)正确书写食物链。
(2)学会数食物网中的食物链的条数。
(3)正确运用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解析】(1)食物链是植物与动物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间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其次是初级消费者,再次是次级消费者,最后是最高级消费者,A属于生产者。
(2)由图示可知该生态系统中有2条食物链,A→B→C→E→F;A→B→D→E→F。
(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存能量,为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4)假设该生态系统中的A全都枯死,则以A为食的B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
答案:(1)生产者 (2)2 B→C→E(或B→D→E)
(3)光合 F (4)B
6.(12分)(能力挑战题)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是流淌在地球上的为数不多的“一盆清水”。
最早描写鄱阳湖的大诗人陶渊明在《游斜川诗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写道:“辛酉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
鄱阳湖平原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耕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条件好,十分有利于农产品的生长。“春季千顷油菜分外黄,夏季万亩荷花吐幽香,秋季处处稻谷闪金光,冬季轻舟湖面捕鱼忙。”勤劳的赣鄱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和渔乡文化。
鄱阳湖拥有目前亚洲最大的湿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总面积达35 116.1公顷。鄱阳湖,水天一线,苍茫辽远。湖波涟漪,锡箔般从天际潋滟而来,逶迤而去;啾啾鸟鸣,在芦苇丛中此起彼伏,婉转而清脆;繁复的水草,在水中枝枝蔓蔓,舒卷自如;成群的鸥鸭鹞雁,在水面自在嬉戏;生命之歌,在浩淼辽阔的湖面弹奏,旷远而幽眇……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上图中描述了两种生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统,A图为鄱阳湖周围的沼泽,属于 生态系统;B图为鄱阳湖景观,属于 生态系统。
(2)湿地生态系统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和 条件下形成的,鄱阳自古“稻饭鱼羹”,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鄱阳湖这个湿地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 、 、 、适宜的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优越的生存条件。
(3)陶渊明描述的“鲂鲤”和“水鸥”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
而芦苇和水草则属于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 。
(4)油菜收割后,落在地上的种子不久会长出幼苗,这主要体现了生物能
( )
A.生长 B.适应环境 C.吸取营养 D.遗传
【解析】本题主要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例考查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
(1)图A为沼泽地,属于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图B为湖面,属于淡水生态系统。
(2)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形成的,可以为生物提供水、空气、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活条件。
(3)“鲂鲤”和“水鸥”是动物,以现成的有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物为食,属于消费者;芦苇和水草是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属于生产者;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终来自太阳能。
(4)油菜收割后,落在地上的种子不久会长出幼苗,这主要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的特征。
答案:(1)湿地 淡水
(2)多水 过湿 水 空气 营养物质 温度
(3)消费者 生产者 太阳能 (4)A
【科海拾贝】 迷你地球
“迷你地球”位于日本北部沿海的青森县六所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积只有4 700平方米,是由3个不锈钢走廊连接的体育馆式建筑。实验目的是模拟封闭空间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植物、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循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0分钟 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14·黄石模拟)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
A.草→兔→狐 B.泥→小虾→小鱼→大鱼
C.蝉→螳螂→黄雀 D.田鼠→猫头鹰
【解析】选A。本题考查食物链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组成。食物链是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其后依次是各级别的消费者,题中只有选项A符合条件,选项B中的泥不是生产者,选项C、D中缺少生产者。
2.(2013·济宁学业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 ( )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蝉→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
【解析】选D。本题考查食物链的概念及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写方法。食物链是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其起点一定是生产者,后面依次是各级消费者,在各级消费者中,蝉以树为食,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故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为:树→蝉→螳螂→黄雀。
3.在食物链a→b→c→d→e中,消费者是指 ( )
A.a、b、c、d、e B.a、b、c、d
C.b、c、d、e D.e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食物链的理解。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链是动物和植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食草动物→食肉动物。a为生产者,b、c、d、e为消费者。
4.若下面几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其中的起点是 ( )
A.青草 B.鹰 C.鸡 D.虫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的书写方法。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它表示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其后依次是各级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拓展归纳】食物链的两种考查角度
(1)考查食物链的写法:主要分析食物链的起始端和箭头的指向。
(2)考查食物链的成分:主要分析食物链中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
5.在食物网中,含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 ( )
A.生产者 B.食草动物
C.食肉动物 D.分解者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各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物的数量关系。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食物链是不同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不包括分解者;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只有生产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来源,而且有机物和能量都是逐级递减的,故生产者含有机物总量最多。
6.(2014·威海模拟)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
B.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C.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来源
D.甲、乙、丙、丁、分解者及它们生活的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食物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题干中明确表示“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而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没有分解者,故B错误。
【易错警示】误把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加入食物链
(1)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2)食物链也不包括非生物部分。
7.下图是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正确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食物网及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所构成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人。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能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人。而图中符合这一特点的是选项D。
【拓展归纳】食物链的类型
通常教材中提到的食物链只包括捕食食物链,除此之外还有碎食食物链、寄生性食物链和腐生性食物链。
(1)碎食食物链:是指以碎食(植物的枯枝落叶等)为起点的食物链。
(2)寄生性食物链:由寄主和寄生生物组成的食物链。
(3)腐生性食物链:指动植物遗体在土壤或水中被微生物分解利用的食物链。
8.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遭受严重破坏,这说明 ( )
A.生态系统无自动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自动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自动调节能力。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则鼠和兔会因失去天敌的制约而大量繁殖,使草原遭受严重破坏,可见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人类在从事生产活动时,一定要按生态规律办事,自觉保护生态平衡。
9.某简单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下图表示四种生物所占的能量关系比例,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可以从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特点“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方面来切入。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就越多。从图中可以看出,能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甲85%>乙7%>丙6%>丁2%。而乙、丙的能量差不多,因此二者不是捕食关系,可能是处于同一营养级。故食物网的正确构成是A。
10.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
A.硅藻 B.浮游动物
C.鲱鱼 D.鳕鱼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两点:
(1)正确判断或根据背景材料正确分析食物链。
(2)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富集现象的理解。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时,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所以,越是位于食物链后面的生物,其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鳕鱼位于食物链的末端,体内铯含量最高。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11.根据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食草动物数量总比食肉动物数量 。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你认为图中还应增加
和 。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各成分的功能及食物链的知识。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只有植物能够通过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而且还为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故植物的数量最多,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故其数量少于食草动物。
(2)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构成的统一整体,故图中需要增加非生物部分和细菌、真菌(或分解者)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答案:(1)草 多
(2)非生物部分 细菌、真菌(或分解者)
【练能力】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2013·温州学业考)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其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题指南】解答识图题目的关键:知道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之后依次为消费者。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态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网由相互关联的食物链组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正确表示是将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用箭头连接起来,其起始端是生产者,箭头指向营养级高的消费者。由图示可知,甲是生产者。
2.(2013·莱芜学业考)下图能表示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食物链与食物网 B.物质流
C.组成成分及关系 D.能量流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识图和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物质流不包括光;能量流是逐级递减,单向的,不会循环。图中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2014·莱芜月考)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下表为其记录的结果。以下有关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
生物种类 体内食物成分
小鱼 蜻蜓幼虫
小球藻 —
蜻蜓幼虫 水蚤
水蚤 小球藻
A.小球藻→蜻蜓幼虫→水蚤→小鱼
B.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小鱼
C.小球藻→水蚤→小鱼→蜻蜓幼虫
D.光→小球藻→水蚤→蜻蜓幼虫→鱼
【解析】选B。本题考查食物链的写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食物链的开始通常是绿色植物(生产者),其后依次是各级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从表中可见,生产者是小球藻,以小球藻为食的是水蚤,以水蚤为食的是蜻蜓幼虫,以蜻蜓幼虫为食的是小鱼,小鱼是此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变式训练】(2013·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漳州学业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 ( )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描述的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具体为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但这里面只包含了动物,即消费者。要想使之成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因此这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生产者。
4.下图是某开发区生态系统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图中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
B.能量最多的是乙,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丁
C.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光能
D.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长期持续增加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物网及某些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A项食物链反映的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乙为生产者,丙、丁为消费者。B项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因此能量最多的是乙;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因此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丁。C项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丁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光能。D项若丁灭绝了,丙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
5.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 )
①生态平衡稳定性强 ②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③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差
⑤动植物种类繁多 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⑤⑥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构成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维持生态平衡。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组成比较单一,结构简单,生态平衡稳定性较差,故自动调节能力较差,比较脆弱。
6.(2014·牡丹江模拟)“天苍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一幅壮美的草原风光。该草原生态系统中主要应控制什么生物的数量,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壮美的风光依旧( )
A.草 B.牛和羊 C.狼 D.蛇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一幅壮美的草原风光。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应该控制牛、羊的数量,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让壮美的风光依旧,如果牛、羊数量增加会使草的数量减少,草减少导致牛、羊由于食物不足被饿死,最后直到牛、羊和草的数量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为止。
【互动探究】
(1)上题中,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哪种生物?
提示:草。
(2)上题选项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是哪种生物?
提示:狼。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7.(能力挑战题)某科学探究小组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4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下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4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 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
(3)通过对4个生态瓶内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小鱼、螺蛳、小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小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三点:
(1)正确解读实验、研究、调查或探究等所蕴含的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
(2)学会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计。
(3)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
【解析】(1)水草为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2)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其变量为小虾,应选择有小虾(装置B)和无小虾(装置A)的一组作为对照实验。
(3)D装置内的小虾存活时间最短,其原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消费者较多,使得瓶中缺少氧气和食物;其次是二氧化碳太多,pH较低,呈弱酸性;再者环境的承载量有限等。
答案:(1)生产者 (2)A和B (3)缺少氧气
【科海拾贝】 海洋食物链
存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放牧食物链。这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物链是从绿色植物开始,例如浮游植物类等,转换到放牧的食草动物中,并以食活的植物为生,顶端是以食肉生物为最后的终点。第二种形式是腐败或腐质食物链。这一食物链的存在方式是:从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开始,再到微生物,并以摄食腐质的动植物遗体为生的捕食者为最终点。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0分钟 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2013·广州学业考)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属于观察法的是 ( )
A.用肉眼查看书缝里的小蜘蛛
B.查看介绍蜘蛛的有关知识
C.上网搜索更多关于蜘蛛的资料
D.把有关蜘蛛的信息进行归类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学的研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方法。A是对生物进行观察,属于观察法;B、C均属于查阅资料法;D属于分类法。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观察的认识。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进行观察。
3.小敏在湖边散步时,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湖水中有一些活动的绿色小体,心想:这是生物吗?于是她取了一滴湖水,制作成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看求证。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属于( )
A.调查 B.观察 C.实验 D.推论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观察这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探究方法的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如观察、调查、实验等。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包括直接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观察等多种方式。
4.下列不属于观察的是 ( )
A.用摄像机拍摄蜜蜂采蜜的过程
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并记录
C.用放大镜观察发霉长毛的馒头
D.我国森林资源的清查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观察和调查:
(1)观察:是指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感知被研究的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2)调查: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某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科学观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理解。不论是一般观察还是科学观察都需要用眼睛。科学观察可直接用肉眼观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我国森林资源的清查,应该用调查法。
5.(2014·锦州模拟)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 ( )
A.有生长现象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繁殖 D.能呼吸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征。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表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又如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根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6.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非生物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在于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而生物的生命现象体现在生物具有营养、呼吸、生长和繁殖、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等基本特征上。
【易错警示】不能只根据某一个特征来判断,如钟乳石能长大、机器狗会叫,但它们都不是生物。
7.(2014·淮安月考)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岩洞里不断长高的钟乳石
B.会踢球的机器人
C.正在升空的礼花
D.珊瑚虫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生物的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断。生物是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钟乳石、机器人、礼花都不具有生命现象,不属于生物;珊瑚虫具有新陈代谢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
【易错警示】(1)钟乳石是熔岩地区碳酸钙沉淀物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
(2)机器人是人制造的一种智能机械,不具有生命现象,不属于生物。
8.(2014·日照模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野草每年枯萎又每年新生,说明生物能生长发育。
9.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图中人的表现,体现了生物具有哪项特征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新陈代谢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长 D.奔跑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两点:
(1)正确解读图片中所蕴含的信息;
(2)与所学有关生物的特征的知识建立链接。
【解析】选B。本题结合实例考查生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征。人的这种表现,是遇到敌害这种外界刺激时,所表现出的规律性反应,是一种应激性。生物的应激性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可以使生物很好地逃避敌害,有利于其生存。
10.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
A.含羞草 B.狮子
C.蘑菇 D.流感病毒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1.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主要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选项D是只有生物中的绿色植物才具备的一种生理现象。所以D项是不正确的。
二、非选择题(共9分)
12.(7分)请将左、右两栏中相关的内容连在一起。
A.猎豹捕食羚羊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葵花朵朵向太阳 b.生长
C.鲸喷出水柱 c.营养
D.小麦幼苗由小长大 d.排出废物
E.植物开花结果 e.繁殖
F.人体流汗 f.遗传
G.种瓜得瓜 g.呼吸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物特征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猎豹捕食羚羊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葵花对阳光的刺激作出了反应;鲸喷出水柱说明鲸在进行呼吸;小麦幼苗由小长大,反映了生物的生长现象;植物通过开花结果繁殖下一代;人体通过流汗可以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种瓜得瓜反映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答案:A-c B-a C-g D-b E-e F-d G-f
13.(2分)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http: / / www.21cnjy.com )
曲中的生物有: 。
曲中的非生物有: 。
【解析】本题结合古曲考查对生物的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诗句的意思及对生物特征的判断。(1)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等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2)枯藤已经失去生命力,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等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答案: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
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易错警示】(1)枯藤是已经枯死的植物,不属于生物。
(2)人家是指的院落,不是指人。
【练能力】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 ( )
A.在树林中偶然发现一只野兔
B.观察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记录分析
C.用录音机录下昆虫的叫声,并加以分析
D.用照相机把水稻发芽、生长、拔节和抽穗的几个过程拍摄记录下来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科学观察的理解。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并及时做好记录。偶然发现不是科学观察。
2.(2014·德州月考)关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的叙述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C.生物能运动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物的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就是看是否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玉米不能运动,但玉米属于生物。
3.仔细分析图中的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非生物的区别。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主要是看它是否具备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主要有应激性、能进行繁殖、生长和新陈代谢等。
4.(2013·广州学业考)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渠江水时,发现有一些能动的小颗粒,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
A.小颗粒显绿色 B.小颗粒能反光
C.小颗粒有细胞结构 D.小颗粒呈微小球形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的特征,其中包括绝大多数生物都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
【变式训练】(2013·威海学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考)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有一些绿色颗粒。这些颗粒具有的下列特征不能作为它们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 )
A.身体呈绿色 B.有细胞结构
C.能在水中游动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的主要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征。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另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能在水中游动是水生生活的动物的特征。身体呈绿色不是生物的特征,故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5.(2014·昆明期中)童谣中“春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来了,小草说我要长大,小树说我要发芽”描述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
A.需要营养 B.生长 C.呼吸 D.排出废物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小草长大、小树发芽都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
6.下列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生长繁殖 B.消化吸收 C.遗传变异 D.风化锈蚀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命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象是生物特有的,风化锈蚀不属于生物表现出的特征,因此不属于生命现象。
【拓展延伸】遗传和变异现象
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现象叫作遗传。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亲代将自己的遗传物质DNA传递给子代,而且遗传的性状和物种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生命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代代相传,从而使后代具有与亲代相近的性状。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个体之间,是绝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会完全相同的,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这样的现象叫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7.“不必说……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下列哪项不是皂荚树、桑椹、蝉、叫天子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 )
A.新陈代谢 B.生长发育
C.能自由运动 D.繁殖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特征。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基本特征。蝉、叫天子等动物能自由运动,而皂荚树、桑椹等植物不能自由运动,因此能自由运动不是这些生物共同的基本特征。
8.下列哪个语句能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葵花朵朵向太阳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的特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特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葵花朵朵向太阳”是生物对光的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9.(9分)分析下列图片,将图中的物体分成生物和非生物两类,并说明你的理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的生物有 。
(2)图中的非生物有 。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生物与非生物就是看是否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1)图中的树、鹿、草、兔、腐生细菌等具备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2)图中的水、生物遗体、土、阳光、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不具备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答案:(1)树、鹿、草、兔、腐生细菌
(2)水、生物遗体、土、阳光、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10.(5分)(能力挑战题)据下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A中两条线看起来中间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凸了起来,用直尺量一量,结果是两条线之间的距离 ;图B中两条线看起来中间部分凹了下去,用直尺量一量,结果是两条线之间的距离 。
(2)做完这两个观察实验,你的体会是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点:用直尺测量两条直线的距离,而不是直接用肉眼观察。
【解析】观察有时可以直接用肉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肉眼观察有时会出现误差,要想使观察的结果准确可靠,就需要借助一些工具。
答案:(1)相等 相等
(2)肉眼观察有时会出现误差,精确观察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
【科海拾贝】 安哥拉兔
根据国际ARBA组织数据记载,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哥拉兔起源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英国,由法国人培育而成,因其毛细长,有点像安哥拉山羊而取名为安哥拉兔。安哥拉兔大约有五个品种,以英国安哥拉最受欢迎,其余分别是法国安哥拉、德国安哥拉、缎毛安哥拉和巨型安哥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提技能·一课一练
(10分钟 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2013·泰安学业考)201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3年3月20日龙卷风携带冰雹袭击了广东东莞,造成8死2伤。为掌握龙卷风和冰雹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情况,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模拟实验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科学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究方法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各种科学探究方法的特点。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一定的仪器;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的问题,需要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来探究。本题中大面积自然灾害应该选择调查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统计,从而掌握龙卷风和冰雹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情况。
2.下列探究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 ( )
A.确定全市初三学生的近视率
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
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
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审题: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有观察法、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查法、实验法等。观察法要求从小处着手,而调查法适用于从大范围考察某一问题。
(2)规律总结:明确调查法适用的范围,即调查法从大范围考察某一问题,则此类问题迎刃而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调查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理解。A项的范围很大,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B、C、D三项可用实验法。
3.(2014·云南模拟)某校同学们为了解学校近视眼发病情况,通常采用 (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比较法
【解析】选B。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本方法。要了解该学校学生中近视眼的发病情况可以随机抽取几个班级,调查患近视眼的学生数和患病原因,计算出近视眼患者所占的比例,然后制定预防近视眼的具体措施。
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都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调查的理解。根据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查的范围,范围小的可以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范围大的就要抽样调查。
【拓展归纳】调查的两种考查角度
(1)考查哪些适用调查法:出示几项活动,判断使用的方法。(如题1、题2)
(2)考查对调查的理解:主要分析调查的方法、步骤及要求。(如题3、题4)
5.在调查活动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
A.飞檐走壁,采摘高处的野果
B.避开不喜欢的动物
C.采下新鲜的野果,趁鲜品尝
D.如实记录
【解析】选D。本题考查调查活动的注意事项。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查活动要注意安全,不能飞檐走壁及随便品尝野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调查时,要实事求是,不能避开不喜欢的动物,而应如实记录。
6.下面关于调查法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
①分组 ②选择调查范围
③调查 ④归类
⑤设计调查路线 ⑥整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⑥①③②④⑤
C.②①⑤③④⑥ D.②①③⑥④⑤
【解析】选C。本题考查调查的方法步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调查的正确步骤为: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归类→整理。
7.(2014·聊城模拟)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 ( )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鸭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归类。根据生物的用途可将生物归为作物、家禽、家畜和宠物等,鸡、鸭属于家禽,猪属于家畜,小麦、玉米、水稻属于作物。
【易错警示】一般来说,鸟类属于禽类,哺乳动物属于畜类。
8.在“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是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是
( )
A.设计调查表格 B.制作植物标本
C.做好调查记录 D.做好归类整理
【解析】选B。本题考查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设计调查表格、做好调查记录和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类整理都是调查必备的步骤,而制作植物标本不是调查过程中必须要做的。
9.染色馒头、毒豆芽等有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了解豆芽存在的问题,农业部对部分省市销售的豆芽选取样本进行了检测。这种方法是 ( )
A.抽样检测 B.比较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两点:
(1)认真阅读题干,提取关键词,如“对部分省市销售的豆芽选取样本进行了检测”。
(2)正确区分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的异同。
【解析】选A。本题考查抽样检测的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用。根据题干表述,农业部对豆芽的检测是通过选取样本进行的,属于抽样检测。比较法一般应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理过程的对比,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用肉眼或借助仪器等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0.王利的调查小组调查到如下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他们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把①⑤归为一类,把②④⑥归为一类,把③归为一类。归类的依据是 ( )
A.生物的用途 B.生物的生活环境
C.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D.其他方法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的归类。生物归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有多种,可以按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或用途等进行归类。①⑤适于空中飞行生活,②④⑥适于陆地生活,③适于水中游泳。
【互动探究】上题中,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
提示:有。如可分为植物和动物等。
11.小明给植物分类时,把水稻、西瓜、松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树归为一类,把海带、苔藓、蕨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
A.有种子的和无种子的
B.草质茎和木质茎
C.有根的和无根的
D.生活在陆地上的和生活在水中的
【解析】选A。本题考查植物的分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水稻、西瓜、松树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海带、苔藓、蕨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二、非选择题(共9分)
12.下表所示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的调查报告,据表回答问题:
时间:2013年9月20日 地点:天坛公园 天气:晴
调查人 王晓玥、李梅、王强、李刚、刘帅
A C 荷花、睡莲、水葫芦、水绵
D 杨树、柳树、槐树、月季
B E 鲤鱼、鲫鱼、河虾、泥鳅
F 孔雀、猴子、老虎、黑猩猩
(1)写出A~F代表的生物种类。
A. ,B. ,C. ,
D. ,E. ,F. 。
(2)A和B的分类依据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C和D的分类依据是 。若将C与E分为一类,则它们都属于 。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归类。
(1)由题表可知,A代表植物,B代表动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C代表水生植物,D代表陆生植物,E代表水生动物,F代表陆生动物。
(2)植物和动物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形态结构特点;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C中全部为水生植物,E中全部为水生动物,它们都归为水生生物。
答案:(1)植物 动物 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
水生动物 陆生动物
(2)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生物的生活环境 水生生物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0分钟 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2013·聊城学业考)栽种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聊城姜堤乐园的樱花一般在四月中旬盛开,而位于长江中游武汉的东湖樱花早在三月下旬便进入盛开期,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解析】选C。本题考查影响生物生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环境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两类:一类是光、空气、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一类是生物因素。同一种樱花在聊城和武汉花期不同,可分析两地的非生物因素,光、空气、水都没有较大的差异,只是温度有所区别,可见造成花期不同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2.(2014·徐州月考)据报道,近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国西南旱情严重: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7 907万亩。报道中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
【解析】选A。本题考查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旱情严重导致死苗现象,主要是因为缺少水分,与阳光、温度、土壤关系不大。
3.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有变量都相同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对照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实验的理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变量。
4.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 (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其他种类的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他蝗虫
【解析】选D。本题考查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两类,一类是光、空气、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一类是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包括同种生物及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即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与其他蝗虫属于种内关系,与植物和蛇、蛙等其他种类的动物属于种间关系。
5.(2014·嘉兴模拟)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
A.土壤 B.水分 C.温度 D.杂草
【解析】选D。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土壤、水分、温度是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杂草是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
【拓展归纳】环境因素的三种考查角度
(1)考查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列举事实,判断属于哪一类非生物因素。
(2)考查生物因素:主要是给出材料,区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3)通过某种非生物因素考查探究实验:探究实验的设计、分析、原则等。
6.下列关于实验法基本过程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B.观察并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C.设计并完成实验→观察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D.作出假设→观察并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解析】选A。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探究实验的实施,首先要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作出合理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制定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分析得出结论,与同伴们进行表达和交流。
7.稻田里的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它们属于生物与生物间的哪种关系 ( )
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C.合作关系 D.攻击关系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与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之间的关系。稻田里的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互相影响,因此它们属于竞争关系。
8.(2014·桂林模拟)2013年1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月,广西等地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不少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植物大面积死亡的原因是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所以,温度影响了植物的生活,即环境影响生物。
9.(2012·滨州学业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
C.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理解。A项,炎热夏天的树荫下特别凉爽,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使周围环境温度下降;B项,地衣加速岩石的风化,能促进地球上土壤层的形成;D项,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这些都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项,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易错警示】不要错误地认为大树底下好乘凉是人适应在大树下生活,环境使人好乘凉,是环境影响生物。
【变式训练】(2012·咸宁学业考)成语俗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的词组或短句,其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 )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鱼儿离不开水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环境的关系。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指大树的蒸腾作用带走了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变低,变得格外凉爽,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鱼儿离不开水,反映的是环境影响生物。
10.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选A项。
【拓展归纳】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适应具有普遍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普遍存在,如青蛙有与周围环境相似的体色、竹节虫的形态类似竹节、含羞草的叶与多暴雨的环境相适应。
(2)适应具有相对性:生物对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适应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如北极的雪兔在冬季来临时换上白毛,以适应雪地环境,但如果降雪较迟,这样的体色反而易被敌害发现。
11.某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你认为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 )
A.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
B.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C.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D.水分对植物种类的影响
【解析】选B。本题考查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裸地与草地的区别在于有无植物,因此测量的空气湿度数据不同主要是受植物的影响,草地的空气湿度比裸地的空气湿度大,说明植物能够增加空气的湿度。草地与灌丛的区别在于植物数目的不同,那么这两处空气湿度的不同在于植物的多少,灌丛中植物数量多,对空气湿度影响较大,所以灌丛的空气湿度高。
1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作为下列哪项的实例 (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两点:
(1)正确理解成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即千里长的大堤,由于有一个小小的蚂蚁洞而崩溃。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的损失。
(2)正确区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较多,如仙人掌的叶刺,“沙漠之舟”——骆驼的生理特性,旗形树等。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相对较少,经常提到的有: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二、非选择题(共8分)
13.某班同学了解了非生物因素对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步骤如下:取方形白色瓷盘作容器,往盘中央放入20只等大的黄粉虫成虫。瓷盘一侧用不透光的塑料垫板盖上,另一侧用透明的投影胶片盖上。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
(1)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
(2)为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垫板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胶片遮盖的瓷盘面积应 。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 值作为得出结论的数据。
(3)请在表格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以完善表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本题考查对探究实验的分析能力。
(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变量就是要探究的条件。
(2)为避免实验的误差,一般要分组实验或重复多次,然后取平均值,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去光照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3)实验设置的是有光和无光两个区做对照。
答案:(1)光照 (2)相同(或一致) 平均
(3)有光 无光(或“明 暗”或“阴暗 光亮”等)
【练能力】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2013·晋江中考)能影响青青草原上羊群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
①草 ②阳光 ③空气 ④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三点:
(1)熟记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空气、阳光、水等。
(3)生物因素: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两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内关系包括斗争、合作关系,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等关系。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生态因素的判断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草和狼是影响羊生活的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是影响羊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2.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那么,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指 ( )
A.生物生存的空间
B.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
C.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D.以上都是
【解析】选D。本题考查环境因素。生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3.(2012·临沂学业考)在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的环境中,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判断能力。由于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所以,在较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会慢慢增加,开始时数量为m,最后接近m,所以选项D正确。
【互动探究】
(1)本题中,为什么要用一定数量的鼠妇?只用2只可以吗?
提示:减小测定误差。只用2只不可以。
(2)假若将本题中的鼠妇全部放置在有光处,推测较亮环境中鼠妇数量的变化曲线。
提示:A。
4.(2014·莱芜模拟)诗词歌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以下诗句能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 (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物因素对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草能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导致豆苗生长缓慢,因此才有了“草盛豆苗稀”的景象。
【变式训练】(2013·济宁学业考)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几年,由于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解析】选A。本题考查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境与生物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由于人们大力植树造林,绿化大地,保护环境,为生物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许多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充分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5.许多蚂蚁一起向一个大型的昆虫进攻,并把它搬运到巢穴中,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 )
A.合作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影响生物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存的生物因素的理解。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抵御敌害,获取营养物质,体现了蚂蚁群体内的合作关系。
【拓展归纳】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1)同种生物间的关系。
①互助:同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共同生存的现象。例如,蚂蚁、蜜蜂等既分工又协作进行群居生活。
②斗争: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栖息地或其他生活条件经常发生斗争。例如,梅花鹿的求偶斗争。
(2)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①互惠互利:两种生物生存在一起,对双方都有利。例如,海葵与寄居蟹。
②捕食: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例如,狮子捕食斑马。
③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体表,并从其身上获取营养物质。例如,人体内的蛔虫,生活在植物上的菟丝子。
6.(2014·滨州模拟)雷鸟的羽毛在冬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呈白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A项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B项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项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D项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7.(10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 、 、
和 等。
(2)图中直接影响兔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
(3)一段时间内,人们为了保护农作物,大量消灭昆虫,则 的数量会明显减少。
(4)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人们使用更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化肥和农药。这样做的危害是 。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1)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等。(2)影响某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属于生物因素,和该生物有食物关系的生物属于直接因素,即吃它的生物和它吃的生物。(3)在该生态系统中,和害虫具有食物关系的是:害虫吃禾谷类,食虫鸟吃害虫。害虫减少,食虫鸟会因为食物减少而数量减少。(4)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可导致环境污染。
答案:(1)阳光 空气 水分 土壤 (2)禾谷类
(3)食虫鸟 (4)污染环境
8.(8分)(能力挑战题)实验探究,分析回答:
陈光同学家因饲喂观赏小鸟而养着黄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虫。黄粉虫原是粮仓中的害虫,发育过程类似于家蚕。黄粉虫幼虫营养价值极高。
陈光是一个善观察、爱动脑、勤动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同学。他在饲养中发现,铺在养虫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于是,他把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只喂麦麸和菜叶,乙组加喂塑料餐盒片。
观察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餐盒,于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他又对乙组黄粉虫的粪便做了静电、燃烧、浸水等实验后,发现其粪便不产生静电吸附、不可燃烧、不漂浮,并产生腐败臭味。
(1)该实验的对照组为 。
(2)陈光实验的“假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请你写出相关的结论:
。
(4)陈光的实验结果,能为我们解决哪些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提供提示?
。
【解析】本题考查对探究实验的分析能力。
(1)本题探究的问题是黄粉虫是否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吃塑料,因此,加喂塑料餐盒片的乙组应为实验组,不加塑料餐盒片的甲组应为对照组。
(2)陈光在饲养黄粉虫时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现,铺在养虫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于是产生了黄粉虫在吃塑料的疑问。因此,他的假设应是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
(3)实验结果发现,黄粉虫确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在吃塑料餐盒,在对乙组黄粉虫的粪便做了静电、燃烧、浸水等实验后,发现其粪便不产生静电吸附、不可燃烧、不漂浮,并产生腐败臭味。说明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将其消化和吸收。
(4)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很难分解,对环境造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极大的污染,陈光的实验结果,能为我们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白色污染”问题提供很好的提示,可以利用生物方法来解决当前的废旧塑料污染问题。
答案:(1)甲组 (2)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
(3)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黄粉虫体内存在着可以消化塑料的活性物质
(4)利用生物方法解决白色污染(或废塑料难以降解)的难题
【拓展归纳】实验设计的常规解题思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
【科海拾贝】 新蝴蝶物种求偶行为受环境影响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名为“丛林斜眼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蝶”的蝴蝶,这种蝴蝶的雄蝶与雌蝶在求偶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会因出生季节的不同而改变。研究报告称,出生于湿润季节的雄蝶通过挥动翅膀让斑点闪闪发光来求偶,但出生于干燥季节的雌蝶翅膀上的斑点会更亮,转而成为主动求爱者。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提技能·一课两练
【练基础】 (10分钟 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2013·福州学业考)生态系统的构成是 ( )
A.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B.校园里的各种花卉
C.麦田里所有的生物
D.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运用概念对生态系统作出判断。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选项A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选项B仅有生产者,也不能构成生态系统;选项C仅有生物部分,无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2.(2014·成都模拟)下列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片草原 B.一片农田
C.一个池塘 D.一群蜜蜂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和组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形成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一片草原,既包括了这片草原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一片农田,既包括了这片农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一个池塘,既包括了此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一群蜜蜂,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他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桂花树和玉兰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非生物部分 B.分解者
C.消费者 D.生产者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土壤、水、阳光、空气等是非生物部分,植物、动物、微生物是生物部分。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规律方法】区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方法
根据它们的功能加以区分:
(1)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不仅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还为消费者提供食物来源,属于生产者;某些种类的细菌,如硫细菌、铁细菌等,能够利用无机物氧化所放出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组成的营养级,也是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能量来源,也属于生产者。
(2)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3)分解者:主要是各类腐生细菌和真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它们能够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中获得生活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而生活,无机物回归自然,又可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某些种类的动物,如蚯蚓、蜣螂等,也能够分解有机物,也属于分解者。
4.如右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中没有画出
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图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其中草属于生产者;鼠、兔、蛇、鹰都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在图中没有出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属于分解者。
5.温暖多雨的3~4月是野生毒蘑菇——白毒伞生长的季节,下过雨的草丛中、树林里可见它的踪影。白毒伞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劳动者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毒伞是营腐生生活的真菌,能分解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6.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 )
A.动物和植物将会越长越繁盛
B.生态系统就会越来越大
C.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
D.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解者的作用。分解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能够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利用,转化成无机物,回归自然环境,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假如没有了分解者,动植物遗体不会被分解利用,最终会堆积如山。植物会因没有无机盐而不能很好地生长,动物会因没有食物而无法生存,生态系统也将无法维持。
【拓展归纳】生态系统组成的两个考查角度
(1)考查各种成分的判断:主要是列举自然界、生活中的实例,根据实例的特点来判断。
(2)考查各种成分的作用:以图片、实物、诗歌为载体,考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主要作用。
7.(2014·十堰模拟)“稻花香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 )
A.生产者、生产者 B.消费者、生产者
C.生产者、分解者 D.生产者、消费者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水稻是生产者,青蛙是消费者。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组成成分及其作用。阳光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分解者,“落红”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
A.农民 B.玉米 C.土壤 D.耕牛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玉米属于植物,是生产者;耕牛属于动物,农民属于人,都是消费者;土壤属于非生物部分。
【易错警示】关于生产者的误区
农民在社会意义上属于生产者,但在生态系统中农民、工人等自身不能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
10.(2014·新余月考)如右下图,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
①水蚤
②鱼
③藻类
④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藻类是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水蚤、鱼、虾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
11.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通常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是 ( )
A.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植物
B.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C.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D.都不一定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题干,然后结合题干信息正确答题。思路如下:
(1)确定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是数量最多的;
(2)草食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肉食动物以动物等为食。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故通常情况下,植物的数量最多,肉食动物又以动物为食物,故草食动物的数量多于肉食动物。
二、非选择题(共9分)
12.(3分)(2014·海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月考)梨树、阳光、蜜蜂、腐生细菌、真菌分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哪种成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请你通过连线来表示:
生产者 梨树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 阳光 促进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
分解者 蜜蜂 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
非生物部分 腐生细菌、真菌 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物质循环。
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6分)下图是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请分析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称为 。
(2)图中A是 者,B是 者。
(3)C是 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 。
从图中分析可知,C对生态系统的物质 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三点:
(1)正确解读物质循环图。
(2)植物既能吸收二氧化碳,又能释放二氧化碳;动物只能释放二氧化碳。
(3)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物,同时自身又产生二氧化碳。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主要从以下几点分析:
(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
(2)A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并能利用二氧化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为B提供食物,因而A为生产者。C能分解A和B并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而C是分解者,B为消费者。
(3)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水和无机盐,从而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答案:(1)生物圈 (2)生产 消费
(3)分解 细菌和真菌 循环
【练能力】 (15分钟 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2013·泉州学业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我们美丽的校园可以看成一个校园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校园里 ( )
A.所有的老师和同学
B.所有的花、草、树木
C.宽阔的运动场
D.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生态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组成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判断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选项A只包括部分动物(消费者),选项B只包括植物部分(生产者),选项C只包括无机环境,均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2.微山湖有“日进斗金”的美誉,下列关于微山湖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微山湖中的水 B.微山湖中的荷花
C.微山湖中的全部鲢鱼 D.微山湖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判断。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选项A只有部分非生物,选项B、C只有部分生物,故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选项D“微山湖”既有生物部分,如水中的各种生物,又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所以微山湖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3.(2014·东莞模拟)若人吃的牛肉来自以玉米为饲料的牛,人和牛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
A.生产者、消费者 B.消费者、生产者
C.消费者、分解者 D.消费者、消费者
【解析】选D。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成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植物能够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是分解者。人和牛都属于动物,是消费者。
4.(2013·湛江学业考)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因素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生态系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分的理解。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拓展归纳】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
(1)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严格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腐生细菌和真菌,如乳酸菌和酵母菌;还包括腐生性动物,如蚯蚓和蝇的幼虫。腐生生物主要是以没有生命的腐烂的动植物遗体为生,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
(2)消费者:指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生物。
(3)生产者:指能自身制造有机物作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养料,不以其他生物为食的生物。
【变式训练】(2012·广安学业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为了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要把生活垃圾和粪便等带离南极的原因是 ( )
A.缺少消费者 B.缺少分解者
C.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D.缺少生产者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循环的知识。生活垃圾和粪便等靠分解者进行分解,而南极生态环境温度极低,分解者数量相对较少,生活垃圾及粪便等很难被分解,为保护南极环境,故应带走它们。
5.杰克自制了一个密闭的生态瓶,要使模拟的生态系统维持更长时间,该生态瓶最好放在 ( )
A.床柜上
B.阳台上
C.冰箱里
D.衣柜里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组成成分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光,因此该生态瓶最好放在有阳光的阳台上。
6.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关系的是 ( )
A.羊吃草 B.猫吃老鼠
C.青蛙吃害虫 D.蛇吃老鼠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生态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为消费者提供食物来源,属于生产者;动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物,属于消费者,各选项中的生物只有草是生产者,其余的都是消费者。
【互动探究】上题中猫吃老鼠、青蛙吃害虫、蛇吃老鼠分别属于哪种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
提示:这些都属于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
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物质和能量归还到自然环境中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解析】选C。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项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不符合题意;B项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不符合题意;C项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16分)
8.(5分)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 ;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 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4)综上所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
的关系。
【解题指南】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统各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1)生产者主要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植物有木本植物(各种树木)和草本植物。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等。因此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3)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和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菌。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依赖于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4)综上所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答案:(1)有机物 (2)消费者
(3)有机物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4)相互依存
9.(11分)(能力挑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题)某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后,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他们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玻璃瓶(最小为1 000 mL),分别标注甲、乙、丙;
②向甲、乙、丙三瓶中分别装入1 cm厚的沙子,再注入河水或池塘水(约占瓶子容积的4/5);
③向甲瓶中放入水草和以水草为食的淡水螺类等动物,动物和水草的生物量比为1∶10~1∶20;
④乙瓶中只放水草,丙瓶中只放入淡水螺类等动物,放入量均与甲瓶相等;
⑤密封甲、乙、丙三瓶,并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标签,写上制作者的姓名、日期,然后将甲、乙、丙三瓶放在有较强的散射光的地方;
⑥定期观察记录甲、乙、丙三瓶中的水质变化及生物的生存状况,分析三瓶产生差异的原因;
⑦得出结论。
请结合你所学过的生态系统的知识,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生态瓶中的能量来自 。
(2)你推测哪个生态瓶中的生物最先死亡? 。
为什么?
。
(3)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瓶是 。
(4)甲、乙、丙可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 和 。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及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任何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光。
(2)由上述实验设计可知,丙瓶中只有淡水螺类等动物,没有水草,无法获得食物和氧气,最终因缺乏食物和氧气而死亡,并且死亡得最快。
(3)甲瓶中既有非生物部分,又有生物部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最完整,故最稳定。
(4)由实验设计可知,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瓶最接近自然状态,是对照组;与甲瓶相比,乙瓶和丙瓶分别缺少其中一种成分,都是实验组,故甲、乙和甲、丙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答案:(1)太阳光
(2)丙瓶 丙瓶中只有淡水螺类等动物,没有水草,无法获得食物和氧气,最终因缺乏食物和氧气而死
(3)甲瓶 (4)甲、乙 甲、丙
【科海拾贝】 秃 鹫
筑巢于高大乔木上,以树枝为材,内铺小枝和兽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等。多单独活动,有时结3~5只小群,最大群可达十多只。飞翔时,两翅伸成一直线,翅很少鼓动,可以利用气流长时间翱翔于空中。当发现地面上的尸体时,飞至附近取食,食物主要是大型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尸体,被称为“草原上的清洁工”,也捕食一些中小型兽类。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