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海水的性质
第二节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课时2
海水的温度和密度
1.结合海水温度分布图等资料,说明海水温度、密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综合思维)
2.运用图表等资料,分析影响海水温度和密度的因素。(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结合具体案例说明海水温度和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目标一 海水的温度
目标二 海水的密度
课时对点练
内容索引
海水的温度
>
<
目标一
XINZHIYUXI
新知预习
1.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收入:太阳辐射
支出:海水蒸发
2.分布规律
XINZHIYUXI
新知预习
(1)垂直分布规律
1 000米以内:随深度增加而显著______
1 00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____
(2)水平分布规律
①同一季节不同纬度:低纬海区表层水温高;高纬海区表层水温低。
②同一海区不同季节:夏季表层水温高;冬季表层水温低。
③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低。
递减
小
XINZHIYUXI
新知预习
3.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深度、纬度、季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4.产生的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①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
②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导致海洋生物发生 游动。
③远洋捕捞和近海养殖等人类的渔业活动都受到海水温度的影响。
季节性
XINZHIYUXI
新知预习
(2)影响海洋运输
海水有结冰期
通航时间较短
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3)影响气温变化
①从全球尺度看: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 作用。
②从区域尺度
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幅度____
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幅度____
调节
小
大
海水等温线图的判读技巧
在地图上,把海洋表面水温相同的点连成的线叫海水等温线。海水等温线可以反映各海区水温的分布状况。
(1)判断某海域与同纬度其他海域海水温度的关系
某海域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该海域比同纬度其他海域的海水温度高;某海域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该海域比同纬度其他海域的海水温度低。
(2)判断南北半球
一般情况下,如果某海域越向北水温越低,说明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某海域越向北水温越高,说明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3)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海水等温线的分布受季节和海陆分布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夏季,海水温度比同纬度的陆地气温要低得多;冬季,海水温度比同纬度的陆地气温要高得多。总体上,夏季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度凸出,冬季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
可用“1陆南,7陆北,1海北,7海南”口诀记忆。其含义为“1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南凸,7月份陆地等温线向北凸;1月份海洋等温线向北凸,7月份海洋等温线向南凸”。
HEXINTANJIU
核心探究
答案 葫芦岛表层海水温度季节变化最大,厦门次之,西沙最小。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右图示意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西沙三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 ℃以上时适宜游泳。
1.[区域认知]分别描述三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HEXINTANJIU
核心探究
答案 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厦门次之,西沙最长。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右图示意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西沙三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 ℃以上时适宜游泳。
2.[人地协调观]分析三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
HEXINTANJIU
核心探究
答案 葫芦岛:7~9月;厦门:5~11月;西沙:全年皆宜。
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右图示意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西沙三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 ℃以上时适宜游泳。
3.[地理实践力]三个海洋站附近的海滨浴场分别有哪些月份适宜人们游泳?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读“国家海洋局5月海水温度预报图”(单位: ℃),完成1~3题。
1.图示海域水温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东向西递减
C.由西向东递减 D.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
因太阳辐射能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图示海域位于北半球,温度分布是由南向北递减,A正确。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读“国家海洋局5月海水温度预报图”(单位: ℃),完成1~3题。
2.造成我国海域水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昼长 B.海水运动
C.纬度 D.海域形状
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水热量支出主要通过海水蒸发;海水温度取决于热量收支状况,故造成我国海域水温差异的主导因素为纬度,C正确。
√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读“国家海洋局5月海水温度预报图”(单位: ℃),完成1~3题。
3.在我国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从图中可看出,水温等温线分布最密集的是渤海海域,且渤海海域面积最小,被陆地环绕,故受大陆影响最大,A正确。
√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2023·江苏苏州期中)下面左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该海域某监测站海水温度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右图中监测站位于左图中的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
读右图可知,该监测站表层海水温度在10 ℃~20 ℃之间,与左图中的甲点相符合。A项正确。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2023·江苏苏州期中)下面左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该海域某监测站海水温度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5.右图所示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状况是
A.表层向深层递增
B.1 000米以下变化较大
C.表层向深层递减
D.1 000米以内相对稳定
读右图可知,该监测站表层海水温度较高,1 000米以内海水温度变化较大,1 00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较小,海水温度由表层向深层递减。C项正确。
√
海水的密度
>
<
目标二
XINZHIYUXI
新知预习
1.概念:指单位体积海水的 。
2.影响因素: 、盐度和深度(压力)。其中,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低。
3.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质量
温度
增大
XINZHIYUXI
新知预习
(2)垂直分布
①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 ,往下(一般至1 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 ,再往下则变化 。
②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 。
③特殊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称为“海中断崖”, 不利于潜艇的航行。
均匀
增加
很小
较小
(2023·湖南长沙月考)下图为“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
1.海水的密度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从图中曲线图可以看到当密度由1.022 g/
cm3上升到1.029 g/cm3时,海水的温度从22 ℃附近下降至0 ℃附近,故海水的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海水的盐度由33‰上升到36‰左右,故海水的密度与海水的盐度呈正相关,C正确。
(2023·湖南长沙月考)下图为“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
2.推断下列四海区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A.南极海区
B.红海
C.赤道海区
D.副热带海区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在四个海区中,赤道海区纬度低,温度较高,同时由于降水较多,盐度较低,因而海水密度相对最小,C正确。
(2023·山西太原期末)读“两条国际航海线示意图”,完成3~4题。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3.沿着亚洲航线从上海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到英国伦敦,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大致依次为变大、变小、变大、变小
√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上海位于长江口附近,盐度低,从上海向南经过副热带海区,盐度变大,再经赤道海区,盐度变小,经印度洋进入世界上盐度最高的红海,盐度变大,然后经地中海、中纬度大西洋,盐度变小。故选D。
(2023·山西太原期末)读“两条国际航海线示意图”,完成3~4题。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4.一艘美国货轮沿着美洲航线从美国纽约出发,经过巴拿马运河最后抵达智利圣地亚哥,轮船在航行过程中吃水深度如何变化
A.变深 B.变浅
C.先变深后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
√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在货轮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海水密度越大,吃水深度越浅,海水密度大致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货轮沿着美洲航线从美国纽约出发,经过巴拿马运河最后抵达智利圣地亚哥,中途经过赤道海域(海水密度小,吃水深度深),因此轮船在航行过程中吃水深度应先变深后变浅,故选C。
课时对点练
(2023·福建福州期中)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达10 909米,
创下世界同类潜水器最大潜深记录。据此完成1~2题。
1.“奋斗者”号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海水温度随深度的
变化最符合图中的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依据已学知识,在深度1 000米以内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 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海水温度变化不大,常年保持低温状态,曲线①符合,故选A。
11
12
13
14
15
√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23·福建福州期中)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达10 909米,
创下世界同类潜水器最大潜深记录。据此完成1~2题。
2.推测下列海域中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的是
A.赤道附近海域 B.回归线附近海域
C.南北纬45°附近海域 D.极圈附近海域
纬度越高,表层海水温度越低,极圈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1 000米以下海水的温度接近,故其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小,故选D。
√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海洋中,上、下层海水温度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叫作海水温差能,或称海洋热能。利用海水表层(热源)和深层(冷源)之间的温度差发电的电站,叫海水温差发电站,可以连续性输出电力且伴生淡水。读“海洋水温变化曲线图”,完成3~5题。
3.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
推测影响曲线②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海水深度 B.海水比热容
C.大气成分 D.太阳辐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又因为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因此影响曲线②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D正确。
√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海洋中,上、下层海水温度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叫作海水温差能,或称海洋热能。利用海水表层(热源)和深层(冷源)之间的温度差发电的电站,叫海水温差发电站,可以连续性输出电力且伴生淡水。读“海洋水温变化曲线图”,完成3~5题。
4.图中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在水深1 000 m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的海水温度变化最小
√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该地表层海水温度在20~30 ℃之间,并不处于高纬度,故A错误;
读图可知,随着深度增加,水温总体是递减的,故B错误;
读图可知,在水深1 000 m以下,水温变化不大,故C正确;
由材料中的信息不能判断哪些是大陆架海区,故D错误。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在赤道到南北纬20°之间,海洋上、下层海水温度差异最大,因此在全球范围内20°S~20°N的海域最有利于利用海水温差发电,故D正确。
海洋中,上、下层海水温度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叫作海水温差能,或称海洋热能。利用海水表层(热源)和深层(冷源)之间的温度差发电的电站,叫海水温差发电站,可以连续性输出电力且伴生淡水。读“海洋水温变化曲线图”,完成3~5题。
5.下列海域最有利于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是
A.大西洋西岸 B.寒暖流交汇处
C.地中海沿岸 D.20°S~20°N的海域
√
(2023·广西百色月考)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海水盐度、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6~7题。
6.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①海水盐度 ②表层海水密度 ③海水温度
B.①表层海水密度 ②海水盐度 ③海水温度
C.①海水温度 ②表层海水密度 ③海水盐度
D.①海水温度 ②海水盐度 ③表层海水密度
√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图中①曲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表示海水温度;
②曲线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表示海水盐度;
③表示表层海水密度。D正确。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23·广西百色月考)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海水盐度、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6~7题。
7.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等。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
B.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加深而迅速增大
C.海水密度的突然变化会影响鱼类的生存
D.海水密度不会影响海水运动
√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A错误。
在垂直方向上,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大,B错误。
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突然变化犹如海水中隔了
一层屏障,使上、下层海水之间的循环、对流受阻,会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C正确。
海水密度不同会产生密度流,影响海水运动,D错误。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图为“北冰洋部分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很长,港口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
①海水温度低,冰封时间长
②沿岸河流少,淡水补给难
③人口密度小,经济不发达
④大雾天气多,白昼时间短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图中航线位于北冰洋,纬度高,海水水温低、冰封期长,①正确;
沿岸有多条大河入海,②错误;
因气候严寒,人口密度小,经济不发达,运输需求量小,③正确;
北半球夏季,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白昼时间长,④错误。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基础过关
下图为“北冰洋部分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9.有人预测北冰洋航线将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试推测其理由
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
②图示北冰洋航线为公共海域,各
国可自由穿行
③核动力破冰船的广泛使用
④缩短了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基础过关
北冰洋航线因纬度高,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低,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冰面积减少,航运价值会提高,①正确;
图示北冰洋航线多为俄罗斯领海,②错;
核动力破冰船技术水平高、耗资巨大,使用并不广泛,③错;
北冰洋航线可缩短西欧与东亚及北美的航程,节省时间和运费,④正确。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在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
地方,海水的
A.温度约为28 ℃
B.纬度约为5°S
C.盐度约为35.6‰
D.密度约为1 021.5 kg/m3
√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①曲线低纬度地区数值低,表示海水年平均密度;
②曲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表示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
③曲线由副热带海区向赤道、两极递减,表示海水年平均盐度。从图中可以读出海水年平均密度最低的地方在10°N附近,该处海水温度约为28 ℃,A项正确。
能力提升
右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1.③曲线在甲处达到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
A.受海陆位置影响
B.降水少,蒸发旺盛
C.受地表径流影响
D.受藻类植物影响
√
③曲线表示海水年平均盐度。甲处位于30°N附近,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B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渤海每年冬半年都会出现结冰现象。下图示意某年冬季渤海海冰覆盖率(单位:%)。据此完成12~13题。
12.渤海冬季出现海冰的主要原因是
A.三面环陆,水深较深
B.受强劲偏北风和降温影响大
C.河流注入少,盐度高
D.海水流动强,与外界交换多
√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渤海全部位于大陆架,水深较浅,A错误。
渤海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强劲偏北风和降温影响大,所以冬季出现海冰,B正确。
渤海是内海,与外界海洋的海水交换较少,且三面环陆,河流注入多,盐度较低,C、D错误。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渤海每年冬半年都会出现结冰现象。下图示意某年冬季渤海海冰覆盖率(单位:%)。据此完成12~13题。
13.冬季渤海海冰的冰情特点是
A.河口处和浅滩处较轻
B.渤海湾最为严重
C.深水区和外海区较轻
D.南部比北部严重
√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据图中海冰覆盖率可知,冬季渤海海冰河口处和浅滩处较重,A错误。
渤海湾冰情较轻,辽东湾冰情最为严重,B错误。
图中显示,冬季渤海深水区和外海区冰情较轻,C正确。
辽东湾冰情最重,所以北部比南部冰情严重,D错误。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4.(2023·四川成都期末)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1
12
13
14
15
(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和盐度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填序号)(2分)
(2)图中②曲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②曲线的数值在甲海域比乙海域低,是因为甲海域________。(3分)
③
②
降水量
蒸发量
降水多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4.(2023·四川成都期末)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沿某一经线表层海水性质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1
12
13
14
15
(3)描述①曲线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6分)
答案 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最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表层海水温度下降,密度逐渐增大;在两极的寒冷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出现最大值。
15.右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描述图示海域水温随深度变化的分布特点。(4分)
能力提升
答案 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50~
200 m处)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深层(250 m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小。
读图可知,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由于表层(50~200 m处)海水的等温线密集,可知表层(50~200 m处)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深层(250 m以下)海水等温线稀疏,可知深层(250 m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右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2)若仅考虑温度对密度的影响,则①③两处海域表层海水密度较高的是______处,简述其原因。(3分)
能力提升
由所学知识“受温度的热胀冷缩影响,大部分物体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读图中等温线数值可知,①③两处海域表层海水密度较高的是③,原因是①海域水温在30 ℃以上,比③海域24 ℃水温高,所以①海域密度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③
答案 ③海域水温比①海域水温低、密度高。
15.右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3)从海水蒸发的角度分析与③海域相比,②海域附近的大气特征。(4分)
能力提升
由图中表层海水②海域比③海域水温高可知,②海域附近的大气温度更高,蒸发量更大,空气湿度更大;大气受热膨胀上升作用明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大气温度更高,海水蒸发更旺盛,湿度更大;大气上升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