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课时1洪涝与干旱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课时1洪涝与干旱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0 22:5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气象灾害
第一节
第六章 自然灾害
课时1
洪涝与干旱
1.结合实例,说出洪涝与干旱的时空分布特点。(区域认知)
2.运用资料,说明洪涝与干旱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目标一 洪涝灾害
目标二 干旱灾害
课时对点练
内容索引
洪涝灾害
>
<
目标一
XINZHIYUXI
新知预习
1.形成
2.分布
(1)从气候因素看,多发于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多发于沿河、沿海 地区。
(3)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 和广大山区。
连续性
低洼
季风气候区
地势低洼
中下游平原
XINZHIYUXI
新知预习
3.危害
(1)直接危害: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 、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间接危害:引发河流泥沙淤塞、 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洪涝过后易发 ,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3)人口越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交通
农作物
水土流失
疫情
密集
拓展延伸
1.洪涝灾害的成因
(1)来水量大
气候:降水多,变率大
水系:支流多,入海口少
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
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
河道
弯曲,排水不畅
淤积或被占用
(3)调蓄能力差: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拓展延伸
2.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1)工程措施:上游兴修水库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中游退耕还湖,利用低洼地区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位。下游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2)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洪涝灾害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严禁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将防灾减灾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建立统一的抗洪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设置防洪保险基金和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加强灾前水利建设与减灾科研投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和抗灾等。
思考
如果洪涝发生在无人区,会不会形成洪涝灾害?
答案 不会。洪涝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时,才能称为洪涝灾害。
1.[区域认知]结合材料,总结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HEXINTANJIU
核心探究
材料一 2021年7月,河南省出现强降雨,导致洪水险情,直接经济损失1 200.6亿元。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答案 时间分布: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或
夏秋季)。空间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集
中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2.[综合思维]简述洪涝灾害带来的危害。
HEXINTANJIU
核心探究
材料一 2021年7月,河南省出现强降雨,导致洪水险情,直接经济损失1 200.6亿元。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
答案 会淹没周围的农田、聚落,破坏交通等基础设施,危害人类安全。洪水淹没地区,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可能诱发其他的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等)。
如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B.主要位于河流上游地区
C.主要位于河谷地带
D.主要位于北方地区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滞洪区指滞纳洪水的地区,因此滞洪区应该在洪涝多发且地势较低的地区。读图可知,我国主要滞洪区主要位于地势低平的河流中下游地区,故A正确。
如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2.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稀少 B.降水量少
C.没有河流 D.平原面积小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与东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地区因地势高且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所以西部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故B正确。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右图为“某年6月25日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防汛任务最艰巨的地点是
A.吉安 B.长沙
C.南昌 D.仙桃

读图,根据图例中警戒水位和实时水位数值可知,实时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防汛任务艰巨,图中吉安实时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最多,防汛任务最艰巨,A正确。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右图为“某年6月25日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4.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人口、城市密集
B.支流众多,河道弯曲
C.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图中长江干流段易发生大洪水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C正确;
长江支流众多、河道弯曲,加剧了长江洪水危害,但不是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的最主要原因,B错误;
人口、城市密集,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属于人为原因,A、D错误。
干旱灾害
>
<
目标二
XINZHIYUXI
新知预习
1.概念
(1)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 的现象。
(2)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频发区: 、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3.危害
(1)影响农业生产:造成农作物大量 ,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 。
(2)影响社会生活: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 困难,严重时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3)诱发其他灾害:极易引发 、火灾、虫灾等灾害。
土壤缺水
非洲
减产
沙漠化
饮水
沙尘暴
拓展延伸
1.我国的旱灾多发区及成因
拓展延伸
2.旱灾的防治措施
(1)技术措施:人工增雨;循环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污水资源化利用。
(2)工程措施: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跨流域调水。
(3)生物措施:农林牧结合,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植树造林;选择耐旱作物,选育耐旱品种。
(4)管理措施:重视灾情预报;优化农业布局。
(2023·浙江金华期中)读“某湖区的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地质灾害—洪涝
B.气象灾害—旱灾
C.海洋灾害—海啸
D.生物灾害—蝗灾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图中展示的是干涸的湖泊景象,是因长期无降水,湖泊失去补给水源所致,故该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气象灾害中的旱灾,B正确。
(2023·浙江金华期中)读“某湖区的变化图”,完成1~2题。
2.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
A.淹没城镇、道路和田园
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
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减少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干旱使河流、水塘、湖泊干涸,造成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B正确。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中有这样的诗句:“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完成3~4题。
3.以上诗句反映的常见气象灾害可能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 B.四川盆地
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由材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可知,该地区春旱严重,且春季田中长有麦苗,最可能为冬小麦,因此该地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杜陵叟》中有这样的诗句:“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完成3~4题。
4.为了减轻类似“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的灾情,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①兴修水利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 ③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④推广耐旱作物 ⑤减种粮食作物,扩种经济作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对点落实
DUIDIANLUOSHI
兴修水利工程,实行跨流域调水、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和喷灌等)及推广耐旱作物可减轻类似“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的灾情。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减种粮食作物,扩种经济作物并不能解决缺水的问题。
课时对点练
(2023·河北邯郸期中)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不仅危害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是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多,内陆少 ③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④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⑤河流上中游多,下游少 ⑥夏秋季多,冬季少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⑥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合洪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河流的上中游地势高,洪涝灾害不易发生。⑥属于洪涝灾害的时间分布特点。
11
12
13
14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会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使流域汇水速度变慢。
(2023·河北邯郸期中)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灾害不仅危害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据此完成1~2题。
2.我国洪水灾害类型多样,下列洪灾形成因素之间关联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洪水
C.冰凌下泄→堵塞河道→洪水
D.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受降水总量少、气温偏高、河道来水偏少等因素影响,2020年云南遭受近年来最严重干旱。截至2020年4月15日,全省农村因旱造成147万人饮水困难,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60万亩。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地区旱灾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山高谷深,地表水容易流失
B.海拔低,气温高,蒸发大
C.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多
D.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图示及材料信息可知,甲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地表水易下渗,导致地表水缺乏,C正确。
山高谷深指横断山区,A错误。
该地海拔较高,B错误。
人口和生产生活是人为因素,D错误。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受降水总量少、气温偏高、河道来水偏少等因素影响,2020年云南遭受近年来最严重干旱。截至2020年4月15日,全省农村因旱造成147万人饮水困难,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60万亩。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出现频次(单位时间出现的次数)图”。读图完成3~4题。
4.为减轻甲地区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 ③兴修水利,
合理灌溉 ④发展科技、海水淡化 ⑤加大水污染治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所学知识可知,减轻该地区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可行性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考虑。如提高公民节水意识,兴修水利,合理灌溉,加大水污染治理等,①③⑤正确;
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沉降、塌陷等问题,②错误;
发展科技、海水淡化主要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该地区位于内陆且经济欠发达,④错误。故选D。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5~6题。
5.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
①夏季暴雨集中  ②城镇化水平高 
③地势低平  ④春季台风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海河流域地势低平,易积水;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地表径流量大。

基础过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修建水库,调节海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利于防治洪涝灾害;加固沿海大堤,主要解决的是海水入侵问题;人工降水主要是针对降水季节变化不均而采取的措施;修建入海新河,有利于汛期河水的下泄,从而缓解洪涝灾害,故选B。
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5~6题。
6.要缓解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需要采取的措施有
①修建水库  ②加固沿海大堤 
③人工降水  ④修建入海新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3·湖南娄底月考)骤旱是土壤湿度急速降低的现象,历时通常仅有几天,但极易给农业带来严重损失。广西7、8月骤旱发生频次较高。据此完成7~8题。
7.与其他时间相比,广西7、8月发生骤旱频次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频次高 B.降水总量小
C.土壤保水性能差 D.蒸发蒸腾量大
广西所处纬度低,7、8月气温高,蒸发蒸腾量大,易导致土壤湿度骤降,D正确;
降水频次高使得土壤湿度大,不会产生骤旱,A错;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并不小,B错;
土壤保水性能较稳定,不会在7、8月突变,C错。故选D。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8月骤旱发生时,广西降水偏少,而此时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土壤水分不断蒸发,土壤湿度不断降低,导致蒸发蒸腾量逐渐减小,土壤透气性升高,B正确。
能力提升
(2023·湖南娄底月考)骤旱是土壤湿度急速降低的现象,历时通常仅有几天,但极易给农业带来严重损失。广西7、8月骤旱发生频次较高。据此完成7~8题。
8.广西7、8月任一骤旱发生过程中
A.土壤透气性降低 B.蒸发蒸腾量减小
C.太阳辐射减弱 D.气温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2023·湖北黄石质检)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读图完成9~10题。
9.从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看,在1975~2005年的
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
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能力提升
读图可知,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3年的时间,B正确。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23·湖北黄石质检)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读图完成9~10题。
10.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
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牧 ③城镇化 ④林地转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如果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导致洪水多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地面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林地转牧使林地的面积减小,削弱了林地涵养水源、滞留雨水的功能,导致洪水频率增大,④正确。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硬化面积增加,下渗减少,雨水变成地表径流很快进入河道,使洪水频率增大,③正确。故选C。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如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十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C.自洛阳市向南逐渐减少
D.有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分布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图中年干旱旬数等值线分布可知,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年干旱旬数增多;在洛阳市的西南部有两个高值中心,一个低值中心。故D选项正确。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如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十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11~12题。
12.下列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的成因,叙述正
确的是
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受
地形影响,降水较少
B.②地区干燥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据图可知为向高值方向凸出,说明该地区较湿润,受地形影响,降水增多;
②地区位于夏季风背风坡,故降水比①地区少,干燥度比①地区高;
③地区等值线向西北增大,是由于该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逐渐减少;从
图中可以看出,在山地的南坡,干燥度低,在山地的北坡,干燥度高,说明山地的南坡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而北坡正好相反,故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2023·福建泉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越南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越南境内湄公河流域水稻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 2020年4月湄公河上游普降暴雨,导致越南洪水泛滥,给当地水稻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右图为越南湄公河局部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分析此次越南发生洪灾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湄公河上游地区异常天气带来过多降水;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在这场洪灾中,胡志明市的抗洪任务艰巨,简述其原因。(6分)
答案 靠近河流入海口,地势低洼,大量来水汇聚,洪水量大;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灾害损失大;排涝设施较为落后。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推测此次洪水对越南可能造成的危害。(6分)
答案 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4.(2023·江西南昌诊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右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性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1
12
13
14
(1)指出图中显示的我国旱灾的分布特点。(4分)
答案 时间分布:全年都有,但以春旱(或春、夏旱)最为普遍。空间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干旱发生,分布广,但以季风区最为典型。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4.(2023·江西南昌诊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右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性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1
12
13
14
(2)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
答案 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总面积的百分比均最高。
能力提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4.(2023·江西南昌诊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右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性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1
12
13
14
(3)分析②区旱灾严重的原因。(6分)
答案 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冬小麦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