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第一册课件:期中检测试卷(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第一册课件:期中检测试卷(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0 23:0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期中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
2021年11月28日纪录片《宇宙》正式上线。主持人说:“人类能够出现在这片宇宙中是极为幸运的,我们应该在这片广袤、动荡、粗暴的宇宙中充分利用好我们的时间。毕竟,人类奇迹般地出现了。”下图示意《宇宙》纪录片第一集《太阳源起》播出的画面。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天体
A.呈云雾状,由气体和尘埃组成
B.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
C.轨道呈近圆形,自身不发光
D.体积大,密度小,有较长拖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图示天体为恒星——太阳,符合恒星特征的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质量庞大,B正确;
呈云雾状,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是星云,A错误;
恒星自身会发光,C错误;
体积大、密度小,有较长拖尾的是彗星,D错误。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1年11月28日纪录片《宇宙》正式上线。主持人说:“人类能够出现在这片宇宙中是极为幸运的,我们应该在这片广袤、动荡、粗暴的宇宙中充分利用好我们的时间。毕竟,人类奇迹般地出现了。”下图示意《宇宙》纪录片第一集《太阳源起》播出的画面。据此完成1~2题。
2.材料中“人类奇迹般地出现了”需要满足的条件不包括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绕日公转周期适中
C.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D.八颗行星公转轨道都是正圆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日地距离适中为地球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是生命出现的条件,A不符合题意;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周期适中,也决定了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变化幅度,B不符合题意;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为地球提供了合适厚度
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C不符合题意;
八颗行星公转轨道具有近圆性而并非正圆,
且与地球存在生命关系不大,故选D。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3·广东深圳月考)读“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3~5题。
3.若界面代表莫霍界面,则甲
A.代表地壳 B.顶部由岩石组成
C.厚度均一 D.地震波横波难以通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若界面为莫霍界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乙在莫霍界面以下,甲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则甲为地壳,A正确。
乙为地幔,位于软流层之上的地幔顶部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B错误。
甲为地壳,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厚薄不一,C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为固态物质构成,地震波横波能够通过,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以下为地核。软流层仅分布在上地幔上部,A错误。
甲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上,甲代表地幔,B正确。
乙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应为地核,C、D错误。
(2023·广东深圳月考)读“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3~5题。
4.若界面代表古登堡界面,则
A.甲代表软流层 B.甲代表地幔
C.乙代表地壳 D.乙代表岩石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3·广东深圳月考)读“两个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3~5题。
5.若图中界面代表太阳大气层分界面,且由甲至乙代表由外至内,则
A.甲—光球层 乙—色球层
B.甲—色球层 乙—日冕层
C.甲—光球层 乙—日冕层
D.甲—日冕层 乙—色球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大气层由外至内依次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若图中界面为太阳大气层分界面,且由甲至乙代表由外至内,如果甲为光球层,则乙为太阳内部,图中界面就不是太阳大气层分界面,A、C错误。
如果甲为色球层,色球层向内为光球层,即乙为光球层,B错误。
如果甲为日冕层,日冕层向内为色球层,即乙为色球层,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3·山东威海期中)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3 200 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发电园区。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近年来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 m。读“光伏发电园区局部图”,完成6~7题。
6.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
A.人口少 B.气温高
C.纬度低 D.海拔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由材料可知,当地位于青海省,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能丰富,D正确;
青海省地处中纬度,纬度相对较高,C错误;
人口和气温对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影响很小,且青海省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夜晚气温较低,A、B错误。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3·山东威海期中)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3 200 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发电园区。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近年来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 m。读“光伏发电园区局部图”,完成6~7题。
7.推测园区光伏发电不稳定的原因有
①天气变化大  ②昼夜差异大 
③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大  ④人口数量少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人口数量少,不影响光伏发电的稳定性,④错误;
昼夜变化,规律性强,不是光伏发电不稳定的主要原因,②错误;
青海省地处高原,天气多变,日照时间不稳定,①正确;
夏季太阳辐射强,昼长较长,冬季太阳辐射弱,昼长较短,导致光伏发电不稳定,③正确。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3·辽宁沈阳月考)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在一次学生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页岩地层中采集到了轮叶化石(右图)。专家称,轮叶是晚古生代的蕨类植物。据此完成8~9题。
8.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A.雪山 B.湖泊 C.深海 D.沙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根据材料可知,轮叶化石中的轮叶是晚古生代的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喜欢湿润、阴凉、温暖的生长环境。它的生长离不开水分,耐旱性极差,多是生长在森林下层的阴暗而潮湿的环境里,耐旱品种极少。因此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湖泊,适宜蕨类植物生长,B选项正确。
雪山、深海、沙漠不适宜蕨类植物生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3·辽宁沈阳月考)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在一次学生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页岩地层中采集到了轮叶化石(右图)。专家称,轮叶是晚古生代的蕨类植物。据此完成8~9题。
9.晚古生代的地层中还可能发现
A.鸟类化石 B.野生水稻
C.恐龙化石 D.煤炭资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鸟类属于陆生的脊椎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A选项错误。
野生水稻属于被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B选项错误。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C选项错误。
晚古生代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因此在晚古生代的地层中可以发现煤炭资源,D选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探空气球是充入氨气等密度较小气体的特制气球,可以把无线电探空仪携带到30~40千米的高空,探测温度、压力等气象要素。2022年1月某日,北京天气晴朗,气象员小明释放了探空气球,并绘制了四条气温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能正确反映当日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结合题干“2022年1月某日,北京……”可知,此时气温较低,平均气温低于0 ℃,①曲线错误,故A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0~40千米的高度已经进入了平流层,对流层的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平流层中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因此可知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先递
减后递增,据此判断②③④三条气温曲线中,②符合,可知C、D错误,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探空气球是充入氨气等密度较小气体的特制气球,可以把无线电探空仪携带到30~40千米的高空,探测温度、压力等气象要素。2022年1月某日,北京天气晴朗,气象员小明释放了探空气球,并绘制了四条气温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0~11题。
11.气球在上升过程中
A.体积不断缩小
B.体积不断膨胀
C.测定的紫外线强度减小
D.测定的水汽含量增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气球在上升过程中,气压减小,分子间隔变大,则气球的体积不断膨胀,B正确,A错误;
随着高度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则测定的紫外线强度增加,C错误;
随着高度的升高,空气越稀薄,空气中的水汽减少,因此测定的水汽含量减少,D错误。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3·浙江温州月考)右面是“南京9月5日和9月6日天气预报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南京9月6日与9月5日相比
A.温度较低 B.温差较大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读图分析可知,南京9月6日与9月5日相比,9月6日的
平均温度更高,A错;
9月6日的温差达14 ℃,而9月5日的温差为6 ℃,所以
9月6日的温差更大,B正确;
图中可以看出9月6日和9月5日的风向有所不同,但风
力强弱无法判断,C错;
9月6日为晴天,云层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光照更强,D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3·浙江温州月考)右面是“南京9月5日和9月6日天气预报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12~13题。
13.南京在9月5日
A.①较弱 B.②较强
C.③较弱 D.④较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9月5日白天多云,夜间中雨。白天多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①较弱,A正确;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地温不高,地面辐射不会很强,②表示地面辐射,②较弱,B错;
夜间中雨,大气逆辐射较强,③为大气逆辐射,③较强,C错;
④为地面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白天和夜晚的云层较厚,④不会较强,D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某日天气预报嘉兴南湖区天气晴朗无风,但骑行爱好者发现,午后沿嘉兴南湖骑行过程中有徐徐微风吹过。下图为“骑行爱好者在嘉兴南湖骑行路线图”。完成14~15题。
14.有徐徐西风吹来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晴朗的午后,陆地升温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嘉兴南湖升温慢,温度低,形成高压。空气由嘉兴南湖吹向四周,③地位于高压的东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嘉兴南湖指向③,受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影响,形成偏西风,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某日天气预报嘉兴南湖区天气晴朗无风,但骑行爱好者发现,午后沿嘉兴南湖骑行过程中有徐徐微风吹过。下图为“骑行爱好者在嘉兴南湖骑行路线图”。完成14~15题。
15.当日夜间,图中③地近地面等压面和风向为(图中的曲线为等压面,箭头为风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当日夜间,陆地降温快,空气下沉,形成高压,③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上凸出;嘉兴南湖降温慢,温度较高,形成低压,等压面向下弯曲;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即风由陆地吹向嘉兴南湖,D正确。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岩层坚硬不透水。据此完成16~17题。
16.当该地森林覆盖率增加后
A.水分下渗减少 B.降水量急剧减少
C.蒸腾作用增强 D.地下径流增加
森林覆盖率增加,蒸腾作用加强,降水增多;该地为不透水岩层,植被增加对下渗、地下径流影响不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岩层坚硬不透水。据此完成16~17题。
17.该地修建梯田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增加植物蒸腾 B.减缓地表径流
C.增加地下径流 D.减少水汽输送
修建梯田,能够减缓地表径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3·安徽合肥质检)如图为“南美洲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等温线数值M1>M2>M3>M4)。读图完成18~20题。
18.图中甲、乙所示海域两支洋流的大致流向及性质分别为
A.甲处洋流自南向北流,寒流;乙处洋流自北向南流,
暖流
B.甲处洋流自北向南流,寒流;乙处洋流自南向北流,
暖流
C.甲处洋流自南向北流,暖流;乙处洋流自北向南流,
寒流
D.甲处洋流自北向南流,暖流;乙处洋流自北向南流,寒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结合图示信息,由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再结合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大小关系可知,甲处洋流是寒流,自南向北流;乙处洋流是暖流,自北向南流,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3·安徽合肥质检)如图为“南美洲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等温线数值M1>M2>M3>M4)。读图完成18~20题。
19.下列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洋流减慢海洋污染物的净化速度
B.乙处洋流加快南北往来轮船航行速度
C.甲处洋流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
D.乙处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洋流可把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A、D错;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图中乙处洋流只是加快了由北向南轮船的航行速度,B错;
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交换,C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023·安徽合肥质检)如图为“南美洲及其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等温线数值M1>M2>M3>M4)。读图完成18~20题。
2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海区递减。丙、丁在赤道附近,甲、乙在副热带附近,可排除C、D。
同纬度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低,排除A,选B。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比较昆明、重庆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并分别阐释原因。(6分)
答案 差异:昆明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重庆年太阳辐射总量贫乏。原因:昆明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且日照时间长,故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
重庆属于盆地地形,雨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且日照时间短,故年太阳辐射总量贫乏。
非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2)简要评价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6分)
答案 优点:太阳能分布范围广,能量巨大,清洁无污染。缺点: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受纬度、天气、季节、昼夜等因素影响较大,不稳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选择题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1为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图2为四川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选择题
(1)读图,比较图1中①②③④四地数值大小并排序。
气压:_____________;气温:_____________。(4分)
②>①>③>④
①>②>③>④
(2)比较①②两地的降水概率:________,两地昼夜温差:_________。(4分)
①>②
①<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选择题
(3)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4分)
答案 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选择题
23.(2023·山西大同质检)下面图1为“海水表面温度、盐度示意图”,图2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选择题
(1)图1甲、乙两条曲线中,表示海水温度的是____,表示海水盐度的是____,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分)


表层海水盐度自副热带海域
(2)世界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点不在A点,在B点,
其原因是A点虽地处低纬地区,气温高,______
强,但降水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蒸发量。(2分)
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蒸发
大于
(3)海水密度大小与温度、盐度、深度因素有关,与海水密度大小呈正相关的是_____、______,呈负相关的是______。(3分)
盐度
深度
温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选择题
(4)结合图2,说明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的原因。(6分)
答案 圣劳伦斯河汇入海湾,稀释海水盐分;圣劳伦斯海湾海域较封闭,与其他海域海水交换能力较差,因此盐度较同纬度海域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选择题
24.(2023·江西南昌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海水常年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域高的洋流叫暖流,反之叫寒流。1912年4月14日晚,著名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首航在甲海域与冰山相撞而沉没。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海域发生了严重的原油泄漏事件,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右图为世界某海域洋流分布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选择题
(1)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角度分析泰坦尼克号在甲海域沉没的可能原因。(6分)
答案 ①洋流从高纬度(北极)地区挟带冰山南下,与航行至甲海域的泰坦尼克号碰撞;甲海域处有寒暖流交汇,海雾大,船员未能及时避开冰山,导致船只与冰山碰撞。
(2)判断④洋流的性质,并指出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6分)
答案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