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③②⑤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窗棂(líng) 筵席(yán) 稍逊(sùn) 鸠占鹊巢(què)
B.教诲(huì) 鲜妍(yān) 飘逸(yì) 自吹自擂(léi)
C.嘹亮(liáo) 歧路(qí) 恪守(kè) 矫揉造作(jiǎo)
D.恣睢(suī) 栈桥(zhàn) 掺杂(cān) 彬彬有礼(bīn)
3.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
B.“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人物高俅。
C.《水浒传》中浔阳楼题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
D.在《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使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B.许多城市开展了高考“爱心送考”,为考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C.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D.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③“阿!闰土哥,——你来了?……”
④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⑤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⑥“老爷!……”
⑦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⑧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⑨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⑩“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6.“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一句中,闰土见了“我”之后,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7.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 段划线句子。
8.在作者笔下,中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长春日报》)
9.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答出四点即可)
10.结合全文,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2)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11.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12.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13.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课外阅读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若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干将之铸剑于冶,与张华之辨剑于斗,雷焕之出剑于狱,识者之精神,实高出于作者之上。由是推之,则剑之有光铓,与山之有空翠,气之有沆瀣,月之有烟霜,竹之有苍蒨,食味之有生鲜,古铜之有青绿,玉石之有胞浆,诗之有冰雪,皆是物也。苏长公曰:“子由近作《栖贤僧堂记》,读之惨凉,觉崩崖飞瀑,逼人寒栗。”噫!此岂可与俗人道战!笔墨之中,崖瀑何从来战!
14.下列关于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B.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C.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D.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15.下列关于加点文言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冰雪之能寿物也 寿:使……保持新鲜
B.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 藉:借助
C.凡人遇旦昼则风日 凡人:平凡的人
D.特恨遇之者不能解 恨:遗憾
16.把文中两个画横线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2)噫!此岂可与俗人道哉!笔墨之中,崖瀑何从来哉!
四、句子默写
17.诗文填空
(1)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寂寂江山摇落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5)李商隐的《无题》中表达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 , 。
(6)《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是: , 。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
五、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1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六、名著阅读
20.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他天不明就得爬起来,先要把家里的两个大水瓮担满——父亲年纪大了,已经做不成这类重活。担完水后,他又帮母亲给妹妹做饭——兰香要赶着到石圪节上第一节课。等妹妹吃完饭,金秀来叫她的时候,他还要把这两个孩子往罐子村那边送一段路。天不明,两个孩子害怕,金秀家也没个男人在家,这护卫工作只能由他承担。
送完兰香和金秀,他就赶紧折身回来,到一队饲养室院子安排全队的生产。实际上,在他到饲养室之前,就要把当天四五十个劳力的各种活路都考虑好,然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得布置完——不能推迟出山时间!秋天的收成和几十户人家下一年的生计,就在这每一天的分分秒秒中!
(1)此语段出自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文段中的“他”是 (人物)。
(2)选段突出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七、综合性学习
2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中国经济网2018年4月8日讯 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今天在海南博鳌开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 000位嘉宾将陆续抵达并展开讨论。
本届博鳌亚洲论坛的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围绕这一主题,年会设置了“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开放的亚洲”“创新”“改革再出发”四大版块,将展开60多场正式讨论。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将有100多家派代表参加论坛。
据论坛负责人介绍,今年年会特别设置了“一带一路成功案例与经验”的分论坛,瓜达尔港、中欧班列等重大工程项目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享。
八、作文
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他(她)帮我解开了心结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弟子对大师诉说:“我要疯了,我的妻子、孩子、岳父、岳母全住在一个唯一的房间中,房间像地狱。”大师说:“你会照我说的去做吗?”弟子说:“会的。”大师说:“把你家里所有的动物都带到你的房间中。”一个星期后,弟子又找到大师:“我的神经快要崩溃了。”大师说:“把动物统统赶出去。”之后,弟子想:生命多么甜美,动物出去了,家是一处乐园,那样的安静、清洁、宽敞。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详解】读所给句子可知,由人生有四件大事之一的“衣”,引出下文对“衣”的作用的解释,又联系到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如何“修身”。句子排列顺序最佳的是④①⑤②③。B项符合题意,故选B。
2.C
【详解】A.稍逊(xùn);
B.妍(yán);
D.掺(chān);
故选C。
3.D
【详解】D项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林冲”“途中大闹野猪林”错误,应该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而不是林冲。
4.C
【详解】试题分析:A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B成分残缺,在“爱心送考”后加上“的活动”;D项属于句子杂糅,删去“由于”、“的原因”。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5.我见到了中年闰土,他变化很大,生活凄惨。(意对即可) 6.闰土脸上显现出欢喜的神情,是因与好久不见的儿时伙伴重逢;而后的“凄凉”,是因为闰土受封建等级思想的束缚,艰难的处境与往日好友形成巨大的差距,这些都冲击着他的内心,脸上自然而然就出现凄凉的神情。 7.用了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写出了中年闰土的愚钝麻木和痛苦无奈,生活的艰难已经把他折磨成木偶人了。 8.非常贫穷、处境窘迫、善良淳朴、愚钝麻木、受封建等级思想束缚、被剥削压迫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形象。(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解析】5.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概括。
通读文本,结合选文第①段“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第⑦段“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等内容可知,选文主要写了多年后“我”与闰士相逢,闰土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写了“我”与闰土重逢时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
6.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
从“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可知,闰土看到“我”“欢喜”是因为见到少年的伙伴激动;
而后“凄凉”,与“欢喜”形成强烈对比,是因为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苦,难堪,这些年他过得很艰辛,处境艰难的闰土觉得自己的身份、地位已经与“我”天壤之别,由此可见闰土受封建等级思想的束缚之深,所以脸上又现出“凄凉的神情”。
7.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
此题要求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角度赏析,如从人物描写角度回答,“他只是摇头”为动作描写,“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为肖像描写。运用动作和肖像描写的手法,刻画出中年闰土贫困窘迫的境况;
此外,“仿佛石像一般”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闰土比作石像,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表现处于生活困苦中的闰土已习惯了这一切,已变得麻木。
8.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由①段“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可知,中年闰土老实本分,从与“我”的交谈中可知他仍然善良、淳朴;
根据选文第⑤段“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可知,闰土之所以对“我”客气,脸上显出凄凉的神情,是因为受封建等级思想的束缚,处境艰难的现状,昔日好友如今与自身形成的悬殊的差距,都在冲击他的内心。将一个被封建社会剥削压迫的农民形象描绘的淋漓尽致。
9.①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②从容安排身后事。③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④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⑤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 10.1)“镌刻”原指雕刻。在文中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都是丰富的,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 11.①交代文中的主要人物;②点明文章的主旨。 12.①年纪大但身体硬朗;②热爱乡村生活;③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13.①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香樟树,和她一起成长;②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③爷爷的用意是要告诉孙女:故乡和土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
【解析】9.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准事件,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文章按顺序依次写了爷爷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第④段);从容安排身后事(第⑤段);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第⑥段);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第⑦段);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第⑧段)五件事。
10.(1)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镌刻,雕刻的意思,把铭文刻在某种坚硬物质上或石头上。结合“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理解:指爷爷与大自然、与土地的关系密切。
(2)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结合“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可以看出爷爷认为故乡的一切都是孩子的,他是希望城居的孙女能感受到他留守乡村,留守在土地边的那种自豪和对土地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的是丰富的,所以说是“广袤而丰盈”的。
11.要求学生掌握标题在小说中的一般作用,主要有: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设置悬念;指明文章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然后根据文章主要内容去选择判断即可。根据文本主要写了爷爷仔细安排家里地里活计,从容安排身后事,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等五件事,表现了爷爷对土地、对故乡的眷恋,以及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分析,“留守乡村的爷爷”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人物,点明其“留守”的快乐与意义,即点明了文章主旨。
12.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第①段可见,他“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 根据第②段内容,“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可见他热爱乡村生活;根据第⑤⑧段内容,可以看出他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13.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结合“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分析,可以看出爷爷为女儿种树的目的,不仅是当成一件出生的礼物;更多的是希望用树将城里的孙女与故乡联系到一起,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文中也有表述的句子“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14.A 15.C 16.(1)所以说:诗文(体现冰雪之气)的这一本质规律,做诗文的人原本就难,识别的人更不容易啊。
(2)哎!这怎么能和平常人说呢!诗文之中,悬崖飞瀑的感觉从何而来呀!
【解析】1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为:冰雪的气质在人的心中,就像鱼在深水中,龙在深山中一样,日夜置身其中,只不过是鱼和龙没有感觉到水和山而已。故断句为: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选A。
1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C.句意为:大凡人们在白天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凡人:大凡人们。
故选C。
1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故,所以;固,本来、原本;尤,更加。
(2)岂,怎么;俗人,平常人;道,说;何从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从何来”,从哪里来。
【点睛】参考译文:
鱼肉一类的食物,见到风和阳光就容易变质,放入冰雪中就不会腐烂,这说明冰雪是能够使食物保鲜。今年冰雪多,来年谷物一定长得茂盛,就是说冰雪有助于谷物生长。大概人的一生没有不借助于冰雪这样的特质成长的,然而冰雪的特质必定要等到有了冰雪才能有体现,但一年四季又有多少冰雪呢!
至于我所说的冰雪和这(自然界的冰雪)不一样。大凡人在白天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在夜晚就有冰雪的气质;遇上心情烦躁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心情清净了就有冰雪的气质;人在市井朝廷就表现出风日一般的平常,但居住在山林之中就有冰雪的气质。冰雪的气质在人的心中,就像鱼在深水中,龙在深山中一样,日夜置身其中,只不过是鱼和龙没有感觉到水和山而已。所以懂得世间的山川、云物(注:浮云静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注:嗅觉芳香、味觉五味)都有冰雪的特点;其中可以任人酌取并受用不尽的,没有比诗文更高深的了。诗文仅为数不多的文字,出自高人之手,就显得超逸灵活;一旦落入凡夫俗子的手中,就变得秽恶。在认识的过程中真是相差虽小,但错误极大。只不过遗憾的是看到这样的诗文的人不能理解,理解了又不能评说。即使有能够评说的,和那些不懂的人评说,他仍不理解,评说又干什么呢?所以说:诗文的一般规律,做诗文的人原本就难,识别的人更不容易啊。
春秋时代干将铸剑在于千锤百炼,和晋代张华从斗牛分野之间的天象辨别宝剑,雷焕在监狱中挖出宝剑相比,能识别的人的精通神奇实在高于铸剑的人之上。由此看来,剑有光芒和山有空阔翠绿、夜气有水雾、月亮有烟霜一般白亮、竹叶有苍翠深红、食物的味道有天然新鲜、古铜器有青绿色、玉器有古旧的光泽、诗文有冰雪一样的气质,这都是天然的物相。苏长公(苏轼)说:“子由(苏辙)最近所作的《栖贤僧堂记》,读来悲惨凄凉,有悬崖飞瀑、逼人寒栗的感觉。”哎!这怎么能和平常人说呢!诗文之中,悬崖飞瀑的感觉从何而来呀!
17. 雪拥蓝关马不前 露从今夜白 怜君何事到天涯 山雨欲来风满楼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蓝”“蜡炬”“沧”等字词的书写。
18.“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该词营造了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1分),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苦闷 19.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解析】18.考查词语的表现力。“清影”:清冷的影子。是一种凄凉的意绪,一种清冷的寂寞。营造了孤独、寂寞的氛围。词人长袖舞向旷远的天宇,明亮的月光一泻而下,投下清淡的阴影,举目四顾,孤零旷寂,对着冷月清辉,词人只能与自己相随的身影共舞,影随人动,意绪翩翩,心似阴影,愈舞愈沉。孤独、苦闷的心绪也从心底油然而生。
19.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的把握。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可抓住词中的意象来分析。如作者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而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从而表达了乐观旷达的胸襟。
【点睛】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
20. (1)孙少安 (2)表现了“他”善良仁爱,对生活充满热情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详解】这是一道名著阅读试题。(1)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从“送完兰香和金秀”“到一队饲养室院子安排全队的生产”可以判断出“他”指的是孙少安。(2)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从“他还要把这两个孩子往罐子村那边送一段路”“这护卫工作只能由他承担”可知他的善良和朴实;从“在他到饲养室之前,就要把当天四五十个劳力的各种活路都考虑好,然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得布置完——不能推迟出山时间”可知其工作认真,责任感很强。
21.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28日在海南博鳌开幕。
【详解】试题分析:概括新闻的内容。要仔细读懂材料,采用“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样”的方法,结合新闻材料的导语和主体进行概括作答。概括的语言要简洁,表达的意思要明确,符合题意。本题作答时可依据“中国经济网2018年4月8日讯 为期4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今天在海南博鳌开幕”这句话,筛选主要信息并概括作答。
22.参考例文
她帮我解开了心结
因为有着一颗高高在上的自尊心,所以有件事使我心中有了个结,从此怅然若失。后来,我凭着乐观和豁达战胜了烦恼与忧愁,终于找回了昔日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
两年级时,学校要举行一次团体操比赛。我们班跳的是兔子舞。我幸运地被宋老师选入了跳舞队。缺少运动细胞的我终于有了一次表现的机会,高兴得我一蹦三尺高。
从此,我们每天都辛苦的排练。直到有一天,老师对我们要淘汰几名同学时,我很担心,因为我总是跟不上节奏,但我每天回家都会去练,我比别人更加努力。可是结果对我来说是残酷的:老师把我换成了许路菊。当同学们告诉我这个坏消息时,我不敢相信,我不愿接受,我怔住了。
那天,我真正体会到了失败是什么滋味,得到的东西又马上失去的感觉。回家的路上,我思绪万千,闷闷不乐,一切都显得那么不顺眼,天不蓝,云不白,连花草在我眼里也是丑陋的。微风乍起,树叶发出的“沙沙”声,那在我耳里却是对我的冷嘲热讽。我踢着路边的石子,边走边伤心地想:我多么看重这次机会啊!如果原来得了名次,还能得星、受表扬,享受同学对待英雄凯旋归来一般的待遇。可这令人向往、美好的一切,就这样与我失之交臂。说实话,我心里有点恨许路菊的。
回到家后,我哭了,我恨我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妈妈看到了,便问我怎么了。我便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我的话,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地说:“一棵树给大自然一片绿,一株草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丝绿,但它们都体现了自我价值,都是一样的。你虽不能参加比赛,但可以为他们加加油,鼓鼓劲,不也是为班级出力吗?只要意义一样,表现的形式不一样那又怎么样!只要争取了,尽力了,就行了。你不应该恨许路菊的,应该为她高兴,为班级高兴!班级多了份力量,也就多了份取胜的希望!”
妈妈说完了,我紧皱的眉头也舒展了,心里一亮。终于,我想通了,我不在为自己的被淘汰而沮丧,我为自己解开了这个心结而庆幸!
【详解】题一: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该题目简洁明了,没有审题障碍,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很容易打开思路,在内容上贴近我们的生活.题目难度不大。
①要细审题意,才能确定好的立意。首先要理解“心结”的含义,“心结”可以是追梦的艰辛,挫折的压力,失去的痛苦,与朋友的误会,与亲人的隔阂……,其次要设定“他(她)”的范畴,“他(她)”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也可以是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通过写现实中的“他(她)”的甜蜜的微笑,成功的经验,温馨的话语……及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他(她)”的某些话语或故事,表现“他(她)”帮自己战胜了烦恼与忧愁,重拾友谊或亲情,重回自信或豁达……
②文体选择上,切莫“四不像”。题目要求写出记叙文或散文,最好根据个人驾驭文体的优势来确定,如果写成记叙文,就要注意叙事要清楚,结构要完整,内容要充实,选材要新颖,立意要深刻。并能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如果写成散文,叙事或抒情线索要明朗,感情要真挚,语言要富有文采。总之,无论选定哪一种文体,都要注意应按照选定的文体行文,切莫写成“四不像”。
题二: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需要学生认真审读材料,准确领会材料的深层内涵,抓住其主旨;寻找最佳角度,力求使确定的主题贴近生活;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第一,审题立意,紧抓关键句子。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可以把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认真审读材料不难发现关键句就是“生命多么甜美,动物出去了,家是一处乐园,那样的安静、清洁、宽敞”。据此,可立意为: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太多的人忘了珍惜自己拥有的。快乐是对拥有的珍惜和感激,而不是相反。拥有并懂得珍惜,才会使人生变得快乐而美丽。生活中很多人只会羡慕别人的所有,却忽视了自己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尤其是对于心理还不健全的学生更是如此。设计本题,就要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值得我们珍惜的有很多,哪怕是一句温情的问候,一个甜蜜的微笑,甚至是一个小小的纸条……
第二,文体选择上,切莫“四不像”。题目对文体没有要求,但是最好根据个人驾驭文体的优势来确定,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如果写成记叙文,就要注意叙事要真实,选材要新颖,立意要深刻,主题要鲜明,从某一个具体的角度来写便可,切勿泛泛而谈。选取典型的材料,写出珍惜的理由;如果写成议论文,就要在确立论点之后,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和写作要求进行分析论证,尤其注意事例之后的分析,不能以叙代议。总之,无论选定哪一种文体,都要注意应按照选定的文体行文,切莫写成“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