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提升练(含解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提升练(含解析)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1 08:2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提升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雨果,英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B.法军上尉巴特勒,在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给大文豪雨果写信,征询他对所谓“远征中国”的看法。本文是雨果的回信。
C.“拿破仑皇帝”即拿破仑三世。他在位期间,曾发动了多场侵略战争。
D.书信一般由六个部分构成: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强聒不舍的行为。
B.你要记住,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遇到别人不明白的事情,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那样别人才会明白。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
B.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
C.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
D.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
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睿智 宽宥 贸然 富丽堂皇
B.琉璃 游弋 恪守 断章取意
C.禅师 园满 征引 郴郴有礼
D.埃及 凌驾 栖息 鸠占雀巢
5.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 )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 )见的亚洲文明的jiǎn( )影。
(2)看到圆明园现在的模( )样,再看看古文物专家根据历史复原的相关模( )型,这一刻真是恍( )如隔世,令人痛心啊!
6.默写
(1)欲渡黄河冰塞川, 。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句是: , 。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我等一百零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今者天子宽恩降诏,赦罪招安,大小众人,尽皆释其所犯。我等一百零八人,早晚朝京面圣,莫负天子洪恩。汝等军校,也有自来落草的,也有随众上山的,亦有军官失陷的,亦有掳掠来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愿去的,作速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我自赍发你等下山,任从生理。
(1)文段中的“我”是 。
(2)从上面文字中可知,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可以分为下列三种类型。请举出每种类型的一个代表人物。
①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 等。
②战败投降型,代表人物是: 等。
③自愿上山型,代表人物是: 等。
8.综合性学习
学校将举行主题为“身边的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推荐文化遗产】
(1)学校团委拟开展“我心中的优秀文化遗产①”评选活动,请你在重庆全市范围内推荐一项文化遗产参评,并从不同角度写出两条推荐理由。
[注]
①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建筑等,以及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品、图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世代相传且表现传统文化的音乐、舞蹈、传说、习俗、手工艺等。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邀请文化名人】
(2)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派你给张爷爷打电话,你将怎样说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回答后面小题
【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乙】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9.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
B.乙诗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C.甲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乙诗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10.“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
11.这两首诗都是陆游老年闲居时所作。两诗有哪些相同的感情?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不苦吗 ”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 难道又不苦了 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来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 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自豪感:“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 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力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亡想杜绝了,省却无限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2.解释下列词语。
层累:
骈进: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选自 ,意思是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选自 ,意思是 。作者引用孔子的两句话分别是为了说明 。
14.选出下列复句中不同的一项( )。
A.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B.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C.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样,因竞胜而得快炙。
D.人生能从自己职业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本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 ,作者列举了几件事例驳斥了 的呼声,然后列举了两等苦人,再从 个方面证实了 。
16.“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这句话在本段起的作用。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题目。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 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 ,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7.从下面选项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只填序号)
A.有朝一日
B.荡然无存
C.富丽堂皇
18.“这个奇迹”指 ,“两个强盗”指 、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指 。
19.文中有很多讽刺侵略者的语句,试着找出一句写在下面,并谈谈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从全文来看,结尾句和“ ”一句相照应,它们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三、作文
2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雨果是法国作家。
故选A。
2.D
【详解】“理至易明”是“道理极容易明白”的意思,所以“道理上的理至易明”语意重复,使用不当。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3.D
【详解】A.反问修辞;
B.比喻修辞;
C.夸张修辞;
D.没有运用修辞;
故选D。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正确。B项“意”应写为“义”;C项“园”应写为“圆”,“郴郴”改为“彬彬”;D项“雀”应写为“鹊”。
5.(1) 骇 曦 瞥 剪
(2) mú mó huǎng
【解析】(1)
(1)hài——骇,惊骇:惊慌害怕;
(2)xī——曦,晨曦:黎明后的微光;
(3)piē——瞥,瞥见:指很快地看了一下,无意中看到。
(2)
(1)模——mú,模样:人的面容或装束打扮的样子;
(2)模——mó,模型: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
(3)恍——huǎng,恍如隔世:仿佛隔了一个时代。多表示由于人事、景物等变化很大而引起的感慨。
6. (1)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3)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详解】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赋,翻。
7. (1)宋江(宋公明)。 (2)①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林冲(秦明)等。 ②战败投降型,代表人物是:卢俊义(关胜、呼延灼、董平、张清)等。 ③自愿上山型,代表人物是:武松(鲁智深、吴用、公孙胜、花荣)等。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水浒传》有关的重要人物。
8.(1)示例一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大足石刻
推荐理由:①雕刻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②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
示例二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铜梁龙舞
推荐理由:①烟花、音乐、舞蹈、道具、服饰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②表演形式热情奔放,体现出巴渝人民耿直豪爽的性情。
示例三
我推荐的文化遗产名称:巫山神女传说
推荐理由:①故事内容与巫峡自然风光相融合,流传久远,深受群众喜爱。②体现了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百折不挠的精神。
(2)张爷爷,您好!我是XX学校团委宣传委员XXX,学校派我联系您,想邀请您到学校礼堂来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时间是下周三上午10点。请问您能来吗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遗产的推荐。根据题目要求可知,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推荐,并说明两点推荐理由。如物质文化遗产的推荐,可以从古遗址、古建筑等的建筑特点、艺术价值、历史意义、研究价值等角度写推荐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歌、传统舞蹈、传统习俗等,可以从艺术特色、传承意义等角度写推荐理由。例如,重庆的石蟆古建筑群,包括张氏祠、刘氏祠、岱云馆。张氏祠、刘氏祠的形制采用四合院落式,岱云馆建筑布局为“四水归堂”,散布在石蟆场镇周边,自成一个特殊的小环境。这几处建筑都是礼制建筑,为执“家礼”之处,为研究此地农村的礼制、建筑特色提供了实物资料。
(2)这是一道邀请题。邀请他人时首先要有称呼,然后介绍自己,讲明邀请的目的,发出邀请即可。必要时还要提醒对方做好某方面的准备,注意语气委婉,称呼得当。首先是称呼和问候语,根据题干要求可知,称呼应该是“张爷爷”,问候语“您好”;然后根据题干中“你作为校团委宣传委员”介绍自己,即“我是XX学校团委宣传委员XXX”;接着根据题干中“学校团委将组织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会,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爷爷来做报告”讲明邀请的目的,即“想邀请您到学校作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再根据题干中“时间在下周星期三上午10点,地点在学校礼堂”,说明活动的具体地点和时间;最后用商量的口吻征询对方的意见,如“请问您有时间来吗?”据此分析,拟写作答即可。
9.C 10.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抱负 11.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始终有着一颗抗敌立功、保家卫国的爱国心。
【解析】9.C项错。“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前半句写实,诗人生活的环境,后半句写梦境,理想托于梦中。
10.欣赏诗句。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有谁可与相提并论呢?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这两句诗词表面意思就是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诗人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仿诸葛亮,施展抱负的强烈意愿。
11.比较阅读。要注意通过分析具体诗句来概括两诗相同的感情。如《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了作者对晚年仍壮志未酬感到悲伤,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所表现的报国之志没有实现的悲哀是相同的。而两首诗歌的后两句,都表现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
12.(1)重重叠叠的层次;(2)一同前进。 13. 《论语》 知道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对它有兴趣的人。 《论语》 他(孔子)做人是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人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第二句话以孔子为例证明以事业为乐的生活才最有意义。 14.B 15. 要乐业 做工好苦 四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16.承接上文,总起下文
【解析】12.此题考查理解词语,可以突破关键字理解词语。骈指两马并驾。骈进指一同前进。
13.此题考查对理论论据的了解和作用的理解。细读原文: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可以总结答案:第一句证明“人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第二句话以孔子为例证明以事业为乐的生活才最有意义。
14.B是并列关系其他为条件关系。
15.此题考查概括能力,读原文可以总结答案。
16.这句话放在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作总结,一个“为什么呢”引起下文四方面的论述。
17.B C A 18. 圆明园 法兰西 英吉利 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圆明园 19.示例: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蕴含了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的强烈谴责。 20. 而你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反语 21.作者愤怒谴责侵略者的罪行,亮明观点,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提出抗议,并希望他们把劫掠的赃物归还中国。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含义的辨析。要求写在是能够解释三个词语,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即可。A.有朝一日:意思是将来有那么一天。B.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C.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 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结合语境分析,第一空应填“荡然无存”;第二空应填“富丽堂皇”;第三空应填“有朝一日”。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结合语境分析。结合“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分析,奇迹指:圆明园。“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两个强盗是:法兰西、英吉利。“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是“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1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反语,来讽刺两个强盗。如: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蕴含了作者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的强烈谴责。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全文分析。“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照应了上文“而你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都采用了反语的修辞,表达了作者对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的强烈谴责。
2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结合作者通过反语,强烈谴责英法联军的罪行。亮明自己的观点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提出抗议,结合“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分析,希望他们把劫掠的赃物归还中国。
22.范文:
人,因可爱而美丽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想,毕淑敏女士这里说的健康,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骨骼健壮,还有更深层次上的精神健康。
正如巴尔扎克所言:人不因美丽而可爱,却因可爱而美丽。健康应包括身体和内心的。内心健康表现出一个人的心灵、气质、生命态度。这其中包含坚定刚毅、坦荡宽和、睿智从容等做人的品行。
要做个健康的人,不只是表面的漂亮或帅气,那是一种极易乏味的“魅力”。前两年充斥荧屏的当红“伪娘”“奶娘”们,最终被人们无情地抛弃,便是极好的证明。
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被人戏称“海豹人”,健康对他来说是一件奢侈品。张海迪年幼时,便患上了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健康也与她无缘。中国“保尔”吴运铎,战争年代负伤致残;科普作家高士其,因在医学试验中,病毒侵入身体致残。“上帝关闭一扇门,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虽然躯体健康是奢谈,但他们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扼住生命的咽喉”,通过难以置信的勇气、对生命坚定的信仰,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勇敢面对生活。
尼克·胡哲,风趣幽默地将自己克服困难的故事传递给大家,最终成为一名励志演讲大师;张海迪自学成才,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作协委员、中国残联主席;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一书,影响了几代人;高士其毕生致力于科普创作,为我国科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人的一生总会有很多的“残缺”,一些人为了弥补残缺而活着。他们不会找借口和理由来推脱,不会心生怨艾,从而成为可爱的人。
土地不厚,承不了山川海岳;人心不厚,得不到道义情谊。身心不健,受不了“严霜酷寒”。我们青春少年又处在增强体魄的阶段,我们不能忽略内心的健康。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德育与智育齐飞,体育与美育同肩。
【详解】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为考生提供了四个方面的问题:①不美丽,但健康;②不伟大,但庄严;③不完满,但努力;④不永恒,但真诚。其中,“美丽”“伟大”“完满”“永恒”是我们欠缺的,或者是不具备的;“健康”“庄严”“努力”“真诚”是我们的优势。根据“提示和要求”,考生要选择一个方面的问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健康”,不能简单理解为身体上的健康,应该是深层次上的精神健康。我们可以选择“不美丽,但健康”,写自己像简·爱一样相貌平平、其貌不扬,但自己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勇于进取,追求不平凡的人生;我们可以选择“不完满,但努力”,写自己没有天赋,但自己一直在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我们可以选择“不永恒,但真诚”,写自己无论做事待人,都真诚对待,不求永恒,只求问心无愧。如果写记叙文,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