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基础知识经典题型检测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基础知识经典题型检测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1 10:1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基础知识经典题型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栅栏(zhàn) 藤蔓(màn) 抽噎(yān) 虚无缥缈(mǎo)
B.惆怅(chóu) 绞刑(xíng) 噙着泪(qín) 晶莹剔透(tī)
C.消逝(shī) 坚劲(jìng ) 华罗庚(gēn) 哪吒闹海(né)
D.荧屏(yín) 花圃(pǔ) 记事簿(bù) 锲而不舍(qì)
2.《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 )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A.伏尔加河畔 B.圣劳伦斯河畔 C.多瑙河畔 D.密西西比河畔
3.《骑鹅旅行记》中的“大海中的白银”指的是( )
A.鲱鱼 B.带鱼 C.金鱼 D.沙丁鱼
4.下列选项中,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A.风筝 书籍 摆摊儿 B.泡沫 依喂 腊八粥
C.僻静 枇评 要不然 D.疑问 清脆 赤果果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是( )
A.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指织女星。 B.任尔东西南北风 尔:你。
C.才始送春归 才始:方才。 D.天街小雨润如酥 酥:酥软。
6.关联词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你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前途。______,选择朋友一定要慎重,这______关系一时,______关系一生。
A.但是 不但 而且 B.可是 尽管 还是 C.所以 虽然 但是 D.因此 不仅 而且
7.下列名言的出处正确的一项是(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礼记》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周易》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论语》
8.读下面语段,比喻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进入天山,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 。那融化的雪花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 。
A.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 千万条闪亮的银链
B.银色的大海上飘着几片美丽的白帆 千万条闪亮的瀑布
9.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拟人)
B.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夸张)
C.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引用)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对比)
10.成语中的“三”有时表示多,有时表示少。下面的“三”表示少的是( )
A.三番五次 B.三思而后行 C.三言两语 D.三年五载
11.晶晶同学想引用诗句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不合适的一项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2.将下列语句排列成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只有这样,才能汇入雄壮的节奏里。
②聆听它们时,不要置身其外,而应当融入其中。
③母亲告诉我,宇宙的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无论是在季节的变换、心脏的搏动中,还是在苦与乐的循环中。
④每当我闭上双眼,凝神遐想时,总会回想起母亲教我聆听歌曲的那个晚上。
⑤感谢母亲教会我如何聆听自己心中的歌。
A.④③②①⑤ B.④③①②⑤ C.①②③④⑤ D.④②①⑤③
13.和“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表达效果相同的一项是( )
A.清晨,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B.时间真是匆匆啊,一眨眼就到了毕业季。
C.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一泻而下。
D.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瞻前顾后,不能草率。
B.我县今年蕲艾收购呈现出价格高、产量高、效率高的“三高”特点,农民伯伯忍不住不禁喜上眉梢。
C.通过学校开展的“告别电子游戏”活动,使同学们受到很大触动。
D.近日,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这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航天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
15.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A.临近毕业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把“提高”改为“提升”)
B.夏天的大熊山,真是人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把“季节”改为“地方”)
C.我们阅读经典名著,能提高写作水平和知识面。(把“和”改为“,扩大”)
D.在阅读分享会上,我是首先第一个发言。(去掉“首先”或“第一个”)
二、信息匹配
16.用“ ”划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他一句话把大家逗得哄(hòng hōng)堂大笑。
(2)这饭菜实在是难以下咽(yān yàn)。
(3)我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cáng zàng)着满满一层小花。
(4)我一声不吭(kēng háng),盼望着。
17.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一掷千金 司空见贯 汹涌澎湃 一声不坑
暴露无疑 重见天日 磨拳擦掌 翻箱倒柜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18.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严厉 严峻 严格
(1)小明一再地违反纪律,今天终于被老师( )批评了。
(2)战场上的形势越来越( ),伤兵必须转移。
稀罕 稀奇 稀少
(3)清冷的路上行人( ),橘色的路灯光在雨幕中温柔地散开。
(4)爷爷奶奶对我这个唯一的孙女十分( ),总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留给我。
19.根据积累把经典诗文补充完整。(填序号)
(1)在“迢迢牵牛星,( )河汉女。( )擢素手,札扎弄机杼”这四句诗中,运用了叠字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种种情态,让人浮想联翩,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舒缓。
A.盈盈 B.纤纤 C.皎皎 D.脉脉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 )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 )的双眼前过去。”这段话把时间的流逝写得形象生动。
A.凝然 B.跨过 C.挪移 D.闪过
(3)《弈秋》通过“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 )。” 这样两种不同学习态及的对比,说明学习态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A.全神贯注 B.专心致志 C.援弓缴而射之
20.按要求填写序号。
下面是小羽同学收集的自己六年小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资料,想采用“栏目式”做本成长纪念册,请你帮他放入相应的栏目里吧。
①春游照片 ②第一次戴红领巾的照片 ③书法作品 ④老师的寄语
⑤拔河比赛的照片 ⑥同学的祝福 ⑦各类获奖证书 ⑧一张满分试卷
成长足迹: 多彩生活: 毕业赠言:
21.给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选择恰当的理解。
A.表明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C.表示说话结结巴巴; D.表示语意的跳跃;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2)桑娜心想:“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
(3)“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22.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表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对应着下面的几个传统节日,把相应诗句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春节( )→寒食节( )→七夕节( )→中秋节(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3.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设问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24.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
①吃 ②吃的东西 ③俸禄 ④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
A.我昨天在新闻上看到了关于“日食”的知识。( )
B.这种动物是食肉的。( )
C.昨天,我去买了一袋食盐。( )
D.君子谋道不谋食。( )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栅栏(zhàn)——zhà,藤蔓(màn)——wàn,抽噎(yān)——yē,虚无缥缈(mǎo)——miǎo;
C.消逝(shī)——shì,华罗庚(gēn)——gēng;
D.荧屏(yín)——yíng,锲而不舍(qì)——qiè;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搜集与积累。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不喜欢学校呆板枯燥的教育,并极度厌恶牧师骗人的鬼话。他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根据积累可知,《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的小镇上。
故选D。
3.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外阅读的积累。
《骑鹅旅行记》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骑鹅周游各地、游览自然风光、学习地理文化、经历风险和苦难,逐渐改正缺点,懂得学习和提高,养成优秀品德的动人故事。
原文节选部分:“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雁们问道。他们终于从一只长尾鸭那里得到了回答。“马斯海岸来了鲱鱼鱼讯!马斯海岸来了鲱鱼鱼讯!”有几个船队已经收获不小,船上装满了鱼,从舱底一直到船舷都是鱼;渔民们的双膝都没在鱼里,连雨布帽子和黄颜色的油布外衣上都沾满了闪闪发亮的鱼鳞。这真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从大海里寻觅到宝藏,从波涛里倒出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人们被这一喜悦弄得目眩心迷。
由此可知,“大海中的白银”指的是鲱鱼。
故选A。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B.依喂——依偎;
C.枇评——批评;
D.赤果果——赤裸裸。
故选A。
5.D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D.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是: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
A.“但是”表示的是转折关系;“不但……而且……”表示的是一种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指能够表示在意义上进一层关系的,且有一定逻辑的词语。
B.“可是”表示的是转折关系;“尽管……还是……”表示转折关系。表示某个事情尽管存在一定的困难或挑战,但仍有人或事物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取得成功。
C.“所以”一词表示因果关系;“虽然……但是……”表示的是一种转折关系,转折关系是对前面分句提出的某种已存事实或情况,后面分句转而述说并非理所当然的推论,即相反或相对的结论。
D.“因此”一词表示因果关系;“不仅……而且……”表示的是一种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指能够表示在意义上进一层关系的,且有一定逻辑的词语。
分析可知,“选择朋友一定要慎重”前后句子表因果关系,应选择“因此”相连;“关系一时”和“关系一生”两个分句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应填写“不仅……而且……”。
故选D。
7.C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A.有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事物的发展才不会受阻碍;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这句话告诉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变通、屈伸。
B.有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这句话是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
C.正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意思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这句话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D.有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故选C。
8.A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情景补充句子。
通读全段话可知,它主要写天山雪峰美景。题干要求选择比喻句,由语义可知,雪峰一片洁白,犹强白缎,白云的影子投射其上,就像是一朵朵暗色的花;因为是雪水飞泻,形成了一条条瀑布,在阳光照耀下,就像是一条条闪耀着银光的链条。把“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比作“银灰色的暗花”;把“雪花飞泻”比作“银链”。
故选A。
9.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将三个相同结构的句子放在一起。并不是对比。
故选D。
10.C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A.三番五次:反复多次。三:表示很多次,屡次。
B.三思而行: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三:再三,表示反复多次。
C.三言两语:很少的几句话。形容语言简短。三: 指数量少。
D.三年五载:指多年。三:表示多年,很多年。
故选C。
11.D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理解与运用。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此句描写了春雨的动态,又传出了它的润物之神,生动地再现了诗人见细雨润物的欣喜之情,赞扬了春雨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己亥杂诗》,意思: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这是形容老师辛勤工作最好的诗句。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意思:看到你落笔,风雨为你感叹;看到你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此诗是杜甫因思念李白而作的。
结合诗义,可知,不合适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的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故选D。
12.A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仔细阅读句子,按照母亲教“我”聆听心中的歌展开。首先“回想起母亲……”,提到“母亲教我”再找与此衔接的句子“母亲告诉我……”是母亲教我的内容:宇宙的万物中都蕴涵着音乐。再是如何聆听这些音乐,即“聆听它们时,不要……”,接着是这样聆听它们的好处,即“只有这样,才能……”,最后“感谢母亲……”与第一句“回想起母亲……”照应。所以顺序是:④③②①⑤
故选A。
13.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抓住关键词“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唱着歌”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抓住关键词“一眨眼就到了毕业季”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抓住关键词“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可知把“山洪”比作“野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抓住关键词“是什么”“是勤奋”可知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故选A。
14.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用词不当,瞻前顾后: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应改为:思虑周全。
B.重复啰嗦,“不禁”和“忍不住”意思重复,去掉其一。
C.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者“使”。
故选D。
15.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用词不当,结合所给语句,学习态度不能用“提高”“提升”,应把“提高”改为“转变”。
故选A。
16.(1)hōng
(2)yàn
(3)cáng
(4)kēng
【详解】考查多音字的辨析。
(1)哄:[ hǒng ]哄骗。[ hōng ]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传。
哄堂大笑,读hōng táng dà xiào: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2)咽:[ yān ]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 yàn ]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
难以下咽,读nán yǐ xià yàn:东西不可口或者喉咙有恙因此而不能吃下东西。
(3)藏:[ cáng ]隐蔽。[ zàng ]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
藏着,读cáng zhe:隐避起来。
(4)吭:[ kēng ]出声;说话。[ háng ]喉咙。
一声不吭,读yī shēng bù kēng: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17. 贯 惯 坑 吭 疑 遗 磨 摩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司空见贯——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一声不坑——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暴露无疑——暴露无遗:指某物显现出来,完全没有遗留。
磨拳擦掌——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18. 严厉 严峻 稀少 稀罕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严厉:严肃而厉害。
严峻:严厉;不宽松。
严格:对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等认真、毫不放松。
(1)根据词义,形容批评,应选“严厉”;
(2)根据词义,形容战场上的形势,应选“严峻”。
稀罕:少有;不容易看到的。
稀奇:稀少而奇特。
稀少:事物出现得不多。
(3)根据词义,形容路上行人,应选“稀少”;
(4)根据词义,形容对孙女十分宝贝,应选“稀罕”。
19. C B C A B C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积累。
(1)出自汉乐府《迢迢牵牛星》,原诗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出自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原文为: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3)出自文章《弈秋》,原文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0. ②⑦⑧ ①③⑤ ④⑥
【详解】考查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结合小羽同学收集的自己六年小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资料,用“栏目式”做一本成长纪念册,把资料放入相应的栏目即可。
①“春游照片”是反映出校园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应放到“多彩生活”栏目里;
②“第一次戴红领巾的照片” 是个人成长重要的纪念,应放到“成长足迹”栏目里;
③“书法作品”是反映出校园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应放到“多彩生活”栏目里;
④“老师的寄语”是老师对个人的寄语,应放到“毕业赠言”栏目里;
⑤“拔河比赛的照片”是反映出校园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应放到“多彩生活”栏目里;
⑥“同学的祝福” 是同学们对个人的祝福,应放到“毕业赠言”栏目里;
⑦“各类获奖证书”是个人成绩的体现,应放到“成长足迹”栏目里;
⑧“一张满分试卷”是个人成绩的体现,应放到“成长足迹”栏目里;
据此把相应的序号填到相应的栏目里即可。
21. B A 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具体语境中省略号的不同用法的能力。
(1)“十下,十一下”是钟声次数,后面省略的是次数的递增。
(2)“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这句是桑娜的内心活动,属于心理描写,表示桑娜内心活动时断时续。
(3)这句话前一句感慨自己回来了,后一句就问家里人做什么,省略号表示语意跳跃。
22. B D A 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句理解和文化常识。
A.这句诗的意思是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和七夕节有关。
B.这句诗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和春节有关。
C.这句诗的意思是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和中秋节有关。
D.这句诗的意思是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和寒食节有关。
故选BDAC。
23. A C D 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1)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该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解释: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
(2)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大了瀑布的高度。该句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解释: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3)有问有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该句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解释: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只是用手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4)运用拟人手法。该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解释: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24. ④ ① ② ③
【详解】考查多义字。
A.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因此,“食”的意思是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故选④。
B.“食肉”的意思是:吃肉,因此,“食”的意思是吃。故选①。
C.“食盐”的意思是:可吃的盐,因此,“食”的意思是吃的东西。故选②。
D.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所谋求的是大道的确立与践行,不会去谋求个人生计。因此,“食”的意思是俸禄。故选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