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基础知识经典题型检测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是( )
A.惊皇(huáng) 鸿鹄(hú) 辨解 锲而不舍
B.藤蔓(wàn) 挑剔(tī) 严浚 焉知非福
C.潜伏(qián) 荒谬(miù) 沉郁 奄奄一息
D.侵袭(qīng) 苍劲(jìng) 追悼 面面具到
2.趣对对联。请选出与“雪中曼舞好年华”对仗最工整的一句( )
A.冰天逐梦承牛气 B.冰上疾驰新记录 C.琼花喜迎千里客 D.雪地争雄壮虎威
3.下面加点词与“司空见惯”的意思最不相近的是( )
四季更换寻常事,司空见惯在眼中。你看,春雨如期而至(A)滋养着大地,夏天烈日炎炎人们习以为常(B),秋风送爽、树叶变黄也不足为奇(C),冬天雪花飘舞更是见怪不怪(D)
A.A B.B C.C D.D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俗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东东总不写作业,哎,纸是包不住火的,终有一天会被老师发现的。
B.不管遇到大事还是小事,他俩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处得很融洽。
C.等了很久,也不见红红的身影,不管三七二十一,她坐三轮车先走了。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就一手好字,他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时间。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毕业联欢会策划书的撰写,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离别的滋味儿。
B.在开展预防溺水的主题班会课上,李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C.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牢记自己的使命。
D.他年纪不算大,可满头乌发的头上长出了不少白发。
6.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在语段空白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习近平爷爷寄语全国少年儿童,人从小要立有志向。因为志向是东方升起的太阳, ;志向是岸边闪烁的灯塔, ;志向是炉中红红的火焰, ;志向是船上扬起的风帆, 。
①人生的路途带来光明 ②给迷失的人们指明方向
③给冰冷的现实带来温暖 ④给失意的灵魂提供力量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好的开头,可以增强文章感染力,一个好的结尾,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我们每次完成习作后都要认真读几遍,看语句是否通顺,有什么问题,再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
C.读名著时,我们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D.搜集辩论材料时,选择的事例要有说服力,还可以引用名人名言。
8.地处蕲北山区的李山村,党支书四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一面是党旗红,一面是生态绿”的特色之路,成功实现从一个贫困落后小山村向文明富裕新农村的嬗变,赢得了“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等多项美誉,真可谓“ , 。”以下句子填入横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9.以下是晨晨的读书札记,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笔下的《穷人》让我感受到了人性至善,抽空我要拜读他的《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
B.《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勇者,乐观豁达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C.《爱丽丝漫游奇境》中有善良的爱丽丝,有残忍的疯帽子,还有温柔善良的红皇后等许多人物。
D.《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武功高强,但他身上也有缺点,在评析人物时我要从多角度出发。
10.下列句中括号,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五一”黄金周,全国各地2.4亿余人出游,各个景区迎来了大批游客。八达岭长城上( ),苏州园林里( ),杭州西湖边( ),安徽黄山上( )。
A.人头攒动 门可罗雀 熙熙攘攘 摩肩接踵
B.人头攒动 人流如织 门可罗雀 摩肩接踵
C.人头攒动 人流如织 熙熙攘攘 摩肩接踵
D.人头攒动 人流如织 熙熙攘攘 门可罗雀
1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自愧弗如 为是其智弗若与 B.乃呼儿出 乃破琴绝弦
C.赴汤蹈火 及其日中如探汤 D.可怜九月初三夜 应怜屐齿印苍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按音序排列“科技强国”这四个字的顺序是“国、强、技、科”。
B.“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目”部,再查八画,也可查整个字“鼎”。
C.“脉”字第七笔是横撇,在“脉脉不得语”和“温情脉脉”中都读“mò”。
D.“薄”是个多音字,不确定它在“厚此薄彼”中的读音,可以通过查字典据意定音“báo”。
1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寂寞 染缸 万不得己 司空见贯 B.青脆 拌倒 翻箱倒柜 千锤万凿
C.蒜瓣 山涯 死的其所 错踪复杂 D.诸侯 辩论 焉知非福 优哉游哉
14.下列选项中,适合用来警醒自己努力学习的是( )
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5.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意思不同的是( )
A.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B.爱因斯坦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再冥思苦想找到事情的真相。
C.班级里,有的同学对待学习勤勤恳恳,从不懈怠;有的像“老黄牛”一样维持着教室的整洁……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D.为了实现神舟十四号的顺利发射,航天组全体人员群策群力;当成功入轨的消息传来时,大家都在感叹:这真是“人心齐,泰山移”。
二、填空题
16.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词语在横线上。
经过六年的学习,我们长大了。我们不再yòu zhì ,也不敢zì ào ;我们对学习充满热情,也有了mù biāo 。我们知道未来的路很长,若想将来有所jiàn shù ,一定要投入shū jí 的海洋中xì tǒng 学习,为梦想而奋斗。
17.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截 裁)然 齿(轮 论) (漫 慢)长 (娜 挪)移
(倒 到)霉 匪(徒 陡) (洪 哄)亮 (键 建)树
18.选词填空。
慈祥 慈爱 仁慈
(1)妈妈对人宽厚( ),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
(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 )的脸。
(3)母亲的( ),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19.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严密:①事物之间结合得紧,没有空隙;②周到,没有疏漏;③使严密。
(1)接下来我们要严密规章制度,杜绝制度上的硫漏。( )
(2)这部小说结构严密,语言流畅。( )
(3)这个瓶盖盖得很严密,没有漏水。( )
20.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翻箱倒( ) ( )不得已 成群( )队
五( )四海 走马( )花 司空见( )
见微知( ) 不可( )议 ( )重心长
(1)看上去实力平平的他,竟然能赢得冠军,真让人觉得 。
(2)语文老师 地说,学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非常重要的。
(3)每年4月,洛阳都会举办牡丹文化节, 的游客纷至沓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牡丹。
21.下面描写的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两个人物,他们分别是谁?猜一猜,并写出他的性格特点。
(1)他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这里的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纶巾羽扇,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这里的他指的是 ,性格特点是 。
(2)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这里的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这里的他指的是 ,性格特点是 。
22.日积月累。
(1)[遨游书本天地]我从《为人民服务》中认识了 的张思德;从《匆匆》中知道作者表达了 ;从《学弈》中懂得了 的道理。
(2)[追寻春的足迹]把春天的美景留在眼里。我们沿着诗人的足迹,走进叶绍翁“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园子;跟随韩愈来到京城街道,欣赏“天街小雨润如酥, ”的美景;吟诵杜甫的《春夜喜雨》,领略“ ,润物细无声”的盎然春意。
(3)[天南海北的“月”]同一个月亮,不一样的感受:边塞的月是清冷的,“大漠沙如雪, ”;江南的月是朗照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十五的月是充满思念的,“ ,不知秋思落谁家?”
(4)[品读生活中的金玉良言]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陪父母变老,我们应选择陪伴来表达我们的爱,因为“ , ”。
(5)[聆听鲁迅先生的鼓励]“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我们要勇敢探索,无畏前行。
23.结合学过的课文或古诗填空。
(1)文有意:叶永烈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引用华罗庚的“ ,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只要 、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毛泽东引用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 ,或 ”说明人死的意义有不同。
(2)五千年中华文化荡涤心灵,启迪心智。“ ,只留清气满乾坤”,我们要拥有高洁的品格;“ ,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还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树欲静而风不止 , ”,我们要孝敬父母及时行孝;“常将有日思无日, ”,我们要勤俭节约;“祖宗疆土, ”,我们要保护好祖国大好河山。
24.小小书法家。
中国艺术门类繁多,书法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门类。《笔走龙蛇:中国书法文化二十讲》这本书可以围绕以下哪些方面来选材? (多选)
①兼具众美的中国戏曲 ②柳公权:礼法之间
③颜真卿:儒家精神的典范 ④传神写意的工笔绘画
⑤隶变:速度与提按 ⑥草书:精神的自由
⑦鉴古:书法与碑帖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字音辨析。
A.辨解——辩解:分辩解释;
B.严浚——严峻:指严厉,不宽松;
C.正确;
D.侵袭(qīng)——侵袭(qīn)
面面具到——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到,没有遗漏。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雪中”和“冰上”对应;“曼舞”是动词,和“疾驰”对应;“好”是形容词,修饰名词“年华”,“新”也是形容词,修饰名词“记录”,故选B。
3.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A.“如期而至”指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
B.“习以为常”意思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C.“不足为奇”意思是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D.“见怪不怪”意思是看到看见奇怪的事也不以为怪。
故选A。
4.B
【详解】本题考查了俗语。
A.“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个俗语的本意是指火可以把纸燃烧,所以不可能把它包住。比喻事实是掩盖不了的。与语境相符。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与语境不相符。
C.“不管三七二十二”意思是不顾一切,不问事情的缘故。与语境相符。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本义是水结成三尺厚的冰不是由于一天的寒冷所致,而是需要长时间的低温才能形成。意思是某种情况的形成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的结果。常用来形容某种事态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酝酿,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与语境相符。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
A.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使”。
B.用词重复,“首先”“第一个”删其一。
C.正确。
D.前后矛盾,去掉“满头乌发的”。
故选C。
6.A
【详解】考查了补充句子的能力。
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的内容、结构,然后进行补充。结合不同的事物的特点选择。
太阳能给人带来光明;灯塔能指明方向;火焰能给人带来温暖;风帆能提供力量。
故选A。
7.A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方法、阅读策略和口语交际。
A.有误。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可知,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故选A。
8.B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出自郑燮的《竹石》。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结合语境可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恰当。
故选B。
9.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C.《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疯帽子为人直率,性格怪诞;红皇后性格残暴。
故选C。
10.C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从“各个景区迎来了大批游客”可知人数多。
人头攒动:指人很多,且在频繁地移动。
门可罗雀:指门外可张网捕雀(罗:张网捕捉),后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之况;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补语。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摩肩接踵:肩与肩相磨,脚与脚相接。形容人多拥挤不堪。
人流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
“门可罗雀”形容人少,不符语境,故选C。
11.D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A.弗:都是“不,比不上”的意思;
B.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C.汤:都是“热水”的意思;
D.怜:可爱/怜惜;
故选D。
12.C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和多音字。
A.科技强国,拼音:kē jì qiáng guó,音序分别是:K J Q G,按音序排序应为:国、技、科、强。
B.鼎共有12画,部外笔画7画。
D.厚此薄彼,拼音:hòu cǐ bó bǐ,比喻对人、对事不同看待。
故选C。
13.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万不得己——万不得已,司空见贯——司空见惯;
B.青脆——清脆,拌倒——绊倒;
C.山涯——山崖,死的其所——死得其所,错踪复杂——错综复杂;
故选D。
14.B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
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出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是:听到一位人士说的一席话,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劝学》。意思是: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充足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故选B。
15.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一律”的意思是“一个样子,相同”,“清一色”的意思是“全部由一种成分构成或全部一个样子”,意思相同。
B.“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是“对事情的原委追问到底”,“冥思苦想”的意思是“深沉地思索”,前者强调“问”,后者强调“思考”,意思不同。
C.“勤勤恳恳”的意思是“形容人做事勤劳而踏实”,“老黄牛”的意思是“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意思相同。
D.“群策群力”的意思是“大家共同出主意,出力量”,“人心齐,泰山移”的意思是“人多心齐,能产生巨大力量”,意思相同。
故选B。
16. 幼稚 自傲 目标 建树 书籍 系统
【详解】本题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左右结构:幼、稚、标、统。左右写完后两半部分的中间要能够刚好放得下一条竖线(不能靠太密也不能分太开,刚好即可)。
上下结构:籍、系。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主要注意重心相聚和比例得当两个方面。
独体字结构:自、目、书。书写独字体时要注意主次分明。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
半包围结构:建。书写时注意先外后里。
左中右结构:傲、树。左中右结构,就是3个部件的对比,其总体书写规律是,部件之间要写紧凑并且相互谦让,同时不同部件的笔画注意穿插避让。
17.裁 论 慢 娜
到 陡 哄 键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易错字辨析。
截然:整齐的样子;整肃的样子;态度严正的样子;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故划去“裁”字。
齿轮: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故划去“论”字。
漫长:表示长的看不到尽头;形容时间或者道路长得看不见尽头。故划去“慢”字。
挪移:把专款移作他用;移动;转移。故划去“娜”字。
倒霉:遭遇不好,遇事不顺利。故划去“到”字。
匪徒:强盗;也指残害人民的反动派或坏人。故划去“陡”字。
洪亮:宏大;响亮;强烈的亮光。故划去“哄”字。
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通常用来指人。故划去“键”字。
18. 仁慈 慈祥 慈爱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慈祥: 形容善良、和蔼、安详的样子,多用于老人。
慈爱: 比喻(长对幼)温柔和怜爱。
仁慈:是指仁爱、慈善。
(1)结合“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选“仁慈”;
(2)形容“脸”用“慈祥”;
(3)结合“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选“慈爱”。
19. ③ ② ①
【详解】本题考查了多义词。
“多义词”就是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结合词义或者语境判断多义字的具体意思。
(1)“要严密规章制度”意思是使规章制度严密。严密:使严密。故选③。
(2)“小说结构严密”是指小说结构没有疏漏。严密:周到,没有疏漏。故选②。
(3)“瓶盖盖得很严密”是指瓶盖与瓶子结合得紧,没有空隙。故选①。
20. 柜 万 结 湖 观 惯 著 思 语 不可思议 语重心长 五湖四海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选词填空。
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成群结队: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或世界各地。
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愉快和得意的心情。
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见微知著: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可思议: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来形容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1)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看上去实力平平的他,竟然能赢得冠军,真让人觉得很难理解,选择“不可思议”。
(2)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语文老师言辞诚恳地说,学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是非常重要的,选择“语重心长”。
(3)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洛阳都会举办牡丹文化节,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牡丹,选择“五湖四海”。
21. 诸葛亮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贾宝玉 性格温和、纯真、率直
【详解】本题考查经典名著。
(1)由“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纶巾羽扇,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可知,这是形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由句子“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可知,诸葛亮明知周瑜要陷害他,他将计就计、顺水推舟,让周瑜以为他中计了,其实是要跟周瑜一比高下。体现出诸葛亮智慧由胆识的性格特点。
(2)由“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可知,这是形容《红楼梦》中贾宝玉的。
贾宝玉前世真身为神瑛侍者,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通灵宝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
由句子“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可知,贾宝玉好面子的特点,性格直率,天真。
22. 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无奈 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春色满园关不住 草色遥看近却无 随风潜入夜 燕山月似钩 明月何时照我还 今夜月明人尽望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详解】(1)考查课文理解。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原文中提到“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让我们认识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
《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学弈》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考查古诗的默写。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书写时注意“春”“色”“满”的正确写法;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书写时注意“遥”“却”的正确写法;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书写时注意“随”“潜”的正确写法;
(3)考查古诗的默写。
李贺的《马诗》中书写时注意“燕”“钩”的正确写法;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书写时注意“明”“照”的正确写法;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书写时注意“今”“尽”“望”的正确写法;
(4)考查名言警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木希望静止,但风却刮个不停,子女想要赡养服侍老人的时候,但双亲都不在人世了。
(5)考查名言警句。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故乡》,意思是:地上本来是没有路的,从这里走过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空想希望而不为其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的追求、奋斗、实践,希望才有可能实现。
23. 科学的灵感 见微知著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不要人夸好颜色 千磨万击还坚劲 子欲养而亲不待 莫把无时当有时 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文的理解与运用。
(1)书写时要注意“科、感、著、微、重、鸿”容易写错。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当代作家叶永烈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此文主要是用多个事例论证并告诫了人们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全文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闪烁着知性之美、智慧之美。课文引用华罗庚的话说明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2)书写时要注意“要、颜、磨、养、莫、守”容易写错。
24.②③⑤⑥⑦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材料和方法。
围绕中心选材应注意:(1)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2)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3)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4)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①是戏曲,和书法无关;④是绘画,与书法无关;故可选出②③⑤⑥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