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白描手法
从课文中学习写作
1.什么是白描手法?
白描手法又叫素描、粗笔勾勒,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之一,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写作上,就是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绘人物和景象,突出其特征。
一、写作概要
2.白描手法的特点?
不用华丽的形容和繁复的修辞,也不精雕细刻、大笔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不写背景,突出主体;
不求细致,只求传神;
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3.白描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于事件叙述,能使人感到线条清晰,言简意赅。用于外貌描写,能穿透人物外貌触及本质、灵魂。用于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更准确。用于语言描写,能表达人物内心,展现情操、品质。用于景物描写,能使其内涵更丰富,使语言更有嚼头。用于场景描写,能烘托气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二、技法点拨
2.外貌描写,要表现本质。
如鲁迅的《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运用白描手法,犹如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尽露,尽传神态。 再比如《故乡》,“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运用白描,寥寥几笔,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尖酸刻薄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形象。
3.动作描写,要体现情感。
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此处采用白描手法抓住范进的动作(配以精妙的语言),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他深受科举毒害,令读者产生可笑、可叹之感。
4.语言描写,要展现性格。
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直接语言描写有四处:“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四句话很好地表现了父亲当时的心情。作者抓住了极为典型的话语,采用白描手法,简单的几句,准确地反映了父亲的体贴、爱怜和依依不舍。文中间接语言描写也有四处: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这四处,没有直接用对话描写,反而更能凸显父亲的形象。
5.场景描写,要表达气氛。
《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运用白描手法,“天”“云”“山”“水”都是白的,一片苍茫。只用一个“白”字就写出了水天相接,云山一色的景象。叠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部动了起来,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的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更能衬托出上下一白、水天一色、磅礴浩渺的壮观之美和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袁鹰的散文《白杨》开头一段:“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这一段是景物描写,采用白描手法。这两句就描写出了戈壁滩的特征,为白杨提供了生活的特定环境,这对表现白杨树的高大、生命力强的特点,起到了很强的衬托作用。
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是一个留守儿童。刚读六年级不久,家里发生了一场大变故。
那天,邻居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在家里拜菩萨,上香、焚纸,然后点燃爆竹,磕了几个头,就去搓麻将了。谁知,那爆竹爆炸之后,爆竹屑飞进了柴草里,柴草慢慢地燃烧起来了。当时刮着大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就形成了冲天大火!农村的老屋都是木板结构,而老家离县城有35千米,消防车还没赶到,连着我们家一起的七幢老屋顿时化作灰烬!父母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年迈体弱,无法抢出什么财物,眼睁睁看着家就这样毁了。父母急匆匆赶回,看到一片废墟,无比伤心……我在镇上寄宿,一周才回去一次,见到昔日温馨快乐的家竟成了这样,也流下了难过的眼泪。
三、佳作再现
面对废墟,父亲眼睛盯着,浓眉紧锁,双手握拳,一声不吭,但满脸坚毅。我走到父亲身旁,怯怯地说:“爸爸,家里已经成这样了,我不读书,跟你们去打工赚钱……”父亲右手一摆:“儿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去读,我就是乞讨,也一定能供你读书!”“我……”“儿子,你懂事了!我和妈妈会把新家建起来的,别担心,好好读书!”当天,村里干部和群众纷纷捐钱、捐物接济受灾的人,并安排住宿。后来,政府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学校也减免了我所有费用,让我们感受到无比温暖。
第三年,父母亲就在老屋的旧址上建起了新楼房,里面粉刷一新,还有各种新家具、新家电。看到这些,爷爷奶奶满脸挂着笑容——新房里又充满了欢笑。我努力读书,每年都获得了“三好学生”的奖励,还被评为全县“奋进学生”。
【名师点评】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是比较成功的。他没有用细致的描写,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没有花费过多笔墨刻画人物与事件,但父亲刚毅不屈、重视教育、勤劳致富的性格跃然纸上。自然环境的勾勒,体现了火灾的严重;社会环境的点染,体现了人间的温馨。文章言简意赅,中心突出。
幸福在很近的地方等我
那时,天还是湛蓝的,门前的小路也是青绿的点的小石子堆砌起来的。一个小姑娘背着淡粉的书包,进入这幅水彩画中,多么和谐,多么幸福、温馨。
可小时候认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离老妈越远越好。有人说,幸福不能来得太突然,不然它顿时会被抹杀得一干二净。
(开篇尽可能点题。或排比或比喻采用修辞,形象生动地解释题目。或开门见山直接抒情,点明题意。或先抑后扬引发回忆,为下文作铺垫。本文采用记录片式的回忆叙事,引出下文,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铺垫情感。)
四、主题作文(寓意哲理)
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
2013年,如我所愿离开了老妈,我终于不用再在她的天空下苟延残喘了,那时,我每天呼吸着自己天空下的清香,享受着属于自己的芬芳。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吧!果然,连第一个学期都没熬过,离家的危机感已悄然而至。
路漫漫,经过千重万水之后,我游荡的心终于有了归宿。
(交待起因。尽可能略写。)
一到家,一股温暖的芳香涌流到全身,仿佛观音瓶中的一捧圣水浇灌着我,洗净了旅途的辛劳,洗净了心上的尘土。妈妈一看见了我,欣喜地接过行李,一会儿要帮我拿鞋,一会儿又嚷嚷着要来端水,后来居然说要帮我盛饭。
哎呦,这是怎么回事几?我一下子就傻了,内心有些潮潮的热流在心际涌动。
(第一次描写妈妈,从动作描写和概括的语言描写入手,自己的内心描写适时插入,丰富情感内容,有些同学写了大量的反感情绪,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作铺垫,可是写到后面时间不够了,就匆匆收笔。建议先抑后扬的写法,略抑详扬。详写自己的变、反思、感悟,之前的事件起因、自己不理解父母、与父母的矛盾冲突这类内容尽量一等带过,略写,不写。)
可是,母亲还是没有停下忙绿的身影。她端出客人送的礼盒,整整齐齐地摞在写字台上。五颜六色的包装盒,零七零八的食物袋,就像森林中的一座宝山一样,照映着我的房间,幸福堆积了全身。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心中的疑团还没有解开。母亲又变得不安起来了,她一遍遍地打开行李,收拾着相同的东西。我知道,她是想让我们相处的时间,无止境的长,来修复我们的爱。我弯下身,抚摸着母亲的眉毛,参差不齐,深深浅浅,它们定是在我离开的时候嬉戏了一番。原来母亲照镜子,我不是都会夸耀她是个美人胚子吗?
(第二次妈妈的描写,更加注重了细节,动作描写用词开始讲究,神态描写更加细腻。又适时地插入自己心理活动描写,丰富情感,并有深化,前者是迷惑,现在开始反思。)
我的心中止不住地开始翻腾,记忆又追溯到了过去。
小时候,我总喜欢拉着妈妈,坐到沙发上。自己就拎着小木凳,依偎在妈妈怀中。任凭妈妈用一根狗尾巴草般粗细的棉签掏耳朵,她轻轻地提着我的小耳廓,慢慢地将棉签旋进。我似乎感受到耳朵里的小绒毛伴着棉签倒下去,又淘气地仰起来,就像秋日中风拂过的麦田。那时候是黄昏,余晖拂过我们的身子,在地上留下了我们的剪影。
(第三次描写妈妈,采用了插叙。表现小时候妈妈对我呵护。拓展了时空,丰富了内容,更加深了情感。比喻很精彩,描写得诗情画意,营造了温馨的氛围,为下文作足了铺垫。)
我歪了歪头,咧开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但我又僵住了嘴角的笑容,就像有一抹丝绸划过心间,想抓住,但又无可奈何。我又解开了之前的疑团。
原来母亲想着,她用着自己尽可能的光阴,来弥补那几个缺少她身影的日子。而她——一个母亲能做的,也只有处处关爱着我,时时呵护着我。
她最期待的,只是我肯定的微笑,感恩的微笑。终于,母亲满脸的光彩,看着我离开了。我想,这时母亲心中的波浪也许要平静了。
(第四次采用了议论的方式,来表现对母爱的理解,有细腻的动作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感悟,有节奏感,不突兀。议论和抒情有文采,精练而深刻。)
我回过头,望着母亲欣慰的笑容,只看见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铺满了我前行的小路。我仿佛看见母亲的爱潮就在不远处的泉穴中,源源不断地流出,滋润着我的心。原来,幸福就在不远处。
(第五次描写妈妈,极富画面感的结尾,含义深刻隽永,回味无穷。再次点题,收速全文。)
试一试,你能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白描”,哪些不是吗?
①两岸连山
②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③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④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五、实战演练
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⑦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⑧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白描手法练习答案
1-3(√)(√)(√)
4-6(×)(×)(×)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