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环境渲染
从课文中学习写作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叫生活环境,它有大小之分,大到社会发展形势社会风尚,小到一街一市、一院一室。自然环境主要指气候、地理和各种自然景象变化。环境描写就是对人物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的环境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所进行的描写。
一、写作概要
1.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者是自然背景,或者是社会背景,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如《最后一课》的开头写了一个孩子眼中那暖和晴朗的天气,又更多的写出了普鲁士兵的操练,以及那发出坏消息的布告牌,它表现出人们生活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只有在这种背景下,才有可那悲壮的《最后一课》。
二、技法点拨
2.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如《最后一课》的开头,天气那么大,那么晴朗,画眉鸟在树林边婉转的歌唱,在不暗世事的孩子的眼中,那暖和晴朗的天气都会给他带来愉快和欢乐。》《风筝》中对北京肃杀的严冬的描写“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也给全文奠定了沉郁的感情基础。
3.用环境描写渲染人物活动的气氛。如《散步》,描写的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的新绿”,“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这段描写生动的透露出一种充满生机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诗情画意,为常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4.用环境描写暗示人物的心情,如《社戏》中对两岸的豆麦,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系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瘦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通过具有特色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
5.用环境描写来抒发人物的感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对百草园景色那生动而又深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乐园的美好情感。
这也是一种爱
潮水击打卵石,是因为它知道这能使卵石更完美。
——题记
时至夏日,天气越发炎热,火炉似的太阳将大地烤得火热。辗转于繁华的街头,一切喧嚣都变成了远处落寞的声音。独自走在街头,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或许是因为这闷热的天气,或许是因为考试的再次失利。
三、佳作再现
“我回来了。”一个失望而又痛苦的声音打破了这一秒的宁静。“考的怎么样?”父亲焦急的问我。望着父亲充满希望的眼睛,我好想哭,我不想让父亲满满的希望都变成失望,但是,我不能骗他!“没考好!”这是我第二次这样回答。我清楚地看到父亲眼中的神色变了。父亲拿着成绩单,默默地,没有说话,成绩单上清楚地写着“物理:87”。我知道他此时有多失望,因为当我拿到试卷后,我难过的想去撞墙,更何况是为了儿女辛苦付出的父亲!过了许久,他都没说话,而我,早已躲到房间中一个人哭泣。
一片寂静,只有一个人的哭声…… 过了良久,父亲说话了:“别哭了。晚饭想吃什么,我去买。”我抬起头,望着父亲,他居然没有对我说些什么,只是这一句话,让我倍感愧疚,或许,这也是一种爱。我没说什么,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没有这个资格再告诉父亲我想吃什么了,况且我现在没有一点儿胃口。父亲叹息了一声,出门了。
夜拉下了它的帷幕。饭桌上,摆满了我爱吃的菜。此时,只能看见父女俩坐在饭桌前,只能听见碗筷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和单调的咀嚼声。此时,我多么希望父亲能够痛痛快快地骂我一顿,至少我不会这么难过,也不会这么愧疚!“爸,你骂我吧!我这次又没考好,我知道你很失望,甚至你比我还难过,你就骂我一顿吧,这样我也能好受些!”我说话了,强忍着那一滴滴的眼泪。父亲也说话了:“我为什么要骂你?即使我骂你,也不能把你的分数改写。与其骂你,倒不如鼓励你。你不是没有能力考好,而是你这段时间都不在状态!我总是相信,你的好状态能回来!”听了这段话,眼角划过了苦涩的泪水,我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你也不要难过了,还要努力啊!”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道。此时的我,也已暗暗下定决心:下一次一定要考好!
或许,这也是父爱的一种表达方式。没有过分的迁就,也没有严厉的责骂。或许,这就是如山而又无言的父爱!
【名师点评】
本文实际上讲述了“我”在考试失利之后,父亲对我的鼓励,由此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以及父亲对“我”深沉的爱。本文第一段中借助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天气的炎热,而且烘托出了“我”内心的焦躁不安,为下文的考试失利、与父亲的对话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此外,本句还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将炎热的环境呈现在作者面前,增加了文章的文采。
琴诗酒里到家乡
《于湖集》中有这么一句“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俱冰雪。”很多人从中读出了一种美,我却读出了一种悲:于湖居士对家园的执著而又无奈的思念。
家园,从古至今,是中国人精神的栖息之所。无论处境如何,那一份归家的情怀,思家的执著,热烈而深沉。
烛照中外,无论是汤显祖的中式大团圆,还是狄更斯的英式小团聚,无一不令人感到完满欢乐,营造一种“家家团圆喜煮茶”的和乐氛围。毕竟,骨肉离散不得相聚的情景令人伤感,君不见,台湾与大陆、韩国与朝鲜离散亲友会见的场景,眼泪飘洒,相思飞扬。
四、主题作文(家国情怀)
究其根由,我觉得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密不可分。虽然《死亡诗社》中说“我们要做世界的水手,游遍所有的港口”,外出拼搏闯荡冒险精神固然重要,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拼搏奋进总有劳顿、疲惫之时,所以,日暮之际,秋寒之时,每个人都愿像归巢的鸟儿、回圈的牛羊一样去感受家的温暖。母亲唠叨的话语也许是世上最动听的情书,父亲的叮嘱也许是最温馨的家书。对于游子,单是那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就足以让你热泪盈眶。于是,高速运转的社会,川流不息的车辆,千里迢迢的道路都阻挡不了春运回家的步伐。
每到春节,车站涨潮,归家的传统世代延续着浓烈的乡愁。
思家的传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利于中国主流价值观念不至于在时代更迭中流离失所,失去光辉,有一份美好家园的情怀,能使你在历经岁月沧桑之后,仍能有握炭流汤的凛冽意志,于釜底暗自抽薪后仍然红妆不改,哪怕白雪皑皑,白发飘飘。总不至于像对望青山的舟居文人,于杳杳长安道上仕途失意无可归依,只有寓居镜湖了此一生,岂不悲哉!
多丽丝莱辛在《野草在歌唱》中探究“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之间的张力,人始终是与社会相联系的“自为”主体,在外拼搏,远离故乡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趋势,若一味逃避社会,蜷缩“温柔乡”里,如水绘园文人般耽于逸乐,也着实无聊透顶。在保持一份归家心性同时,也不能让心灵无所归依,更不能贪图井底之逸乐。
这需要思辨之心,旷达之志。
因为家是心灵安逸之源,却不能作为无谓的温床。
“水竹花前谋活计,琴诗酒里到家乡”,人生在世,我们要去追寻“最辽阔的天与最宁静的海”,同时莫忘念一丝一缕之归家传统,吟啸前行,落叶归根。
从此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点评】这是一篇内容饱满、厚实,富有诗情画意的夹叙夹议的散文。文章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名事,把家、归家、传统文化的含义深刻挖掘出来,引起读者共鸣。叙述之中,言简义丰,包含深意,令人沉思不已。正反侧面多角度议论生发,行文富有风采。
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状物或写人叙事的习作,看看文中是怎样通过描写环境突出中心思想的。文中还有什么问题,动笔改一改。
学会通过场面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写人记事(包括写活动)的文章,都是由一个、几个或若干个场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画面)缀合而成的。因此,写好场面,是出色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的前提。有些文章中心思想不突出,人物形象不突出、不鲜明,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表现事情经过的重要场面写好。
五、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