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学习立意-【帮作文】初中语文之从课文中学习写作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0 学习立意-【帮作文】初中语文之从课文中学习写作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1 10:0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学习立意
从课文中学习写作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即确立主题。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得立意者得作文。写作文一定要重视立意,而且要力求新颖。意高文自胜,立意好,自然能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加之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情节动人,一篇满分作文就会诞生。
一、写作概要
1.平常小事,深挖一层,确定主旨
选取生活中德 小片段或一个让你有所触动的瞬间,挖掘出其中有亮点且普遍的角度,发掘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做到以小见大。
课文范例:
莫怀戚的《散步》。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事件:记叙了我们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散步的事情。
点评:用平常生活中的小事讲道理,宣扬赡养老人、抚养小孩的美德和义务,这是家庭和美的原则。
二、技法点拨
中考范例:
慢慢认识自己
一直以来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了解自己,毕竟自己走的路摔得跤真实而又深刻。所以有的时候当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我相左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我只是认为别人只是不够了解。再后来,变得成熟一点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确实没有意识到呢。我们陪伴自己太久,离得太近,思维习惯也被卡在一个框里。可能真的需要去好好审视这样的自己。
最近去学泰拳,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开始怀疑我最初对自己的判断。从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身体协调性很好的人,我以前在大学的时候在系队打篮球,MBA开学典礼的时候,为了小组表演用两个小时学了一段舞蹈,连舞蹈老师都说毫无舞蹈基础的我很有天分,最终表演的时候也是收到了很多的肯定。不会开车的我去开卡丁车的时候丝毫不怯场,开的又快又好,去学游泳也是别
人指点一下就会游了……,然后我就真的以为我的身体协调性特别好,当我开始学泰拳的时候,我认为会很快进入状态。可真实是,我开始怀疑自己,因为踢腿我总是腰胯跟不上而导致动作不到位,休息的时候看别人踢腿很漂亮就很羡慕。虽然教练跟我说你是新手多练练就好了,可是那一刻我还是有些失落,因为毕竟教练已经给我指点了好几次。后来我才意识到,我的篮球在队里打的很一般,游泳也是游的很一般,现在也还是不会开车……。以前就是觉得这些运动的入门容易了一些,所以就没有再好好的打基础,扣细节,努力练习,所以一直就没有明显的进步。就像我的桌球从小就打,但水平较10年前也没有多大的进步。有人说,那只是兴趣,不是专业所以没专注也很正常。也许这样理解可以,只是这次泰拳,让我开始端正学习的态度,每接触新的事物都需要有谦卑的心态,哪怕过往做的还不错的领域也应该谦虚好学,毕竟学无止境,也没有一种好可以好到极致。
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却让我开始反思,希望也是一个更好认识自己的开始。我们可能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好,当然也可能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差。就像昨天自由练习时我整个身体很放松,突然一脚朝着沙包踢过去,然后我就做到了。虽然还没有别人好,但是我也还是很开心,然后告诉自己我才上了不到10节课,还算新手,原谅自己进度慢,只要有进步就是好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之前是因为身体太紧绷所以做起来会比较僵硬。也更能理解为什么教练一直强调身体要放松。
通过这件小事,希望可以让自己再重新认识自己。怀着一课谦卑的心看眼前的世界。期待能成就更好的自己,虽然时间总是不理会所有自顾的流淌,虽然人生有限,但是我们还是不能着急,越着急越容易乱,越容易产生误解,人生,本就不能实现你所有的愿望,所有静下来好好的生活,慢慢的认识自己,不慌不忙。
点评:
作者选取学跆拳道作为文章的切入点,通过描述自己学习的经过,遇到的困难,一技自己的反思,表现了自己重新认识的一个过程。
2.升华个人情感,站到环保、国家、民族等更高的境界上进行立意。
立意时,要紧抓题目往深处想,最好能上升到家国情怀、社会现象的反思、传统文化的思考一技绿色生态等。
课文范例:
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点评:
作者以自由笔法,顺着自己的思绪写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村民俗、诗词典故等。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原为“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由此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
中考范例: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点评:
由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联系到国家的发展,自然升华主旨情感,将普通的礼仪上升至国家高度。
父爱无声
公园里,我学骑自行车,父亲则站在一边。一次,二次,三次……我跌倒在地,而后又倔强地爬起来,扶起车,重新再骑。父亲始终远远地站着,静静地看着我的“前仆后继”。终于,我又一次摔倒在地,膝盖磨破了皮。再也无法忍受疼痛的我坐在地上,放声大哭。透过捂住眼睛的手指的缝隙,我看见父亲悄悄抬起手,想要迈开脚步,可倏忽间又退了回去,依旧站在原处,静观着我。迟迟没有等到父亲安慰的我,只得抹干了眼泪,站起了身,进行新一轮的尝试。
那时的我,因为始终没有得到你一句安慰的话语、一个温暖的拥抱而怨恨你。
三、主题作文(父爱如山)
12岁时,我懂你
深夜里,我关了灯静静地躺在床上,心里充斥着考试不理想所带来的抑郁。寒风击打着窗户,发出尖利的哨音,有时更是透过窗户缝隙挤了进来,在我的床前打转。我裹紧了棉被,企图将它们挡在身外。“吱”的一声,房门被轻轻打开了,借着窗外黯淡的月光,我看到了父亲抱着被子的身影。我赶紧闭上了眼。在黑暗中,我感受到身上多了一层厚重的被子。我再次睁开眼时,看见父亲正在神情专注地关紧窗户,拉好窗帘。我的心中蓦地一动。
那时的我,因为你细心的关怀、温柔的动作而读懂了你。
16岁时,心疼你
校门口,人头攒动。我一眼就看见了父亲那挺拔的身影。他跟以往的无数个夜晚一样静立着,只是用目光搜寻着人群中的女儿。走近了,父亲的面容愈发清晰。我却一下子愣住了:父亲眼角的皱纹加深了,两鬓悄然爬上了灰白。为何天天见到,却未曾留意到父亲的变化呢?我的眼中升起了一层白雾。我连忙低头拉着父亲往家的方向走去,来掩饰眼中的泪。车辆如流水,不时有不按规则行走的车辆从身边飞驰而过,恣意地碾轧着昨日下雨后路上留下的水塘,溅起了一串串水花。父亲见状,默默地和我换了个位置,将我护在他的身边。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现在的我,因为你渐老的面容、体贴的动作而心疼你。
细雨沾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虽然我们未曾表达,但静默的记忆里每一个镜头都溢满了父亲深沉的爱。
【点评】
文章截取了三个生活片段,写出了一名成长中的女儿对父爱的感悟。从6岁时对静观自己学车时一次次摔跤而不动声色的父亲的“怨恨”,到12岁时对夜半起身给自己盖被子、关窗户的父亲的“读懂”,再到16岁时对每天接送、无比体贴自己并逐渐衰老的父亲的“心疼”,展示了父女之间质朴而深沉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自始至终父亲没有说一句话,但读完之后你会觉得这种无声的父爱远胜过万语千言,因为女儿读懂了父亲的每一个细节。
请以“我的偶像”为话题,完成下列要求。
1.审题。紧抓关键词,关键词“偶像”比喻崇拜的对象,可写通过某一件事,我对某个人或某一类人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并将他或他们奉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前进的偶像;可以写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离不开持续创新的科研人员,将其作为未来的奋斗目标,作为指导实现自身价值的“偶像”,也可以写 ,也可以写 。
四、真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