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曹冲称象
猜谜语
四条大腿粗又圆
两把长刀硬又尖
全身披挂银盔甲
后面甩根细皮鞭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 见 过 大 象 吗?
大 象 给 你 什 么 感 觉?
大象是陆地上最重的动物之一,可是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有一个七岁的小孩想办法称出了它的重量,这个小孩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课文导入
曹 称 员 根 柱 议 论
cáo chēng yuán gēn zhù yì lùn
重 杆 秤 砍 线 止 量
zhòng gǎn chèng kǎn xiàn zhǐ liàng
学认字
我会读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这句话交代了大象的来历。大象是作为一种礼物送给曹操的,说明了对曹操来说,大象是一种稀有、珍贵的东西,人们对大象并不熟悉。这就为下文有人提议称象做好了铺垫。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重
多
?
课文讲解
比较句子: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课文讲解
齐读第三自然段。
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的方法?
(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
一是造一杆大秤来称;
二是把大象割成一块一块的用秤称。
曹操听后态度怎么样?
直摇头
为什么直摇头?
因为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办法不满意。
“直摇头”——不停的摇头,说明曹操
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
曹操有个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儿子的这句话里有几个动作?
有两个动作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我会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才 。
先把大象(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 )水面,在船舷上( )。再把大象( ),往船上( )。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 )船上的石头。这样,就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赶 到
沿 着
画 线
牵上岸
装石头
称 一 称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
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
你觉得官员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哪个好?好在哪里?
曹冲想到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重量,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还让大象丝毫无损。我们也要学习曹冲遇到事情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好品质。
我们应该学习曹冲的什么品质?
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
的品质。
曹冲称象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官员们
层次梳理
曹冲
赶象上船——画线
赶象上岸——装石到线
称石头——知象重
造大秤
直摇头
曹 操
点了点头
1.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随堂练习
秤杆( chèng píng )
称重(chēng chèn )
沉重(chóng zhòng )
√
√
√
2.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觉得曹冲是一个 的人。
示例:聪明、爱动脑筋,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教材习题
曹冲的办法好在既可以巧妙的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会对大象造成伤害。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①赶象上船
②在船舷上做记号
③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④称石头的重量
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
.
第一组句子:第二句加了“才”字,强调曹冲年龄小;
造句:现在才六点钟。
第二组句子:第二句加了“到底”,表明大家想知道大象重量的急切心情,强化了感情。
造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体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好品质,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主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