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六年级 上册(R)
10 竹节人
《竹节人》是一篇散文,回忆了儿时玩竹节人的种种趣事:用毛笔杆偷做竹节人、在破课桌上斗竹节人、老师偷玩没收来的竹节人……“竹节人”是条“线”,串起了一件件“事”,也带出了一个个“人”——迷上竹节人的“我”和小伙伴们,以及玩心不减的老师。在那些饶有情趣的细节中,作者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满足,为读者掀开了童年时代最美好的那一页。
名师导读
课时一 筑 要素基石
要素 词语接龙
词语接龙是一种文字游戏。一般规则是一个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需为下面一个词语的第一个字。
例1:请完成词语接龙。
明目张胆
胆小如鼠
鼠目寸光
光明正大
大吃一惊
惊心动魄
要素 理解词义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的含义也可能不同。
例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例3:根据“回味”的不同意思造句。
(1)指吃过东西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回忆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大麦茶的浓香令我回味无穷。
示例:音乐会上,悠扬美妙的音乐和甜美的声音让观众回味无穷。
1.用“√”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zǎn cuán)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zǎ zhā)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hōng hòng)作鸟兽散。
√
√
√
2.看拼音,写词语。
tuí rán gē da bīng gùn duò jiǎo
( ) ( ) ( ) ( )
diāo kè chōu ti jǔ sàng pí juàn
( ) ( ) ( ) ( )
颓然
疙瘩
冰棍
跺脚
雕刻
抽屉
沮丧
疲倦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大步( )( ) 呆( )呆( ) 别出( )( )
( )高一( ) 化为( )( ) ( )( )凛凛
(1)“棋高一着”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
(2)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里。
①阅兵方阵里,士兵们一个个全副武装,( )。
②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老人的所有积蓄( ),好心的邻居们纷纷解囊相助。
流
星
头
脑
心
裁
技
筹
乌
有
威
风
技高一筹
呆头呆脑 威风凛凛
威风凛凛
化为乌有
4.按要求完成句子。
(1)竹节人非常有趣,我们都很痴迷。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我和同桌两手空空的。 ②我和同桌心满意足。
用关联词语将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节人非常有趣,我们怎么能不痴迷呢?
虽然我和同桌两手空空的,但是我们心满意足。
品读 制作竹节人
1.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1)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果想要知道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玩法,你应该读第___至___自然段。运用_____________的阅读方法,可以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
课时二 构 素养大厦
三
九
提取关键信息
(2)请完成下面的竹节人制作指南。
制作材料 ①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
制作步骤 ①把毛笔杆锯成_____________,作为脑袋和身躯。在上面____________,供装手臂用。
②锯八截_____毛笔杆,分别当_____。
③用_______________把它们穿在一起,组成人的形状。
注意事项 锯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使毛笔杆崩裂。
玩法 ①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_______________,在下面拉紧线,竹节人就站起来了。
②将鞋线_________,竹节人就手舞足蹈地动起来。
③将两个竹节人放一起,可以_____。
毛笔杆
纳鞋底的线
锯条
寸把长的一截
钻一对小眼
短的
四肢
一根纳鞋底的线
嵌入课桌裂缝里
一松一紧
搏斗
品读 斗竹节人的乐趣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1)“黑脑袋”代指__________,“作鸟兽散”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这段话抓住人物的_____进行描写,来表现人物“______”的样子,从中可以体会到斗竹节人_______________。
观战的同学
一哄而散
动作
入迷
带来的无穷乐趣
(3)请你写出小刚看电视时入迷的样子。
示例:精彩的动画片开始了。瞧,小刚坐在电视机前,双眼紧盯着屏幕,端端正正地坐着,一动也不动,生怕漏掉了某个精彩的画面。妈妈喊他吃饭他也没听到,直到爸爸过来把电视关了,他才惊呼道:“啊,怎么把电视关了 ”
3.下面哪些句子写出了竹节人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多选)( )
A.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B.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C.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BC
品读 老师的故事
4.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1)选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2)用“——”画出描写老师玩得入迷的句子。
(3)下面对人物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贪玩的老师,不让“我们”玩,自己倒玩得很开心。
B.这是一个既有责任心又富有童趣的老师,他没收“我”的玩具,并不是反对“我”玩游戏,而是怕影响“我”学习。
C.“我”因竹节人被老师没收没得玩而不开心,当看到老师像“我们”一样玩得很开心时,想到“我们”的玩具能给辛勤的老师带去快乐,“我”怎么还会不开心呢?
老师玩竹节人
A
5.画面的细致描写。
选择同学踢毽子或玩滚铁环等游戏的画面写一写。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