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等腰三角形
13.3.1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2.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策略
1.结合操作过程,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牢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等腰三角形
2.怎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学习:
阅读课本本课时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
在剪的过程中,因为边 和 是重合的,所以AB AC(填“>”“=”或“<”),根据定义可知,△ABC是 三角形.
【答案】AB;AC;=;等腰
2.观察折痕两侧的△ADC和△ADB,因为它们是完全重合的,所以△ADC △ADB.由此可得BD CD,∠BAD ∠CAD,∠B ∠C,AD BC.
【答案】≌;=;=;=;⊥
3.根据折叠的过程,完成以下证明过程:
如图,在△ABC中,AB=AC,作底边上的中线AD.
因为
所以△BAD≌ (SSS),
所以∠B= ,∠ADB= = ,∠BAD= .
【答案】△CAD;∠C;∠ADC;90°;∠CAD
4.由前面的操作可知,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图形(填“是”或“不是”),对称轴有 条,对称轴是 所在的直线.
所以: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 相等,简称 ;
符号语言:在△ABC中,因为AB=AC,所以∠B=∠ .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 、 、 相互重合,简称 .
【答案】是;1或3;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或底边上的高;底角;等边对等角;C;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三线合一
三.尝试应用:
例1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
(1)图中共有几个等腰三角形
(2)设∠A为x°,你能分别表示出图中其他各角吗
(3)你能求出△ABC各角的度数吗
解:(1)△ABC、 △ABD、 △BDC.
(2)设∠A=x°.
因为BD=AD,
所以∠A=∠ABD=x°,
∠BDC=∠A+∠ABD=2x°,
因为BD=BC,
所以∠BDC=∠BCD=2x°,
因为AB=AC,
所以∠ABC=∠BCD=2x°,
(3)在△ABC中x+2x+2x=180,
解得:x=36,
所以∠ABC=∠C=72°.
例2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5°,求∠C的度数.
解:AB=AC,D为BC中点,
所以AD是∠BAC的平分线,∠B=∠C,
因为∠BAD=35°,
所以∠BAC=2∠BAD=70°,
所以∠C=(180°﹣70°)=55°.
四.自主总结:
1.等腰三角形性质: ① “等边对等角”; ②“三线合一”.
2.会添加多种做辅助线方法进行证明或解题.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 1.等腰△ABC中,AB=AC,∠A=30°,则∠B=( )
A.30° B.60° C.75° D.85°
2.如图,在△ABC中,AB=AC,过点A作AD∥BC.若∠1=70°,则∠BAC的大小为( )
A.30° B.40° C.50° D.70°
3.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D=BD B.BD=CD C.∠1=∠2 D.∠B=∠C
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C )
A.80°B.20°C.20°或80° D.50°或80°
5.如图,在△PAB中,PA=PB,M,N,K分别是PA,PB,AB上的点,且AM=BK,BN=AK,若∠MKN=44°,则∠P的度数为( )
A.44° B.66° C.88° D.92°
二、填空题
6.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AB=5,CD=3,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__.
7.如图,AC∥BD,AB与CD相交于点O,若AO=AC,∠A=48°,∠D=______.
8.如图,△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若∠A=36°,则∠DBC=_____度.
三、解答题
9. 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
10. 如图,在△ABC中,CD是∠ACB的平分线,点E在边AC上,且DE=CE.
(Ⅰ)求证:DE∥BC;
(Ⅱ)若∠A=50°,∠B=60°,求∠BDC的大小.
参考答案
1. C
2.B 解析:因为AB=AC,所以∠B=∠C,因为AD∥BC,∠1=70°,所以∠C=∠1=70°,所以∠B=70°,所以∠BAC=180°-∠B-∠C=180°-70°-70°=40°.
3.A 解析:因为AB=AC,AD⊥BC,所以BD=CD,∠1=∠2,∠B=∠C.故A错误,B,C,D正确.
4. C解行:①若100°的外角的邻角是等腰三角形顶角,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180°﹣100°=80°;
②若100°的外角的邻角是等腰三角形底角,则它的底角的度数为:180°﹣100°=80°;
所以它的顶角为:180°﹣80°﹣80°=20°;所以它的顶角的度数为:80°或20°.故选C.
5.D 解析:因为PA=PB,所以∠A=∠B,在△AMK和△BKN中,AM=BK,∠A=∠B,AK=BN,所以△AMK≌△BKN,所以∠AMK=∠BKN,因为∠MKB=∠MKN+∠NKB=∠A+∠AMK,所以∠A=∠MKN=44°,所以∠P=180°-∠A-∠B=92°.
6.16 解析:因为在△ABC中,AB=A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又因为AD⊥BC于点D,所以BD=CD,因为AB=5,CD=3,所以△ABC的周长=5+3+3+5=16.
7.66° 解析:因为OA=AC,所以∠ACO=∠AOC=×(180°-∠A)=×(180°-48°)=66°.因为AC∥BD,所以∠D=∠C=66°.
8.36 解析:因为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所以AD=BD,因为∠A=36,所以∠ABD=∠A=36,因为AB=AC,所以∠ABC=∠C===72°,所以∠DBC=∠ABC-∠ABD=72°-36°=36°.
9.解:因为∠BAD=26°,AB=AD,
所以∠B=∠ADB= (180°-26°)=77°.
因为AD=CD,所以∠C=∠DAC.
因为∠ADB=77°,∠ADB=∠C+∠DAC,
所以∠C=∠ADB=38.5°.
10. 解:(Ⅰ)因为CD是∠ACB的平分线,
所以∠DCB=∠DCE.
因为DE=CE,
所以∠CDE=∠DCE.
所以∠DCB=∠CDE.
所以DE//BC;
(Ⅱ)因为∠A=50°,∠B=60°.
所以∠ACB=180°﹣∠A﹣∠B=70°.
所以.
所以∠BDC=180°﹣∠B﹣∠BCD=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