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班考专项特训:基础知识(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排山倒海 倒背如流 B.暴露无遗 原形毕露
C.弄虚作假 自作自受 D.万象更新 三更半夜
2.下列每组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声泪俱下 虽与之俱学 B.走马观花 快走踏清秋
C.与人为善 通国之善弈者也 D.自古及今 及日中则如盘盂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道数学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经老师一点拨才恍然大悟。
B.在学习和工作中,专心致志和锲而不舍都是迈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
C.我们要正确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D.学校辩论赛上,王高同学语无伦次地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4.下列句子中“善”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D.杨氏之子,乃善辩者也。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猛然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然后开始紧张地忙着。
B.我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沙沙的洗衣声,感觉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
C.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害怕地瞅了瞅父亲。
D.在科学史上,通过我们不断探索,有可能发现真理。
6.即兴发言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关于即兴发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B.语气要自然,态度要大方。
C.提前打腹稿,想好先后顺序。
D.表达有条理,且要面面俱到。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防御 倾覆 书藉 独出心裁
B.惊惶 严峻 僻静 万不得以
C.唯恐 通宵 寄托 死得其所
D.宽慰 耽搁 侵袭 不可司议
8.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腊八粥》主要围绕八儿等待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八儿与妈妈的对话描写充分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盼,以及喝粥后的满足。
B.《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梗概”写的是鲁滨逊初到荒岛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表现了鲁滨逊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乐观积极的特点。
C.《匆匆》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不易觉察的、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描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D.《十六年前的回忆》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烈士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
9.下列诗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趣对对联。请选出与“雪中曼舞好年华”对仗最工整的一句( )
A.冰天逐梦承牛气 B.冰上疾驰新记录
C.琼花喜迎千里客 D.雪地争雄壮虎威
11.下列句子中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俗话说“打破砂锅问到底”,像东东这样急性子的人是不可能有耐心完成这个实验的。
B.“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非登上天都峰不可。
C.站在我面前的文学巨匠,我竟然没认出来,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我这样热爱读书的少年,读书的功用自是不言而喻。
1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C.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13.下列最能体现“爸爸迷恋足球”的典型事例是( )
①爸爸为了看足球赛把菜都烧糊了。 ②爸爸经常出去踢足球。
③爸爸早上4点就起来看世界杯足球赛。
④爸爸晚饭后看足球新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14.下列关于古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B.《寒食》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是写春天京城里的景色。
C.《十五夜望月》中“十五夜”指每个月的十五日夜晚
15.下列俗语中,告诉我们要“及时孝敬父母”这个道理的一项是( )
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1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女足的胜利唤醒了尘封的记忆,人们再次看到了久违的“铿锵玫瑰”。
②成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中国女足的不屈斗志、拼搏精神,给国人心灵上创造了更大的震撼!
③或许,这正是锻炼身体、从我做起,为体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的精神动力和活力。
④电视、广播、微信、微博、朋友圈里处处可见体育爱好者的感慨赞叹、共鸣和声。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
17.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厂长严肃地说。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是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18.将下面错乱的句子排成一段话,顺序正确的是( )
①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方,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②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六十倍。
③问题就出在这四亿吨泥沙上。
④黄河每年从上中游带来的泥沙,有四亿吨积在下游河道中。
⑤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成了悬河。
A.⑤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⑤① C.④③⑤①② D.②④③⑤①
19.秋天的夜晚,漫步林间小路,明亮的月光穿过树间,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此刻你想到的诗句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0.常言道“事不过三”,“三”字哲学在四大名著中也有所体现。同学们做了一个“三”字哲学展板,下列信息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机智勇敢、本领高强,三借芭蕉扇过了火焰山。
B.《红楼梦》中,刘姥姥乐观风趣、知恩图报,三进大观园。
C.《三国演义》中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D.《水浒传》中鲁智深嫉恶如仇、有勇无谋,三拳打死镇关西,为民除害。
二、填空题
2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毕业的骊歌已经奏响,我们sī cháo qǐ fú( ),往事lì lì zài mù( ),成功的tián mì( ),失败的kǔ sè( )róng hé( )成一曲yǒng héng( )的成长之歌。
2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陪着他,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 )
(2)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
(3)他认为蝎子是丑恶而恐怖的东西。( )
23.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 )更新 重( )( )日 ( )箱( )柜
( )湖( )海 ( )( )思议 见( )( )著
(1)我希望将来可以走遍 ,饱览祖国壮丽河山。
(2)一批被人遗忘在银行金库30年的珍宝 ,让人们大开眼界。
24.仿照例句,在括号里填上和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例: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晚托课上,教室里静悄悄的,宁宁在一心一意地看书,嘉嘉在( )地画画,平平在( )地写字,小海和小胡在( )地下棋。
25.查字典填空。
查字典的方法有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 查字法。用音序查字法查“察”字时,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嫂”字时,应先查 部,再查 画。“绝”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断;②尽,穷尽;③独一无二的,无人能及的。“绝无仅有”中“绝”的意思是 (填序号)。
26.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
(2)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的道路炸开了。( )
(3)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 )
(4)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
27.根据日常积累回答问题。
(1)古人热爱春天。爱那“天街小雨润如酥, ”的春草,也爱那“随风潜入夜, ”的春雨。春归之后,便是无尽惆怅,黄庭坚苦苦追问春归之处,希望“ ,唤取归来同住”,却终究无可奈何。春归之后,若又恰逢送别之事,则更加惹人愁思,王观送别鲍浩然时,便以春在浙东宽慰朋友,劝他“若到江南赶上春, ”。
(2)面对时光的一去不回,朱自清十分痛惜:“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汉乐府《长歌行》中,也这样叹息着:“百川东到海, ?”苏轼却非常豁达,反其意而言:“谁道人生无再少? ! 。”令人精神一振。
(3)我们可以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为了说明“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一观点,毛主席提出了以下事例:“‘ ’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 , 。”为了说明“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这一观点,一小儿提出了“ , , ?”这一事例。
(4)古诗文中的景物像是文人间的密码,大家提及时,都心照不宣地传达着一种“象外之意”。杨柳往往意味着送别,如“ , ”。明月往往寄寓着思乡之情,如“ , ”。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辨析。
A.倒,dǎo释义1.仆;倒下。2.垮台;失败。3.使垮台;使失败。
dào释义1.(位置、次序、方向等)上下或前后颠倒。2.翻转或倾斜容器,使所盛的东西出来。3.向后;往回退。
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倒背如流:dào bèi rú liú,形容书读得很熟。
B.露,lù释义1.俗称露水。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3.显露;显现在外;暴露。
lòu释义1.泄露;败露。
暴露无遗:bào lù wú yí,指某物显现出来,完全没有遗留。
原形毕露:yuán xíng bì lù,本来的面目全部暴露出来。形容伪装被彻底剥掉,露出了丑恶的原形。
C.作,zuò释义1.起;兴起。2.劳作;工作。3.建造;制作。4.发动。
zuō,释义1.作坊。
弄虚作假:nòng xū zuò jiǎ,耍花招和手段欺骗人。
自作自受:zì zuò zì shòu,自己做了蠢事或坏事后带来的不良后果,自己承担。
D.更,gēng释义1.改变;改换。2.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3.更鼓,旧时报更用的鼓。4.了解;懂得。
gèng释义1.更加;越发。2.再。
万象更新:wàn xiàng gēng xīn,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三更半夜:sān gēng bàn yè,意思指深夜;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指当天23:00到第二天1:00这个时间。
故选A。
2.C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A.俱:全,一起/全,一起;
B.走:跑/跑;
C.善:好事/善于,擅长。
D.及:到、接近/到、接近;
故选C。
3.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A.正确。恍然大悟:意思是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B.正确。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
C.正确。怨天尤人: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一味埋怨天,归罪于别人。形容抱怨客观条件不利,不从主观上找原因。
D.错误。语无伦次:说话没有条理、层次,讲得乱七八糟。与“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矛盾。
故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A.这句话意思是: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出自《学弈》。善:擅长。
B.这句话意思是:琴弹奏的好极了,就如同巍峨的太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出自《伯牙鼓琴》。善:好。
C.这句话意思是: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出处:战国列御寇的《伯牙绝弦》。善:擅长。
D.这句话意思是:姓杨的人家家里的儿子,是善于辩论的人。善:擅长。
故选B。
5.A
【详解】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
B.有误,搭配不当,应去掉“和沙沙的洗衣声”。
C.有误,“恐惧”“害怕”意思重复,去掉“害怕地”。
D.有误,缺少主语,去掉“通过”。
故选A。
6.D
【详解】本题考查即兴发言的理解。
即兴发言,是指在时间紧迫,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发表见解、提出主张,或表达某种情感、某种愿望。它既能培养我们快速构思,具有出众的口才,又能锻炼我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D.表达要有条理,但不要面面俱到。
故选D。
7.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
A.书藉——书籍;
B.万不得以——万不得已;
D.不可司议——不可思议;
故选C。
8.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B.《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课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节选”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课文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机智坚强、聪明能干、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故选B。
9.D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A.结合“沙如雪”“月似钩”可知,把“月光照耀下的沙漠”比作了白雪,把“月亮”比作了“弯钩”,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结合“小雨润如酥”可知,把“润滑的小雨”比作“酥油”,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C.结合“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可知,把“水”比作了“眼波”,把“山”比作了“眉毛”,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D.句意为: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分别将春风和明月两个物象人格化表现出来,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故选D。
10.B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雪中”和“冰上”对应;“曼舞”是动词,和“疾驰”对应;“好”是形容词,修饰名词“年华”,“新”也是形容词,修饰名词“记录”,故选B。
11.A
【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的掌握。
A.错误,打破砂锅问到底:意思是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用来形容没有耐心不恰当。
B.正确,不到长城非好汉: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
C.正确,有眼不识泰山:虽然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D.正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故选A。
12.B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朗读节奏的把握,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停顿,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A.本句意思是: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停顿应该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本句意思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孩子一起出去玩耍。停顿应该是: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D.本句意思是: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停顿应该是: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故选B。
13.A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的材料与方法。
结合题干要求“爸爸迷恋足球”可知,选材关键要在“迷恋”上选取典型事例,“迷恋”是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恋恋不舍。
结合事例①“为了看足球赛把菜都烧糊了”可知,爸爸很迷恋足球。
结合事例②“爸爸经常出去踢足球”可知,体现出了爸爸只是喜欢踢足球。
结合事例③“爸爸早上4点就起来看世界杯足球赛”可知,爸爸特别迷恋足球。
结合事例④“爸爸晚饭后看足球新闻”可知,爸爸喜欢足球。
故选A。
14.C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C.《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七言绝句,“十五夜”是指八月十五的夜晚。
故选C。
15.C
【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的理解。
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意思:人们刻意用心地去栽培花朵不一定能成活,而无心间插在土里的柳树苗却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一片绿荫。这说明世间万物都尤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或者想法而转移。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知识只有到实际运用的时候才恨自己读太少了,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其中的艰难。这告诉我们实践的重要性。
C.“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这告诉我们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及时孝敬父母。
故选C。
16.B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将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看到题目,首先要反复阅读,不要急于求成。只有在读懂的情况下才可以弄明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先考虑一下几个句子重点写了什么事,有哪些步骤等,只有这样仔细阅读才可以找到句子排列的顺序,找到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句子的排列顺序。
阅读可知这几句话说的是女足的精神,结合所给句子,先说出女足的胜利,然后是人们的称赞,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精神,最后说明这种精神就是动力和活力,因此排序为①④②③。
故选B。
17.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结合句子,问号使用错误,问号应放在一句话末尾,应加在“同志”后面,“怎么回事呢”后面加逗号。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做后面句子的主语没有疑问,所以问号应改为逗号,对于主语较复杂的情况,主语后可用逗号与谓语隔开。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D.选择问句只用一个问号,选项间用逗号隔开就可以了;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故选A。
18.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运用排序的四步法,一读,二找,三排,四校。一读完每句话,了解大意;二找出这段话的写作顺序,如时间、空间、事件发展等顺序;三排出首句,根据下上文的关键词,排出中间和结尾句;四校对整段文字,确认前后句是否连贯通畅。
本段文字写的是黄河泥沙带来的危害。②句是总起句,排句首;③句中的“问题就出在……”是承接第④句写的,所以排在第④句后面;⑤句写的是危害,承接第③句写的,排在③句后面;第①句是结果,所以排在最后。排序为②④③⑤①,故选D。
19.C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意思是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思是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C项与题干相符。
故选C。
20.D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掌握。
D.有误。“有勇无谋”错误,改为:勇而有谋。
鲁智深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向统治阶级主动挑战、主动进攻,他见义勇为,嫉恶如仇,他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义疏财,慷慨大方,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热忱率直,粗犷刚烈,兼有粗野;但是也存在粗鲁莽撞、勇猛急躁的缺点。
故选D。
21. 思潮起伏
历历在目 甜蜜 苦涩 融合 永恒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结合语境,知道要写什么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潮”“涩”“融”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2. 凄惨 稚嫩 恐惧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1)凄凉:指悲苦;寂寞;悲凉;冷落。形容环境孤寂、冷清。近义词:萧条、苦处、悲凉、落索、悲惨。
(2)幼稚:①年纪小。②形容缺乏经验;不老练。近义词:稚拙、冲弱、稚子。
(3)恐怖:意思是威胁、恐吓。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看到暴力、血腥的场面而引起的恐惧。近义词:惊悚、恐慌、可怕、阴森。
23. 万 象 见 天 翻 倒 五 四 不 可 微 知 五湖四海 重见天日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与词语理解。
万物更新: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重见天日:指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
五湖四海: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见微知著:指事物的发展。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1)结合词义与语境“走遍,饱览祖国壮丽河山”分析可知,走遍看遍河山,“五湖四海”符合语境。
(2)结合词义与语境“遗忘在银行金库30年的珍宝”分析可知,一直都是处在隐蔽的角落,“重见天日”符合语境。
24. 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目不转睛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
例句中加点词都是近义词,仿写时注意。
一心一意:形容做事专心一意,一门心思地只做一件事。近义词有: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屏气凝神。
结合语境,形容同学们在教室里专心做事,故可填:晚托课上,教室里静悄悄的,宁宁在一心一意地看书,嘉嘉在全神贯注地画画,平平在心无旁骛地写字,小海和小胡在屏气凝神地下棋。
25. 数笔画 C chá 女 9 ③
【详解】略
26. 设问 夸张 比喻 拟人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1)句中自问自答,是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2)句中“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把“响声”进行了夸大,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3)句中把“手”比作“鹰的爪子”,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句中“小鸟在耳边欢唱”把事物人格化,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7. 天街小雨润如酥 润物细无声 若有人知春去处 千万和春住 桃花谢了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何时复西归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精兵简政 对人民有好处 我们就采用了 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默写。
(1)书写时注意“街、润、酥、春”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桃、谢、复、唱、黄、鸡”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精、简、盖、盘、盂”的正确写法;
(4)有关杨柳意为送别的诗有: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有关明月意为思乡的诗有: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