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田中实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40道小题,共60分。
近年来,我国某区域通过将小规模产业集成,升级扩展为大规模产业,建立生态产业化加工厂。加强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构建立体的农业生产生态空间。图示意该区域沟道立体生态产业化区域集成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动该区域经济效益持续增加的直接环节是
A.退耕还林 B.高效化生产 C.土地整治 D.生态化改造
2.该区域转向大规模生产后,有利于
A.完善交通条件 B.减少耕地面积 C.改变区域气候 D.促进人口回流
3.该模式最适宜推广的区域是
A.大兴安岭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口统计学常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等相关指标来代表人口数量红利,以教育和健康水平等人力资本相关指标来代表人口质量红利,人口红利、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东部沿海某大城市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下图示意该城市 1991-2019 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该城市人口红利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持续增长 B.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增幅更大
C.人口质量红利和人口数量红利同步变 D.2003-2009年人口质量红利有所下降
5.2003年后该城市的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是
A.落户政策不断放宽 B.环境质量下降,人口集聚放缓
C.外来务工人员增长迅速 D.人才大量涌入,就业竞争激烈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越大,表明该时期内用地结构变化越明显。重庆市(图左)西部和中部地区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低缓东部地区地处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坡陡、耕地破碎利用3S技术处理得到2005、2012、2017三年重庆市四大区域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17年主城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较低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乡村用地规模较少 C.城镇人口占比较高 D.乡村居民收入较高
7.与渝西区相比,渝东南乡村地区
A.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产业 B.整合耕地,促进乡村聚落合并
C.接受主城区辐射,发展现代服务业 D.扩张中小城市,开发新增土地
8.为保证土地利用边界测量的精准度,进行实地数据采集时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系统
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中一定厚度的土层中有机碳储量,其大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下图示意福建省不同生态系统3种厚度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福建省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
A.随土壤厚度的增加而减少 B.在同一厚度的土壤上差值不大
C.森林比果园垂向增加更显著 D.在不同厚度的土壤上差值相同
10.造成福建省森林和草地两类生态系统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较高的主导因素是
A.地貌 B.海拔 C.光照 D.土壤质地
11.不利于提高农田有机碳密度的农事是
A.深耕 B.合理施肥 C.秸秆还田 D.间作轮作
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我国华北山区某气象站位于该山区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1月份某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上下谷风)风向与气温增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地山风转为谷风时刻约为
A.4:00前后 B.10:00前后 C.17:00前后 D.22:00前后
13.该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是
A.东北-西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西走向
14.推测气象站18时前后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A.风向骤变,西北风影响增强 B.天气转阴,大气逆辐射增强
C.坡面降温,冷空气向下堆积 D.逆温产生,谷底气温回升快
格凸河国家级名胜区位于贵州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是著名的喀斯特自然公园,有举世无双的大穿洞景观。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在晴天早晨会出现阳光穿过穿洞投射出光柱的景象,被当地人称为“格凸神光”(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穿洞所处的山体走向最可能是
A.南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东南-西北走向
16.在晴天早晨,随着时间推移,从穿洞中投射出来的光柱位置
A.由江面移到穿洞对面的山腰 B.由穿洞对面的山腰移到江面
C.一直位于江面 D.一直位于穿洞对面的山腰
尤卡坦半岛终年受信风带控制,东海岸海风更强,西海岸陆风更强。尤卡坦半岛某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徘徊不前时,就会形成海风锋,为沿海地区带来一定的降水。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海风锋常出现在半岛的
A.东海岸 B.西海岸 C.北海岸 D.均有可能
18.下列尤卡坦半岛海风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塔黄分布在西藏喜马拉雅山麓及中国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4000~4800米高山石滩及湿草地上,是单次结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及根长而粗壮,直径达8厘米。色彩也由翠绿逐渐过渡到金黄,远观如矗立在流石滩上的“宝塔”。当轻轻揭开一个苞片,里面一簇簇小花映入眼帘时,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塔黄把自己捣鼓得如此别致,是非常科学的。下图为塔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塔黄的小花舒适地在层叠的、半透明的苞片包裹中生长,其原理类似于
A.树木下部涂白 B.透明膜覆盖C.砂石覆盖层 D.喷水抵御寒潮
20.下列对塔黄生长环境的推测合理的是
A.植株高大——风力较微弱 B.花色鲜艳——反射太阳光
C.多年生——便于养分积累 D.茎根粗壮——具有耐旱性
智能无人餐厅是一种集智能点餐、智能推荐、服务通知、自助取餐、自动代扣、用餐评价于一体,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就餐场所。它既不依赖于服务员,也不用纸质菜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无人餐厅的出现,主要依赖于
A.地理信息技术的完善 B.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小众群体的尝鲜意识 D.金融网络技术的进步
22.无人餐厅与传统餐厅相比的优势是
A.菜品种类更加繁多 B.消费方式更加便利
C.进货渠道更加多样 D.区位选择更加灵活
在沼泽、河湖岸边的低湿地段,生物残体在多水的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日积月累堆积形成泥炭层,堆积速度一般不超过4-5cm/年。贵州威宁草海浅湖盆中发育有多个泥炭层,下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某一泥炭层形成过程中,当地地壳
A.持续缓慢抬升 B.持续缓慢沉降 C.长期稳定不变 D.间歇性沉降
24.①泥炭层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①板块挤压,地壳沉降速率快 ②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较快
③植物茂盛,有机残体数量多 ④沼泽广布,有机质分解缓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感热通量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热交换。白天,在强烈太阳照射下地温高于气温,感热通量为正值,热量由地面传送给上面较冷的空气并促其增热:夜间,地面辐射冷却,气温高于地温,感热通量为负值,热量由空气传送给地面并促使空气冷却。下图示意某年7月份北印度洋感热通量分布状况(单位:卡/平方厘米),该月,大气环流的变化使西部半岛M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变得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形成低值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底层海水上泛,海气温差大 B.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传递快
C.高纬海水流经,海水温度低 D.沿岸暖流流经,海水升温快
26.受感热通量影响,该月北印度洋海面风力明显增强的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某研究团队对我国南海中沙群岛附近海域海水进行了长时间观测,根据温度和盐度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层。下图示意2020年8~11月该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①层海水性质上下差异小,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入海径流 D.大气运动
28.与①层相比,②层
A.海水上泛,海洋生物密集 B.海水贫氧,海洋生物稀少
C.密度大,不利于潜艇航行 D.密度小,易出现海中断崖
湘西保靖县“黄金寨古茶园”已启动申遗工作,古茶园位于武陵山区,道路崎岖,人烟稀少,海拔400米处年平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400mm,日照时数1120小时。因有适宜的光照,且常年云雾缭绕,其盛产的“黄金茶”氨基酸含量高,品质好,被誉为“可以拿来喝的文物”。“黄金寨古茶园”整合了古茶树、古茶园、古苗寨以及与黄金茶文化相关的民俗资源,彰显了特殊的古茶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是湘西一个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如图为该茶园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茶园常年云雾缭绕,冬春季节常常整日都难以消退的主要原因是
A.逆温层厚度大,风力较小 B.河谷地带,水汽含量充足
C.地处山区,冬春降水量大 D.气温较低,水汽容易凝结
30.“黄金寨古茶园”申遗对当地的突出效益是
A.发展全域旅游 B.提高茶叶品质 C.保护民俗资源 D.扩大种植规模
“调节水库”除了能发挥供水、发电等一般性水库功能,还承担调蓄作用,使下泄水量较为稳定。龙羊峡水库和刘家峡水库是黄河上游梯级开发中重要的“调节水库”,其中龙羊峡水库控制的水量占黄河入海水量的42%.图为“黄河上游干流梯级开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调节水库”选址的最重要条件是
A.流量大 B.汛期长 C.库容大 D.落差大
32.龙羊峡水库蓄水水位最高的月份通常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3.每年冬季至初春,刘家峡水库减少下泄水量,其主要目的是
A.蓄积发电用水 B.降低凌汛水位 C.减少泥沙下泄 D.利于上游航运
寒夜灯柱是冬季大气中出现的一种冰晕奇观,即冰晶全部悬浮在空中,整层的大气成为地面上灯光的“幕布”。其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天气寒冷和大气静稳。我国厦门等地也出现过类似灯柱现象,被称为“暖夜灯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下列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寒夜灯柱”现象的是
A. B.
C. D.
35.“暖夜灯柱”形成的气象条件更复杂,以下不属于“暖夜灯柱”形成条件的是
A.空气湿度较大 B.高空风力较小 C.冰晶状的高云D.大气通透性较弱
近年来,国内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出稳步上行的发展趋势。尽管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仍然已在各省(区、市)之间发生大规模迁移。我国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抓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上海作为传统医药产业中心之一,目前医药产业呈现出转入与转出并存的态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 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医药产业
①投资规模较大 ②劳动力需求较多③市场依赖性强 ④产业周期偏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7. 上海医药产业转入与转出并存,转入与转出的企业最大的差别在于
A. 生产规模 B. 生产能耗 C. 原料成本 D. 企业利润
钱塘江大潮久负盛名。在大潮之下隐藏着一种奇特而壮美的微地貌——潮沟,潮沟是在潮汐周期性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往往形成庞大的树枝状水系,又名潮汐树(如图)。在潮滩上,植被分布呈现明显规律性,即平行于海岸线由陆向海,依次分布着芦苇、糙叶苔藓、海三棱蔍草。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38.推测潮沟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河流入海侵蚀 B.海水顶托侵蚀 C.涨潮时发生下蚀 D.落潮时发生朔源侵蚀
39.根据潮滩上植被分布特征推断
A.芦苇是海滩植被的先锋植物 B.糙海三棱蔍草最后出现在海滩上
C.该地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 D.该地海岸线不断向陆地推进
40.“月有阴晴圆缺……”,月相变化自古就给我国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篇,我国某校学生在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月相来验证古诗词。下面四组诗词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杨柳岸晓风残月 D.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综合题,共3道小题,共40分。
41.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东北松嫩平原农业机械特点是大型化、专业化,近年来还出现了专门的秸秆还田机械。下面是松嫩平原地形图。
(1)从耕地状况分析松嫩平原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原因。(2分)
材料2: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横垄耕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近年来,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优化土地结构,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建成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宜”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
(2)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4分)
(3)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4分)
材料3:有专家指出: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期看是库存安全,长期看则是产能安全,因此藏粮于库不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农。
(4)对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农”,请选取两个角度分别举出两项具体措施。(4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4分)
伊犁河发源于我国天山山脉,流经物产富饶的伊犁河谷后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某校师生赴新疆伊犁地区开展“伊犁河谷自然环境考察”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下图为伊犁河谷示意图。
(1)伊犁河谷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区之一,考察组观察到伊犁河谷黄土呈带状分布于河流阶地、低山丘陵区,且自西向东黄土颗粒逐渐变细。根据材料说明伊犁河谷黄土层成因及过程。(4分)
研学任务二:调查伊犁河谷湿地资源
(2)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腹地著名的“瀚海湿岛”,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干支流两岸河滩及周边沼泽地区,总面积达15.51万公顷。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湿地形成的原因。(4分)
研学任务三:调查伊犁河谷植物多样性
(3)“药材好,药才好”。调查发现伊犁河谷野生药材资源分布广泛,品种繁多,至少有1000多种药用植物,且部分中药材为稀有品种。分析伊犁河谷野生药材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它是我国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将为我国持续提供稳定的优质蛋白质来源。通过“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群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该船全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内设2108个监测点,实时监测并集中控制15个养殖舱内的水、氧、光、饲、鱼等状况,每日24小时不间断换水16次,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缩短1/4以上。此外,该船还拥有苗种培育、饲料加工、物流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以及“科技+资本+产业”的发展模式。下图为“国信1号”养殖工船及其游弋路线示意图。
(1)说明与传统近海养殖方式相比,“国信1号”模式的优势。(4分)
(2)“国信1号”的运营使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深远海大型养殖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请说明国信集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4分)
(3)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为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请以大力发展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为例,阐述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有利影响。(4分)长春田中实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40道小题,共60分。
近年来,我国某区域通过将小规模产业集成,升级扩展为大规模产业,建立生态产业化加工厂。加强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构建立体的农业生产生态空间。图示意该区域沟道立体生态产业化区域集成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动该区域经济效益持续增加的直接环节是( )
A.退耕还林 B.高效化生产 C.土地整治 D.生态化改造
2.该区域转向大规模生产后,有利于( )
A.完善交通条件 B.减少耕地面积 C.改变区域气候 D.促进人口回流
3.该模式最适宜推广的区域是( )
A.大兴安岭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答案】1.B 2.D 3.B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口统计学常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等相关指标来代表人口数量红利,以教育和健康水平等人力资本相关指标来代表人口质量红利,人口红利、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东部沿海某大城市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下图示意该城市 1991-2019 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该城市人口红利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持续增长 B.人口数量红利贡献率增幅更大
C.人口质量红利和人口数量红利同步变 D.2003-2009年人口质量红利有所下降
5.2003年后该城市的人口质量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是( )
A.落户政策不断放宽 B.环境质量下降,人口集聚放缓
C.外来务工人员增长迅速 D.人才大量涌入,就业竞争激烈
4.B 5.D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越大,表明该时期内用地结构变化越明显。重庆市(图左)西部和中部地区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低缓东部地区地处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坡陡、耕地破碎利用3S技术处理得到2005、2012、2017三年重庆市四大区域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17年主城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指数较低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乡村用地规模较少
C.城镇人口占比较高 D.乡村居民收入较高
7.与渝西区相比,渝东南乡村地区( )
A.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产业 B.整合耕地,促进乡村聚落合并
C.接受主城区辐射,发展现代服务业 D.扩张中小城市,开发新增土地
8.为保证土地利用边界测量的精准度,进行实地数据采集时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系统
6.B 7.A 8.C
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中一定厚度的土层中有机碳储量,其大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下图示意福建省不同生态系统3种厚度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福建省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 )
A.随土壤厚度的增加而减少 B.在同一厚度的土壤上差值不大
C.森林比果园垂向增加更显著 D.在不同厚度的土壤上差值相同
10.造成福建省森林和草地两类生态系统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较高的主导因素是( )
A.地貌 B.海拔 C.光照 D.土壤质地
11.不利于提高农田有机碳密度的农事是( )
A.深耕 B.合理施肥 C.秸秆还田 D.间作轮作
9.C 10.B 11.A
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我国华北山区某气象站位于该山区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1月份某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上下谷风)风向与气温增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地山风转为谷风时刻约为( )
A.4:00前后 B.10:00前后 C.17:00前后 D.22:00前后
13.该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西走向
14.推测气象站18时前后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
A.风向骤变,西北风影响增强 B.天气转阴,大气逆辐射增强
C.坡面降温,冷空气向下堆积 D.逆温产生,谷底气温回升快
12.B 13.D 14.C
格凸河国家级名胜区位于贵州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是著名的喀斯特自然公园,有举世无双的大穿洞景观。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在晴天早晨会出现阳光穿过穿洞投射出光柱的景象,被当地人称为“格凸神光”(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穿洞所处的山体走向最可能是( )
A.南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东南-西北走向
16.在晴天早晨,随着时间推移,从穿洞中投射出来的光柱位置( )
A.由江面移到穿洞对面的山腰 B.由穿洞对面的山腰移到江面
C.一直位于江面 D.一直位于穿洞对面的山腰
【答案】15.B 16.B
尤卡坦半岛终年受信风带控制,东海岸海风更强,西海岸陆风更强。尤卡坦半岛某海岸海风登陆时,遇到陆地上稳定的信风,徘徊不前时,就会形成海风锋,为沿海地区带来一定的降水。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海风锋常出现在半岛的( )
A.东海岸 B.西海岸 C.北海岸 D.均有可能
18.下列尤卡坦半岛海风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7.B 18.A
塔黄分布在西藏喜马拉雅山麓及中国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4000~4800米高山石滩及湿草地上,是单次结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及根长而粗壮,直径达8厘米。色彩也由翠绿逐渐过渡到金黄,远观如矗立在流石滩上的“宝塔”。当轻轻揭开一个苞片,里面一簇簇小花映入眼帘时,你会恍然大悟:原来,塔黄把自己捣鼓得如此别致,是非常科学的。下图为塔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塔黄的小花舒适地在层叠的、半透明的苞片包裹中生长,其原理类似于( )
A.树木下部涂白 B.透明膜覆盖C.砂石覆盖层 D.喷水抵御寒潮
20.下列对塔黄生长环境的推测合理的是( )
A.植株高大——风力较微弱 B.花色鲜艳——反射太阳光
C.多年生——便于养分积累 D.茎根粗壮——具有耐旱性
【答案】19.B 20.C
智能无人餐厅是一种集智能点餐、智能推荐、服务通知、自助取餐、自动代扣、用餐评价于一体,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就餐场所。它既不依赖于服务员,也不用纸质菜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无人餐厅的出现,主要依赖于( )
A.地理信息技术的完善 B.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小众群体的尝鲜意识 D.金融网络技术的进步
22.无人餐厅与传统餐厅相比的优势是( )
A.菜品种类更加繁多 B.消费方式更加便利
C.进货渠道更加多样 D.区位选择更加灵活
【答案】21.D 22.B
在沼泽、河湖岸边的低湿地段,生物残体在多水的无氧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日积月累堆积形成泥炭层,堆积速度一般不超过4-5cm/年。贵州威宁草海浅湖盆中发育有多个泥炭层,下图为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某一泥炭层形成过程中,当地地壳( )
A.持续缓慢抬升 B.持续缓慢沉降 C.长期稳定不变 D.间歇性沉降
24.①泥炭层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①板块挤压,地壳沉降速率快 ②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较快
③植物茂盛,有机残体数量多 ④沼泽广布,有机质分解缓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B 24.D
感热通量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热交换。白天,在强烈太阳照射下地温高于气温,感热通量为正值,热量由地面传送给上面较冷的空气并促其增热:夜间,地面辐射冷却,气温高于地温,感热通量为负值,热量由空气传送给地面并促使空气冷却。下图示意某年7月份北印度洋感热通量分布状况(单位:卡/平方厘米),该月,大气环流的变化使西部半岛M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变得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形成低值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底层海水上泛,海气温差大 B.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传递快
C.高纬海水流经,海水温度低 D.沿岸暖流流经,海水升温快
26.受感热通量影响,该月北印度洋海面风力明显增强的风向是(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答案】25.A 26.C
某研究团队对我国南海中沙群岛附近海域海水进行了长时间观测,根据温度和盐度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层。下图示意2020年8~11月该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①层海水性质上下差异小,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入海径流 D.大气运动
28.与①层相比,②层( )
A.海水上泛,海洋生物密集 B.海水贫氧,海洋生物稀少
C.密度大,不利于潜艇航行 D.密度小,易出现海中断崖
【答案】27.D 28.B
湘西保靖县“黄金寨古茶园”已启动申遗工作,古茶园位于武陵山区,道路崎岖,人烟稀少,海拔400米处年平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400mm,日照时数1120小时。因有适宜的光照,且常年云雾缭绕,其盛产的“黄金茶”氨基酸含量高,品质好,被誉为“可以拿来喝的文物”。“黄金寨古茶园”整合了古茶树、古茶园、古苗寨以及与黄金茶文化相关的民俗资源,彰显了特殊的古茶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是湘西一个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如图为该茶园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茶园常年云雾缭绕,冬春季节常常整日都难以消退的主要原因是( )
A.逆温层厚度大,风力较小 B.河谷地带,水汽含量充足
C.地处山区,冬春降水量大 D.气温较低,水汽容易凝结
30.“黄金寨古茶园”申遗对当地的突出效益是( )
A.发展全域旅游 B.提高茶叶品质 C.保护民俗资源 D.扩大种植规模
【答案】29.A 30.C
“调节水库”除了能发挥供水、发电等一般性水库功能,还承担调蓄作用,使下泄水量较为稳定。龙羊峡水库和刘家峡水库是黄河上游梯级开发中重要的“调节水库”,其中龙羊峡水库控制的水量占黄河入海水量的42%.图为“黄河上游干流梯级开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调节水库”选址的最重要条件是( )
A.流量大 B.汛期长 C.库容大 D.落差大
32.龙羊峡水库蓄水水位最高的月份通常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3.每年冬季至初春,刘家峡水库减少下泄水量,其主要目的是( )
A.蓄积发电用水 B.降低凌汛水位 C.减少泥沙下泄 D.利于上游航运
【答案】31.C 32.D 33.B
寒夜灯柱是冬季大气中出现的一种冰晕奇观,即冰晶全部悬浮在空中,整层的大气成为地面上灯光的“幕布”。其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天气寒冷和大气静稳。我国厦门等地也出现过类似灯柱现象,被称为“暖夜灯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下列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寒夜灯柱”现象的是( )
A. B.
C. D.
35.“暖夜灯柱”形成的气象条件更复杂,以下不属于“暖夜灯柱”形成条件的是( )
A.空气湿度较大 B.高空风力较小 C.冰晶状的高云D.大气通透性较弱
【答案】34.D 35.D
近年来,国内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出稳步上行的发展趋势。尽管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仍然已在各省(区、市)之间发生大规模迁移。我国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抓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上海作为传统医药产业中心之一,目前医药产业呈现出转入与转出并存的态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 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医药产业( )
①投资规模较大 ②劳动力需求较多③市场依赖性强 ④产业周期偏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7. 上海医药产业转入与转出并存,转入与转出的企业最大的差别在于( )
A. 生产规模 B. 生产能耗 C. 原料成本 D. 企业利润
【答案】36. B 37. D
钱塘江大潮久负盛名。在大潮之下隐藏着一种奇特而壮美的微地貌——潮沟,潮沟是在潮汐周期性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往往形成庞大的树枝状水系,又名潮汐树(如图)。在潮滩上,植被分布呈现明显规律性,即平行于海岸线由陆向海,依次分布着芦苇、糙叶苔藓、海三棱蔍草。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38.推测潮沟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A.河流入海侵蚀 B.海水顶托侵蚀 C.涨潮时发生下蚀 D.落潮时发生朔源侵蚀
39.根据潮滩上植被分布特征推断( )
A.芦苇是海滩植被的先锋植物 B.糙海三棱蔍草最后出现在海滩上
C.该地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 D.该地海岸线不断向陆地推进
38.D 39. C
40.“月有阴晴圆缺……”,月相变化自古就给我国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篇,我国某校学生在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月相来验证古诗词。下面四组诗词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杨柳岸晓风残月 D.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
40.D
二.综合题,共3道小题,共40分。
41.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东北松嫩平原农业机械特点是大型化、专业化,近年来还出现了专门的秸秆还田机械。下面是松嫩平原地形图。
(1)从耕地状况分析松嫩平原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原因。(2分)
材料2: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横垄耕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近年来,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优化土地结构,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建成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宜”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
(2)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4分)
(3)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4分)
材料3:有专家指出: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期看是库存安全,长期看则是产能安全,因此藏粮于库不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农。
(4)对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农”,请选取两个角度分别举出两项具体措施。(4分)
41.【答案】(1)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面积广阔。(2分)
(2)增加下渗量,减小坡面径流,减少土壤冲刷;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减轻对黑土的冲刷;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4分,任答2点)
(3)增如耕地面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单产;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综合产能。(4分,任答2点)
(4)藏粮于地: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等。藏粮于技:提高机械化水平;培育良种;改进耕作方式等。藏粮于农:增加粮食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等。(4分,任答2点)
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4分)
伊犁河发源于我国天山山脉,流经物产富饶的伊犁河谷后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终注入巴尔喀什湖。某校师生赴新疆伊犁地区开展“伊犁河谷自然环境考察”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下图为伊犁河谷示意图。
(1)伊犁河谷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区之一,考察组观察到伊犁河谷黄土呈带状分布于河流阶地、低山丘陵区,且自西向东黄土颗粒逐渐变细。根据材料说明伊犁河谷黄土层成因及过程。(4分)
研学任务二:调查伊犁河谷湿地资源
(2)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腹地著名的“瀚海湿岛”,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伊犁河干支流两岸河滩及周边沼泽地区,总面积达15.51万公顷。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湿地形成的原因。(4分)
研学任务三:调查伊犁河谷植物多样性
(3)“药材好,药才好”。调查发现伊犁河谷野生药材资源分布广泛,品种繁多,至少有1000多种药用植物,且部分中药材为稀有品种。分析伊犁河谷野生药材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42.(1)风力沉积。盛行西风携带来自中亚沙漠的沙尘(伊犁河中下游的沙尘),遇山地阻挡,在爬坡上升过程中动力减弱,搬运能力下降而沉积。(4分)
(2)该地区有较丰富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谷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较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层发育,阻滞水分下渗。(4分,任意答2点)
(3)北部山脉阻挡了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气温较高;向西开口的喇叭状地形,利于湿润的盛行西风进入,受地形抬升形成丰沛降水,水热条件较好;两侧山地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利于多种植物生长。(6分,每点2分)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它是我国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将为我国持续提供稳定的优质蛋白质来源。通过“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群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等名贵鱼种。该船全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内设2108个监测点,实时监测并集中控制15个养殖舱内的水、氧、光、饲、鱼等状况,每日24小时不间断换水16次,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缩短1/4以上。此外,该船还拥有苗种培育、饲料加工、物流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以及“科技+资本+产业”的发展模式。下图为“国信1号”养殖工船及其游弋路线示意图。
(1)说明与传统近海养殖方式相比,“国信1号”模式的优势。(4分)
(2)“国信1号”的运营使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深远海大型养殖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请说明国信集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4分)
(3)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为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请以大力发展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为例,阐述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有利影响。(4分)
43.【答案】(1)“船载舱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深远海清洁、优质以及不同水温的海水,进行集约化、智能化养殖,单产高,品质优,市场竞争力强,利润大;深远海海域宽广,海水自净能力强,深远海养殖对环境污染小;可开发的海洋空间资源广阔,扩大养殖规模的潜力巨大,易形成规模效益;养殖工船机动灵活,可避免因台风、赤潮造成的损失;集工业化养殖、苗种培育、饲料加工、物流运输、销售于一体,产业链完善,产品附加值高;符合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只有国家政策支持等优势。(4分,任答4点,每点1分)
(2)扩大融资渠道,增加发展资金,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优化鱼苗品种,提高养殖技术,提升养殖品质和产量;增加养殖工船数量,扩大养殖规模,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加强海况研究,扩大养殖海域范围,优化养殖线路;增加养殖鱼类品种,丰富海鱼产品种类;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营养食品、生物制药等高附加值的产品,延长产业链;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开发深远海养殖体验观光旅游项目等。(4分,任答4点,每点1分)
(3)大力发展驶向深蓝的“移动的海洋牧场”,可减轻近海养殖压力,缓解近海海水环境污染,利于保障国家海洋环境安全;充分利用深远海海洋空间资源,增加海洋蛋白质供应,缓解陆地土地资源供给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压力,利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开发和利用深远海专属经济区海洋资源,利于宣示国家海洋国土权力和权益,提高国家对海洋国土的管控,保障海洋国土安全。(4分,环境安全、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