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7-21 09:31:1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云南和四川两省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为保障国家用电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乌东德水电站》特种邮票。据此完成各小题。
1.乌东德水电站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川、藏 B.云、贵 C.云、川 D.黔、渝
2.乌东德水电站选址在金沙江干流,主要是因为该地(  )
A.水能资源丰富 B.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结冰期长 D.用水需求量大
3.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与乌东德水电站密切相关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南水北调 D.北粮南运
聚落遗址是古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研究发现,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直接影响了古人类聚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水退即进,水进则退,择高而居”的特点,且古人类聚落与水源地的距离基本不超过3千米。如图示意新石器时期部分聚落遗址分布。据此完成各小题。
4.与屈家岭文化聚落遗址相比,龙山文化聚落遗址数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
A.气温急剧下降 B.洞庭湖水面范围减小
C.降水快速增加 D.洞庭湖水面范围扩大
5.图中古人类聚落距离水源较近,主要是为了(  )
A.采集野果 B.便于狩猎 C.方便取水 D.欣赏风景
6.古人类选择湖边地势较高的地方居住,主要是为了躲避(  )
A.台风 B.雷电 C.野火 D.洪水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如图为我国已探明的主要能源矿产储量地区分布(截至2021年底)。据此完成各小题。
7.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重庆 B.甘肃 C.四川 D.新疆
8.贵州省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页岩气
9.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倡导(  )
①低碳出行
②垃圾分类投放
③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年2月,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突发7.8级地震,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了多次余震,给两国人民带来极大灾难。如图示意土耳其位置。据此完成各小题。
10.土耳其(  )
A.北临黑海 B.地跨亚非两大洲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低纬度地区
11.土耳其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  )
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B.人口数量剧增,过度采矿
C.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完
12.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
A.关好门窗 B.大声呼救
C.乘坐电梯逃生 D.躲在稳固墙角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北纬30°沿线地区自然景观复杂多样、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且地方差异明显,既有“世界屋脊”,也有“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如图为我国北纬沿线地区地形及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分布。
(1)指出我国沿北纬3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2)甲地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位于   高原。该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   、澜沧江的发源地。
(3)乙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地形类型为   。与甲地相比,乙地夏季气温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4)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请指出长江对该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5)请列举我国北纬30°纬线附近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鲜花传递着人们最美好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大多数鲜花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10~30℃,且需要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肯尼亚、厄瓜多尔等国有“天赐的鲜花种植宝地”之称,所产鲜花主要销往发达国家。图1示意世界花卉主产国(部分)分布,图2为甲、乙分别为肯尼亚、荷兰鲜花主产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描述图中世界花卉主产国的分布特征。
(2)描述肯尼亚鲜花主产区的气候特征,指出与荷兰相比其种植鲜花的气候优势。
(3)若只考虑空间距离,推测厄瓜多尔的鲜花优先出口的发达国家。
(4)为保证长途运输的鲜花到达消费市场的新鲜程度,可采取哪些措施?请列举。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天眼”(又称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贵阳某校学生准备暑假到此研学。行前,同学们利用手机软件查询“中国天眼”所在地的地形(图1),以了解该区域概况,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天眼”所在地的纬度为   。
(2)图中瞭望台所在的地形部位为   。“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海拔为   米,它位于瞭望台的   (方位)。
(3)请将图2中未完成的A点到B点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4)从停车场到达瞭望台有①和②两条步道,你选择哪条登山?请说明理由。
(5)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图示当日“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3.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云南
【解析】【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1.云南的简称是云或滇,四川的简称是川或蜀;
故答案为:C。
2.金沙江干流流经地势落差大的地区,所以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立水电站;
故答案为:A。
3.水电站的作用是发电,西电东送就是将西部丰富的电力资源输送到东部匮乏的地区;
故答案为:A。
【答案】4.B
5.C
6.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点评】聚落形成的条件包括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聚落通常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4.遗址数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洞庭湖面积的缩小,因为古人类水退即进,距离水源比较近,所以湖水面积缩小,古人类便不得不一直将聚落往湖边搬迁;
故答案为:B。
5.古人类聚落离水源近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取水,水是古代人类选择住址的最重要因素;
故答案为:C。
6.选择湖边地势高的地方居住主要是为了提防洪水,这样既可以方便取水又不用太担心洪涝灾害;
故答案为:D。
【答案】7.D
8.B
9.B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7.读图可知,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是新疆;
故答案为:D。
8.读图可知,贵州比较丰富的能源是煤炭;
故答案为:B。
9.想要节约能源,可以低碳出行,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垃圾分类投放方便回收再利用,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减少浪费;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故答案为:B。
【答案】10.A
11.C
12.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遇到地震时如果位于室外,应迅速离开房屋和树木等有可能倒塌的建筑,来到广场等宽阔的地方。如果地震发生时位于室内,则千万不要通过电梯逃生,应尽快躲到卫生间的角落这种管道交错的三角区域等待救援。
10.A.土耳其北临黑海,A正确;
B.土耳其地跨亚洲和欧洲两洲,B错误;
C.土耳其位于西经20°以东,是东半球,C错误;
D.土耳其主要位于北纬36°--45°,属于中纬度,D错误;
故答案为:A。
11.土耳其地震频发是因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十分活跃,所以常有火山和地震现象;
故答案为:C。
12.当地震发生时,不可以关紧门窗,更不可以乘坐电梯逃生,地震期间所有人自顾不暇,大声呼救应该在地震结束后,较为合理的是躲在稳固的墙角处,墙角比较容易形成三角区域,比较稳固;
故答案为:D。
13.【答案】(1)总体逐渐降低
(2)青藏;长江
(3)南方;水田;地形因素
(4)为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运,发展水产养殖,提供居民生活用水等
(5)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都江堰和杭州西湖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自西向东的地势总体呈现逐渐降低的特点;
(2)读图可知甲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还有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江的发源地;
(3)乙位于南方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耕地类型为水田,这里和青藏高原相比气温高的原因是地形,这里海拔较低;
(4)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农业和生活生产用水,稳定的水流提供了强大的航运功能,还提供了水产养殖的条件;
(5)该纬线经过地区的文化遗产有布达拉宫,都江堰和西湖等等;
故答案为:(1)逐渐降低;(2)青藏;长江;(3)南方;平原、丘陵;地形因素;(4)为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运,发展水产养殖,提供居民生活用水等;(5)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都江堰和杭州西湖
【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4.【答案】(1)分布于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2)肯尼亚的气候特征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热量充足;与荷兰相比其种植鲜花的气候优势是:全年高温,热量充足。
(3)美国。
(4)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改进冷藏、保鲜技术。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1)读图可知,花卉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这些地方气候炎热,适合花卉生长;
(2)肯尼亚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和荷兰相比的温度更高,热量更充足;
(3)若只考虑空间,距离厄瓜多尔最近的发达国家是美国;
(4)为了保证花卉的新鲜度,可以改善运输条件,改善冷藏保鲜技术,发展更快速的交通等等;
故答案为:(1)分布于中低纬度沿海地区;(2)肯尼亚的气候特征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热量充足;与荷兰相比其种植鲜花的气候优势是:全年高温,热量充足;(3)美国;(4)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改进冷藏、保鲜技术。
【点评】非洲大陆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部个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相邻,非洲大陆轮廓比较完整,简单,以高原地形为主,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其中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及东非高原,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和南回归线附近西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南角,而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埃塞尔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上的部分地区。
15.【答案】(1)25°39′N
(2)山顶;842;东南
(3)
(4)①步道;①步道路程短,节约时间;②步道,②步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省力。
(5)昼长夜短。
【知识点】地图的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中国天眼的经纬度是25°39′N,106°51′;
(2)读图可知,瞭望台所在的地方是山峰,位于山顶部位;图中信息可知中国天眼的海拔是842米;图中没有指向标,则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它位于瞭望台的东南方;
(3)读图可知,A到B之间的等高线在逐渐变小,说明这里是一个盆地,所以地形剖面图应该向下弯曲;
(4)①.①线路路程短,可以节省时间;②.②线路虽然路程长,但是坡度较缓,走起来更轻松;
(5)读材料可知此时6点日出,19点日落,为昼长夜短;
故答案为:(1)25°39′N;(2)山顶;842;东南;(3) ;(4)①步道;①步道路程短,节约时间;②步道,②步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省力;(5)昼长夜短。
【点评】(1)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或向北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或向南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云南和四川两省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为保障国家用电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乌东德水电站》特种邮票。据此完成各小题。
1.乌东德水电站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川、藏 B.云、贵 C.云、川 D.黔、渝
2.乌东德水电站选址在金沙江干流,主要是因为该地(  )
A.水能资源丰富 B.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结冰期长 D.用水需求量大
3.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与乌东德水电站密切相关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南水北调 D.北粮南运
【答案】1.C
2.A
3.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云南
【解析】【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1.云南的简称是云或滇,四川的简称是川或蜀;
故答案为:C。
2.金沙江干流流经地势落差大的地区,所以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立水电站;
故答案为:A。
3.水电站的作用是发电,西电东送就是将西部丰富的电力资源输送到东部匮乏的地区;
故答案为:A。
聚落遗址是古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研究发现,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直接影响了古人类聚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水退即进,水进则退,择高而居”的特点,且古人类聚落与水源地的距离基本不超过3千米。如图示意新石器时期部分聚落遗址分布。据此完成各小题。
4.与屈家岭文化聚落遗址相比,龙山文化聚落遗址数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
A.气温急剧下降 B.洞庭湖水面范围减小
C.降水快速增加 D.洞庭湖水面范围扩大
5.图中古人类聚落距离水源较近,主要是为了(  )
A.采集野果 B.便于狩猎 C.方便取水 D.欣赏风景
6.古人类选择湖边地势较高的地方居住,主要是为了躲避(  )
A.台风 B.雷电 C.野火 D.洪水
【答案】4.B
5.C
6.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点评】聚落形成的条件包括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聚落通常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4.遗址数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洞庭湖面积的缩小,因为古人类水退即进,距离水源比较近,所以湖水面积缩小,古人类便不得不一直将聚落往湖边搬迁;
故答案为:B。
5.古人类聚落离水源近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取水,水是古代人类选择住址的最重要因素;
故答案为:C。
6.选择湖边地势高的地方居住主要是为了提防洪水,这样既可以方便取水又不用太担心洪涝灾害;
故答案为:D。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如图为我国已探明的主要能源矿产储量地区分布(截至2021年底)。据此完成各小题。
7.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重庆 B.甘肃 C.四川 D.新疆
8.贵州省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页岩气
9.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倡导(  )
①低碳出行
②垃圾分类投放
③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7.D
8.B
9.B
【知识点】我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点评】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非常多,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在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严重,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多,使得我国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7.读图可知,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是新疆;
故答案为:D。
8.读图可知,贵州比较丰富的能源是煤炭;
故答案为:B。
9.想要节约能源,可以低碳出行,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垃圾分类投放方便回收再利用,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减少浪费;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④,故答案为:B。
2023年2月,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突发7.8级地震,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了多次余震,给两国人民带来极大灾难。如图示意土耳其位置。据此完成各小题。
10.土耳其(  )
A.北临黑海 B.地跨亚非两大洲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低纬度地区
11.土耳其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  )
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B.人口数量剧增,过度采矿
C.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完
12.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
A.关好门窗 B.大声呼救
C.乘坐电梯逃生 D.躲在稳固墙角
【答案】10.A
11.C
12.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遇到地震时如果位于室外,应迅速离开房屋和树木等有可能倒塌的建筑,来到广场等宽阔的地方。如果地震发生时位于室内,则千万不要通过电梯逃生,应尽快躲到卫生间的角落这种管道交错的三角区域等待救援。
10.A.土耳其北临黑海,A正确;
B.土耳其地跨亚洲和欧洲两洲,B错误;
C.土耳其位于西经20°以东,是东半球,C错误;
D.土耳其主要位于北纬36°--45°,属于中纬度,D错误;
故答案为:A。
11.土耳其地震频发是因为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十分活跃,所以常有火山和地震现象;
故答案为:C。
12.当地震发生时,不可以关紧门窗,更不可以乘坐电梯逃生,地震期间所有人自顾不暇,大声呼救应该在地震结束后,较为合理的是躲在稳固的墙角处,墙角比较容易形成三角区域,比较稳固;
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北纬30°沿线地区自然景观复杂多样、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且地方差异明显,既有“世界屋脊”,也有“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如图为我国北纬沿线地区地形及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分布。
(1)指出我国沿北纬3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2)甲地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位于   高原。该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   、澜沧江的发源地。
(3)乙地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地形类型为   。与甲地相比,乙地夏季气温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4)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请指出长江对该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5)请列举我国北纬30°纬线附近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
【答案】(1)总体逐渐降低
(2)青藏;长江
(3)南方;水田;地形因素
(4)为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运,发展水产养殖,提供居民生活用水等
(5)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都江堰和杭州西湖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自西向东的地势总体呈现逐渐降低的特点;
(2)读图可知甲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还有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江的发源地;
(3)乙位于南方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耕地类型为水田,这里和青藏高原相比气温高的原因是地形,这里海拔较低;
(4)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农业和生活生产用水,稳定的水流提供了强大的航运功能,还提供了水产养殖的条件;
(5)该纬线经过地区的文化遗产有布达拉宫,都江堰和西湖等等;
故答案为:(1)逐渐降低;(2)青藏;长江;(3)南方;平原、丘陵;地形因素;(4)为农业发展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提供便利的水运,发展水产养殖,提供居民生活用水等;(5)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都江堰和杭州西湖
【点评】(1)我国地势的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导致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阶梯之间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主要为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在1000米到2000米,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等,第三级阶梯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地形区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我国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和雪峰山,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2)青藏高原,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降水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鲜花传递着人们最美好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大多数鲜花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10~30℃,且需要充足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肯尼亚、厄瓜多尔等国有“天赐的鲜花种植宝地”之称,所产鲜花主要销往发达国家。图1示意世界花卉主产国(部分)分布,图2为甲、乙分别为肯尼亚、荷兰鲜花主产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描述图中世界花卉主产国的分布特征。
(2)描述肯尼亚鲜花主产区的气候特征,指出与荷兰相比其种植鲜花的气候优势。
(3)若只考虑空间距离,推测厄瓜多尔的鲜花优先出口的发达国家。
(4)为保证长途运输的鲜花到达消费市场的新鲜程度,可采取哪些措施?请列举。
【答案】(1)分布于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2)肯尼亚的气候特征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热量充足;与荷兰相比其种植鲜花的气候优势是:全年高温,热量充足。
(3)美国。
(4)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改进冷藏、保鲜技术。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分析】(1)(1)读图可知,花卉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这些地方气候炎热,适合花卉生长;
(2)肯尼亚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和荷兰相比的温度更高,热量更充足;
(3)若只考虑空间,距离厄瓜多尔最近的发达国家是美国;
(4)为了保证花卉的新鲜度,可以改善运输条件,改善冷藏保鲜技术,发展更快速的交通等等;
故答案为:(1)分布于中低纬度沿海地区;(2)肯尼亚的气候特征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热量充足;与荷兰相比其种植鲜花的气候优势是:全年高温,热量充足;(3)美国;(4)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改进冷藏、保鲜技术。
【点评】非洲大陆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部个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相邻,非洲大陆轮廓比较完整,简单,以高原地形为主,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其中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及东非高原,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和南回归线附近西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南角,而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埃塞尔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上的部分地区。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天眼”(又称FAST)位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贵阳某校学生准备暑假到此研学。行前,同学们利用手机软件查询“中国天眼”所在地的地形(图1),以了解该区域概况,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天眼”所在地的纬度为   。
(2)图中瞭望台所在的地形部位为   。“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海拔为   米,它位于瞭望台的   (方位)。
(3)请将图2中未完成的A点到B点的地形剖面图补充完整。
(4)从停车场到达瞭望台有①和②两条步道,你选择哪条登山?请说明理由。
(5)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判断图示当日“中国天眼”所在地的昼夜长短情况。
【答案】(1)25°39′N
(2)山顶;842;东南
(3)
(4)①步道;①步道路程短,节约时间;②步道,②步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省力。
(5)昼长夜短。
【知识点】地图的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中国天眼的经纬度是25°39′N,106°51′;
(2)读图可知,瞭望台所在的地方是山峰,位于山顶部位;图中信息可知中国天眼的海拔是842米;图中没有指向标,则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它位于瞭望台的东南方;
(3)读图可知,A到B之间的等高线在逐渐变小,说明这里是一个盆地,所以地形剖面图应该向下弯曲;
(4)①.①线路路程短,可以节省时间;②.②线路虽然路程长,但是坡度较缓,走起来更轻松;
(5)读材料可知此时6点日出,19点日落,为昼长夜短;
故答案为:(1)25°39′N;(2)山顶;842;东南;(3) ;(4)①步道;①步道路程短,节约时间;②步道,②步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省力;(5)昼长夜短。
【点评】(1)判断一个地方的经纬度时首先要读图,纬度向上或向北增加即为北纬,纬度向下或向南增加即为南纬,而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两条经线即可判定0°经线和180°经线的位置,在图中将两条经线画出,即可轻松判断出东西经。
(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向高处凸出的是山谷,两个山峰相对的位置是鞍部,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其中山谷更容易发育出河流,平坦开阔的河流出山口更容易发育出聚落。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较缓。两条相邻等高线之差就是该图中的等高距。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海拔是指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变化,同时随着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为北半球夏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为北半球秋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为冬至,此时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