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两则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傅雷家书两则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2 22:0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傅雷家书两则 依舟 ququ1973教材分析《傅雷家书两则》是九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中的两篇书信,课文所选的两封家书分别是傅雷先生在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时所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情深,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设计思路第一课时的设计重难点是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和“赤子之心”。重难点突破还是立足文章语句,深入分析理解,同时链接课外资料,帮助解决疑难。
第二课时的设计首先通过课前阅读《读家书,想傅雷》(楼适夷) 这篇序,感知傅雷作为父亲的严厉一面,再让学生读课文说说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进而通过链接材料感受分析傅雷父子的关系,重难点突破。(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初读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情感和期望。
2再读两封家书,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3通过理解“赤子之心”,把握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儿子的期望。二、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两封家书的内容;
通过勾画理解相关语句,准确深刻的理解“坚强”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通过勾画理解相关语句,准确深刻的理解“坚强”的内涵。
通过理解“赤子之心”,把握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儿子的期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与父母交流的多吗?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的?
(预设:面对面交谈、打电话、发短信、)有没有通过书信进行交流的?那么,今天咱们共同来学习《傅雷家书》,体会一下父母与孩子之间书信交流这种沟通方式。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教师补充:傅雷一生创造了三个第一:罗曼 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章中国当代翻译界第一人;培养教育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傅聪;文革中以死抗争的第一名人。其子傅聪早在六十年代就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的什么时期?父亲对儿子又分别是什么态度?(在文中划出回答问题的相关语句)四、深入研讨
1联系两封信,思考: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概括)(在文中划出依据)重点语句理解:“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第二封信 成功 首先赞许儿子在成功面前没有昏头、没有因为赞美而骄傲的对待荣誉,而是冷静而平静的态度,然后回首“我的教育”和“你二十年的折磨”并对它们进行了肯定,最后说到“坚强”,这里“坚强”的意思已不是挺住困难,而是要挺住成功,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要因暂时的成功而放弃进一步的追求。
“坚强”的人2失败时要坚强,成功时也要坚强,该如何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
明确:坚强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 3成功以后,傅雷希望儿子坚强的同时,更希望儿子有一颗“赤子之心”,齐读第二封家书的2、3段,说说什么样的心灵是“赤子之心”? 重点语句理解:“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材料连接:结合以下文字理解“赤子之心”
《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这是第一次出现“赤子之心”这种说法。“赤子之心”即婴儿之心,婴儿之心当然纯洁无瑕,没有丝毫杂念,一心一意爱的是自己的父母。
后演化出“海外赤子”一词,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 明确: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这是作者认为的艺术、人生的最高境界。
傅雷希望儿子有一颗赤子之心,并用自己的赤子之心传递出的艺术报效祖国,将中国的音乐带向世界。五、小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体会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2学会给亲人写信,婉转并诚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语句,理解体会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
体验用写信的方式与父母交流。
三、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语句,理解把握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同学们读了《读家书,想傅雷》(楼适夷)这段文字,说说从这段文字的记述中,你认为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文字见学案二)二、揣摩语句,体悟父子关系。
1默读课文,勾画语句,说说从这两封信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首先,回忆分析人物、品读语句的角度:修辞手法、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表达方式(描写)、句式等。


示例:傅雷是一位 慈爱,开明 的父亲,从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因为作者连用3个反问句,层层推进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关切之意,爱子之情溢于言表。同时这种交流如朋友般坦诚,令人信赖。 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句式:
傅雷是一位 的父亲,从 “ 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因为

(学生分析依据格式,言之成理即可) 2面对这样一位父亲,阅读链接文字,思考:傅雷父子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链接材料: 傅雷曾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闲话),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明确: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在这两篇家书中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 三、给父母写信,说最想说的话
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展开深层次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它与面对面的交流有着不同的效果,请同学们给父母写封信,倾诉自己的心曲:或烦恼或快乐或理想或追求……
注意:书信格式(称呼、问候、正文、祝辞、结尾署名、日期)
(教师给学生发信封,学生写好地址、贴好邮票,统一投递,真正完成与父母的书信交流。)四、小结:
有人说,傅雷是做父亲的典范。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是做人的典范。在著名的《傅雷家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父亲,更看到了一个把艺术与人生的尊严看得至高无上的严肃纯粹的灵魂。学案说明信封的填写格式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一般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这里写收信人地址哦邮编收信人姓名寄信人地址在这里呀正文
1. 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3. 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 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5. 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