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四 标点与病句
1.(21-22·潍坊诸城期中)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主创们选取《新青年》杂志作为叙事切入点,借其串联起1915年到1921
年的历史,让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了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
B.“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伴着乐曲,大家挥动着
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C.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
D.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手机游戏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使用手机。
(一)标点
D
解析:
“沉溺于手机游戏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
2.(21-22·临沂临沭期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B.“听着,朋友,”他们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C.读实用书,做更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情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
考人生价值的人。
D.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C
解析:
A.这是一个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B.冒号应改为逗号;D.“五六天”为约数,中间不用顿号停顿。
3.(21-22·潍坊安丘、高密期末)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
多么美的色彩!”
B.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
股灼人的热浪。
C.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D.我因此得出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
才行。
C
解析:应该去掉句子中的冒号。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透过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这扇窗,使世界又一次看到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风范。
B.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
面向全球直播。
C. 3月14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在2021年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世界锦标赛中,以高分击
败对手,再次蝉联冠军。
D.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7连官兵为了
争取胜利,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军人荣耀。
(二)病句
B
解析:
A.缺少主语,应删去“使”;C.语义重复,“再次”和“蝉联”语义重复,删去“再次”;D.成分残缺,在“荣耀”后加“的故事”。
5.(20-21·济宁曲阜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红色交通员贾桂存》讲述的是梁山地下女交通员贾桂存克服千难万险,完成党交给的各种艰
巨任务。
B.全市围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发展定位,凝心聚力谋发展,乘势而上求突破,向交
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C.某学校构建的优秀传统文化“12345”育人新模式,正在区域文化的百花园中开花、生根、结果。
D.《济宁红色记忆》丛书深入展示了济宁红色文化,对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弘扬红色基因,
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B
解析:
A.成分残缺,可在“艰巨任务”后面添加“的故事”;C.语序不当,应将“开花”与“生根”互换位置;D.搭配不当,可将“展示”改为“展现”。
6.(20-21·青岛崂山区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B.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人们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
标准。
C.公园的荷花已经开放,游客身处其中,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
意。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
解析:
A.成分残缺,可将“经过”或“使”删去;B.两面对一面,可将“是否”删去;C.搭配不当,“花香”不能“聆听”,可将“聆听”改为“感受”。
7.(20-21·枣庄台儿庄区期末)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是优秀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女篮球教练。(不是病句。)
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是病句。前一分句省略主语,
后一分句又用了“使”字开头,这样句子就没有了主语;去掉“通过”或
“使”,句子就完整了。)
C.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最好的一年。(是病句。属于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D.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是病句,属于句式杂
糅。应去掉“关键在于”或“起决定作用”。)
A
解析:
语序不当,应改为:她是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B
解析:
修改不当,应将“高高兴兴地”调至“他”后面。
8.(20-21·滨州集团校联考阶段检测)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
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
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
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前)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D.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在“爱国”
前加“是否”)
· · ·
9.(20-21·东营垦利区期末)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赛龙舟、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B.只要学好文化知识,才能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C.实施素质教育后,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增加了。
D.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B
解析: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只有……才……”。
10.“文学创作部落”的一名同学,写下了这学期语文学习的感受,有些内容请你帮忙修改。
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漫游语文世界,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感染。在鲁迅的深切怀念里,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纯粹的情感;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在朱自清的春天里,A我们嗅到了酝酿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和藏在繁花嫩叶里的鸟鸣声。这里有牧羊人面对荒山戈壁种树不止倔强的坚持,有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诀别的情景时收获着“好好儿活”的勇气。B孔夫子发出“不舍昼夜”的感慨骇人听闻,谢太傅与儿女“拟雪”妙趣横生,C《动物笑谈》、《皇帝的新装》读起来令人忍俊不禁……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
(1)A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
(2)B句中有词语感彩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3)C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把“ ”(填符号)删去。
(三)综合
(1)A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
。
解析:
A句错在搭配不当,“嗅到”可以和“泥土气息”搭配,不能与“鸟鸣声”搭配。
我们嗅到了酝酿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听到了藏在繁花嫩叶里的鸟鸣声。
(2)B句中有词语感彩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解析: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该词常用于贬义,用于形容孔子的话不恰当,感彩使用不当,可改为“振聋发聩”“令人深思”等。
骇人听闻
令人深思
(3)C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把“ ”(填符号)删去。
解析:
书名号连用时,中间不使用顿号。
、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