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评价卷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评价卷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1 11:0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期中综合评价卷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1—4题 共20分)


línɡ kōnɡ
chì r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的心里,才能读出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有学者认为,这档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 之一。
D.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导析:D  A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后引号后加“的豪情”;B项,语序不当,应将“研究”与“了解”互换位置;C项,语义重复,“一种”和“之一”去掉一个。
D
3.(原创题)请按提示填写表格横线处的内容。(8分)
主题 诗文 出处 批注
自然山水 ①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②《水经注》,我国   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  .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思乡怀人 ④   ,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 “采薇”意思是采食野菜。这里运用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   .  。 ⑥  《黄鹤楼》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人生感慨 ⑦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者的鄙弃,对隐居林泉的向往。
⑧   ,   。 王维《使至 塞上》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幽微难言的复杂心情。
则素湍绿潭
浅草才能
没马蹄
地理
相顾无相识
烟波江上
使人愁
崔颢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4.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6分)
(1)【新闻点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个人信用库”。《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息会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将“无处藏身”。
答案:(示例)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
(2)【漫画鉴赏】欣赏漫画,说说其寓意是什么。(3分)
答案:(示例)这幅漫画讽刺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的社会现象,意在呼吁人们以诚待人,打造诚信社会。
(3)【拟写座右铭】请你以“诚信”为主题,给自己写个座右铭。(1分)
答案:(示例一)诚信犹如宝石,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示例二)诚信是心灵沟通的桥梁,诚信是事业成功的阶梯,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第二部分
(5—19题 共5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律诗,完成后面的小题。(6分)
【甲】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别严士元①
[唐]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②今已误儒生。
【注】 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员外郎之职。两人在苏州偶遇后,严士元要赴湖南,故刘长卿写诗赠别。②青袍:又称“青衿”。语本《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衿,学子之服。后因称读书人为“青衿”。
5.两首诗都含有“送”的含义,但表达的感情不同,请分别说一下两首诗表达的感情。(3分)
答案:李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刘诗既表达了与友人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又写出了诗人对仕途失意的不满。
6.两首诗的颔联都是写景名句,但意境各异,请根据提示,补全赏析。(3分)
李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地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出一派辽阔的景象,蕴藏着诗人到楚地游览时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刘诗  _
_
_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写出了毛毛细雨微微湿润
的衣服,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落到地上连一点儿声音都没有,营造出一种闲适恬静的意
境,道出了诗人与友人相逢,共赏江南美景的悠然自得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考虑,想到
曾经
听到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2)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译文: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但还是不如在山林空寂的时候,一人独自前往更合我意。
9.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答案: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0.请自选角度赏析【甲】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景之妙。(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案:(角度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澄澈的月光比作积水,用交错相生的水草比喻竹柏的影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灵、清亮无比,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角度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草交横可见,衬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角度三)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11.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2分)
答案:①月色美好;②环境幽静。(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乙】我初十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非常美妙,游人也还不多,风吹过亭子,月光洒落在亭上,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奏乐唱歌,并不使人厌恶。但还是不如在山林空寂的时候,一人独自前往更合我意。
(我)曾在秋天的夜里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来往,不时听到风铃之声,还有佛灯在树梢之间若隐若现。又在今年的春天,(我)和无际一起到这里拜访仲和。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一起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间心与周围清幽之景同在了。(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两次,(也就这一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三、(2023浙江宁波期末)学校“舌尖上的美食”评比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小慈和小姚搜索到三则有关“梁弄大糕”的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各题。(12分)
材料一 申遗卡片
美食名 梁弄大糕
别号 “藏在山沟里的皇帝玉玺”
所在地 余姚市梁弄镇位于浙东四明山麓,梁弄境内多森林、湖泊,物产丰富。
遗产类别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 概述 梁弄大糕,当地人也叫“方糕”“印糕”,以其用料讲究、外形美观、香甜软糯、百尝不厌,赢得了四方口碑。某相声演员曾到梁弄采风用餐时,看到制作方正精美的艳红大糕,感叹道:“真没有想到,梁弄山区小地方,竟然藏着皇帝老子的‘方正玉玺’!”
梁弄大糕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传统上,大糕只在农历三月至五月才生产。平时颜色是白色的,当地人作为早餐或点心。端午节时,做成喜庆的红色。大糕还作为结婚双方馈赠亲友的佳品。
小小梁弄大糕,融合了千年古镇浓厚的饮食文化、端午文化、婚俗文化。
材料二
1.筛粉。用筛子把拌好的米粉筛到大糕框里。
2.雕空。把大糕框里的粉刮平,雕空。
3.加馅。在十六个格子内填入豆馅,摇匀。
4.盖粉。用筛子轻洒盖面粉,再用工具刮平。
5.加印。在印板模子里抹一层红粉,再用小锤子敲印在大糕上,使红粉完全落下。
6.切糕。用利刀把大糕割开。
7.上蒸。脱框,把大糕放入三脚架上蒸,蒸上十五分钟,出笼。
8.加青箬。把整盘大糕用翻布翻转,放熟青箬垫底,再掀开翻布,大糕就做好了。
材料三 梁弄大糕口感甚佳,源于用料的讲究和颇为复杂的工艺,制作梁弄大糕需要十多道工序。首先要选当地产的上等赤豆、豇豆蒸熟,放适量糖,手工捣浆做成“豆沙馅子”,再把一定比例粳米、糯米浸水后碾成细粉,经放模、筛粉、挖孔、放馅、上粉、抹平等复杂环 节蒸制而成。做糕需要专门的木制模具,由于干粉极其松软,这是一个技术活,用力稍重或稍轻,干粉形状就变了,没有一年半载的功力还真不行。接着用木刻印花板印上“福禄寿喜” “恭喜发财”“吉祥如意”等红色字样,再用刀割开,把模具拆开拿掉,放入蒸笼内蒸熟。熟透后的大糕一块块翻出,放在青箬上(青箬即是煮过的青竹叶)就可以大快朵颐了。吃时,食客用青竹叶托着热气腾腾、莹白软糯的大糕,边吹着热气边吃;如果凉了则口感软滑爽嫩,口味也很不错。
【美食由来】
12.梁弄大糕为什么被称为“藏在山沟里的皇帝玉玺” 请结合相关材料回答。(3分)
答案:(1)①出处:相声演员到梁弄采风时,用餐时说的话;②藏在山沟里:地理上看,“余姚市梁弄镇位于浙东四明山麓”。(2)皇帝玉玺:“方正精美的艳红大糕”,与皇帝的玉玺 相像。
【美食制作】
13.材料二和材料三是班级在评选“舌尖上的美食”时收到的两篇短文,你觉得哪一篇更适合推荐给游客 为什么 请结合相关材料加以回答。(4分)
答案:(示例一)我选择材料二,分条列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详细地介绍了大糕的制作流程,使用大量的动词,将步骤说得清楚明白;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大糕制作的方法。
(示例二)我选择材料三,用整段文字介绍制作的工序,强调制作中的特殊情况,展现制作人的精深工艺;突出了印花版上的字样,有文化气息;描写大糕蒸熟后的情形,表达了对梁弄大糕浓郁的感情,也能让游客身临其境。
【美食传人】
14.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梁弄镇只有谢大妈夫妻在做大糕,九十年代中期余姚电视台记者偶尔闻之,对这种濒临失传的非物质工艺做了专题采访,拍摄了谢大妈做大糕的整个过程。元旦伊始,小慈和小姚去采访谢大妈,设计了一份采访提纲。(5分)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2021年1月1日梁弄镇大糕店
采访对象 谢大妈
采访目的                            
采访方式 深度采访,照片拍摄
采访器材 相机、纸、笔
采访问题                            
(1)上面是小慈和小姚初拟的采访提纲,请你为采访目的填上恰当的内容。(2分)
采访目的:
答案:采访目的:了解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梁弄大糕如何守旧出新的问题。
(2)请你根据上面的相关信息,就采访目的,设计一个采访问题。(3分)
答案:(示例一)谢奶奶,随着梁弄大糕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这个行业,会对你们店铺的生意造成冲击吗
(示例二)不少商铺为了吸引客户,尝试开发多种口味,谢奶奶,您认为新一年梁弄大糕的制作与销售,该怎样平衡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示例三)大糕的制作需要手艺人的专心、耐心与恒心,现今情况下,谢奶奶,您会怎样选择接班人来传承与发扬梁弄大糕呢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托尔斯泰的眼泪
余 杰
①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夏里亚宾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世人激奋的巨匠。以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但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壮、宽肩阔背。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他双手冰凉,小声说: “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
②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士兵的最后一句话:愿天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
③许多人把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当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那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托尔斯泰”来看待,他完完全全地投入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这时,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听众。正是在这种平常的心境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流泪的托尔斯泰比海伦还要美丽,我觉得。
④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与他最亲近的人物之一是年轻的秘书布尔加科夫。布尔加科夫是托尔斯泰热情的崇拜者,当时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他在《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到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我真高兴,非常高兴,”他说,“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片刻之后,托翁关切地问:“您的嘴唇怎么这么干哪 您不舒服吗 ”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可能是累了,因为晚上在车厢里没有睡好”。“那你就躺着吧,”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当我读到这个片段时,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一座怎样的大山啊,你已经感受不到它的高度。有的半高的山,很有些凌人的气质,做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来。
⑤看看真正的大山吧——这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老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一见面,托翁就把年轻人当作家里人。托翁面对二十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时,就像是老爷爷见到小孙子一样。托翁真不愧是大作家,一个照面就发现了年轻人干裂的嘴唇。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沐春风。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
⑥那些汗牛充栋的颂歌,在这样一些细节面前轻如鸿毛。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 歌的。
(有删改)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夏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两人拜访托翁并合作表演《老伍士》。托尔斯泰被眼前的这两位年轻人深深感动了,以致流下了眼泪。
B.文章引述了布尔加科夫《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时说的“当我读到这个片段时,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因为这一细节描写取材于生活小事,写得非常精彩。
C.文章用年轻艺术家夏里亚宾和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对比托尔斯泰的“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的特点。
D.“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这句议论意在表明托尔斯泰是真诚关心别人。没有过多的客套,没有程式化的接待,有的是对每一位来访者最真诚的关心、问候。
D
导析:D A项,“托尔斯泰被眼前的这两位年轻人深深感动了,以致流下了眼泪”分析错误,托尔斯泰流下了眼泪是因为人物的命运,表演的结局。B项,“这是因为这一细节描写取材于生活小事,写得非常精彩”分析错误,应该是细节体现了托翁的人格魅力,而非细节写得怎样。C项,“对比”说法错误,两人与托尔斯泰之间不构成鲜明对比。两人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他们见到托尔斯泰时感到真人和画像中不一样,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
16.文章第①段花大量笔墨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①突出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拜访托尔斯泰时紧张而激动的心情;②体现了托尔斯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无比崇敬;③与下文跟托尔斯泰进一步接触之后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托翁的形象。
17.文章第③段中说“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伟大与平凡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伟大体现在:他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巨人。平凡体现在:他也有作为普通人的脆弱;他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对于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关心、爱护。
18.文章第⑥段为什么说“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①文学巨人托尔斯泰,在生活中更多地展示出一个普通人的风貌。②他从未以伟人自居,不为名声所累,回归自我的本真状态,有着作为普通人的脆弱。③他待人谦恭,把每一位客人当作朋友,给予每一位来访者最热切的接待,他让人们感受到他最真诚的一面。④这种生命本真状态的展示,是任何赞颂、溢美之词所无法达到的。(意对即可)
五、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19.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人,老师组织大家一起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
老师:同学们,这本书比较特别,有两个中文译名——《西行漫记》和《红星照耀中国》,你更喜欢哪 一个
小文: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因为(1)  (3分)
小金: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幸福,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让人肃然起敬。
小华:你说得真好!我最佩服的就是这部作品中的(2)          ,(1分)因为他(3)   (2分)
答案:(示例)(1)“红星”和“中国”让我们对书的内容一目了然,书名象征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呈现出一种蓬勃且不可阻挡的力量,而这恰恰是对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最真实的写照。
(2)彭德怀
(3)性格刚烈,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
第三部分
(20题 共50分)
答案:略。
20.(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50分)
材料一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
材料二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
材料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谢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