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上 第八单元第二课时《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上 第八单元第二课时《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7-24 14:5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第八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简单的组合 单元 八 学 科 数 学 年 级 二
学习目标 在观察与操作中探究组合的方法,弄清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重点 不重复,不遗漏的组合方法。
难点 不重复,不遗漏的组合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分享展示 个性复备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事物的排列,
还进行了有趣的数字游戏。今天我们再来玩一个数 认真倾听、思
导入新课
字游戏,不过游戏规则与之前不同,看看谁答得又 考,回顾旧知。
快又准。让我们马上进入数字游戏吧!
新知探究 二、探究新知 1.数字游戏。(教材第 98 页例 2) (1)任意抽取 3 张数字卡片中的 2 张,并求和, 得数有几种可能? 师:又到了同学们期待已久的数字游戏。请大家先 猜一猜,再动手试一试,并记录。 出示卡片:5、7、9 贴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从 5、7、9 三张卡片中任意抽取两张, 并求和,列出可能的得数。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在黑板上演示。 学 生 认 真 观察、思考,独立完成。
师: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可参考排列的思维方式来解答。 学生介绍:第一种方法:先挑出两个数字 5 和 7, 不管怎样排列,5+7=7+5=12;再挑出 7 和 9,同样7+9=9+7=16;最后挑出 5 和 9,同样 5+9=9+5=14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想法。
(
1
/107
)
所以得数有 3 种可能。 第二种方法:先挑出 1 个数字 5,然后分别把 7 和 9 作为第 2 个数字,得出 2 个结果:12 和 14;若先 挑出 1 个数字 7,然后分别把 5 和 9 作为第 2 个数字,得出 2 个结果:12 和 16;若先挑出 1 个数字 9, 然后分别把 5 和 7 作为第 2 个数字,得出 2 个结果: 14 和 16。综合上面 3 种情况,可得到 12,14 和 16 三种得数。 (2)引导评价: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选择适 合自己的方法掌握。 2.握手游戏。(教材第 98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 出示课本第 98 页“做一做”小朋友握手图片。 师:来数学王国游戏的小朋友还真不少。你们看, 这 3 位小朋友碰面了,他们在做什么,先想一想, 他们每两人握 1 次手,3 人握几次? 3 人一组,先握手,试一试,再回答。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黑板上画图演示。 小 组 合 作 交流,共同探讨。组内分享。 小组代表上台分享,全班分享汇报。
小结:3 个人每两个人握 1 次手,3 人一共握 3 次手。
组织讨论:为什么用 1、2、3 中不同的两个数能排出 6 个两位数,而三个人握手只握了 3 次? 小结:明确排列与顺序有关,而组合与顺序无关, 让学生理解在排数字时数字可以换,而握手交换没 有用,还是那两个人握手。
当堂测评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 98 页“做一做”第 2 小题。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角、伍角的纸币和 1 角的硬币,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情况进行讨论:① 取出一张伍角纸币时,刚好可以买到拼音本;②不 用伍角纸币,取出一张两角的纸币,那么要想买到 拼音本的话,就还差 3 角钱,可以用 3 枚 1 角的硬 币代替,还可以用 1 张两角纸币加上 1 枚 1 角硬币代替;③既不用伍角纸币,也不用两角纸币,那就 只能用 5 枚 1 角的硬币付钱。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99 页练习二十四第 3、4 题。 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举手汇报,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本节课在玩中学、玩中思,两个游戏让 我们感受到了简单事物进行组合的过程。 师生一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和 总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简单的组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