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文档属性

名称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03 19:5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欣赏语言,体会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伏尔泰作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带给同时代及后世的思想革命。 ? 学习重难点1、学习演讲语言的鼓动性和感召力。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抓住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生于军官家族。主要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凶年集》、《惩罚集》、《历代传说集》和其他许多戏剧作品,对后世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作者简介 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  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 伏尔泰猛烈抨击过卢梭的一部书,但是,当伏尔泰得知当局要封禁卢梭的这部书时,他挺身而出为之辩护。他对卢梭说:“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种话的权利!”这句话一直被民主论者奉为是知识分子美德的最高体现。 1778年5月30日,“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在1878年5月30日,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这篇演讲是文坛泰斗对思想大师的崇高礼赞,也是对正义的呐喊,良知的呼唤,是演讲中的精品。写作背景 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 启蒙运动陨落(  ) 诅咒(  )(  )
弥留(  ) 灵柩(  ) 诉讼(  )
无聊(  ) 凌驾(  ) 深邃(  )
睿智(  ) 蕴涵(  ) 怜悯(  )
污蔑(  ) 鞠躬(  )
恪尽职守(  )读准字音yǔnzhòumíjiùsòngliáolíngsuìruìyùnmǐnkèmiègōngzǔ陨落:
灵柩:
睿智:
登峰造极:
媚上欺下:
恼羞成怒:
心平气和:词语解释 指天体或重要物体的高空坠落,比喻重要人物的逝世。本文是指像巨星一样的伟人伏尔泰与世长辞。死者已经殓入的棺材。英名有远见。比喻达到顶峰。有意讨好上司,起欺负下层人民。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音频朗读 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9)总的评价伏尔泰在历史上的非凡地位,世纪性的贡献。回顾历史,伏尔泰为被压迫的人类而孤军奋战。整体感知 总结全文,再次揭示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激励后来人。 第三部分(10-12)第四部分(13-14)赞美人格,伏尔泰具有睿智的微笑。   1、请在第一段中找出最能体现雨果对伏尔泰评价的一个词和一句话,原因是?  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因为伏尔泰生活的年代反映了法国18世纪的特点。他启迪人们思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课文讲解  2、从雨果的演讲,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作为学者,他用著作同封建专制制度斗争,在思想上有卓越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教导人们走向自由”;既是学者又是斗士  作为斗士,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用行动为受害者辩护,替弱者伸张正义,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鼓舞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走出来,为人类争得民主、自由和人权。3、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他的哪些特点?   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表现了他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优秀 品质;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表现了他的善良、仁慈、博爱的宽广胸怀;微笑体现了伏尔泰讽刺幽默的战斗性格。  伏尔泰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因为从那时起,“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一切都要放到“理性”法官面前受审,人们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总之,“新纪元”的说法是对启蒙运动意义的高度评价。   4、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1、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形式。 “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未来”象征着争议与光明。伏尔泰受到“过去”的诅咒与“未来”的祝福,正反衬出他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启蒙的硕勋,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形式”。品味语言  2、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伏尔泰的微笑是对愤怒情绪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之后的宽恕与安详;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讥讽是比对手站得更高的俯视、轻蔑;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安抚,是最为真挚的仁慈与博爱。他用智慧的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把迷信和丑恶照得透亮,催生出平等、博爱、理智和和平等“黎明的曙光”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思想是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意味着人民普遍地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这句话揭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与巨大贡献。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这句富有激情的生动呼告,表现出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着:长眠于坟墓的伏尔泰曾经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无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这句话,极其巧妙地呼应着演讲开头“他的摇篮……,他的灵柩……”,而且把18世纪与19世纪,把整个人类解放的光辉历程,都融合在一起。课堂小结  雨果用诗一股精美的语言,热情赞誉了伏尔泰卓越的历史贡献、伟大的人格魅力,再现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使这个形象永驻人们心中。表达了对伟人的崇高礼赞,同时,对现实的关注也促使作者发出了对正义与良知的呼唤。yǔn_____落 深suì ________
kè_____尽职守 污miè_______陨邃恪蔑1、根据拼音写汉字课堂练习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以______ 战胜暴力,以______战胜专制。
  2.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 __________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__________的伏尔泰。微笑 嘲笑恼羞成怒心平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