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教学案
1沁园春 雪
编写:程光华 审稿:于钢
【目标明示】
1.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诗歌的内容。
2.品读课文,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表达的感情。
3.赏读课文,品味凝炼贴切的语言,领会诗歌意蕴。
【目标导学】
一、整体感知
1. 听录音,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 自由朗读课文。
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3. 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4. 上下两阙各写了什么内容。
二、品味探究
1. 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2. 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3.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4.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5.“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6.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7.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目标检测】
一、积累·运用
1.《心园春 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
______。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沁(qìn)园春 原弛蜡象 分(fèn)外妖娆
B.江山多骄 稍逊风骚(sāo) 惟余莽莽
C.一代天骄 略输文彩 还看今朝(zhāo)
D.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 竞折腰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二、阅读·感悟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
,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1.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诗句。
2.请写出上阕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表达·交流
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首词上阕末三句诗的意境。
【资料链接】
1. 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 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 介绍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3.如何品诗
人们常把欣赏诗歌叫“品诗”。所谓“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是要细心地认真地思考和回味;第二是要凝神定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和比较稳定的情绪下进行欣赏活动;第三是要展开想象、联想的翅膀,从自身的文化知识和经验中寻找与诗歌意念相对应的形象感受;第四是用必
要的重复来加深对诗情诗意的把握。
4. 咏雪诗句集锦
1.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4.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5.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8.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9.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1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1.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1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参考答案
【目标导学】
一、整体感知
1.略。2.略。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下阕议论、抒情。
二、品味探究
1.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2. “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4. 虚景。“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5.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6.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7. 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目标检测】
一、积累·运用
1. 词 词牌 雪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 D 3. D
二、阅读·感悟
1.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2. 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
3.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里雪飘”在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方雄伟壮观的雪景概貌图;在结构上,总领起下文的描写,为下文具体分写雪景作好铺垫。
三、表达·交流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