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教 材 解 读
一、教学内容
认识圆及轴对称图形。圆的周长。圆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一)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二)理解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圆的周长计算 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三)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面积。
(四)学生经历尝试、探究、分析、反思等过程,培养数学活动经验,在解决一些与 圆有关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生活实例、数学史料,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
(一)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
(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学难点
(一)理解圆周率“π”。
(二)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五、教学策略
(一)在这个单元教学中,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动手操作、比较、测量等多种数学活 动,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圆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注重渗透“化曲为直”、“将一个图形转化为另一个图形”的转化思想。
(
85
/153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圆的认识 单元 五 学 科 数 学 年 级 六
学习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 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 能力。
重点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分享展示 个性复备
导入新课 一、练习导入1.想一想: 在下面的套圈游戏中,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 ① ② ③ 2.名 人 名 言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毕达哥拉斯 二、教师谈话:今天就来研究圆。板书课题:圆的 认识。 指名说一说.
新知探究 1.学习圆的认识。 教师谈话: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精巧的手工 艺品到气势宏伟的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比如: (1)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圆形的东西?
教师总结: (2)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 教师总结: 我用杯子口画;三角板上的圆可以画;用手画 ;用绳子画 ;用圆规画 。 指名说一说。
(3)怎样用圆规画圆?
指名说一说。
说一说:你是怎样画圆的? 教师总结: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3) 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简单来说就是:定长(半径),定点(圆心),旋转一周。 教师讲解圆各部分的名称。 小组合作画出一个圆。 小组合作,说说 自 己 的 画 法。
学 生 认 真 听讲。
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圆心。用字母 O 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 般用字母 r 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字母 d 字母表示。 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 教师总结:填一填: 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都可以( )。圆是( )图形,直径是圆的( )。 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它们的长度( )。 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直径,它们的长 小组合作,完成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
度( )。 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 ),半径是直径的( )。 说一说:圆的中心位置由什么决定的?半径决定圆 的什么? 2.学习用圆设计漂亮的图形。 (1)教师谈话:用圆可以设计许多漂亮的图案。下面的图形就是用圆规和直尺一步一步画出来的。 指名说一说。 学生便看书边画。
自己看书,试着把这个图形画出来。教师总结画法。 (2)请用直尺和圆规画一画下面的图形。
当堂测评 巧补天窗。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算式 2 厘米,画出的圆半径 ( )厘米,直径是( )。在边长 4 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 的半径是( )。 在长 8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圆的半径是( )。 我是大法官,对错我来判。 ( )水桶是圆的。 ( )圆的直径是半径的 2 倍。 ( )两个圆的直径相等,半径也一定相等。 学 生 独 立 完成。
(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在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填 表 按要求画圆。 半径是 1.5 厘米。 直径是 4 厘米。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学生畅所欲言 说一说。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