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1 12:4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课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进行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些内容、再让学生思考这些内容与课题之间的关系,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从而梳理课文行文的思路,了解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并借助相关阅读资料进一步领会文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了解张思德的生平事迹,把握每个自然段的核心内容。
1、简要介绍这篇演讲发表的历史背景,简要介绍张思德同志的生平事迹,学生观看视频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2、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人民服务)
3、围绕这一中心论点,默读全文,交流“怎样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勾画相关的依据。
4、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①如何对待“死”——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②如何对待批评——强调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
③如何对待困难——强调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和光明;
④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强调不管是谁,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把握篇章与重点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2—5自然段,思考:毛泽东同志是如何清楚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小组讨论,并派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学习第2自然段:可以让学生自读自悟,发现作者是先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论证自己的观点,接着具体说明了两种不同“死”的意义,论证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的观点。
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初步感受恰当的关联词可以让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和严密。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能否将这些句子的顺序打乱 引导学生在朗读、讨论中体会到,这四个句子都是紧扣“不怕批评”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内容越来越具体,逐层深人地刚明了正确对待批评的问题。
学习第4自然段:毛泽东同志把怎样实现革命目标的意思阐述清楚后.用“不过”引出一句饱含感情的话:“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并且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学习第5自然段:毛主席回答了如何对待那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
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毛泽东主席为什么要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进行演讲?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总结课文的写作手法。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论点从不同侧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每一段集中讲述一个观点,段与段之间又形成了一个逐层深入地结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