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
(1)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 孟德尔(1822—1884)(2)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定律重新被欧洲的三位科学家发现,遗传学就同这个“再发现”一起诞生了!直到1900年,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取得成功的原因
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选用 作为实验材料。
巧妙的研究思路:采用由 到 的研究方法。
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能科学地运用 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程序科学严谨:
豌豆一对多对统计学(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总结规律。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矮茎高茎P×(杂交)高茎F1(亲本)(子一代)正交反交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在F1代中,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3 ∶ 1这种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1、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 实验现象的验证:测交让F1与隐性亲本杂交,来检测F1的基因型实验方法 F1 30 : 34dddddDDDddd1 : 1F1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D和d),比例为1:1。 1 : 1分离定律的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不相______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_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遗传给后代成对存在融合分离分离配子三、分离定律的实质(1)实质:
(2)适用范围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一、遗传题型的分类及解题思路
(1)正推法
①方法:由亲代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
②实例:两个杂合亲本相交配,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及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由杂合双亲这个条件可知:Aa×Aa→1AA∶2Aa∶1aa。故子代中显性性状A_占3/4,显性个体A_中纯合子AA占1/3。(2)反推法(逆推法):已知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
①隐性突破法:若子代中有隐性个体(aa)存在,则双亲基因型一定都至少有一个a存在,然后再根据亲代表现型做进一步推断
②根据子代分离比解题
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1→亲代一定是杂合子,即Bb×Bb→3B_∶1bb。
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
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即BB×bb、BB×B_→B_,此法又称作分离比求解法。二、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课 时 训 练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在于: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具有稳定遗传、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差异悬殊,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人工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