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1 动物的运动形式和能量供应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7.1 动物的运动形式和能量供应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7-21 12:3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6单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十七章 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给
学习目标
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举例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动物的运动形式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具有各自不同的运动形式。动物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使动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青蛙 青蛙在水中用四肢划水游泳,在陆地用四肢跳跃。
动物通过运动,能够主动、有目的、迅速地改变其空间位置,这也是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游泳、爬行、行走、跳跃等。例如,蜻蜓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海鸥能够在高空展翅滑翔。
蜻蜓的飞行
海鸥的滑翔
动物的飞行运动形式举例
陆生动物中的蜥蜴能够在岩石或树木上灵活地爬行,熊能够在山林间或冰雪上平稳地行走,马能够在草原上快速地奔跑。
蜥蜴的爬行
熊的行走
陆生动物的运动形式举例
水生动物适应水生环境,它们的运动形式以游泳为主,游泳的方式也各具特色,如鱼主要靠尾部的摆动,海龟则靠四肢的划动
鱼的游泳
海龟的游泳
水生动物的游泳运动形式举例
活动区域 运动方式 动物名称
水中
陆地
空中
游泳
漂浮
鱼、蛙、虾、海龟、海豚、企鹅等
水母、水螅类、细菌等
行走
奔跑
爬行
跳跃
大象、熊、企鹅等
鸵鸟、马、豹、老虎等
蛇、蜗牛、蜥蜴等
蛙、袋鼠等
飞行、滑翔
鹰、蝴蝶、蜻蜓、蜜蜂、麻雀等
各种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
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
观察图中鸟的体形、翼和骨骼。说出鸟类有哪些适应飞行的特征?
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的阻力;前肢特化为翼,体表被覆羽毛,两翼的上下扇动,会使鸟快速向前飞行。通过解剖鸟还可以看出:鸟的骨骼薄、中空、坚固,减少了自身的质量,有利于在空中飞行;硕大的胸骨附着发达的胸肌,有利于展翅飞翔。直肠短;体温恒定。此外,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比较完善,能为飞行提供所需的能量和氧气。
大多数鸟有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同样,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也有其适应水中游泳的特征。例如,鲫鱼的鳃布满了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从水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体表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水流速度等信息。
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以便觅食和避敌,还具有适应陆地上生活的呼吸器官、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动物通过运动可以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例如,在草原上,狮只有通过快速的奔跑才能捕食到其他奔跑的动物。有些动物通过运动还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所。例如,一些鸟类通过迁徙,除了获取足够的食物外,还能在适宜的环境里完成生殖活动。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动物运动的意义:
可以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动物通过运动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食物。食物被动物消化吸收后,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动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例如,鸟类飞行所需要的能量就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
鸟类飞行的能量供应示意图
消化吸收
呼吸作用
释放能量
动物运动的直接能量来源
ATP (三磷酸腺苷)
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食物
科学家发现,一些动物有特殊的生理活动,如萤火虫发光、电鳗放电,所需的能量也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
萤火虫之所以能发出光来,是依靠它腹部一个特殊发光器发光的。这个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的表皮组成。反射层是一种不透明的细胞,细胞内含有一些白色颗粒状尿酸盐的结晶,它能阻挡光射入虫体内,并能通过透明的表皮把光反射到体外去。在发光器的主体发光层中,则含D-荧光素、三磷酸腺苷和2价镁离子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虫体内的荧光素酶催化作用下,能进行复杂的“荧光素──荧光素酶”的氧化反应,生成一些处于激发态的新物质,这些物质经转换后,就能发出光亮。
萤火虫发光
电鳗是活的“发电机”。它尾部两侧的肌肉,是由有规则地排列着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组成,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相隔,并有许多神经直通中枢神经系统。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只能产生150毫伏的电压,但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
电鳗放电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谢谢观看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