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单元 七 学 科 数 学 年 级 四
学习目标 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 1 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 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重点 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 1 格表示多个单位。
难点 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分享展示 个性复备
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蔬菜统计表。 请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二、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图。 学生独立完成。
新知探究 一、学习 1 格表示多个单位条形统计图 1.出示例题 2 下面是四(1)同学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 统计表。 提出要求:请在下面的统计图中选一个,把统 计结果表示出来。 展示画图结果,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学生独立选择,画图。 指名说一说。
(
。
)
教师总结:有时候为了美观和方便,可以用一格代 表多个。 完成练习题。 ①左边的图每格代表( )人,右边的图每人代表( )人。 ②( )边的统计图比较合适,因为( ) ③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 说一说:如果最喜欢牛奶的 5 人,在左图中怎样表示? 教师总结:可以用半格代表 1 人。 2.出示例题 3:这是几个同学在一个路口儿统计了 20分钟后得到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统计表。 学生独立填写。 指名说一说。
说一说:能把上面的结果用“以 1 代 2”的条形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如果用每个格代表 2 辆车要画很多个格儿,太麻烦了。这一种情况下,可 以也可以一格代表多个。 观察统计图,思考。 机动车通过的辆数统计图 学生小组讨论, 展示汇报。
① 这个统计图一格代表几? ② 什么情况下用 1 格代表 5 两车比较合适? 教师总结:这个统计图一格代表 5,统计的数字 多数是 5 的倍数时可 1 格代表 5。 (3)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每格代表积合适? 学生看一看, 说一说。
教师总结:统计的数字都是 10 的倍数,所以 1 格 代表 10 合适。 3.议一议:在画统计图时,怎样确定统计图的格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在画统计图时,一格 可以代表 2 个,也可以代表多个,视情况而定。 指 名 说说。 一
当堂测评 一、课堂练习 1.根据统计图填一填。 学生小组讨论, 展示汇报。
1 个表示( ) 1 个表示( ) 直条表示( ) 直条表示( ) 学生独立完成。
1 个表示( ) 1 个表示( ) 直条表示( ) 直条表示( ) 2.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统计图。
(1)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图填一填。 ①统计图中,1 格代表( )票; ②得票最多的是( ),与得票最少的( ) 相差( )票; ③ 共有( )名代表投票。 3.根据育兴小学各兴趣小组人数填一填。
根据统计表填空。 如果画统计图,一格代表( )比较合适, 一共( )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其中,参加( ) 小组的人最多,参加( )的最少。 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4、( )河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大约长( )米。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在画统计图时,一格可以代表 2 个,也可以代表多个,视情况而定。 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
板书设计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