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万物有灵,举办“心爱之物”班级展》
年级/册次 五年级下册 单元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一、教材内容简述本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三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略读课文一篇《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作者“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通过对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二、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情抒发感情的方法”,把情感寄托在描述的事物中,是文章表达情感的常见方法。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品味表现事情特点的语句,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本单元课文描述的不同事情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另一语文要素)是 “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重在引导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这是在把内容写清楚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要求学生习作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的设计重在抓住四篇文章中的共通价值,即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并从课文学习中受到启发,发现事情的特征与抒发的感情之间的关联,并能关注身边的事物,写出对身边事情的情感。三、学习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1.通过“我读我识我写”的活动,学生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24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正确书写29个生字,理解并会写26个词语。2.在“做个好策划”的活动实践中,学生能尊重不同见解,梳理总结集体意见,制定出班级心爱之物展览会公约。3.在“读懂作家笔下的浓浓情思”学习情境中,学生观察、发现普通事物蕴藏的不寻常的“美”,提高观察、思维能力。4.通过“记下我的心爱之物”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特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并乐于分享习作。(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重点教材内容:l 阅读1.《白鹭》2.《落花生》3.《桂花雨》4.《珍珠鸟》l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l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l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1.挑选心爱之物,学会给心爱之物设计介绍卡。尊重大家的不同见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展览会公约。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情思,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3.能把自己与心爱之物之间的故事写清楚、写生动,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并乐于分享习作。 四、单元教学建议(一)关于大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以“一花一鸟总关情”为主题,整合三个任务八个活动进行学习。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习作、语文园地等整合在“做个好策划、读懂作家笔下的浓浓情思、记下我的心爱之物”三大学习任务之中。每个任务之中再设计若干个活动,如“我想带它来参展,制定展览会公约;读读散文,感受作者在文中寄予的对白鹭、花生、桂花雨、珍珠鸟的特殊情感;写写心爱之物,抒发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初步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口语交际先学,设置“心爱之物”班级展的大情境。语文园地整合融入课文教学中。习作顺势展开,运用习得的方法加以运用。(二)关于识字写字。坚持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有机结合。首先,在初读时,选择重点的字、词、句等组块出示,集中学习。然后在朗读课文中渗透多种方法开展随文识字,巩固集中识字成果。本单元形声字较多,陌生词较多,多音字难辨别,可以充分利用造字规律以及字音形规律,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三)关于朗读。本单元朗读重点是带着画面读,带着情感读。本单元多为散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进入情境,关注词句的轻重缓急,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到的情感。还可以借助图画、文字、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内化对散文的理解,感受独特的情思。(四)关于习作。只有真实情境才能激发写作内驱力,本单元设置了“心爱之物”班级展的大情境。首先,了解班级展需要的准备工作,学会策划班级展活动,制定班级展公约。接着,在课文教学中渗透言语表达的密码,特别是“借物抒情”“对比”手法的运用,适时的小练笔提供表达的支架,为后面完整的习作做铺垫。最后,在单元主题情境下,学生参与“心爱之物”班级展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参与活动的同时完成写作任务,分享“心爱之物”。特别需要关注习作的评价反馈与修改。(五)关于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情抒发感情的方法”,把情感寄托在描述的事物中,是文章表达情感的常见方法,也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大单元的设计聚焦了这一语文要素,结合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品味表现事情特点的语句,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本单元课文描述的不同事情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还通过阅读链接、推荐阅读,让学生从多角度去阅读与理解,在多篇阅读中运用,实现从“学习”到“运用”的跨越。
人文主题 一花一木总关情
语文要素 1.(阅读)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2.(习作)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学习目标 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借助具体事物”是整个单元作者抒发与一花一草思想感情的一种具体方法和路径。本单元教材围绕这个语文要素,设计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具体如下:《白鹭》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将感情融于描写中的。《落花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课文借助花生抒发感悟的方法。《桂花雨》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这一具体事物表达思乡怀旧之情的方法。《珍珠鸟》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人与鸟之间的情意。以上这些要求为我们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提供了依据和方法,阅读学习分解目标如下: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3、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4、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通过描述不同的事物,寄寓了不同的情感。教学时以读为主,边读边理解,感受并积累具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和句子,把“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这一要素贯彻到整个单元的教学始终。识字写字训练要素1.认识25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5个词语。2.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写作训练要素“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是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围绕这一要素,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四篇课文都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意味着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对前面四篇课文所学表达方法的运用,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有特点的表达方法。通过关注文章结构与表达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为单元习作做好必要的准备。“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是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具体目标分解如下:1、能多角度、有目的地对事物进行观察。2、能把事物的外形描述清楚,运用对比、描写等方法突出事物特点,并借助事物抒发内心的情感。3、能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重难点 1.认识25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白鹭》。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5.体会、积累蕴含作者感情的句子。6.能仿照课文,写出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多种学习识记字词的方法,因此字词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时点拨指导。阅读方面,五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完全独立阅读,所以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升,以及阅读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中,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是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引导。习作方面,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表达技巧,对学生来说找到一件具体事物不难,用文字将事物描述清楚也不难,难点在于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借助事物抒发内心的情感。
教学思路 学习主题: 万物有灵,举办“心爱之物”班级展计划( 15 )课时
大任务:“心爱之物”班级展
任务一 明确心爱之物,发布单元任务 ( 2 )课时
活动1 通过单元导语页,整体感知单元内容,点名单元主题“万物有灵”。明确单元任务,商讨制定心爱之物卡片。
活动2 单元整体识字教学
任务二 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 9 )课时
活动1 精读课文《白鹭》,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将感情融于描写中的,制作动物卡片。
活动2 精读课文《落花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课文借助花生抒发感悟的方法,制作植物卡片。
活动3 精读课文《桂花雨》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这一具体事物表达思乡怀旧之情的方法,画喜爱之物卡片。
活动4 略读课文《珍珠鸟》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人与鸟之间的情意,完善物品卡片。
活动5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和展览公约
活动6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完善心爱之物卡片,书写心爱之物。
任务三 展出心爱之物 ( 4 )课时
活动1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讲评
活动2 召开“我的心爱之物展览会”展示、评比记录册,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情。
活动3 召开展览会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