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下《角》
创新整合点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过程,使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了白板的在教学中可以直观操作的功能,形象的展现本堂课所需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它的形、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优化课堂教学。
从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大小概念是这节课的关键,而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则是这节课的难点。因为学生认知水平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其思维活动需要一定的感性材料作支持。而让学生直观感知不管边伸长还是缩短,角的大小始终不变,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做到。比如用实物演示,首先角的两边伸长缩短的教具难以制作,其次是演示时角的位置方向大小容易变动,不易比较。在引入时利用白板程序中自带的三角尺直观的复习了如果验证是否是直角。在教学教学“角的大小和边的开合有关和长短无关。”环节时,先让学生利用小棒搭一个角,然后自己来让这个角变大变小,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开合有关。接着我设计了一组角的大小比较前两组都容易看出角的大小,而第三组的2个角虽然一样大但是有一个角的边更长一些,此时学生会觉得边长的角更大。这时,我借助白板演示把两个角移近,并通过旋转使它们重合,让学生自己发现两个角一样大,从而理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样,不但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两个角一样大,而且也教给了学生比较物体大小的不同方法,蕴含了数学学法的指导。
教材分析
《角》是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下第四册第六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一个内容。在这节课中学习的是图形中的角。在第三册教材中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在实践活动中(用制作的直角量具和三角尺寻找生活中的直角),渗透了直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本课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辨别,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体现了方法的一致,使学生容易掌握。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例如,在描述地铁标志的三个角时,可以说出“图中锐角和钝角,但是没有直角”的结论,二年级上学期就只能说有三个角,没有直角。另外,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整节课我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因为学生对于角并不陌生,而且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对于角的认识并不规范,本节课的知识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引发出来的,又让学生动手操作,所以本节课学生的兴趣会很高,对于比较角的大小,学生会比较,但总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学生心理明白,但并不一定会用语言表述,所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规范教学来真正认识角。
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P51、52《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能正确辨认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与它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所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具准备:游戏棒(或小棒),铅画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图片,找角
1、出示图片:这是小朋友喜欢的滑滑梯。(点出锐角)我在滑滑梯上找到一个图案他叫什么名字?(角)
2、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角有什么?(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谁能上来指一指这个角的直边和顶点在哪里。(生上台指)
3、你还能在滑滑梯上找到角吗?
4、复习直角:(去掉滑滑梯)我们找了那么多角,我选了几个,在这些角中有没有已经认识的角?它叫什么名字?(直角)
5、这个真的是直角?我不信,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验证它真的是直角呢?(三角尺)(点出三角尺)你能说说怎么来验证吗?(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
师:上学期我们认识了角和直角也学会了用三角尺来验证,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角。(板书课题)
二、新授
探究一: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小朋友都有两根小棒请大家用它做一个会活动的“角”。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制作情况。
2、接着我们来做个魔术师把这个“角”变得大一些。
3、我也做了一个角,你能来变一下吗?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生1:我拿着“角”的两条边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和他不同,我只动了“角”的一条边。
当角变大的时候这个角的边会变长吗?(不会)
4、现在请各位魔术师把“角”变得小一些。
学生操作后,请同学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把“角”变小的?
生:把“角”的两条边往里推,“角”就变小了。
角变小了,角的边变短了吗?(没有)
5、刚才我们分别把角变大变小了现在请你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讨论一下“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追问和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开合有关,“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6、练习:比较角的大小。(用手势表示大的那个角的编号)
最后一组问:大家仔细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1:“角”的两条边都变长了,两边叉开的大小没有变。
生2:“角”的两条边都变长了,“角”的大小没有变。
问:“角”的大小和什么无关?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探究二:角的分类
1、刚才我们知道了角的大小和边的开合有关和边的长短无关。现在请你用水彩笔在铅画纸纸上画一个任意大小的角。(出示各种角)
2、有那么多的角,你能把他们分分类吗。(请学生上台分类,汇报分类的方法,引出锐角和钝角)(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小结:这些角比直角小叫锐角。这些角比直角大叫钝角。
3、钝角、锐角和直角是角家庭的三兄弟,如果按角从大到小给他们排排队,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4、请你告诉你的同桌小朋友,刚才你画的是什么角?并请同桌小朋友验证一下。
5、屏幕上也有几个角请大家来判断一下(出示选择题)
第三题时问:到底是什么角我们怎么来确定?(三角尺量)
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的时候可以先观察,然后用三角尺去验证一下。
三、练习
1、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
(2) (3) (4)
(5) (6) (7) (8)
直角
锐角
钝角
请小朋友拿出练习纸把纸上的角分分类
核对
(聚光灯)我们先来看这两个直角,他们一样大吗?我们来验证一下。
小结: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那么所有的锐角一样大吗?钝角呢?
小结: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可以有很多种,而直角的大小只有一种。
2、选择(手势表示)
1、 直角比钝角( )
①大 ②小 ③一样大
2、锐角比钝角( )
①大 ②小 ③一样大
3、角的边越长,角的大小( )
①越大 ②越小 ③不变
3、钟面上的角
角在我们生活里处处可见,你们看这是什么?(钟)现在是什么时刻?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什么角?(钝角)现在又是什么时刻?现在的角呢?(锐角)请你想一想什么时刻时针和分针会夹成一个直角?(3时,9时
4、生活中的角
在我们生活中除了钟面上有角还有许多东西上也有角,每位小朋友手上都有一幅图请你找一找角在哪里把他找出来吧。
四、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师:角的三兄弟是锐角、直角和钝角,角的大小和边的开叉有关和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反思
新课标明确指出: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例子里,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数学知识得到提升。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机械的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去一步步告诉学生角是怎么变大的,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角出了直角还有锐角和钝角。而是让学生在亲身感知的过程中去体会角的特征。在教学设计时以学生“做数学”为基点,其实“做数学”的过程就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同时在教学时我尽力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从观察、猜测、思考、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创造自己的数学。例如在复习引入中,出示学生喜欢玩的滑滑梯,让他们在此寻找角,这时学生就马上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纷纷举手要求寻找,并能在图中找到很多,使得课堂气氛在一开始时就能提升。而在课的最后则是选用了钟面上的角和生活中各种图案的角作为练习,让学生发现这个看上去抽象的锐角、钝角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
这节课的内容看上去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教学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曾经尝试了很多种的方法,最开始我们预设的环节是我先让学生的活动角和老师的活动角比较大小,最后再得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比较角的大小方法掌握不够,认为老师的活动角两条边更粗更长角就更大,无形中,在学生心里就把比较角的大小与平时比较物体的大小统一起来了,只要是长的,粗的,就比我的角大。形成了这种错误的认识之后,我就思考,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是一个生成的问题,怎样灵活的运用这一生成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形成正确的比较方法呢?于是我把这两个难点分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自己搭角后把角变大变小,由于是自己的角在变所以很容易发现只要把角的边拉开和合拢就能使角变大和变小。接着进行了三组角的大小比较,前两组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而第三组的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度不同,当学生看着课件中的角完全重合之后“逼着”他们去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是有关的和什么是无关的。这样整个知识的形成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让他们在做中感悟其中的道理,用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
这节课中让我体会最深的还有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这样才是一节成功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