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1张PPT。
在改革大背景下的
高三生物的教学与复习 当前复杂的政治形式和社会环境
对高考的影响反腐与改革
2. 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与高考命题的改革
高中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外语可考2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4门随学随考,学生从史、地、政、理、化、生中自选3门成绩计入总分)3. 明确生物在高招和高中学习中的地位
4. 明确生物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明确以下事实
1.生物高考的选拔功能在弱化
2.考试的难度在下降
3.偏怪繁难的试题很难出现
4.不出错误原则限制了命题的难度和创新
2014年普通高考生物成绩分布解读今年的高考试题考核的知识点选择题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87%
2. 光合作用的过程,71.5%
3. 内环境稳态中的机体活动,79%
4. 质壁分离实验,70%
5. 遗传系谱分析,32.3%
6. 种间关系,97%非选择题29.有丝分裂实验及细胞核的功能,9-7.4
30.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分析,11-8.3
31.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的变化,10-7.0
32.自由组合定律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9-2.8
试题评析一、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常识和紧贴课本
选择题的6道题中,第1、2、3、4题直接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1、3题的选项可以直接从课本中找到原话,第4题的C、D选项也是直接可以从课本中找到出处。 非选择题中,第29题全部来自课本中的原话,第30题的群落的演替内容近几年考过多次,第1问和第2问的内容基本雷同于2013年全国I卷的第32题的第一问。全卷试题从课本中直接获取的知识考点所占分值为50分,占必修模块75分总分值的66.67%。二、试题的整体难度在下降,但出现了新的题型,而新的题型得分率较低5.遗传系谱分析,32.3%
32.自由组合定律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9-2.8
答 案: B
得分率: 32.3 %
图4、理综32题分值分布图
横轴为分数,纵轴为某得分考生占考生总数的比例。平均分2.8三、不追求试题新意,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比重各占一半四、选修模块命题的特点分析图5、理综39题分值分布图
横轴为分数,纵轴为某得分考生占考生总数的比例。选考比例:25%
平均分:8.4选考比例:75%
平均分:7.7图6、理综40题分值分布图
横轴为分数,纵轴为某得分考生占考生总数的比例。选修一
选修三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考核,考题内容来自于教材
基因工程的内容很难命出新题,前几年是命题高峰
细胞工程是这两年命题的重点,请关注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工程方面的内容
选修一的命题范围正在收窄
选修一的得分情况好于选修三
选修一的命题分析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还有哪些实验是高考中没有考到的实验(2014年)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 性 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 呼吸 ,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酵母菌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是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主要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
2.果醋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醋酸菌,它是一种 细菌。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 ,再将该物质变为醋酸。醋酸菌的适宜生长温度是 ℃。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 来检验。在 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 色。
自我核对
1.兼 厌 有氧 酒精发酵 20 18~25 野生型酵母菌
2.好氧 醋酸 乙醛 30~35
3.重铬酸钾 酸性 灰绿
1.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农作物____________(能,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尿素,而是首先通过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为______________再利用。
2. 在统计菌落数目时,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_______________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3. 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做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红,说明该细菌能够____________。
自我核对
1. 不能 氨和CO2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
3. 选择培养基
4. 酚红 分解尿素
1.纤维素是一种由_ 糖首尾相连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土壤中某些微生物能够分解纤维素是由于该微生物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
酶、 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 ,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 。
3.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是 染色法。其筛选原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 ,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 为中心的透明圈,可以通过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4.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的试验流程是:土壤取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等等。
自我核对
1.葡萄 纤维素酶
2. C1 酶、CX 、葡萄糖苷 纤维二糖 葡萄糖
3. 刚果红 红色复合物 纤维素分解菌 透明圈
4.选择培养 梯度稀释
关于近几年高考的几个说明及分析1.关于所谓“超纲”的说明1.一般教材中有所谓介绍,如旁栏资料、楷体字、图示、习题等。2.一般起干扰作用,不影响选出的正确答案。
3.也有可能是正确选项,要用排除法做此类试题。(2012海南)14.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2013新课标II)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海南2012)5.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环素能抑制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
B.经诱变育种可获得人胰岛素高产菌株
C.细胞中只含有A、T、C、G四种碱基
D.T2噬菌体感染菌体,不会导致菌体裂解(2012新课标)2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2.出现变相选择题的原因及作用32.(8分)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两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一个项圈和一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
(1) 同一 (2) 群落 (3) 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30、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的 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 (填“轴突”、“树突”、“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 (填“轴突”、“树突”、“细胞体”)1.避免答案的多样性
2.将背诵概念变为理解概念
3.降低试题的难度,给学生以得分的机会 复习建议
几种错误的或者效果不佳的做法 ?
图表专题
题型专题
计算专题
热点专题
综合专题知识清单
问题式进行复习
快讲多练
难上加烦
非典型性专题复习
有人搞了200道判断题和基础题解析 有人搞了100多道常见易错题集锦夯实基础,应以理解为准,而不是以背诵为准
重视教材而不是重视教辅
看书是整理知识而不是一页一页地看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复习,重点复习应该以重要概念为主
多做习题和试题还不如多整理知识
重视全国高考试题而不是重视地方高考试题
准确把握平常考试、一模、二模命题的思路与难度,做到贴近高考的难度和水平
几种正确的做法 准确把握平常考试、一模、二模命题的思路与难度应真实反应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不仅对于学生的备考特别重要,避免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考做题,而且能够公平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水平 老师并不是担心高考考得怎么样,而是担心模拟考试考的好不好,班级排名是否靠前,平均分是否第一!2014年部分地区的一模生物试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
B.旱生植物抗旱能力强,其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
C.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变成紫色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胀破1.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质粒的化学元素为C、H、O、N
B.神经递质和生长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
C.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放能比糖类多
D.毛霉和蓝藻的细胞中均不含有线粒体2.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均与下丘脑相关
B.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
D.人体通过注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013年)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013年)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2010全国卷Ⅰ)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2010全国卷Ⅱ)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膜主要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012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江苏2013)7.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5. 化学降解法是一种传统的测定DNA碱基序列的方法。特定化学试剂的处理能使DNA单链在某种特定碱基处断开,且每条链只在一处断开;利用凝胶电泳可将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彼此分离,通过放射自显影可使带标记的DNA片段在X光底片上显现出相应谱带。下图为测定已标记后的DNA片段中胞嘧啶位置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特定化学试剂的作用是破坏碱基之间的氢键
B.此过程需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
C.测定此DNA片段中鸟嘌呤位置时,X光底片上会显现2种不同长度的谱带
D.从理论上分析,按图中模式操作两次即可测定出DNA片段的全部碱基顺序2.2008年,某些不法商家将三聚氰胺掺入奶粉,以提高N的含量和蛋白质的检测值,导致部分儿童因食“毒奶粉”而患“肾结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氮的含量推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需改进
B.含氮较高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不一定高
C.用双缩脲试剂可精确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D.蛋白质中的N含量主要取决于肽键的多少2014年一模32.八校联考(11分)已知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果蝇中的Ⅳ号染色体只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现有一群正常染色体的有眼(纯合子、杂合子混在一起)和无眼果蝇,选取一部分果蝇受精卵,经处理、培养,筛选出了多只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
①欲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应设计的交配方案为:_____。
②若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减数分裂中偶然出现了一个BB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选取一对表现型为灰身有眼的正常染色体的雄果蝇和黑身无眼的正常染色体的雌果蝇进行杂交试验, F1代雌、雄果蝇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灰身有眼、黑身有眼、灰身无眼、黑身无眼。
①如果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基因A、a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让F1代中灰身有眼果蝇相互交配,在F2代的所有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②如果F1代四种表现型中,亲本类型偏多,重组类型偏少,则F1代同时出现上述四种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是 。 32.八校联考(11分)已知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果蝇中的Ⅳ号染色体只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现有一群正常染色体的有眼(纯合子、杂合子混在一起)和无眼果蝇,选取一部分果蝇受精卵,经处理、培养,筛选出了多只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
①欲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应设计的交配方案为:_____。
②若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减数分裂中偶然出现了一个BB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为了研究A、a与B、b的位置关系,选取一对表现型为灰身有眼的正常染色体的雄果蝇和黑身无眼的正常染色体的雌果蝇进行杂交试验, F1代雌、雄果蝇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灰身有眼、黑身有眼、灰身无眼、黑身无眼。
①如果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基因A、a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让F1代中灰身有眼果蝇相互交配,在F2代的所有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②如果F1代四种表现型中,亲本类型偏多,重组类型偏少,则F1代同时出现上述四种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是 。 (1)①多只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与正常染色体无眼果蝇交配 或多只Ⅳ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相互交配(3分,任给一种即可,漏掉“多只”不给分)②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2)① Ⅱ或Ⅲ (答除Ⅳ染色体外的常染色体也给分) 1/6 ②灰身有眼果蝇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广东:2011年前是150分
江苏:120分,分等级
北京、天津、福建:80分
山东:73分2013年高考与生物试题有关的全国卷共有4份
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大纲卷)广西
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课标甲卷)共11个,分别是内蒙、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辽宁。
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课标乙卷)共7个,分别是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江西、湖南和湖北。
2013年高考生物(课标丙卷)。海南自主命题(2013年江苏)4.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四川2012 今年高三复习时需要注意的
几个重要的概念1.细胞的结构、成分及细胞器的功能
2.DNA、RNA和蛋白质的关系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重要激素的调节机理
5.免疫调节的基础知识
6.生物的进化和生物的多样性
7.遗传定律和果蝇的杂交实验
8.种群的特征1.DNA、RNA和蛋白质及其关系1.DNA存在哪些结构中?
2.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半留保复制?
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意味着什么?
碱基A与ATP中的A有什么关系?
3.DNA与RNA之间的关系(转录与逆转录)?
4.rRNA、tRNA、mRNA三者之间的关系?
5.遗传密码/密码子/ 反密码子,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6.遗传物质/遗传信息/遗传密码
7.基因通过哪两种方式控制生物的性状?
8.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转录和翻译时有何不同?
9.哪些物质是蛋白质,作用如何?
10.如何签别DNA和RNA?
实验: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的几个层次
(1)过程及其内部联系
(2)影响因素及其实践中的应用
(3)如何测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光合作用和呼及作用的相互关系
(5)酵母细胞是一个复习的重点(细胞结构、有氧、无氧、酿酒等) 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说出材料的特点和实验方法
(2)用语言描述遗传定律的具体过程
(3)理解假说演绎在此实验中的本质
(4)会写遗传定律的遗传图解
(5)理解遗传定律与减数分离的关系
(6)理解遗传定律的典型性和特异性
4.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1)神经调节以复习教材为准,理解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重视教材中的图示
(2)激素调节需要重视教材中图示,特别关注近四年未考过的激素
(3)免疫调节特别需要重视阅读教材,注意复习不要超出教材的难度看书复习几种方式第一种:强调看书,但怎样看书不做要求和指导
第二种:要求看重点章节
第三种:指出看书的方法,并指出明确的看书任务
第四种:给出看书的提纲,对一些专题性和重点性
的内容进行整理看书 注意几个重要的实验复习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探究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探究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以课本为纲
以基础知识为本
以重要概念为核心
以培养理解能力为目的 祝在座的各位老师
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