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梳理与探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梳理与探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2 19:0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词语,联系生活认识“税、档”等7个生字,会读并了解6个表示公共场所名称的标牌。
能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并仿写一段话。
能按照活动的步骤,介绍一项自己平时喜欢的手工活动。
了解并积累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教学重难点:
能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并仿写一段话。
2.了解并积累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教学过程:
任务一:分类梳理,理解运用
分类梳理字词:
按照结构,梳理本单元的生字, 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

回顾本单元易写错的或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字,并说说书写的注意事项。2.字词运用:
先读准每个字的不同读音并组词,再用上这些字词分别造句:
累、切、便、鲜、都、乘、笼
先读一读词语,再任选词语说一句话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识字加油站:
(1)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课本上出现的这些标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读标牌:

(2)先看图片猜名称,再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对这些场所的了解。

(补充:税务局是处理纳税事物的地方;档案馆是存放档案的地方,档案是指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材料和文件。)
交流识字途径:除了课堂上,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识字?(预设:广告牌、菜单、电视节目、书本……)
任务二:学写法,用写法
借助本单元的课文《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完成下列表格。(1)交流写法:这两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你觉得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预设:共同之处:这两段话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每段话里都有中心句,都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好处:这样写能使一段话的内容变得更集中、更明确。)
写话:“校园里真热闹!”或“雨下的真大啊!”任选其中一个,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评价标准见下表)2.词句段运用:
回顾《纸的发明》课文片段,按照先后顺序,用下列这几个动词来介绍蔡伦造纸的步骤。
“剪 或切断→浸→ →捞→晒”
全班交流使用动词的好处,学习写法。
观看一段“捏泥人”的视频,仿照例文,先把观看到的捏泥人过程用上的图示呈现出来,再口头介绍这个手工活动的过程。小组交流后,全班展示。(评价标准见下表)
任务三:日积月累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实际,读准“日积月累”中的四组四字词语。(注意读准:
、 、 、 )
关于这些传统文化常识,你有哪些了解?
(补充:“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砚”是指砚台;“琴棋书画”指弹琴、下棋、写字、绘画,“琴”指拨弦乐器,“棋”指围棋,“书”指书法,“画”指中国画;“梅兰竹菊”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它们都有高洁、自强不息的特点;“望闻问切”合称为“四诊”,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熟读成诵。
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补充: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四大名花:牡丹、水仙、菊花、山茶;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广绣。……)
作业设计:查阅资料,积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并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