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底中学问题解决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 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定: 时间:
课题:2.6有理数的加法(一)
教师寄语:业精于勤,荒于嬉。
一、目标导学:
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二、自主学习:
有理数加法的探索: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
(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
(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
2、有理数加法的归纳: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
三、合作交流、探究展示:
1、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
A、正数 B、负数 C、零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两个有理数的和( )
A、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B、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C、大小由两个加数符号决定 D、大小由两个加数的符号及绝对值而决定
3、计算:(1)(+10)+(-4) (2)(-15)+(-32) (3)(-9)+ 0
(4)43+(-34) (5)(-10.5)+(+1.3) (6)(-)+
四、巩固训练:
1、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
A.两数同负 B.两数一正一负 C.两数中一个为0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两个有理数相加,若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则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互为相反数 D.符号不同
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都是非负数 D.至少有一个正数
4、使等式成立的有理数是 ( )
A.任意一个整数 B.任意一个非负数 C.任意一个非正数 D.任意一个有理数
5、对于任意的两个有理数,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数之和大于每一个加数 B.两数之和一定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C.两数之和一定小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D.两数之和一定不大于两数绝对值的和
五、拓展提升:
1、(1)(+21)+(-31) (2)(-3.125)+(+3) (3)(-)+(+)
(4)(-3)+0.3 (5)(-22 )+ 0 (6)│-7│+│-9│
2、土星表面夜间的平均气温为-150℃,白天的平均气温比夜间高27℃,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
3、潜水员原来在水下15米处,后来上浮了8米,又下潜了20米,这时他在什么位置?要求用加法解答。
4、 已知
(1)求 (2)若又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