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禹会)下列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A.炽(chì)热 焉知非福 B.眩(xuán)晕 万不得已
C.憎(zèng)恶 司空见惯 D.藤蔓(màn) 赴汤蹈火
【答案】A
【知识点】字音;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项中汉字读音和词形书写正确;B项“眩(xuán)晕”应读xuàn;C项中“憎(zèng)恶”应读zēng ;D项“藤蔓(màn)”应读téng wàn;
故答案为: A;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读音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2.(2023·禹会)加点字词意思不正确的是( )
A.赴汤蹈火(热水) B.人固有一死(本来)
C.花重锦官城(成都) D.非然也(非常)
【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ABC三项中对加点字的理解是正确的,D项中“非然也”意思是不是这样的,“非”是不是的意思。
故答案为: 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3.(2023·禹会)“发芽”“出发”“蒸发”“发扬”这4个词中的“发”字属于一字多义现象,其意思依次是( )
A.产生;起程;分散、散开;扩大
B.扩大;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C.起程;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D.产生;扩大;起程;分散、散开
【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结合词语的意思,“发芽”的“发”是产生的意思,“出发”指启程的意思;“蒸发”指蒸腾分散的意思;“发扬”指扩大、张扬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做出正确选择。
故答案为: 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义体会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词语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4.(2022·花都)“陈老师的一番话,解开了萦绕在我心中许久的疑惑,真是‘_____’啊!”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句话是( )
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答案】C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中“陈老师的一番话,解开了萦绕在我心中许久的疑惑”这句中应该选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进行作答意思是听了你的这句话要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格言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是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平时学习积累的格言,依据格言的意思进行正确运用和作答。
5.(2023·禹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一文语言朴素自然,充满浓郁的“京味儿”。
B.朱自清在《匆匆》中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为人民服务》课文围绕中心论点论述,遣词用语准确严谨。
D.《表里的生物》作者用第三人称来写,线索清晰,层层递进。
【答案】D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BC三项中对相关课文的理解分析都是正确的;D项中《表里的生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进行表述,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6.(2023·禹会)判断对错。
(1)《浣溪沙》《清平乐.村居》《寒食》三首都是词。( )
(2)“白骨精”“观音”“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以上《西游记》中的人物名,是按照字母表先后顺序排列的。 ( )
(3)“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朗读时,前一句可以语调上扬,读出反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重音,强调“非”字。( )
(4)阅读名著时,不需要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
(5)《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描写了“我”从满怀期望、失望委屈到无奈、焦急的过程。( )
【答案】(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知识点】变读音与重读音;音序;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寒食》 是一首唐诗,不是词,这项表述错误;(2)结合词语的音序,“唐僧”的音序是T,应该放在“猪八戒”前面,这项错误;(3)这句讲了《学弈》指两个人学习效果不用的质疑,第一句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非然也”中“非”是“不是”的意思,应该重读表示强调。(4)阅读名著,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理解,是认识和理解人物的重要方法,这项表述错误。(5)结合课文《那个星期天》相关内容,这项表述正确,符合课文人物的心理活动。
故答案为: (1)错误;(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相关知识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7.(2023·禹会)看拼音,写词语。
zì ào rǎn gāng qī liáng jué chá huāng liáng
yán jùn kǔ xíng āi sī wú liáo xī shuài
【答案】自傲;染缸;凄凉;觉察;荒凉;严峻;苦刑;哀思;无聊;蟋蟀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自傲”的“傲”是单人旁,左右结构;“染缸”的“缸”是缶字旁,右边是“工”;“凄凉”都是两点水,左右结构;“觉察”的“察”是宝盖头,上下结构;“荒凉”的“荒”是草字头,上下结构;“严峻”的“峻”是山字旁,左右结构;“苦刑”不要写成“酷刑”;“哀思”的“哀”中间是“口”;“无聊”的“聊”是耳字旁,右边是“卯”;“蟋蟀”都是虫字旁,左右结构。
故答案为: 自傲;染缸;凄凉;觉察;荒凉;严峻;苦刑;哀思;无聊;蟋蟀;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8.(2023·禹会)综合性学习。
(1)围绕本学期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在写活动感想时,王明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帮他,仿照画线的语句,将内容补充完整。
一百年前,有你们,一群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青年以青春的信仰叩开历史的大门;一百年后,有我们,一群 。
(2)毕业在即,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请你用下列词语拟一副对联。
笔酣 日暖 墨浓 风和 绽桃李 写春秋
上联:
下联:
【答案】(1)有光有热、独立张扬的“00后”以创新的精神奏响时代的乐章
(2)日暖风和绽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
【知识点】对联;仿写
【解析】【分析】(1)结合上句,根据“一群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青年以青春的信仰叩开历史的大门”这句的表达方法和句式,结合“一百年后”,今天的“我们”,尽心补充作答。(2)结合词语的意思,“风和”和“日暖”应该放在一起,后面是“绽桃李”,主要意思是描写自然景观;“笔酣 ”和“墨浓”连在一起,描写文化现象,后面写“写春秋”。
故答案为: (1)有光有热、独立张扬的“00后”以创新的精神奏响时代的乐章;(2)日暖风和绽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9.(2023·禹会)仿照下面例句的写法,补充句子。
例:全校运动会上,王强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李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赵雨在跳远比赛中拔得头筹。
五一期间,蚌埠各个景点到处都是游客。南北分界线旁 ,张公山珍珠女雕像周围 ,湖上升明月里 。
【答案】人头攒动;人潮汹涌;摩肩接踵
【知识点】仿写
【解析】【分析】结合例句,句子中“勇夺第一 喜获金牌 拔得头筹”都是表示夺得第一的意思;结合例句的特点,应该用表示人多的词语进行运用作答。
故答案为: 人头攒动;人潮汹涌;摩肩接踵;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结合例句的特点,运用表示人多的成语进行作答。
10.(2023·禹会)诗中悟志向:从《竹石》“ , 。”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借竹子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诗中知习俗: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 ,遍插茱萸少一人”我们了解到重阳节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
【答案】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遥知兄弟登高处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的诗句,意思是远远自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结合诗句的理解和积累,进行运用作答。
故答案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遥知兄弟登高处;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1.(2023·禹会)《匆匆》的作者是 ,文章紧扣“匆匆”,写了 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 。
【答案】朱自清;时间流逝;无奈和惋惜之情
【知识点】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描写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教育人要珍惜时间,奋发作为。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 朱自清;时间流逝;无奈和惋惜之情;
【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2.(2023·禹会)读下面两段人物介绍,完成填空。
A.他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内造十万只箭的要求,巧借天时地利,如期完成。
B.他在一个孤岛上生活了28年,与大自然及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序号 故事主人公 出自哪部作品 性格特点
A
B
【答案】诸葛亮;《三国演义》;神机妙算,聪慧过人;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不畏困难、坚毅顽强、积极进取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分析】A项结合课文《草船借箭》,这句描述的是诸葛亮,选自《三国演义》,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B项结合《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鲁滨逊在荒岛独立生活28年的故事,表现了鲁滨逊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结合对人物的认知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诸葛亮;《三国演义》;神机妙算,聪慧过人;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不畏困难、坚毅顽强、积极进取;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人物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二、阅读
(2023·禹会)文言文阅读
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是日④,饮酒乐,天雨⑤。文候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⑥之⑦?”文候曰:“吾与虞人期猎,虽⑧乐,岂⑨可不一会期哉?”乃⑩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官员。③期:约定。④是日:这天。⑤雨:下雨。⑥焉:何,哪里。⑦之:到,往。⑧虽:即使。⑨岂:难道。⑩乃:于是就。
1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14.用原文中的6个字概括左右阻止魏文侯出猎的理由。
15.从文中你看出魏文侯具有怎样的美德?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案】13.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措,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
14.饮酒乐,天又雨。
15.魏文侯诚信、守时,“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可知: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酒宴。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参考译文】
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措,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酒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13.结合注释,“吾”指的是魏文侯,“虞人”指管理山林的官员;“期猎”指约好一起打猎;“岂”是因为的意思;“会期”指按时赴约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写出句子的意思。
故答案为: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措,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
14.结合课文,“是日④,饮酒乐,天雨⑤。”,因为那天,魏文侯“饮酒很快乐,天又下雨”,所以身边的人劝阻魏文侯不要去打猎了。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饮酒乐,天又雨。
15.结合文中描写,魏文侯与虞人,约好了一起打猎,那天他饮酒很欢乐,天又下雨,但是他仍坚持赴约,说明了魏文侯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魏文侯诚信、守时,“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可知: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酒宴。
(2023·禹会)现代文阅读
当风筝遇上风
①风悄悄地来了,她看着草坪上那只刚买回来的风筝,心想:怎么风还不来?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风已经走了。
②她一手拿着风等,一手握着风等线,正紧张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一阵微风滑过脸颊,她轻轻放开了拿在手中的风筝,并将其推向空中,接着,慢慢地放着另一只手中的线。她开心地笑了。
③看着她的笑容,我也笑了,望着她看了很久,心里萌发出了一丝感触。
④当风筝遇上风,不正像人遇上机遇吗?
⑤许多觉得自己不够成功的人,总会怨天尤人,抱怨自己遇不上好的机遇,总觉得平日伯乐见不着一个,众马却成群结队地拥挤喧哗在大街小巷。
⑥实际上并不是没有机遇,而是你没有真正地把握好机遇。
⑦人的一生,机遇会有许多次,但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它。
⑧当我们为自己怀才不遇而烦恼时,我们应该打开自己的知识仓库,看看仓库里的资源是否已经枯竭。这时,我们就无暇去考虑“命运对自己是否公平”了,而会去为自己“充电”,去储备各方面的“原料”。其实,我们只要做好这些,比每日烦恼,要轻松得多。相信老天在适当的时机,会给我们以相应的回报,而那时的收获就不仅仅是如此了。
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像风筝遇上风的时候,要把握好机遇,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让风筝带着我们心中的理想,乘着风旅行吧!
16.解释下列词语。
①怨天尤人:
②怀才不遇:
17.文题“当风筝遇上风”中,除了表面含义,“风筝”还指 ,“风”还指 ,“当风筝遇上风”的深层意思是 。
18.分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她一手拿着风筝,一手握着风筝线,正紧张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句中“拿”“握”是 描写,“紧张”是 描写,表现了她等待风来放飞风筝时的 。
19.“总觉得平日伯乐见不着一个,众马却成群结队地拥挤喧哗在大街小巷。”这句话说明许多觉得自己不够成功的人的心态是( )
A.伯乐少,人才少,机遇也少。
B.伯乐多,人才少,机遇多。
C.伯乐少,人才多,缺少机遇。
D.伯乐多,人才多,机遇也多。
20.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对你有什么启示,写一写。
【答案】16.埋怨上天,怪罪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不被赏识任用。多指屈居不得志
17.有准备的人|;机遇;有准备的人遇上机遇
18.动作;心理;紧张和期盼
19.B
20.要努力磨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让自己浮躁的心慢慢稳下来。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6.结合对词语的理解,“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怀才不遇”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不被赏识任用。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故答案为:埋怨上天,怪罪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不被赏识任用。多指屈居不得志;
17.结合文章内容,标题中“当风筝遇上风”中“风筝”指的是有准备的人,“风”指的是机遇;这句话意思是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结合对原文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有准备的人;机遇;有准备的人遇上机遇;
18.“她一手拿着风筝,一手握着风筝线,正紧张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这句话是对“她”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她准备好风筝在等待着风到来的紧张和期盼的心情。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动作;心理;紧张和期盼;
19.结合上下文,“总觉得平日伯乐见不着一个,众马却成群结队地拥挤喧哗在大街小巷。”这句话描写了某些人怨天尤人的心态,抱怨人才太多而机遇没有降临的心态。结合各项的表述,C项表述符合句子的意思。
故答案为:C;
20.结合短文内容,阅读最后一段。这段主要意思是人应该项风筝一样,做好御风飞起的准备。只有做好准备,当机遇来临的时候,才能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故答案为:要努力磨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让自己浮躁的心慢慢稳下来。
三、习作。
21.(2023·禹会)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经历过不少事情,有激动的、愤怒的、沮丧的、欣喜若狂的、追悔莫及的……请以“那件事让我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③书写工整、行款整齐、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那件事让我愧疚 我们大楼住有一位退休工人王爷爷。他今年六十多岁了,瘦瘦的身体,背有点驼,两鬓斑白。平常,他发现谁随地扔果皮、纸屑,总要上门唠唠叨叨地说几句。左邻右舍既怕他又敬他,都亲热地叫他“环保主任”。 一提这个“环保主任”,我总忘不了那件事。
那是前几天,妈妈叫我去倒垃圾。我提着一袋垃圾,慢吞吞地朝楼下走去。忽然,我在底层楼梯走廊角落边,发现了一个空纸箱。我眼珠骨碌一转,四下一瞧,没人,便将垃圾倒了进去,然后匆匆上楼。不巧,在二楼楼梯口碰到了王爷爷。我心里一惊,脸上直冒汗……不好,这下子准挨骂。我硬着头皮,想与王爷爷擦肩而过。不料,王爷爷拉住我说:“李婧,今天又帮妈妈做事,真乖。”我脸上直发热,慌慌张张地跑上楼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生怕纸箱里的秘密被王爷爷发现。 一连几天,那个纸箱竟安然无恙。以后,它自然就成了我家垃圾的“收藏箱”。
一天放学后,我一踏进大楼走廊就愣住了。那个纸箱不知被谁的自行车给撞倒了,整个垃圾全部翻倒在地上,臭气熏天。糟了,这下闯祸了。我忐忑不安地往楼上走。真是无巧不成书,又撞见了王爷爷。只见他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簸箕,边走边唠叨:“是哪个缺德鬼,将垃圾倒在这里,污染环境。这又不是垃圾箱……”我心里发虚,装着没听见,连忙跑回家。
回到家,我不安地站在阳台上想着王爷爷弓着背,吃力地扫垃圾的样子,我的眼睛湿润了……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作答时要结合事情的经过,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内容要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故答案为: 那件事让我愧疚
我们大楼住有一位退休工人王爷爷。他今年六十多岁了,瘦瘦的身体,背有点驼,两鬓斑白。平常,他发现谁随地扔果皮、纸屑,总要上门唠唠叨叨地说几句。左邻右舍既怕他又敬他,都亲热地叫他“环保主任”。 一提这个“环保主任”,我总忘不了那件事。
那是前几天,妈妈叫我去倒垃圾。我提着一袋垃圾,慢吞吞地朝楼下走去。忽然,我在底层楼梯走廊角落边,发现了一个空纸箱。我眼珠骨碌一转,四下一瞧,没人,便将垃圾倒了进去,然后匆匆上楼。不巧,在二楼楼梯口碰到了王爷爷。我心里一惊,脸上直冒汗……不好,这下子准挨骂。我硬着头皮,想与王爷爷擦肩而过。不料,王爷爷拉住我说:“李婧,今天又帮妈妈做事,真乖。”我脸上直发热,慌慌张张地跑上楼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生怕纸箱里的秘密被王爷爷发现。 一连几天,那个纸箱竟安然无恙。以后,它自然就成了我家垃圾的“收藏箱”。
一天放学后,我一踏进大楼走廊就愣住了。那个纸箱不知被谁的自行车给撞倒了,整个垃圾全部翻倒在地上,臭气熏天。糟了,这下闯祸了。我忐忑不安地往楼上走。真是无巧不成书,又撞见了王爷爷。只见他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簸箕,边走边唠叨:“是哪个缺德鬼,将垃圾倒在这里,污染环境。这又不是垃圾箱……”我心里发虚,装着没听见,连忙跑回家。
回到家,我不安地站在阳台上想着王爷爷弓着背,吃力地扫垃圾的样子,我的眼睛湿润了……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愧疚”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因为乱丢垃圾而感到的内心的愧疚,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禹会)下列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A.炽(chì)热 焉知非福 B.眩(xuán)晕 万不得已
C.憎(zèng)恶 司空见惯 D.藤蔓(màn) 赴汤蹈火
2.(2023·禹会)加点字词意思不正确的是( )
A.赴汤蹈火(热水) B.人固有一死(本来)
C.花重锦官城(成都) D.非然也(非常)
3.(2023·禹会)“发芽”“出发”“蒸发”“发扬”这4个词中的“发”字属于一字多义现象,其意思依次是( )
A.产生;起程;分散、散开;扩大
B.扩大;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C.起程;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D.产生;扩大;起程;分散、散开
4.(2022·花都)“陈老师的一番话,解开了萦绕在我心中许久的疑惑,真是‘_____’啊!”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句话是( )
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5.(2023·禹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一文语言朴素自然,充满浓郁的“京味儿”。
B.朱自清在《匆匆》中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为人民服务》课文围绕中心论点论述,遣词用语准确严谨。
D.《表里的生物》作者用第三人称来写,线索清晰,层层递进。
6.(2023·禹会)判断对错。
(1)《浣溪沙》《清平乐.村居》《寒食》三首都是词。( )
(2)“白骨精”“观音”“孙悟空”“猪八戒”“唐僧”,以上《西游记》中的人物名,是按照字母表先后顺序排列的。 ( )
(3)“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朗读时,前一句可以语调上扬,读出反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重音,强调“非”字。( )
(4)阅读名著时,不需要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
(5)《那个星期天》一文,作者描写了“我”从满怀期望、失望委屈到无奈、焦急的过程。( )
7.(2023·禹会)看拼音,写词语。
zì ào rǎn gāng qī liáng jué chá huāng liáng
yán jùn kǔ xíng āi sī wú liáo xī shuài
8.(2023·禹会)综合性学习。
(1)围绕本学期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在写活动感想时,王明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帮他,仿照画线的语句,将内容补充完整。
一百年前,有你们,一群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青年以青春的信仰叩开历史的大门;一百年后,有我们,一群 。
(2)毕业在即,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请你用下列词语拟一副对联。
笔酣 日暖 墨浓 风和 绽桃李 写春秋
上联:
下联:
9.(2023·禹会)仿照下面例句的写法,补充句子。
例:全校运动会上,王强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李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赵雨在跳远比赛中拔得头筹。
五一期间,蚌埠各个景点到处都是游客。南北分界线旁 ,张公山珍珠女雕像周围 ,湖上升明月里 。
10.(2023·禹会)诗中悟志向:从《竹石》“ , 。”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借竹子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诗中知习俗: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 ,遍插茱萸少一人”我们了解到重阳节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
11.(2023·禹会)《匆匆》的作者是 ,文章紧扣“匆匆”,写了 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 。
12.(2023·禹会)读下面两段人物介绍,完成填空。
A.他立下军令状答应三天内造十万只箭的要求,巧借天时地利,如期完成。
B.他在一个孤岛上生活了28年,与大自然及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序号 故事主人公 出自哪部作品 性格特点
A
B
二、阅读
(2023·禹会)文言文阅读
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是日④,饮酒乐,天雨⑤。文候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⑥之⑦?”文候曰:“吾与虞人期猎,虽⑧乐,岂⑨可不一会期哉?”乃⑩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官员。③期:约定。④是日:这天。⑤雨:下雨。⑥焉:何,哪里。⑦之:到,往。⑧虽:即使。⑨岂:难道。⑩乃:于是就。
1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14.用原文中的6个字概括左右阻止魏文侯出猎的理由。
15.从文中你看出魏文侯具有怎样的美德?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2023·禹会)现代文阅读
当风筝遇上风
①风悄悄地来了,她看着草坪上那只刚买回来的风筝,心想:怎么风还不来?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风已经走了。
②她一手拿着风等,一手握着风等线,正紧张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一阵微风滑过脸颊,她轻轻放开了拿在手中的风筝,并将其推向空中,接着,慢慢地放着另一只手中的线。她开心地笑了。
③看着她的笑容,我也笑了,望着她看了很久,心里萌发出了一丝感触。
④当风筝遇上风,不正像人遇上机遇吗?
⑤许多觉得自己不够成功的人,总会怨天尤人,抱怨自己遇不上好的机遇,总觉得平日伯乐见不着一个,众马却成群结队地拥挤喧哗在大街小巷。
⑥实际上并不是没有机遇,而是你没有真正地把握好机遇。
⑦人的一生,机遇会有许多次,但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它。
⑧当我们为自己怀才不遇而烦恼时,我们应该打开自己的知识仓库,看看仓库里的资源是否已经枯竭。这时,我们就无暇去考虑“命运对自己是否公平”了,而会去为自己“充电”,去储备各方面的“原料”。其实,我们只要做好这些,比每日烦恼,要轻松得多。相信老天在适当的时机,会给我们以相应的回报,而那时的收获就不仅仅是如此了。
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像风筝遇上风的时候,要把握好机遇,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让风筝带着我们心中的理想,乘着风旅行吧!
16.解释下列词语。
①怨天尤人:
②怀才不遇:
17.文题“当风筝遇上风”中,除了表面含义,“风筝”还指 ,“风”还指 ,“当风筝遇上风”的深层意思是 。
18.分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她一手拿着风筝,一手握着风筝线,正紧张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句中“拿”“握”是 描写,“紧张”是 描写,表现了她等待风来放飞风筝时的 。
19.“总觉得平日伯乐见不着一个,众马却成群结队地拥挤喧哗在大街小巷。”这句话说明许多觉得自己不够成功的人的心态是( )
A.伯乐少,人才少,机遇也少。
B.伯乐多,人才少,机遇多。
C.伯乐少,人才多,缺少机遇。
D.伯乐多,人才多,机遇也多。
20.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对你有什么启示,写一写。
三、习作。
21.(2023·禹会)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经历过不少事情,有激动的、愤怒的、沮丧的、欣喜若狂的、追悔莫及的……请以“那件事让我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③书写工整、行款整齐、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字音;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项中汉字读音和词形书写正确;B项“眩(xuán)晕”应读xuàn;C项中“憎(zèng)恶”应读zēng ;D项“藤蔓(màn)”应读téng wàn;
故答案为: A;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读音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2.【答案】D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词语,ABC三项中对加点字的理解是正确的,D项中“非然也”意思是不是这样的,“非”是不是的意思。
故答案为: 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3.【答案】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结合词语的意思,“发芽”的“发”是产生的意思,“出发”指启程的意思;“蒸发”指蒸腾分散的意思;“发扬”指扩大、张扬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做出正确选择。
故答案为: 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词语表达的意思,根据词义体会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词语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
4.【答案】C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结合题目中“陈老师的一番话,解开了萦绕在我心中许久的疑惑”这句中应该选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进行作答意思是听了你的这句话要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格言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是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平时学习积累的格言,依据格言的意思进行正确运用和作答。
5.【答案】D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ABC三项中对相关课文的理解分析都是正确的;D项中《表里的生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进行表述,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D;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6.【答案】(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知识点】变读音与重读音;音序;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寒食》 是一首唐诗,不是词,这项表述错误;(2)结合词语的音序,“唐僧”的音序是T,应该放在“猪八戒”前面,这项错误;(3)这句讲了《学弈》指两个人学习效果不用的质疑,第一句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非然也”中“非”是“不是”的意思,应该重读表示强调。(4)阅读名著,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理解,是认识和理解人物的重要方法,这项表述错误。(5)结合课文《那个星期天》相关内容,这项表述正确,符合课文人物的心理活动。
故答案为: (1)错误;(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结合相关知识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7.【答案】自傲;染缸;凄凉;觉察;荒凉;严峻;苦刑;哀思;无聊;蟋蟀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自傲”的“傲”是单人旁,左右结构;“染缸”的“缸”是缶字旁,右边是“工”;“凄凉”都是两点水,左右结构;“觉察”的“察”是宝盖头,上下结构;“荒凉”的“荒”是草字头,上下结构;“严峻”的“峻”是山字旁,左右结构;“苦刑”不要写成“酷刑”;“哀思”的“哀”中间是“口”;“无聊”的“聊”是耳字旁,右边是“卯”;“蟋蟀”都是虫字旁,左右结构。
故答案为: 自傲;染缸;凄凉;觉察;荒凉;严峻;苦刑;哀思;无聊;蟋蟀;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
8.【答案】(1)有光有热、独立张扬的“00后”以创新的精神奏响时代的乐章
(2)日暖风和绽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
【知识点】对联;仿写
【解析】【分析】(1)结合上句,根据“一群有血有肉、慷慨激昂的青年以青春的信仰叩开历史的大门”这句的表达方法和句式,结合“一百年后”,今天的“我们”,尽心补充作答。(2)结合词语的意思,“风和”和“日暖”应该放在一起,后面是“绽桃李”,主要意思是描写自然景观;“笔酣 ”和“墨浓”连在一起,描写文化现象,后面写“写春秋”。
故答案为: (1)有光有热、独立张扬的“00后”以创新的精神奏响时代的乐章;(2)日暖风和绽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9.【答案】人头攒动;人潮汹涌;摩肩接踵
【知识点】仿写
【解析】【分析】结合例句,句子中“勇夺第一 喜获金牌 拔得头筹”都是表示夺得第一的意思;结合例句的特点,应该用表示人多的词语进行运用作答。
故答案为: 人头攒动;人潮汹涌;摩肩接踵;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结合例句的特点,运用表示人多的成语进行作答。
10.【答案】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遥知兄弟登高处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的诗句,意思是远远自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结合诗句的理解和积累,进行运用作答。
故答案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遥知兄弟登高处;
【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
11.【答案】朱自清;时间流逝;无奈和惋惜之情
【知识点】文章主旨理解;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结合课文内容,《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描写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教育人要珍惜时间,奋发作为。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 朱自清;时间流逝;无奈和惋惜之情;
【点评】题目考查对课文内容背诵和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进行正确作答,答案要规范,书写要正确。
12.【答案】诸葛亮;《三国演义》;神机妙算,聪慧过人;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不畏困难、坚毅顽强、积极进取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分析】A项结合课文《草船借箭》,这句描述的是诸葛亮,选自《三国演义》,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B项结合《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鲁滨逊在荒岛独立生活28年的故事,表现了鲁滨逊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结合对人物的认知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诸葛亮;《三国演义》;神机妙算,聪慧过人;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不畏困难、坚毅顽强、积极进取;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对课文人物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课文的结构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可顺利作答。
【答案】13.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措,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
14.饮酒乐,天又雨。
15.魏文侯诚信、守时,“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可知: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酒宴。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文言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参考译文】
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措,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酒宴。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13.结合注释,“吾”指的是魏文侯,“虞人”指管理山林的官员;“期猎”指约好一起打猎;“岂”是因为的意思;“会期”指按时赴约的意思。结合词语的意思,写出句子的意思。
故答案为: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措,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
14.结合课文,“是日④,饮酒乐,天雨⑤。”,因为那天,魏文侯“饮酒很快乐,天又下雨”,所以身边的人劝阻魏文侯不要去打猎了。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饮酒乐,天又雨。
15.结合文中描写,魏文侯与虞人,约好了一起打猎,那天他饮酒很欢乐,天又下雨,但是他仍坚持赴约,说明了魏文侯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魏文侯诚信、守时,“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可知: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酒宴。
【答案】16.埋怨上天,怪罪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不被赏识任用。多指屈居不得志
17.有准备的人|;机遇;有准备的人遇上机遇
18.动作;心理;紧张和期盼
19.B
20.要努力磨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让自己浮躁的心慢慢稳下来。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
16.结合对词语的理解,“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怀才不遇”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不被赏识任用。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故答案为:埋怨上天,怪罪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不被赏识任用。多指屈居不得志;
17.结合文章内容,标题中“当风筝遇上风”中“风筝”指的是有准备的人,“风”指的是机遇;这句话意思是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结合对原文的理解,进行正确作答。
故答案为:有准备的人;机遇;有准备的人遇上机遇;
18.“她一手拿着风筝,一手握着风筝线,正紧张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这句话是对“她”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她准备好风筝在等待着风到来的紧张和期盼的心情。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动作;心理;紧张和期盼;
19.结合上下文,“总觉得平日伯乐见不着一个,众马却成群结队地拥挤喧哗在大街小巷。”这句话描写了某些人怨天尤人的心态,抱怨人才太多而机遇没有降临的心态。结合各项的表述,C项表述符合句子的意思。
故答案为:C;
20.结合短文内容,阅读最后一段。这段主要意思是人应该项风筝一样,做好御风飞起的准备。只有做好准备,当机遇来临的时候,才能抓住机遇,获得成功。
故答案为:要努力磨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让自己浮躁的心慢慢稳下来。
21.【答案】那件事让我愧疚 我们大楼住有一位退休工人王爷爷。他今年六十多岁了,瘦瘦的身体,背有点驼,两鬓斑白。平常,他发现谁随地扔果皮、纸屑,总要上门唠唠叨叨地说几句。左邻右舍既怕他又敬他,都亲热地叫他“环保主任”。 一提这个“环保主任”,我总忘不了那件事。
那是前几天,妈妈叫我去倒垃圾。我提着一袋垃圾,慢吞吞地朝楼下走去。忽然,我在底层楼梯走廊角落边,发现了一个空纸箱。我眼珠骨碌一转,四下一瞧,没人,便将垃圾倒了进去,然后匆匆上楼。不巧,在二楼楼梯口碰到了王爷爷。我心里一惊,脸上直冒汗……不好,这下子准挨骂。我硬着头皮,想与王爷爷擦肩而过。不料,王爷爷拉住我说:“李婧,今天又帮妈妈做事,真乖。”我脸上直发热,慌慌张张地跑上楼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生怕纸箱里的秘密被王爷爷发现。 一连几天,那个纸箱竟安然无恙。以后,它自然就成了我家垃圾的“收藏箱”。
一天放学后,我一踏进大楼走廊就愣住了。那个纸箱不知被谁的自行车给撞倒了,整个垃圾全部翻倒在地上,臭气熏天。糟了,这下闯祸了。我忐忑不安地往楼上走。真是无巧不成书,又撞见了王爷爷。只见他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簸箕,边走边唠叨:“是哪个缺德鬼,将垃圾倒在这里,污染环境。这又不是垃圾箱……”我心里发虚,装着没听见,连忙跑回家。
回到家,我不安地站在阳台上想着王爷爷弓着背,吃力地扫垃圾的样子,我的眼睛湿润了……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写一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并写出自己的感受。作答时要结合事情的经过,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内容要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故答案为: 那件事让我愧疚
我们大楼住有一位退休工人王爷爷。他今年六十多岁了,瘦瘦的身体,背有点驼,两鬓斑白。平常,他发现谁随地扔果皮、纸屑,总要上门唠唠叨叨地说几句。左邻右舍既怕他又敬他,都亲热地叫他“环保主任”。 一提这个“环保主任”,我总忘不了那件事。
那是前几天,妈妈叫我去倒垃圾。我提着一袋垃圾,慢吞吞地朝楼下走去。忽然,我在底层楼梯走廊角落边,发现了一个空纸箱。我眼珠骨碌一转,四下一瞧,没人,便将垃圾倒了进去,然后匆匆上楼。不巧,在二楼楼梯口碰到了王爷爷。我心里一惊,脸上直冒汗……不好,这下子准挨骂。我硬着头皮,想与王爷爷擦肩而过。不料,王爷爷拉住我说:“李婧,今天又帮妈妈做事,真乖。”我脸上直发热,慌慌张张地跑上楼去。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生怕纸箱里的秘密被王爷爷发现。 一连几天,那个纸箱竟安然无恙。以后,它自然就成了我家垃圾的“收藏箱”。
一天放学后,我一踏进大楼走廊就愣住了。那个纸箱不知被谁的自行车给撞倒了,整个垃圾全部翻倒在地上,臭气熏天。糟了,这下闯祸了。我忐忑不安地往楼上走。真是无巧不成书,又撞见了王爷爷。只见他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簸箕,边走边唠叨:“是哪个缺德鬼,将垃圾倒在这里,污染环境。这又不是垃圾箱……”我心里发虚,装着没听见,连忙跑回家。
回到家,我不安地站在阳台上想着王爷爷弓着背,吃力地扫垃圾的样子,我的眼睛湿润了……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愧疚”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因为乱丢垃圾而感到的内心的愧疚,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