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习题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习题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1 23: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四单元 充实人生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前预习篇

课中研学篇
1.感悟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正视并积极克服生活中的苦难。
2.学会分析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人物心理的外在表现。
1.名家作品
  莫顿·亨特,是美国文化学术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
2.语文要素
景物描写(学习目标2)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
  「本课链接」文中多次描写悬崖周围的景色,表明了时间流逝之久,也烘托了“我”紧张无助的心情,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那是在费城,一个kù rè(    )的七月天。
(2)和我一起的五个男孩子已经 yàn juàn(    )了玩弹珠。
(3)“我们走吧!”有人fù hè(     )着。
(4)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tū wù (     )地耸立在岩石中。
(5)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 pēnɡ pēnɡ(     )地跳动。
(6)这句话刺激了他们,他们开始cháo xiào (     )我。
酷热
厌倦
附和
突兀
怦怦
嘲笑
(7)我往下看,感到阵阵 yūn xuàn(    )。
(8)我听见有人在kū qì(    )、shēn yín(    )。
(9)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 huǎnɡ hū(     ) 。
(10) mù sè (    )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
(11)他用非常正常的、ān wèi(    )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
(12)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 línɡ luàn(     )的岩石。
晕眩
哭泣
呻吟
恍惚
暮色
安慰
凌乱
(13)然后令人jīnɡ yà(     )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14)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wèi jù(     )的情境。
(15)上面长着cēn cī bù qí (       )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16)他们中的一个说道,其他的则 hōnɡ rán dà xiào (       )。
(17)当我感到 jīnɡ huānɡ shī cuò(       )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
(18)我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chōu yē(     )了一下。
惊讶
畏惧
参差不齐
哄然大笑
惊慌失措
抽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的作文水平,历来就是好的好,差的差,参差不齐。
B.戏里要串十几出戏,每换一出时,台下都是一场哄堂大笑。
C.演唱会太精彩了,变化的背景、华美的服饰令人头晕目眩。
D.遇到危险情况时要沉着应对,不要惊慌失措。
C
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证件。(删去“手机”)
B.这位作家的客厅里常回荡着爽朗的笑声和深情的眼神。(删去“和深情的眼神”)
C.历经约30年左右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了现实。(将“磋商”与“努力”互换位置)
D.为了防止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施行严密的防范措施。(删去“不再”)
C
4.仿照下列例句再写两句话,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表达完整。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每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到思绪纷杂而心慌意乱时,只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和审视问题,
我便会豁然开朗
我感到孤立无援而畏缩不前时,只要想起
家人给予我的关爱和鼓励,我便充满力量。
1.文脉梳理
通读全文,完成本文的结构图。
叙事 段落 事件 “我”的心情
第1-5段 起因 伙伴建议爬悬崖,勉为其难 ①____________
第6-17段 冒险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第18-28段 脱险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信心渐增,有巨大成就感
说理 第29段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渴望、犹豫
中途被弃,滞留悬崖
恐惧、无助
听父指导,爬下悬崖
分解困难,逐步解决
2.问题与思考
请分条概括爸爸指导“我”下山的经过。
(1)爸爸远远地站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用手电指着突出的石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要求“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手电筒照着我,安慰“我”
要“我”迈一小步到最近的岩石
不要往下看,走好第一步
阅读课文第18-28段,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这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渲染气氛,烘托了“我”害怕的心理,既交代了“我”在悬崖上的时间之长,也突出了“我”的恐惧和绝望,衬托出后文“我”战胜恐惧的不容易。
2.当“我”最后爬下悬崖,为什么先是“抽噎了一下”,然后“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此时的“我”既有历险的余悸,又有脱险的喜悦。同时,也为自己的巨大的成就而感动和骄傲。
1.观察漫画《人生路上》,请联系生活,说一说漫画带给你的思考和启示。
提示:①联系生活谈思考和启示;②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在“人生路上”,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应该向第一个人学习,用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迎接生活的挑战,乐观地待人处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