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 22 文言文二则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7单元 22 文言文二则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2 09:2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六年级 上册(R)
22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文章用墨极简,但画面感极强,充分表现了伯牙得知音之喜与失知音之悲。《书戴嵩画牛》全文短小精悍,情趣盎然,语言流畅明快,阐明了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的道理,强调了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课时一 筑 要素基石
名师导读
要素 “之”的古义
例1:古文中“之”字有很多意思。选出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
之:①往,到;②的;③代词,代人、代事或代物;④这、此。
(1)锺子期听之 (  )
(2)有一牧童见之 (  )
(3)送孟浩然之广陵 (  )
(4)少选之间。 (  )




要素 形近字
例2:给“暴”加上合适的部首,组成新字,填入相应的括号里。(不能重复)
(1)突然一发烟幕弹飞来,在我们附近(  )炸了。
(2)他那长年被烈日(  )晒的脸,闪着古铜色的光泽。
(3)雨下得很大,像(  )布一样倾泻而来。



要素 文言文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3: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充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戴嵩)尤所爱
B.一日(杜处士)曝书画
C.(伯牙)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D.(牧童)拊掌大笑
A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以为(wéi wèi)世无足复为(wéi wèi)鼓琴者。
(2)少选(shào shǎo)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zāi zhāi)乎鼓琴,汤(tāng shāng)汤乎若流水。”
(3)刘明练习书法缺乏毅力,一曝(pù bào)十寒的事情在学校大会上曝(pù 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C.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C
3.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爷爷从一个漂亮的jǐn náng(  )里拿出他珍藏的书画,放在太阳底下pù shài(  ),他展开画轴,画里面wēi é(  )的高山顿时呈现在眼前,他的老哥们儿不禁赞叹道:“真是měi zāi (  )!”
锦囊
曝晒
巍峨
美哉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
A.心志,情志  B.记,记在心里  C.记号
(2)伯牙破琴绝弦(  )
A.拒绝  B.弄断  C.绝对
(3)处士笑而然之(  )
A.这样,如此  B.表示状态  C.同意,赞同
A
B
C
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锺子期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
(2)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摆动着尾巴在斗,错了啊!
品读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难觅
1.诵读语句,体会伯牙遇知音之喜。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用“——”画出能表现锺子期善听的语句。
课时二 构 素养大厦
(2)读了句子,我们体会到伯牙善______,他的琴技___________(用四字词语形容),锺子期善_____,他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3)想象一下,伯牙鼓琴还会“志”在哪些场景呢?锺子期又会怎样称赞呢?
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
___。”伯牙鼓琴而志在_______,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鼓琴
出神入化

皎皎乎若明

清风
善哉乎鼓琴,徐徐乎
若清风
2.品读其境,感悟伯牙失知音之痛。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写出句子的意思。
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那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__的;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乃“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___的。后来,人们用“_________”这个词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欣喜若狂
悲痛欲绝
高山流水
(3)下列不是描写知音知己的诗句是(  )
A.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B.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D.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D
(4)《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  )
A.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锺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B.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C.伯牙和锺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B
品读 戴嵩画前遇牧童——实事求是
3.抓关键句, 品杜处士之爱。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好书画”中的“好”的读音是_____,意思是______。杜处士最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来。
hào
喜爱
戴嵩的名画《斗牛图》
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4.品语言,悟其道理。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牧童拊掌大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特点。
《斗牛图》中画的牛的状态不符合常理
直爽、天真、善于观察、敢于挑战权威
(2)“处士笑而然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杜处士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处士笑笑,认为他说得对
谦虚、实事求是
办事应该向内行人请教。
(4)对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分析有误的是(  )
A.实践出真知
B.人各有所长,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C.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
B
5.发挥想象,补写。
古文语言凝练,给我们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展开想象,对课文进行补白。“处士笑而然之”,想一想,接下来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