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四年级 上册(R)
第二单元 多思善问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时一 筑要素基石
名师导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技说明文,文章简洁、生动地展现了跨越时空的丰富生活场景,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点燃了我们探索科学的兴趣。阅读时关注课文旁边的批注并针对课文提问,辨析哪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还有哪些问题能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要素 词义辨析
“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1)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
(2)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3)爱迪生( )金属丝通电后会发出强烈的白光,于是他( )了电灯。
发明
发现
发现
发明
发现
发明
要素 筛选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例2: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是( )
A.“发明”和“发现”的区别是什么?
B.什么是程控电话?
C.“呼风唤雨”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D.“千里眼”“顺风耳”在现代指的是什么?
C
要素 说明方法
例3:说说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
(2)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
( )
(3)这座塔占地300平方米,高100米。( )
作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1.用“√”标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依赖(lǎn lài) 探索(suǒ suì ) 船舶(pó bó)
哲学(zé zhé) 质量(zhǐ zhì) 潜入(qián qiǎn)
√
√
√
√
√
√
2.读下面的句子,按照拼音在括号里写字词。
(1)随着科学jì shù( )日yì( )进步,二十shì jì ( )chāo yuè
( )了历史上任一时期的发展,今天,十四yì( )中国人民在富足的wù zhì( )生活基础上hū huàn( )着高度的精神文明生活。
(2)探索宇宙的ào mì( )是一项了不起的gōng chéng( )。
技术
益
世纪
超越
亿
物质
呼唤
奥秘
工程
3.选词填空。
改变 改善 改良 改革
(1)遇到困难不要抱怨,既然( )不了过去,那就( )未来。
(2)( )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 )。
(3)经过( )后的土壤更适合种植兰花了。
改变
改变
改革
改善
改良
4.照样子写句子。
(1)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是谁送来了光明和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我们靠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改善生活。
我们靠什么不断改善生活?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禾苗靠阳光和雨露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然是太阳。
禾苗靠什么生长?靠的是阳光和雨露。
5.读图,结合你了解的知识填一填。
人类想在夜晚看到光明,于是发明了( )。
人类想看到远方的世界,于是发明了( )。
人类想听到遥远的声音,于是发明了( )。
人类想飞上广阔的天空,于是发明了( )。
电灯
电视机
收音机
飞机
课时二 构素养大厦
品读 呼风唤雨的梦想
1.品读句子,做练习。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①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铺垫渲染 C.点题,统领全文
C
②下面哪个问题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 )
A.“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B.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C.“呼风唤雨”具体指什么?
B
(2)“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①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句中“那时”指的是( )。
A.农耕社会 B.现代社会 C.未来社会
排比
人们的生活条件差
A
②在现实生活中,下列事物指的是什么 连一连。
千里眼 飞机、火箭
顺风耳 电视、电脑
腾云驾雾的神仙 收音机、电话
品读 呼风唤雨的进程
2.对比阅读。
①人类靠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②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第①句是个_______句,语言简洁。第②句连续运用了两_______个,强调了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作用。
陈述
设问
人类
现代科学技术
3.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1)“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A.对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改变之大的赞叹。
B.对人民生活变化之快的惊奇。
C.对长时间以来人们不断探索新领域的关注。
A
(2)“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①“春风”在本课中指_________;“梨花”在本课中指_________。
②文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表现了( )
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景象,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多。
B.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科学技术
科学成果
B
品读 呼风唤雨的结果
4.说一说下面的几个问题对理解课文有什么作用,并选取你认为最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问题作答。
A.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B.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C.引发深入思考。
(1)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
(2)人们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会不会引起人体功能的退化?( )
(3)为什么称世界为“地球村”?( )
我选择第____题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C
A
A
现代科学技术不但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也
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
5.读下面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照样子举两个例子进行比较说明。
“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例:比起普通列车,高铁让我们的出行更便捷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起邮寄信件,短信和微信让我们的沟通交流速度更快。
比起黑板与粉笔,平板电脑和多媒体让我们的课堂资源更丰富,学
习更便捷。
6.回顾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认识说说,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示例:20世纪科学技术空前发展,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和发明大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过去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变成了现实,科学技术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文化生活,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