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9张PPT)
10.2 师说
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六单元
韩 愈
师
说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翻译课文,总结本文的文言常识;
3、理解《师说》的涵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关于本文论证方法的总结。
5、有关韩愈的文章延伸阅读。
目标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方法: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即可,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古人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又如何选择老师呢?韩愈在《师说》里给予我们答案。
导入
名人说“师”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
题目解“说”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如:《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自称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走近韩愈
“郡望”:“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以此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如彭城刘氏、弘农杨氏,清河张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吴兴姚氏,高阳许氏。
六朝(222年-589年)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由于他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运动
“八代”指“八代”指的是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这几个朝代正是骈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时代。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韩愈三岁而孤,从小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时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宏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求减免赋税,贬阳山令(今广东清远市连州)。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走近韩愈
中唐时代,是佛教鼎盛时期,与中本土的道教、儒学并称"三教",互相争立,形成鼎足之势。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宪宗派遣宦官杜英奇押同宫女三十人前往凤翔法门寺,迎佛骨至京师长安,留在禁中供奉三天,然后再送往京城各寺院。自此以后,“王公士庶,奔走施舍,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京城内外顿时陷入了一种宗教性的狂热之中。有的人只是为了迎合统治者,奔走施舍,唯恐落下不敬之名;有的人则是受潮流的影响,倾家荡产,甚至不惜自残身体,都要供养一下佛骨。总之,此次崇佛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生产和安定了。
谏迎佛骨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后,到了唐代,统治者尤为推崇。佛教教徒也日益增多,连寺院也成了逃避赋税和兵役的场所。韩愈本人作为儒道的坚定守卫者,一直以来也诋排佛老。如今看到崇佛活动如此狂热,五十二岁的韩愈终于坐不住了。他毅然决然地站了起来,写下了《论佛骨表》,直接上呈给唐宪宗,公开反对佛老。
在这封疏奏中,韩愈指出,中国未有佛法之前,帝王都是长命百岁,天下都是太平无事的。自东汉佛法传入中国之后,历代的皇帝都“运祚不长”,“乱亡相继”。因此,他得出结论,“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佛是不足以侍奉的。如今,百姓为了供养佛骨而做出的种种行为,已经“伤风败俗,传笑四方”,严重影响到社会了。所以,他建议把佛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并发誓:“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谏迎佛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在潮州虽仅九个月,却一直积极为民奔走,为潮州百姓做了许多贡献:
1. 解放奴婢,禁止买卖人口;
2. 兴修水利,凿井修渠;
3. 兴办学校,开发教育;
4. 祭杀鳄鱼,安顿百姓。
韩山 韩江 韩公渠
昌黎路 昌黎学校
韩文公祠
韩渡 祭鳄台 鳄渡秋风亭
—— 潮州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九个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走近韩愈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这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
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从师)。今之世(指唐代)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当时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围的人对韩愈冷眼相对,指手画脚),而增与为言辞(加给韩愈种种非议)。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急切地)而东,如是者数矣。”
写作背景
本文作于公元803年,当时韩愈35岁,在文坛上已有声望。为了学习和宣传儒道,开展古文运动,他广泛结交青年后学,给以帮助和指导,因而遭到一般士大夫攻击,被讥讽为“好为人师”。《师说》就是回答这种责难的。
在《师说》中,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这不是一般的论述,而是一部战斗檄文!
目标2
翻译课文,总结本文的文言常识;
方法:
借助工具书学生自己标注,把自己认为难理解的记录下来,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句读( ) 或不焉( )经传( ) 从师( )
读书( ) 不能( ) 传道( )从容( )
老聃( ) 蟠( ) 苌弘( ) 近谀( ) 作师说以贻( )之
冉( ) 潘( ) 长幼( ) 须臾( ) 怡( )
dòu
fǒu
zhuàn
cóng
dú
bù
chuán
cóng
dān
pán
cháng
yú
yí
rǎn
pān
zhǎng
yú
yí
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古之学者必有师。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翻译
1、所谓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2、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
3、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也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所以成为圣人,愚人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那些小孩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和学习文句停顿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2、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释疑难问题,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的明智。
3、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实在令人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4、巫医、音乐师和工匠,是君子们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明智却反而不及这些人,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翻译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专门的研究,不过这样罢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家的孩子李潘,十七岁,喜欢学习古文,六艺和经书普遍学习,不被时俗所拘泥,跟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道,写作这篇《师说》赠送给他。
1、古今异义的词
2、 一词多义的词
3、词类活用的词
4、特殊句式
文言知识点整理
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所”与介词“以”结合, 译为:用 来……(人、办法、工具、依据等);……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今异义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①小的方面要学习;
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的人。
古今异义词
小学而大遗:
今之众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老师
动词,从师学习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名词,军队
一词多义——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舍相如广成传舍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名词,客舍
一词多义——传
一词多义——之
作代词
作助词
作动词,“到”、“往”;
结构助词,“的”
放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表示宾语前置
表示定语后置
指代人或事物;指代自己
音节助词 不译
古之学者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句读之不知
顷之 烟炎张天
蚓无爪牙之利
辍耕之垄上
之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
位卑则足羞
吾从而师之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意动用法,以……为耻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意动用法,以……为羞
意动用法,以……为师
词类活用
2、不拘于时,学于余。
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介宾短语后置:被动句
特殊句式
目标3
方法:
理解《师说》的涵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师生共同设计问题,共同解决。
全文的中心论点: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求学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
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最后一段提到的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作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师的职责。作者突破当时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解惑”,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进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的意义(为什么):
反面论述,指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从师的做法(怎么办):
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正面提出从师的做法:不论年龄长幼,凡先闻道者都可以拜他为师。
这一段作者运用了整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
整句: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
归纳总结择师的标准:
作者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倡学问面前,人人平等,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所说的“师”有什么独特的含义?
既不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解读第二段
思考1: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 这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解读第二段
思考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 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通过三组对比论证观点。
理清思路
结合第二段的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分论点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理清思路
分论点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结合第二段的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纵比)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
于其子
择师而教
于其身
耻师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横比)
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
群聚而笑之
师道之不复,智乃反不能
及,其可怪也欤(讽刺)
2.于其子与于其身
(自比)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论述总论点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阐述“圣人无常师”的?
孔子的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2、本段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孔子的行: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文章内容探究
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中心
论点
分论点
1.孔子从师
2.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正面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结尾:说明了写作的缘由,紧扣中心。
作者赞扬李蟠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分
析
段落
一
段意
阐述从师的道理
论点
二
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反面论证)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
以历史事实证明
(正面论证)
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
四
交代写作缘由,激励后学者。
号召:不拘于时
能行古道
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整体鉴赏
思考1:梳理文章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二部分:通过对比,反面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通过举例、引用,正面论证论点。
第四部分:交代写作缘起,激励后学。
1、正面论述老师的职责、从师的原因和择师的标准。
2、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判“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3、引用历史事例,论证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4、赞扬李蟠“能行古道”,交代写作《师说》的缘由。
内容与结构
段落 论点及主要论据 作用
一 总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全文总纲
二 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1、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士大夫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 第一个分论点,正反对比论证中心。
三 论点:圣人无常师。 论据:1、孔子从师的行为。 2、孔子从师的言论。 第二个分论点。从正面论证中心
文章结构一览表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择师教子 —— 自身耻师
百工之人 —— 士大夫之族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论述中心
1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抨击”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3 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文章梳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提出中心论点,阐述师的作用和择师的标准
(一段)
(二段)
批判当时的坏风气
(三段)
1、中心论点
2、师的作用
3、择师的标准
1、古今对比(纵比)
2、自己与 孩子对比
3、巫医、乐师等与士大夫对比
(自比)
(横比)
以孔子为例,论证从师的正确态度
(四段)
交代写作的缘由,委婉发出倡议:好古文,行古道!
阐述
道理
反面、对比论证
正面、事例论证
一、语言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写作特点
修辞探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顶 真
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
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二、论证方式
有破有立:立——破——立
三、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写作特点
目标4
归纳论证方法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结构框图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道理:
古之学者必有师。
1、从师的原因
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从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段
此段与上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此段分论点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作者从哪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1、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3、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教学目标5:
有关韩愈的文章延伸阅读。
方法:师生在预习时候都搜集有关韩愈的经典文章,更加理解其文章特点。
全文通过对从师问题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强烈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① 写给当时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②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价值,使这篇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名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古今名人尊师重教的故事
1.子贡尊师: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一次,鲁国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说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知尊师典故
程门立雪
北宋福建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在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经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
知尊师典故
程门立雪
杨时同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杨时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天飘起鹅毛大雪,杨时和游酢却立在雪中,游酢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了。直到程颐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教杨时,杨时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后,杨时传播理学,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程门立雪”便成了 尊师重道的典故。
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一次,一鲁国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数十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
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墓六年。
子贡结庐守墓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毛泽东给徐特立写信:徐特立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1937年,当徐老60寿辰之际,毛泽东特意写贺信祝寿。他在信的开头说:“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杏坛——中国最早的讲堂
“杏坛”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庄子的一则寓言。庄子在那则寓言里,说孔子到处聚徒授业,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根据庄子的这则寓言,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后来,人们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北宋时,孔子后代又在曲阜祖庙筑坛,环植杏树,遂以“杏坛”名之。
“杏坛”和“杏林”两者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前者指教育,后者指医道。
提起“杏林”,这里还有一段典故。据晋人葛洪《神仙传·董奉》里说,有一个人叫董奉,平时他不种田,专门给人看病。但是,他从来不收病人的钱,却有一个要求:病重的好了以后种五棵杏树,病轻的好了以后种一棵杏树。几年后,这些杏树都结果了。于是,董奉又对人们说,如果谁要买杏的话,不要钱,只要用谷子换。这样,董奉又有了许多的谷子。他用这些谷子接济穷人和过路者旅资不够的人。后来,人们就用“杏林”来形容董奉为民谋利益的事。再以后,人们又将“杏林”引申为“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但都是指那些医道非凡或医德高尚的人。
杏坛讲学图
文化常识:古代学校
《孟子 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西周时期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分别是供大贵族子弟就读的设在周王朝都城和诸侯国都城的学校,和供普通贵族子弟就读的各地设立的地方学校。(官学)
孔子是“私学”的创建者。
太学:原本指周代设立在天子都城的学校“辟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在长安设立了国家最高学府,取名“太学”。
国子监: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六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
本文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张衡传》中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十三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经、传、注、疏、章句、集注
经: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如《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
传:解释经书的文字。
注:对传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
疏:对注的解释。解注并解原文。《十三经注疏》
笺:对传注的引申发挥或补充订正。后来也指注解。
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疏“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章句: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如朱熹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
集注:汇辑或综合诸家对同一古籍音义的注释。(如朱熹的《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孔子向郯子请教官职名
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杜预注:黄帝之子,己姓之祖)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杜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杜注:即历正之官);玄鸟氏,司分者也(杜注: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杜注:失官,言不修其职也),学在四夷’,犹信。” ——《左传·昭公十七年》
孔子学琴于师襄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师师襄的故事,又见《孔子家语》《韩诗外传》《淮南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又见《史记·孔子世家》《庄子·天运篇》《孔子家语·观周》
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常识;
2、学习本文比喻、对比论证的方法。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