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怀疑与学问
第2课时
本文是顾颉刚所写的一篇经典的论说文,观点鲜明深刻,说理充分透彻,所论述的问题针对性强,具有普遍性。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写法探究
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这些论证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写法探究
1.举例论证。
(1)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有什么科学根据?
通过举例,论述了人们应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人明白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写法探究
1.举例论证。
(2)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从正面论述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使论证更加典型,更有说服力。
写法探究
2.道理论证。
通过引用两则名言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两则名言同时又是论据,使文章开头显得厚重。
(1)“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写法探究
2.道理论证。
引用孟子的名言,论证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观点。
(2)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写法探究
3.对比论证。
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原因。
(1)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写法探究
3.对比论证。
由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
(2)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写法探究
3.对比论证。
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写法探究
3.对比论证。
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做一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语言品析
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结合下面一段文字及提示问题,品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语言品析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段文字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
不能。用这些词语,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善于经常地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本文以名言提出中心论点,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