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1课 古代埃及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了解古埃及的地理环境,分析地理环境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2.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通过史料,辩证评价金字塔修建。
3.通过思考与探索金字塔的建筑历史,认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自身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文明的地理位置
根据地图指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结合材料分析地理位置对古埃及的影响。
材料 尼罗河就象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它促进了整个流域地区在约公元前3100年时的统一。尼罗河每年的泛滥可以预知、趋势平缓,从而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埃及人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神。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北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
南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2、古埃及的建立和兴亡过程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结合教材叙述古埃及兴衰历程,并完成下列时间轴。 .
公元前
3500年
出现国家
公元前
3100年
初步实现统一
公元前
525年
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
公元前
30年
罗马帝国占领古埃及
公元640年
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省
公元前
15世纪
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
埃及帝国的缔造者:图特摩斯三世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埃及文明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结合下列图片,分类指出埃及文明成果。
莱茵德纸草书(前1650年古埃及数学著作)
木乃伊(干尸)
古埃及太阳历
数学
医学
天文
文字
建筑
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农业生产
与事物形状相似,有读音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解剖学;防腐技术
奥西里斯神话;法老们的灵魂永生
为了计算及保存涨水退水之记录;测量学与几何学
莱茵德纸草书(前1650年古埃及数学著作)
莱因德纸草书用很大的篇幅来记载2/N(N从5到101)型的分数分解成单位分数的结果。为什么要这样分解以及用什么方法去分解,还是一个谜。这种繁杂的分数算法实际上阻碍了算术的进一步发展。
纸草书还给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将直径减去它的1/9之后再平方。计算的结果相当于用3.1605作为圆周率,不过他们并没有圆周率这个概念。根据莫斯科纸草书,推测他们也许知道正四棱台体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古代埃及人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还没有上升为系统的理论。
埃及很早就用十进记数法,但却不知道位值制,每一个较高的单位是用特殊的符号来表示的。例如111,象形文字写成三个不同的字符,而不是将 1重复三次。埃及算术主要是加法,而乘法是加法的重复
古埃及数学
古埃及医学——木乃伊
古埃及人就有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把人的死亡,看成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继续,因而热衷于制干尸、修坟墓。以让死去的人类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得更好。他们用盐水、香料、膏油、麻布等物将尸体泡制成“木乃伊”,再放置到密不透风的墓中,就可经久不坏。深藏墓中不会腐烂的尸体,静静等待着死的灵魂重新回来依附于肉体。
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他们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而且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从而促进了医学的产生。
古埃及人又意识到,人的复活只能在阴间,而不是在人间。因而,尸体同灵魂的重新组合,也不能使人重新回到人世,而只能生活在地下深宫。作为统治者的奴隶主为了满足自己死后生活的需要,不惜动用国家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坟墓,金字塔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坟墓里还必须摆放各式各样生前的生活用品,便于死者享用
木乃伊
古埃及天文学——太阳历
古埃及太阳历的制定对后世其他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盖约·儒略·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Sosigenes)的帮助下,对罗马的历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改,形成了著名的“儒略历”(Julius Calendar,又译为“朱里亚历”)。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组织科学工作者继续努力,按哥白尼日心学说重新修订,形成了“格里历”。它在世界普遍应用, 我国解放之后把它称之为“公历”
埃及精确的天文历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古埃及建筑——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尘世生活的延续。受这种“来世观念”的影响,古埃及人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充满信心地为死后做准备。每一个有钱的埃及人都要忙着为自己准备坟墓,并用各种物品去装饰坟墓,以求死后获得永生。以法老或贵族而论,他会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建造坟墓,还命令匠人以坟墓壁画和木制模型继续从事的驾船、狩猎、欢宴活动,以及仆人们应做的活计,等等,使他能在死后同生前一样生活得舒适如意。
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狮身人面像面部是仿照哈佛拉的面像雕塑的。1798年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时,曾用大炮轰击狮身人面像。
二、金字塔
1、名称来历
二、金字塔
金字塔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底部呈正方形,顶部为锥形,四面都是呈三角形,像汉子的“金”字,因此我国称之为“金字塔”。
2、用途
古埃及法老“木乃伊”的陵寝
金字塔 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陵寝,是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他死而复活后永世的城堡。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年历史,埃及境内保存至今的金字塔共100多座。最著名是开罗南部吉萨高地上的三座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
二、金字塔
材料一 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每块石头磨得很平。人们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理弘《宇宙科学与自然考古之迷》
材料二 他(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三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3、评价
结合材料,评价金字塔的修建。
评价:①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国王权力的象征。②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③金字塔的修建是建立在奴隶悲惨命运之上的,它同时也是统治者剥削人民的见证。
三、法老的统治
材料 法老具有绝对权力,他的意志就是法律。法老之下设宰相,宰相辅佐法老统摄财政、司法、军事、祭祀和水利等中央部门,这一职位常由太子或皇亲贵戚充任。地方上仍由州长统治,但这时的州长已由法老任命并对法老负责,他担负收税、征役和管理当地水利工程等各项责任。一切高官厚爵多由王室成员和贵族们把持,只有中下级官吏才任用平民。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1、法老的来历
古埃及国王的通称为“法老”
2、法老的地位
结合材料,概括法老的地位。
政治上: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 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三、法老的统治
3、王权的衰落
社会矛盾的激化
(2)标志
(1)原因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课堂小结
尼罗河
古埃及文明
发展历程(兴衰)
文明成就
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
建筑:
政治:
医学:
天文学:
文字:
法老专制
木乃伊
太阳历
象形文字
课堂检测
1.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如图展示了( )
A.埃及金字塔的分布情况
B.古巴比伦统一两河流域
C.佛教早期向外传播路线
D.亚历山大传播希腊文化
A
课堂检测
2.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
A.初步实现统一 B.遭到外族入侵
C.文明未能延续 D.等级制度森严
3.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表述正确的是( )
A.古埃及被学者认为是非洲“两河的赠礼”
B.古埃及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很高成就
C.古埃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从来未间断
D.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
A
B
4.阿布辛贝神庙是古埃及的建筑奇迹。埃及人运用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把神庙设计成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奠基日,旭日的光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材料体现了( )
A.古埃及建筑的发展历程
B.古埃及对外交流频繁
C.古埃及人民的建筑智慧
D.古埃及文明领先世界
课堂检测
C
5.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显示至高无上的权威,生前为自己建造的陵墓。可见金字塔是( )
A.是埃及人民智慧的象征 B.埃及人民的陵墓
C.古埃及法老权威的象征 D.在亚洲两河流域
6.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 )
A.推行了礼乐制度 B.受到中国儒家影响
C.建立了君主专制 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D
C
课堂检测
7、阿布辛贝神庙是古埃及的建筑奇迹。埃及人运用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把神庙设计成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奠基日,旭日的光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材料体现了( )
A.古埃及建筑发展历程
B.古埃及对外交流频繁
C.古埃及人民建筑智慧
D.古埃及文明领先世界
C
8.“文明一古国,法老来统治,象形文字早,莎草纸张多,制定太阳历,农业多收获”。该文明古国应是( )
A.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 C.古代罗马 D.古代阿拉伯
B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材料一 如图。
(1)结合材料一,说明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的理由,指出古埃及疆域最大时地跨哪两大洲?
理由: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定期泛滥,留下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名称:亚洲和非洲。
课堂检测
材料二 公元前2600年左右,胡夫修建了著名的吉萨金字塔,该金字塔高146.6米(现高138.75米),共使用230万块石材,建成210个台阶,古代旅行家将之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在胡夫金字塔西南为自己修建了金字塔,高143.5(现高134.6米)。胡夫的孙子孟考拉又修筑了高66米的金字塔。
——李海峰编著《古代近东文明》
(2)材料二中的“金字塔”与古代埃及国王有什么关系?再列举一项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
关系: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列举:象形文字、太阳历、木乃伊。
材料三 古代埃及大事年表(部分)
课堂检测
时间 事件
公元前1182﹣公元前1151年 拉美西斯二世在位,多次打败利比亚的入侵和海上民族的侵略。但他在位期间,王室内讧不断,政府腐败,造墓工人怠工事件层出不穷
公元前9世纪以来 埃及几度分裂,多次遭到努比亚和利比亚的入侵
公元前526年 波斯国王入侵埃及,攻占孟斐斯,埃及成为波斯的一个行省
公元前332年 亚历山大进入孟斐斯,自称埃及法老,将埃及分为两个行省
公元前30年 屋大维率领罗马军队进入埃及,埃及实际成为罗马皇帝的“私人领地”,埃及的全部收入都成为皇帝的“私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分析公元前525年以后灿烂辉煌的古代埃及文明没能延续下去的原因。
从公元前12世纪起,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公元前9世纪以来政权几度分裂。古代埃及地处亚非两洲交界,交通便利,尼罗河贯穿南北,农业发达,从公元前9世纪以来外族不断入侵古埃及。公元前6世纪后,国力已经衰败的古埃及文明无法抵抗先后兴起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因此没能延续下去。
课堂检测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通过长久观察动物、植物、天气、自然环境等的变化规律渐渐形成的。中国人用其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已经被朝鲜、日本等其他国家接受,并结合其国家实际情况与民族文化后沿用到现代。 ——摘编自《学习强国》
材料二 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儒略历后来成为人们使用公历的基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二十四节气和埃及太阳历的相似之处。
(2)综上,你从东西方历法的传承与发展中获取了什么智慧?
(1)都是先民观察自然界后总结的成果;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传播和传承;都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都对后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要善于观察和总结,要善于从传统中汲取智慧;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完善已有的成果。
谢谢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