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1-03 20:54:32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课堂小结
第五学习主题 第2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导入
  你读过世界文学名著《好兵帅克》(又译《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吗?这是捷克作家哈谢克撰写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他的亲身经历,描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展现了战争空前残酷的情景。
雅若斯拉夫·哈谢克
Jaroslav Hasek
1883.4.30~1923.1.3
《好兵帅克》剧照
长影译制片《好兵帅克》
“萨拉热窝事件”
1、大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索菲亚
弗兰茨·斐迪南
Franz Ferdinand
1863.12.18~1914.6.28
  斐迪南大公,奥匈帝国皇储(皇位的确定继承人),1898年任奥军副总司令。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列强对巴尔干半岛的扩张,激起塞尔维亚(Serbia)极力反抗。被奥匈占领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企图摆脱奥匈控制,同塞尔维亚合并组成南斯拉夫,对此奥匈帝国力图阻止。1908年,奥匈帝国乘土耳其革命之际,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激起塞尔维亚的极大愤怒。也加深了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的矛盾,导致波斯尼亚危机。
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
1914年6月28日(星期天)
刺客加弗里洛·普林西波被捕
  斐迪南携妻来波斯尼亚首府(附属国和殖民地的最高政府机关所在地)萨拉热窝作特别访问。此行的目的,一说是他俩结婚14周年纪念,想让妻子得到她在维也纳得不到的皇室荣誉。一说是1389年的今天,土耳其征服了中世纪的塞尔维亚帝国,在其国耻日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奥匈帝国的这一挑衅行动,大大激怒了塞尔维亚爱国者。是日被19岁的中学生普林西波枪杀。
“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二十世纪的灾难之母”
德皇威廉二世
1859.1.27~1941.6.4
1888~1918在位
末代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
1874.11.30~1965.1.24
1940~1945、1951~1955两度任英国首相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欧洲的政治局势非常紧张,同盟国与协约国随时都有可能发动战争。我们要做好战斗准备,要时刻监视那些可能发动战争的国家”。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正式爆发。30日,把塞作为争霸巴尔干半岛前哨的俄国立即总动员,宣布支持塞。8月1日,德对俄宣战。8月3日德对法宣战。8月4日,德入侵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以德破坏比中立为由,对德宣战,“一战”全面展开。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宣战。日本为夺取德在亚洲的殖民地,8月15日向德发出通牒,23日向德宣战。意大利战争初出于自身利益中立,后于1915年5月23日对德、奥宣战。



一九一四年八月四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奥匈帝国士兵
↓塞尔维亚军队开赴前线
1914年
7月28日
塞尔维亚
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是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从属的意义。从战争全局来看,无论是起因、作战双方的目的,还是战争酝酿的过程,都说明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从战争双方来看,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英军检阅准备参加大战
法国军队阅兵准备参战
参加“一战”的俄罗斯军官
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塞尔维亚王国、俄罗斯帝国、法国、比利时、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日本、黑山、意大利王国、美国、中国北洋军阀政府)
  同盟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空间上:“三条战线”  时间上:“三个阶段”
  西线:英法对德作战;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奥匈对俄国、塞尔维亚作战。西线具有决定作用,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第一阶段:1914年;第二阶段:1915~1916年;第三阶段:1917~1918年。
西线
南线
东线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
1833.2.28~1913.1.4
1891年任德国总参谋长
1905年提出“施里芬计划”
赫尔穆斯·约翰内斯·毛奇
1848~1916.6.18
老毛奇之侄 又称小毛奇
1906年继任德国总参谋长
“施里芬计划”
  早在1905年德军就制定出“一战”蓝本的“施里芬计划”。由此可见,德国发动世界大战是蓄谋已久。“计划”中设想德国的主要敌人在西方,因此把战略重点放到西欧。
  首先在西线采取先发制人,集中优势兵力,采用“闪电战”术,在四至六星期内经比利时袭击法军后方,迅速打败法国,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回头向东对付俄国,在三个月最迟四个月内赢得战争。
  1914年8月4日早晨,德国第1、第2集团军,在埃米蒂将军的率领下,迅速越过从建立以来从未打过仗的比利时边境,直奔列日要塞,开始实施“施里芬计划”。
  1914年马恩河大会战粉碎了德军迅速征服法国的计划,使整个“施里芬计划”再也无法实现。9月14日,毛奇被德皇撤职。至此“完美无缺”的“施里芬计划”彻底破灭。
北洋军阀政府
  在战争期间,由于美国提供协约国物资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考虑到与协约国的利害关系,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6月24日,美军开始在法国登陆。在帝国主义利诱下,时为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军阀政府于8月14日,正式对德、奥宣战,为协约国集团提供大量粮食和数十万人力充当劳工,从事运输、挖战壕等最繁重的劳动,在美、英军队中,还招募有中国人当炮灰。
北洋政府对德绝交案原档
日德兰海战(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
  1916年5月31日~6月1日,英国舰队和德国公海舰队在丹麦日德兰半岛以西斯卡格拉克海峡爆发“一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舰队主力的决战。战斗中,英方损失战列巡洋舰3艘、装甲巡洋舰3艘、驱逐舰8艘,伤亡6800人;德方损失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5艘,伤亡近3100人。
1916决定性年
东线战场 俄军夏季攻势
  1916年初,俄统帅部决定东线部队,由西方面军担任主攻,西南方面军担任助攻,北方面军仅做佯动。目的是突破敌军防线,并给予巨大杀伤。
  由于俄西方面军4次推迟进攻时间,最后主攻由西南方面军担任,西方面军助攻。西南方面军兵力配置从北至南依次为:第8、11、7、9集团军。共有步兵57万,骑兵6万,火炮1938门。
  担任主攻的俄西南方面军司令布鲁西罗夫为解决正面强行突破的战术难题,违背常理,采取变态的打法。让每个集团军,甚至军,自行选择突破地段。最后在整个战线上,选择了30多个突破点。
  6月4日早晨4点,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开始炮火准备。担任主攻的第8集团军在29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投入进攻。3天内,突破西南方面军当面的奥匈帝国军队防线正面约70公里,纵深30公里。6月7日占领克路次。6月15日,推进纵深达到75公里。
  按照原计划,俄西南方面军进攻后,西方面军应该在6月11日投入进攻。但是总参谋部将行动推迟到17日。这样西南方面军孤军作战,陷于困境。布鲁西罗夫遂下令停止进攻。不过计划中突破奥匈军队防线的目的已经达成。
  1916年是决定性的一年,交战双方进行三次大规模的陆上战役,即东线俄军夏季攻势,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形势图(1916.2.21~12.18)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东北部的凡尔登(Verdun 距巴黎135英里)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
凡尔登
巴黎
法国VS德国
德军攻城榴弹炮
头戴防毒面具的法国士兵
  1916年2月21日,德法双方展开血战。德军以6个半师27万人,在近1000门大炮、大量的毒气弹等掩护下,猛攻凡尔登。法军拼死防守,伤亡惨重。2月25日,法军总司令霞飞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在他的率领和援军支持下,多次打退德军进攻,最终保住要塞。
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炮兵阵地
  为减轻凡尔登方面压力,突破德军防线。1916年7月至11月,英法军队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索姆河(Somme)战役。此役为最大消耗战,英法联军虽然没有达到突破防线的目的,但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
英法VS德
索姆河战役
  视频解说:盟军领导阶层认为,若要结束西线战事并获胜,就必须发动凌厉攻势。
  他们要进攻德军前线防守最巩固的中心,这个草率的决定将导致全军覆没。德军机关枪、加农炮等摧毁性新式精密武器都将摧毁盟军的步兵部队。可惜盟军领导阶层无视这些情况。
  进攻开始15分钟后,上千名士兵倒在德军的机关枪射击下。第一天进攻结束时,英军伤亡人数达6万,其中有1万9千人死亡或残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首次使用的坦克
  “一战”时,坦克被英国人称为“罐子”。主要设计、研制者是英国的欧内特·斯温顿上校。他从美国的履带拖拉机得到启发后研制而成。1916年9月15日,有49辆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让德军不知所措。甚或一辆坦克攻占一个村庄,或俘虏300名德国士兵。
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
兵力:一百三十个师
伤亡:七十余万人
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此后,
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
愈下,开始走下坡路。此
战役为此成为一战的 转
折点。
凡尔登
尸体遍布的凡尔登战场一角
  1916年9月2日,德皇批准停止进攻。10月24日,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大规模反攻。11月初收复杜奥蒙堡和沃堡。12月15~18日,法军再次发动反攻,法军收复全部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
  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
  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法军损失54.3万人,德军损失43.3万人,故此役有“绞肉机”、“屠场”和“地狱”之称。凸显战争残酷与血腥。
  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此后,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转折点
炮轰后的凡尔登城镇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
  一战期间,德国青年保罗鲍曼,因受老师保家爱国思想的感染,和全班同学经过简单训练便奔赴西线的边境与法军作战。这批同学怀着满腔热血上前线,但残酷的战争将他们的梦想击得粉碎,使他们深深体验到战争的痛苦与无情,更使他们对战争的必要性开始质疑与反省,但这一切都太迟了,德军溃败,这群热血青年无一生还,永远躺在了西部战线上。
小说《西线无战事》
电影《西线无战事》海报
英国人民走上街头庆祝战争结束
凡尔登战役
1916.2.21~12.1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福煦将军的车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字处
  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签字投降。法国时间11日晨5时,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斐迪南·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六小时后停火生效。协定的签订,宣告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的彻底战败,一战至此结束。
1914.7.28~1918.11.11
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
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中投入的武器
战争中的装甲车
与坦克一同前进的英军士兵
  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欧内特·斯温顿的建议研制坦克。1916年生产出Ⅰ型坦克,乘员8人。9月15日,49辆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此单词的音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42厘米巨型口径榴弹炮
  榴弹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的野战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炮身长为15~22倍口径。16英寸(1英寸=2.5400厘米)口径的攻城榴弹炮,可射出每颗重达1吨的炮弹。
美军通过铁路转移的14英寸口径大炮
用于作战物质运输的飞艇起飞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是飞艇发展较快的时期,英国和法国使用小型软式飞艇执行反潜巡逻任务。德国则建立了齐析林飞艇队,用于海上巡逻、远程轰炸和空运等军事活动。飞艇体积大、速度低、不灵活、易受攻击,同时由于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因而军用飞艇逐渐被飞机所取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飞行员手抛有稳定尾翼的炸弹实施轰炸
一战后期重型机枪成为
战机上的主要武器
一战中的战斗侦察机
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
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
人民的觉醒;
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大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重大损失
  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万人,参战国家的直接军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欧洲工业发展倒退8年。
协约国士兵阵亡:5,497,600
比利时:13,700
英国: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联合王国:715,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罗马尼亚:336,000
俄罗斯帝国:1,700,000
塞尔维亚:450,000
美国:50,600
同盟国士兵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奥斯曼帝国:325,000
平民被杀:6,593,000
奥匈帝国:300,000
比利时:30,000
英国:31,000
保加利亚:275,000
法国:40,000
德意志帝国:760,000
希腊:132,000
罗马尼亚:275,000
俄罗斯:3,100,000
塞尔维亚:650,000
奥斯曼帝国:1,000,000
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开始、交战双方、战役、性质、时间 结果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具体原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加快了战争的爆发。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使战争一触即发。
2. 导 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28塞尔维亚普林西波刺杀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夫妇至死。)
3.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德、俄、法、英很快加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交战双方:①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②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法、俄。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后来参加到协约国一方。
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
4.凡尔登战役:
(1)时间:1916年2-12月
(2) 双方:德法
(3)地位和作用:在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此后,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战场;欧洲为主要战场,西线具有决定作用
5.大战结束: 1918年11月,一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宣告结束。
6.大战性质: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7.大战后果:
①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大战历时4年多,共有4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万人,参战国家的直接战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
②大战不仅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而且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课堂小结
“萨拉热窝
事件”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后果
1.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
2.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3.各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1916年德法凡尔登血战
2.德军丧失在西线作战的主动权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战败告终
2.大战的性质
3.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大家谈:从凡尔登战役看战争的残酷性
炮轰后的凡尔登城镇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
——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
学习测评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英、德矛盾
 C.塞尔维亚独立      D.争夺巴尔干半岛
2.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   )。
 A.1913年7月28日      B.1914年7月28日
 C.1914年8月4日      D.1918年11月11日
3.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是(   )。
 A.1913年7月~1917年11月  B.1913年8月~1917年11月  C.1914年7月~1918年11月  D.1914年8月~1918年11月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是在(   )。
 A.欧洲  B.欧洲和亚洲  C.欧洲和非洲  D.亚洲
A
C
A
B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
 A.马恩河大会战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凡尔登战役
6.以下对“一战”性质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民族解放战争      B.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C.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
7.据英国一家公司最新统计结果显示:自美国攻击伊拉克到现
 在,战争死亡人数已经到达120万人……平均每个居住在巴
 格达的家庭至少有一名家庭成员在战争中死亡。结合当前伊
 拉克战争等国际形势,谈谈我们应当从这场大战中吸
 取什么教训?
B
D
  答:①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不是实现和平的工具;
  ②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人们应该学会用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纷争,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③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每个人的应尽的义务;
  ……
8.阅读下列材料:
  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
 (2)试结合史实说明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认识的正确性。
9.如何评价普林西波的个人英雄行为?
  答:普林西普是个热爱民族的热血青年,但是他的个人冒险行为不但解决不了民族矛盾,反而成为奥匈帝国挑起世界大战的借口,教训很深刻。所以,热血青年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具备进步的现代意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要尽力避免盲目采取偏激行动,避免给世界和平造成威胁。
答:帝国主义战争。
  答:从战争全局来看,无论是起因、作战双方目的,还是战争酝酿的过程,都说明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非正义战争。
史海拾贝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神秘武器——坦克
英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坦克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