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2张PPT)
百家争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第二单元
读孔孟文章,养君子品质,修齐治平以求兼济天下;学老庄智慧,循造化自然,诗意栖居何必独善其身?
单元学习导航
PART.01
单元学习目标
人文主题 (1)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学习借鉴他们立身处世的方法和态度。
(2)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语文素养 (1)梳理、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部分篇章。
(2)感受儒家或雍容或峻急、道家或简约或恣肆、墨家朴拙繁复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的论说方法,体会其妙处。
单元学习资源
三篇儒家选文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论语〉十二章》重点讲述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深入浅出,要点不烦,精辟隽永。《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我们从三篇选文中能够清晰地看出儒家由修身而处世治国的理论逻辑。
两篇道家选文 老子《〈老子〉四章》,庄子《五石之瓠》
《〈老子〉四章》以极强的思辨性,阐发“对待之理”(柳诒征语),这告诉人们,在“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的关系上,要重视那些通常被我们忽视的一面;而《五石之瓠》超越世俗经验的束缚,发现大葫芦的“无用”之“用”、“所用之异”,借助寓言曲折地表达了深刻的道理。老庄的文字中,思想和表达往往有突破常规、俗见之处。从表达技巧上来说,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述道理;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
一篇墨家选文 墨子《兼爱》
文中提出“兼相爱”,主张“爱”没有等级差别,用“兼爱、非攻”来解决社会矛盾。本篇是《墨子》一书的核心篇章,墨子认为“治天下”“必知乱之所自起”,乱因是“不相爱”,墨子以严谨的逻辑、层层递进的结构论证了“兼相爱”是治理乱世的良方。墨子的语言浅近易懂,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独具风格。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5课
PART.02
晨读时光
PART.0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悦记
1.成语积累
(1)见贤思齐:见到贤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
(2)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3)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
(4)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5)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2.《〈论语〉心得》佳句
(1)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
(2)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3)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像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只有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为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4)所谓君子不器,是指一个君子的生命,他是流动的、变化的、提升的,他可以应时运。
3.文化常识
(1)六艺:①古代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②古代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2)大学、小学:“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治国安邦的大学问(治国、理政)。大学之道,即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小学”,相对于“大学”而言,主要教授8岁以上、15岁以下学生“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文化基础知识。(为人、治学)
(3)三教九流:三教,即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4)三皇五帝:三皇,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五帝,一般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
半亩方塘,天光云影
美读
1.文言短篇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参考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太好了!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就是有粮食,我们怎么能够吃到它呢?”改天又向孔子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为政最要紧的在于节省财力。”景公听了很高兴,打算把尼谿地方的田封给孔子。晏婴劝阻道:“儒者这种人,能言善辩不能用法来约束,态度高傲、自以为是不能任为臣下,他们重视丧礼,竭尽哀情,倾家荡产实行厚葬,不能让这种做法成为礼俗,他们到处游说求职,不能让他们掌理国事。自从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大贤先后过世,周朝王室已经衰微,
礼乐的沦丧也有些时候了。现在孔子刻意讲究仪容服饰,详定各种应对进退间上下快慢的礼节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连续几代也学不完,一辈子也弄不清楚它的诀窍。君上想用这一套东西来改革我们齐国的礼俗,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此后,景公只是很客气地接见孔子,不再问起有关礼的事情了。有一天,景公挽留孔子说:“要用鲁国给季孙氏那样高的待遇来奉养您,我做不到。”所以就以上卿季氏和下卿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孔子。齐国的大夫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得到了消息。景公说:“我老了,没法用你了。”孔子就离开齐国,回到了鲁国。
2.佳作阅读
丧家狗
——我读《论语》
李 零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恐,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当年,公元前492年,60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来到郑国的东门,有个擅长相面的专家,叫姑布子卿,给他相面。他说,孔子的上半身像尧、舜、禹,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像丧家狗,垂头丧气。孔子不以为忤,反而说,形象并不重要;不过,要说丧家狗么,“然哉然哉”。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
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伤心。丧子,哀麟,回死由亡,让他哭干了眼泪。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不管他的想法对与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宿命。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这才是真相。
《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书中人物,夫子也好,十哲也好,都是普通人,喜怒笑骂,毫不遮掩。谁说伟大导师就得高大全,圣门弟子就得身披光芒?他们师生在一块儿,学生顶老师,老师骂学生,都被记下来。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
古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衣食足了,也未必知荣辱。学《论语》,有两条最难学,一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二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现在,哭着闹着学《论语》的,不妨先学这两条,试试看!(有删改)
赏析
如果仅看标题,你会觉得作者是在骂孔子;可看完全文,又似乎觉得作者并非否定孔子,他明明是在赞颂孔子!而且你会怀疑,自己错怪了作者:孔子自己承认是丧家狗,还怪作者如此说吗?作者只不过“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其实,作者是有意无意地玩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游戏,从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就是不人云亦云,真实,真诚。
源头活水,下笔有神
活用
1.课内素材
原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运用角度 物质追求、淡泊名利等。
运用示例 淡看名利,方能健全人格,净化人生。《论语》有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陶渊明、韩愈便是典范。淡看名利,入则造福于民,出则安贫乐道,潜心学问。人生在世,白驹过隙而已,若以这昙花之年,去换朱门酒肉,不值且不屑,岂能甘心做那探颈乞食的猥琐之鸡?伏尔泰说:“我所做的一切,是何等微不足道。但我去做这一切,却是何等重要。”诚然,人生之于世界,若蜉蝣之于天地,一粟之于沧海。但我们所面对这世界的态度,直面这人生的精神却是举足轻重。
2.时新素材
“我很幸运,赶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从事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谈及这些成就,王亚平总是心怀感恩,她说:“是祖国托举我们飞上太空,是党和人民给予我们崇高荣誉。”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王亚平同乘组其他两名成员一起圆满完成数千项操作、数十项在轨科学实验。一堂几十分钟的太空授课,背后是200多个小时的反复试讲;一项简单的太空实验,背后是数百次的精心操练;一次惊艳的太空行走,背后是上千次的严苛训练。上百万字的飞行手册,她烂熟于心;数以万
计的指令,化作条件反射式的肌肉记忆……在王亚平眼中,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谈起接下来的任务安排,王亚平充满期待和自信:“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为了实现人类拥抱星辰大海的梦想,我时刻准备为祖国再上太空!”
适用主题 梦想、脚踏实地、坚韧、中国梦等。
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快练
1.以本课晨读中的成语积累为基础,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1)我们要学会多参照他人,多学习他人的优点,_________,对照自己的不足,主动改过,才能迅速进步。
(2)一篇好文章,必定内容充实,辞采丰茂,_________才能行之久远。
(3)有心者如能在我的作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持之以恒,并由此_________,必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此幸甚。
见贤思齐
文质彬彬
登堂入室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反映“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3)《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走上正轨的重要性。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课前知识铺垫
PART.01
1.知世识体
(1)《〈论语〉十二章》
节选自《论语》。《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录体,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论语》中所记录的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2)《大学之道》
节选自《礼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南宋朱熹将《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称作“亚圣”。
《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孟子的主要思想:仁、义、善。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们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突出强调仁政、王道的理论。价值观方面:强调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为了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知识链接
(1)“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短短一部两万多字的《论语》,“君子”一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论语》中所描述的君子,除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一个君子不会把自己要做的事、要达到的目标先说出来;而往往是等把事都做完了,达到目标了,才淡淡地说出来。这叫“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孔子十分讨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少言寡语,但他的内心是无比坚定、刚毅的。
(2)《论语》中有关“君子”的名句
①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详坦然而不骄矜凌人,小人骄矜凌人而不安详坦然。”
②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论语·阳货》
译文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说:“有所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
③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
④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仁德,小人怀恋乡土;君子关心刑罚和法度,小人则关心私利。”
⑤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相互团结。”
⑥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本,依照礼来实行,用谦逊的言语来表述,用诚信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样做才是君子啊!”
⑦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课时一:疏通文本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PART.02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课文内容,绘制思维导图。
3.归纳概括知识点。
活动一 诵读理解,疏通文意
(一)《〈论语〉十二章》
1.逐章诵读并尝试口头翻译,重点解释下面加颜色词语。
(1)敏( )于事而慎于言,就( )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人而( )不仁,如礼何?
(3)君子喻( )于义,小人喻于利。
(4)质( )胜文( )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勤勉
接近,到
如果
知晓,明白
质朴,朴实
华美,文采
粗野,鄙俗
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5)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6)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7)一日( )克( )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
(8)《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
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填平洼地
一旦
约束
称赞,称许
指激发人的感情
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
盛衰
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指讽刺时政
(二)《大学之道》
2.诵读全文并尝试口头翻译,重点解释下面加颜色词语。
(1)大学之道( ),在明明( )德,在亲民( ),在止( )于至善。知止( )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静( )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
)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根本原则
彰明/美好的
亲近爱抚民众
达到
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
坚定不移
心不妄动
性情安和
思虑
精详
处事合宜
(2)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 )皆以修身为本。
推究事物的原理
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平民
一概,一律
(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3.诵读全文并尝试口头翻译,重点解释下面加颜色词语。
(1)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恻隐(
)之心;非所以( )内交( )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 )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 )其声而然( )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惊骇,恐惧
哀痛,怜悯(别人
……的原因
的不幸)
结交
求取
厌恶
这样
(2)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 )不能者,自贼( )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 )父母。
萌芽,发端
认为
伤害
同“燃”,燃烧
流通,指泉水涌出
侍奉
活动二 概括内容,绘制导图
请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填出下面思维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1)
论“仁”
论“道”
论修己与待人
(2)
明明德
亲民
止于
外治
至善
(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孺子入井
足
不
以保四海
施仁政
足以事父母
活动三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为课文制作文言基础知识归纳卡片,时读时记。
1.通假字
例句 本字及意义
知者不惑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若火之始然
同“智”,明智,聪慧
同“纳”,“内交”即“结交”
同“燃”,燃烧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平地 譬如平地 古义:_________
今义:平坦的土地
②一日 一日克己复礼 古义:_____
今义:一天
③小子 小子何莫学夫《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④以为 仁以为己任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2.古今异义词
填平洼地
一旦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把……作为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⑤史 文胜质则史 古义:___________
今义:历史
⑥贼 自贼者也 古义:_____
今义:偷东西的人
虚饰,浮夸
伤害
PART.03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1)归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2)为 仁以为己任
譬如为山
(3)敏 敏于事而慎于言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一词多义
称赞,称许
出嫁,嫁
归向,归附
当作
堆砌
勤勉
聪明,机智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4)事 迩之事父
请事斯语矣
不足以事父母
今日之事何如
(5)而 任重而道远
人而不仁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就 就有道而正焉
故能就其深
侍奉
实践,从事
侍奉
事情
连词,表示进一步,相当于“而且”
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
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
动词,接近、靠近
动词,成就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7)重 任重而道远
商人重利轻别离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卷我屋上三重茅
添酒回灯重开宴
(8)知 知者不惑
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为知之
形容词,重大、重要
动词,重视、看重
动词,重叠
量词,层
副词,再次、重新
形容词,同“智”,明智、聪慧
动词,了解
动词,知道、懂得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9)复 克己复礼为仁
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行数十步
山重水复疑无路
(10)所以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归复
动词,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副词,再、又
形容词,重复的
因此,表示因果关系
……的原因,表示因果关系
用来……的
词语 例句 义项或用法
(11)是 人之有是四端也
斯是陋室
(12)忍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3)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之有是四端也
苟能充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此
判断动词,是
狠心,残忍
使动用法,使……坚忍
结构助词,的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指示代词,指四种发端
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就有道而正焉
②见贤思齐焉
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请事斯语矣
⑤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名词作动词,实践、从事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使……真诚
4.词类活用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克己复礼为仁
③仁以为己任
④人而不仁,如礼何
⑤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⑦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判断句 标志词:“为”
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介词“以”
固定句式 标志词:如……何
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标志词:不亦……乎
状语后置句 标志词:于
判断句 标志词:非……也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⑨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⑩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判断句 标志词:也
状语后置句兼判断句 标志词:于/非……也
状语后置句兼判断句 标志词:于/非……也
情境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写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课时二:学君子人格,习儒家修身观
学习目标
理解文章所传达的“君子”之德和儒家有关修身养性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在新世纪,我们国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而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有对自身“文化”上的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即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过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请同学们品读本课三篇儒家经典文章,并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会,启发自己的文化自觉性。
情境任务
读书交流,学儒家修身处世之道
活动一 温故知新,梳理儒家核心概念
1.在以往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接触了不少儒家经典。这些篇章主要选自《论语》《孟子》《礼记》等。通过填写表格梳理学过的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例句 涵义
(1)仁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2)义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②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仁德
道义
核心概念 例句 涵义
(3)道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4)礼 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论语》) ②子未学礼乎?(《孟子》)
(5)王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
良好的政治制度或行政措施
明确尊卑长幼关系的礼制
施行仁政
2.筛选本课三篇文章中再次出现的核心概念,联系语句、语境,判断分析涵义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①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③仁者不忧。
④克己复礼为仁。
⑤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答案 (1)文中出现的核心概念词如“仁”“义”“礼”等,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变化。
(2)这些概念的反复出现说明了它们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
活动二 分析《论语》之“学”和“君子人格”
3.同学们在初中阶段所学的《〈论语〉十二章》中曾经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在《论语》中多次被提及。结合下面选自本课的两章,说说孔子提倡的“学”是指什么。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答案 ①为人处世之道,提倡通过“学”来培养德行。孔子认为,“学”就是对物质不汲汲以求,做事要勤勉,说话要谨慎,要向有道德的人虚心请教。②学习之道,要通过“学”来拓展思维,提升视野见识。孔子教育弟子在学习中注意学习和复习的关系,注意学和思的关系;重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4.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对《论语》中的“君子”一词做过统计,全书共出现107次“君子”;他认为君子可以理解为“有道德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在高位的人”。结合本课的《〈论语〉十二章》,联系初中学过的“学而时习之”“贤哉回也”“饭疏食”三章,以及“课前知识铺垫”中论述君子之风的经典语句,概括《论语》中“君子人格”的内涵。
答案 ①心有大志,以仁为己任;②追求正道,以义为质;③进德修身,文质兼修;④谦逊守礼;⑤宽恕爱人;⑥不忧不惧;⑦安贫乐道;⑧博学多识。等等。
活动三 理解“三纲”“八目”的关系
5.结合本课的《大学之道》,明确“三纲”“八目”的具体内容,以及“三纲”之间的关系、“八目”之间的关系、“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
(1)“三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纲”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彰显美德,亲近爱抚民众,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层层递进。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八目”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三纲”是“八目”的指导思想。“八目”是对“三纲”的补充和发挥,“八目”的目的是实现“三纲”。
活动四 思考“人性本善”合理与否
6.《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并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文章论证严谨,但也有人质疑孟子观点的合理性。请结合自身经验和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观点一)没有合理性。理由:①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而有怵惕之心,只能说明人有恻隐之心,不能证明人有其他三心。
②论证一个推断是否正确不应举符合的例子论证成立,而应寻找反例。看见一个孩子掉进井里,大多数人会感到怵惕恻隐,假如快要掉进井里的是一个臭名昭著、人人得而诛之的人物,那么又有多少人会产生同样强烈的恻隐之情呢?恐怕未必会有多少吧。所以“不忍人之心”的有无要从主客观两个角度看,要看对象。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苦难不能激发鲁镇人的“不忍人之心”,所以“不忍人之心”还取决于社会环境。
③人伦在于差序,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能对身处(或即将身处)险境的陌生人、没有仇恨的熟人、无辜的孩子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有矛盾、仇恨的熟人则要相对冷漠。换言之,人的恻隐之心是分对象的、有场合差别的。对前者完全可以产生强烈的恻隐之情;而对后者,强烈的怨气、仇恨已经抵消了相当部分的同情,从而转为心理上的冷漠、行动上的不作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体验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强烈情感,做出完全不同的举动。所以人性是复杂的。
(观点二)有合理性。理由:①人性本善或本恶到底哪个正确,是无法证明的,因为这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但可以思考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目的”是什么。孟子曾说:“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议论别人的不善之处,由此引起的后患该怎么办呢?)如果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么人做了坏事是否将其视为理所应当?所以孟子提出“性善”的目的是想用道德激励来防止罪恶。
②还可以思考孟子的言论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讲给谁听的。当时整个时代都在崇尚军事武力,百姓是“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希望诸侯“发施仁政”,用“不忍人之心”像父母爱孩子一样爱护百姓,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性善”是仁政的理论基础。
③孟子论证了“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之后,其他三种道德情感也就不证自明了。在孟子看来,其余“三心”与“恻隐之心”同出一源,只是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表现而已。“羞恶之心”是“不忍人之心”的反面表达;“辞让之心”(“恭敬之心”)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与“不忍人之心”互为表里;“是非之心”是道德判断,其标准就是恻隐、羞恶、辞让。
课时三:赏夫子为文,析言语谋篇艺术
PART.04
学习目标
赏析语言特点,学习论证方式。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积极借鉴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继承并发展,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儒家思想的依托——语言文字,也因其自身的独特魅力而被流传千古。请围绕本课的三篇文章,在班级内举办一次以“经典永流传,学儒家经典文笔”为主题的展览活动。
情境任务
经典永流传,学儒家经典文笔
活动一 绘制语录书签,赏析儒者话语
1.针对言简意丰的儒家经典语句,同学们可以选择用书签的形式来展示。在正面上半部分书写语句,下半部分写翻译,在反面书写简短赏析。
(1)朝闻道,夕死可矣。(赏析加颜色词语)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早上听闻儒家的仁义之道,到晚上为了它去死也值得了。
“可”包含闻道的欣悦以及殉道的宁静与平和,用语寻常却极其隽永。
(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赏析加颜色词语)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赏析加颜色词语)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文质兼备,配合适当,才能成为君子。
“彬彬”形容两者配合得十分适当,既不偏胜于文,也不偏胜于质,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叠字的使用,很有形象感。
就好比堆积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就此)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譬如”一词表明堆土成山,运用比喻,说明功亏一篑的深刻道理,只出现喻体,未出现本体,给人很多联想。
(4)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赏析修辞手法)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后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后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后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后才能处事合宜。
顶真手法的运用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使论述层层深入,逻辑严密,气势强盛,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5)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赏析句式)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不是同这个小孩子的父母有交情(才有恻隐之心),并非要在同乡之间博取名誉,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运用排比句、叠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否定性排比句突出强调了“不忍人之心”是人的本性。
活动二 绘制手抄报,学习论证方法
2.这些儒家经典作品,虽然篇幅简短,但是论证清晰,逻辑严密。学习它们的论证艺术,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议论文的写作方式。请在手抄报的左半部分抄写相关内容,在右半部分对这些内容的论证艺术进行分析鉴赏。
(1)摘抄《〈论语〉十二章》,并简要分析其在论证说理上运用了哪些方法。
答案 ①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如“譬如为山,未成一篑”。②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语意更加鲜明,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③道理论证。(全篇)④举例论证,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摘抄《大学之道》,并简要分析其论证特点。
答案 ①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②运用排比、顶真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更强,意义联系更加紧密,论证力强。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运用了顶真手法。③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3)摘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并简要分析其在论证方面的特色。
答案 论证手法多样,论述充分有力。①举例论证。如文中通过列举人们在面对“孺子将入于井”时的态度的事例,论证了恻隐之心出于本能,让人信服。②比喻论证。如文中将人的“四端”比作“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论证了后天的学习培养对扩充人的善良本性的重要作用。③对比论证。如对比“苟能充之”和“苟不充之”两种做法的不同结果,强调了“充之”的必要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才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
微任务
“四书”形成过程的指导意义
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
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
是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摘编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
1.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答案 ①《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②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③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④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2.分析材料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答案 ①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②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③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答出两点即可)
练透
PART.05
一、课内基础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B.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篑:盛土的竹筐
D.请事斯语矣 事:实践,从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
敏:勤勉。
11
2.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譬如平地
B.小子何莫学夫《诗》
C.仁以为己任
D.可谓好学也已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D项好学: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古今义相同。
A项古义:填平洼地。今义:平坦的土地。
B项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C项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止:终止
B.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C.国治而后天下平 治:太平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概,一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
止:达到。
11
4.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C.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D.敏于事而慎于言
1
2
3
4
5
6
7
8
9
10
√
A、B、C三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
D项为状语后置句。
11
5.如果领导者品行端正,就是不下命令,百姓也会按他的要求去做;如果领导者品行不端,即使下命令了,百姓也不会听从。《论语》中表达此意的句子是
A.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B.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C.近者说,远者来。
D.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B项意思是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就会遵行;自身不端正,虽发命令也没有人听从。符合题干要求。
A项意思是如果端正自己的言行,治理国家还有什么难的呢?这句话强调正身是从政者必备的素质,不符合题干要求。
C项意思是让近处的人快乐满意,使远处的人闻风归附。强调为政之道在于得民心,不符合题干要求。
D项意思是名义不正当,道理就讲不通;道理讲不通,事情就办不成。强调名与实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干要求。
11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2)《大学之道》中,写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其对人的重要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可以群 可以怨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11
二、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何谓知言?”
(孟子)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公孙丑)“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孟子)“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
B.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
C.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
D.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至大至刚”作“其为气也”的谓语,“也”在句中表停顿,应在“至大至刚”后断开,排除C、D两项;
“塞于天地之间”是状语后置句,“于天地之间”为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实词、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有不慊(同“惬”,愉快)于心,则(连词,表承接,可译为“那么,
就”)馁矣。
B.宋人有闵(同“悯”,忧虑)其苗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不译)不长而揠之者。
C.今日病(担心,忧虑)矣!予助苗长矣(助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
当于“了”)!
D.诐(同“颇”,偏颇,不正)辞知其(代词,它)所蔽,淫辞知其所陷。
√
1
2
3
4
5
6
7
8
9
10
病:疲惫,劳累。
11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在文中所谈的“浩然之气”是一种生物之气,“气”这个客观存在物经
由孟子的阐述,具有了伦理学意义;“浩然之气”的论点是孟子对儒学的一
大贡献。
B.孟子认为,“气”必须接受“心”的统摄,所谓功夫修养,即受德性、理
性——“心”自主自律的过程。孟子通过“气心之辨”,发现了“我”(人)。
C.“知言”的“言”,并非一般的言论,而是反映人生态度的道德语言;“知
言”就是以心为权衡,来判定各种主张、言论之是非正误,防止政治上的危害。
D.公孙丑请教孟子“请问先生擅长什么?”孟子很自信,认为自己能辨识各种
言辞,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但他又不以“圣人”自居。
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浩然之气’是一种生物之气”错。孟子在文中所谈的“浩然之气”是精神心志之气,而非生物之气。“浩然之气”具有道德属性,是发自心、志的德气,是道德情感、理智活动的基础和动力。
11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认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是拔苗助长的人。(得分点:“以为”,认为;“无益”,没有用处;“耘苗”,给禾苗除草;“……者……也”,判断句)
11
(2)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子贡说:“学习不觉满足,这样就有智慧;教人不知疲倦,这是实践仁德。既有仁德又有智慧,老师已经成为圣人了。”(得分点:“厌”,满足;“且”,表并列,并且,又;“既”,已经;“圣”,成为圣人)
11
11.孟子引用“拔苗助长”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孟子引用“拔苗助长”的故事,形象地说明如果违反培养浩然之气的客观规律,而主观地急于扩充助长浩然之气,就会像拔苗助长一样把事情弄糟。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参考译文
(公孙丑问:)“请问先生擅长什么?”
(孟子)说:“我能辨识别人的言辞,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请问什么是浩然之气?”
(孟子)说:“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损害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融合在一起;没有义与道,它就会萎靡而无力。它是通过义的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不是一次偶然的义的举动就能获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会萎靡无力了。因此,我认为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义看作外在的东西。(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它,不能停止下来,心中不要忘记它,也不妄自助长它。不要像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长不高就去拔高它,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今天累极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已经枯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认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是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损害了它。”
(公孙丑问:)“什么叫能辨识各种言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孟子)说:“偏颇的言论,知道它不全面的地方;过激的言论,知道它陷入错误的地方;邪曲的言论,知道它背离正道的地方;躲闪的言论,知道它理屈词穷的地方。(这些言论)从心里产生出来,会危害政治;从政治上表现出来,会危害各种事业。如果有圣人再次出现,一定会赞成我所说的。”
(公孙丑说:)“宰我、子贡擅长言谈辞令,冉牛、闵子、颜渊擅长阐述德行。孔子兼有这两方面的特长,(却还)说:‘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先生既然说擅长识别言论,)那么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孟子说:)“哎呀!这是什么话!从前子贡问孔子:‘老师是圣人了吧?’孔子说:‘圣人,我不能做到,我只是学习不觉满足,教人不知疲倦。’子贡说:‘学习不觉满足,这样就有智慧;教人不知疲倦,这是实践仁德。既有仁德又有智慧,老师已经成为圣人了。’圣人,孔子尚且不敢自居。(你说我是圣人了)这是什么话呀?”
本课结束
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