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3-24(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件(共53张PPT)第4单元 课时1: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23-24(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件(共53张PPT)第4单元 课时1: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7-22 09:5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逻辑的力量·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第四单元
学习逻辑方法,辨析逻辑谬误,进行逻辑推理;开启逻辑之旅,发展逻辑思维,滋养理性精神。
课时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PART.01
学习目标
1.了解“逻辑”一词的具体含义及基本知识。
2.辨析排中律和矛盾律。
3.归纳逻辑错误的类型,增强辨析谬误的能力。
活动一 了解逻辑含义及基本知识
(一)辨析言语活动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下列句子中的“逻辑”是指什么?请分别指出。
(1)生物界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逻辑。
答案 规律、事理 
(2)我很难相信平行宇宙那一套逻辑。
答案 道理、理论 
(3)他说的这番话完全不合逻辑。
答案 思维的规律 
(4)福尔摩斯精通逻辑。
答案 推理和论证的本领 
(5)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答案 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研究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逻辑学
(二)逻辑的基本知识
1.概念
定义:事物或现象特有的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包括内涵和外延:内涵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主要是本质属性;外延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具体范围。
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关系 定义 例子 图形
全同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 “中国的首都”和“北京”
包含关系 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一部分 “法律”与“刑法”
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学生”与“共青团员”
矛盾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而且非此即彼 “社会主义国家”与“非社会主义国家”
关系 定义 例子 图形
反对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但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2.命题(也叫判断,语言表达方式为句子)
定义: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如:①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②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
命题有一个真假的问题,命题要注意预设义和隐含义。
活动二 理解并掌握逻辑的基本规律及其运用规则
逻辑规律类型 规律要求 公式表示
同一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的含义始终保持如一 A就是A
矛盾律 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 非A即B
排中律 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 A或者非A
充分理由律 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 所以有B,是因为有A;或B真,因为A真,并且A能推出B
(一)同一律
1.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即“A就是A”。
(2)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和判断都要具有确定性,并保持自身的同一,不得随意变更。
2.常见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
例如,某报刊载一则小品文,讽刺一些恋人的“向钱看”:
小伙子:“你老是要这要那,不怕人家说你是‘高价姑娘’吗?”
姑娘:“怕什么!裴多菲都说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嘛,价钱低了能行吗?”
显然,这位答话的姑娘故意偷换概念。我们知道,所谓“高价姑娘”的“价”,是“价格”的“价”。人们是用“高价姑娘”来贬斥那些把爱情当作商品加以买卖的姑娘。而裴多菲诗中“爱情价更高”的“价”是“价值”的“价”。这句话是在赞美真正的爱情比生命还要宝贵。因此,
同一个字(“价”)表达的是不同的概念,但上述答话的姑娘却故意将它们混同起来,用前者偷换后者,这是一种明显的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2)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例如,有人在讨论中学生需不需要学习地理时讲过下面这样一段话:
“我认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对某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的学习完全可以和对这个国家历史的学习同时进行。我主张将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就会造成地理和历史的分裂,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
分析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谈话者最初提出的论题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而随后所论述的却是另一个论题——“将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显然,谈话者是把后一个论题与前一个论题混淆起来了,因而他就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后一个论题去偷换了前―个论题。
(二)矛盾律(也称不矛盾律)
1.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是真的,必有一假,即“非A即B”。
(2)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真的命题(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同时加以肯定。
2.常见的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1)自相矛盾:同时肯定了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例如下面一则故事:
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年轻人顿时哑口无言,满脸通红。
为什么这个年轻人会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呢?因为他的想法包含了逻辑矛盾。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承认作为存放这种溶液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
(2)悖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即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例如:一只鳄鱼偷了一位父亲的儿子,它保证如果这个父亲能猜出它要做什么,它就会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如果这个父亲猜“鳄鱼不会将儿子还给他”,就会成为所谓“悖论”,即如果鳄鱼不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那么这个父亲就猜对了,鳄鱼就必须把儿子还给这个父亲,否则鳄鱼便违背了诺言;如果鳄鱼将儿子还给这个父亲,那么这个父亲就猜错了,鳄鱼又违背了诺言。
(三)排中律
1.内容和要求
(1)内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即“A或者非A”。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具有某种属性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而不存在其他可能。
(2)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不能同假的命题(矛盾关系)同时加以否定。
2.常见的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
排中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思想的明确性。违反了排中律,命题就会陷入“模棱两可”(实际上应该叫作“模棱两不可”)之中。
例如:有人在陈述自己的思想时说,“说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这我不同意。但说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恐怕也不正确”。
这种说法,显然是对“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静止的”和“有的事物是绝对静止的”这两个矛盾命题的同时否定,这明显违反了排中律,犯了“模棱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四)充足理由律
1.内容和要求
(1)内容: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条件下之所以具有某种同一性质,是因为具有充分的根据。即“所以有B,是因为有A”或“B真,因为A真,并且A能推出B”。
(2)要求:①理由必须真实;②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必然的联系;③理由必须充足。
2.常见的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
(1)以主观臆造的理由进行论证,会犯“诡辩”“理由虚假”的错误。
(2)论证根据与论证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所犯的错误叫“推不出”“强加关系”。
(3)论证根据不充足,不能充分证明论点,所犯的错误叫“以偏概全”。
例如:契诃夫的名作《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到别里科夫有一次看到他学校的同事柯瓦连科同他的姐姐华连卡在街上骑自行车,吓得脸色由青到白。第二天他到柯瓦连科家里,说:“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当柯瓦连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别里科夫反对青年教育者骑自行车的理由有二:一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二是“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这两个理由,前者是虚假的,犯了“理由虚假”的错误;后者虽然是真实的,但与“青年教育者不能骑自行车”的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总之,别里科夫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活动三 分析句子,指出逻辑谬误
结合有关逻辑的基本规律,分析下列材料,指出其中违背的逻辑规律和逻辑谬误。
(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答案 违背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鲁迅的作品”是集合概念,“《孔乙己》”是非集合概念。
(2)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答案 违背了同一律,对“安”的解释不同,惠子问原因,庄子答地点。
(3)——“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答案 服务员违背了同一律,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客人的论题是应不应该将手浸到汤里,而服务员将论题偷换为汤热不热、有没有烫疼自己的手。
(4)“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答案 说话人违背了不矛盾律。顾客让他来修门铃,表明门铃有故障。他的话语表明,他同时认定门铃有故障和门铃没故障两个相互否定的判断同时为真。
(5)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答案 违背了不矛盾律。“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意思是“拿破仑在小时候就夭折了”,与事实互相矛盾。
(6)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答案 违背了排中律,“读”和“不读”相互矛盾,不能都否定。
(7)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答案 这两句话错用了排中律,屏蔽了薄和厚、白和黑之间的中间状态,让人在两个极端之间作出判断或选择,这是在非矛盾(有第三种可能存在)的情形下使用排中律。
(8)《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答案 违背了充足理由律。祥林嫂死的时间早晚,与她是不是“谬种(坏东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自然也构不成因果关系。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死去,不能构成祥林嫂是“谬种”的充足理由。
(9)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答案 问话犯了不当预设的逻辑错误。“毁谤说话人”的这个前提有可能本身就是虚构的。
活动四 辨析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
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主要表现为概念不清、并列不当、自相矛盾、否定误用、一面对两面、强加关系、以偏概全、不合事理、主客颠倒等。
请判断下列句子的逻辑错误。
(1)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
(    )
概念不清
(2)我喜欢读外国作品、古典作品、小说、散文、唐诗等。(    )
(3)一个月来,这个问题时刻缠绕着我,而在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我又暂时抛开了这一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    )
(4)夜间驾驶,驾驶员要严格控制车速,适当加大跟车距离,随时准备停车,以防止追尾事故不再发生。(    )
(5)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大。(     )
(6)他的文章写的不长,所以艺术成就很高。(    )
并列不当
自相矛盾
否定误用
一面对两面
强加因果
(7)张明很聪明,学习成绩好,这次评三好学生他肯定能评上。(    )
(8)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深坑填为平地而建成的。(    )
(9)这份报纸创刊三十年了,它对热爱新闻的人们是不陌生的。(    )
以偏概全
不合事理
主客颠倒
练透
PART.01
1.下列各项中,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A.历尽劫波后,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B.我们科技公司竟缺乏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C.老师既表扬了我的优点,又批评了我的毛病。
D.若不学好语文,就不会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1
2
3
4
5
6
7
8
9
10

A项“死难者”和“幸免”为矛盾关系,因此该句表述错误。
B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之间存在包含关系,此处表示并列关系,存在错误。
D项“学好语文”与“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之间无逻辑关系,因此前后逻辑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经常去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城市参观学习,又肯动脑筋,他的见
解往往比别人高明。
B.铁、钢、锌在加热时就与硫化合,铁、钢、锌是金属,所以,金属在
加热时就与硫化合。
C.如果长期躺在床上看书,就会患近视眼;我从不躺在床上看书,所以,
我不会患近视眼。
D.小张:“厂里明文规定,工作时禁止吸烟。”小李:“知道啊,可我
吸烟时从不工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B项“所以,金属在加热时就与硫化合”以偏概全,“铁、钢、锌”不能代表一切金属。
C项“我从不躺在床上看书,所以,我不会患近视眼”错,选项中患近视眼的原因不仅仅是躺在床上看书,所以不能推出结论。
D项偷换了“工作”这个概念,前面的“工作”指工作时段,后面的“工作”指具体工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A.一年来,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我,让我痛苦不堪;只有在非
常繁忙的时候,我才会暂时忘记它。
B.这座桥梁的垮塌,既不是设计方的问题,也不是施工方的,那一定是
客观原因造成的。
C.阅读名著不一定能让我们的语文成绩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提高,但对我
们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会有积淀的积极作用。
D.司机质疑执法人员乱罚款,执法人员说:“罚款本身不是目的,严格
执法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
2
3
4
5
6
7
8
9
10

A项违背了矛盾律。“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我”,就不可能“暂时忘记它”,二者不会同时成立。
B项违背了充足理由律。并未将人为因素列举完备,比如,桥上通过的车辆严重超载等,所以结论不完全成立。
D项违背了同一律。司机质疑的是“乱罚款”,执法人员回复的是“罚款”,二者含义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4.从前,一个孤岛上有一个奇怪的风俗:凡是漂流到这个岛上的外乡人都要作为祭品被杀掉,但允许被杀的人在临死前说一句话,然后由这个岛上的长老判定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说的是真话,则将这个外乡人在真理之神面前杀掉;如果说的是假话,则将他在错误之神面前杀掉。有一天,一位哲学家漂流到这个岛上,他说了一句话,使得岛上的人没有办法杀掉他。该哲学家说了什么话呢?
A.你们这样做不合乎理性。
B.我将死在真理之神面前。
C.无论如何我都会死。
D.我将死在错误之神面前。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首先看前三项,都可以判断为真话,即可以在真理之神面前杀掉他。D项如果判断是真的,那就应在真理之神面前杀掉哲学家,但这句话是“我将死在错误之神面前”,二者相矛盾;如果判断是假的,那就应在错误之神面前杀掉哲学家,那么“我将死在错误之神面前”则是真话,也是矛盾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围绕“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的辩题展开辩论。下面是正方的陈述:
我方认为“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相信大家对于碎片化阅读都不陌生。[甲]碎片化阅读,是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简短而少量的文本阅读。它有三个优点:[乙]一是利用多种媒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十分方便快捷;[丙]二是“碎片”的内容包罗万象,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有助于推广阅读,从而迅速改良社会风气;[丁]三是图文并茂,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而只有用这种方式来降低阅读门槛,才有更多的读者愿意走近那些厚重的经典。
1
2
3
4
5
6
7
8
9
10
5.对甲、乙、丙、丁四处逻辑错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定义有误,碎片化阅读也可以读纸质书,并不一定需要新媒体帮助。
B.乙处以偏概全,有些人并不愿意随时随地读书,方便快捷也就无从谈起。
C.丙处推理不当,推广阅读可以形成阅读氛围,但难以迅速改良社会风气。
D.丁处过于绝对,除了图文并茂,还有其他方式让读者走近厚重的经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乙处分析有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属于“利用多种媒介”的优势,“十分方便快捷”便是从这一优势中进一步推出来的结论。“有些人并不愿意随时随地读书”属于个人选择,个人可以不利用多种媒介的优势,但无法否定这一优势,也无法推翻后面的结论。此处的逻辑错误在于夸大其词,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多种媒介”要受网络、硬件、性能、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不一定能“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比如,无网络、强磁场或高温、极冷等环境,就有可能使“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无法实现。
6.请根据提示,将下面反方的反驳补充完整,不超过100个字。
我方认为,对方所说的优点恰是碎片化阅读的缺点。首先,碎片化阅读虽然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但是思考不连贯,理解不深入,阅读效果反而更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于以上分析,我方认为“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
1
2
3
4
5
6
7
8
9
10
其次,碎片化阅读的内容虽然包罗万象,但比较浅显散乱,反而不利于系统地学习。最后,碎片化阅读虽然看起来轻松有趣,但是容易造成思维惰性,反而让人无法领会真正的经典之美。
7.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语境,回答儒家伦理道德中的“小人”和此处“小人”的不同。
在一次文化界人士的聚会上,著名画家张大千举杯向着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敬你一杯!”此语一出,举座皆惊。张大千笑道:“因为君子动口,小人动手嘛!”此言一出,笑声哄堂。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张大千说的“小人动手”是指自己用手作画。儒家伦理道德中,“小人”是指重利轻义、道德低下的人;而“君子动口,小人动手”中的“小人”,是指以暴力的方式解决意见有分歧的人。
8.阅读下面的材料,经过逻辑推断,你认为肖像应该在哪个盒子里?
女主人公鲍西娅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至多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子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子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里”,铅盒子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子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银盒子。
因为金盒子上的话和铅盒子上的话是矛盾的,所以两句中一真一假。其次,三句话中至多只有一句是真话,所以银盒子上的是假话。因而,画像在银盒子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9.请根据具体语境,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反驳对方的观点。要求符合事理,每空不超过20个字。
(1)某天,北京大学众教师闲聊起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胡适道:“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在场者一时无人应声。黄侃慢慢站起身,说道:“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适一时语塞,众人哈哈大笑。
1
2
3
4
5
6
7
8
9
10
适之,
唱《武松打虎》怎么办?
(2)有个地主在家里喝酒。酒壶里没有酒了,他让长工去给他打酒。长工接过酒壶问:“酒钱呢?”地主说:“有钱能打酒算什么本事?”长工拿着酒壶就走了。过了一会儿,长工端着酒壶回来了,地主接过来就往酒杯里斟酒,可没倒出半滴酒。地主冲着长工喊叫:“怎么没有酒?”长工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主哑口无言。
1
2
3
4
5
6
7
8
9
10
壶里有酒才能倒出酒来算什么本事?
10.下面文段中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小人横行、阿谀奉承之风盛行的北宋官场里,周敦颐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百世。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则也不行。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
(1)“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于规则。前者是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遵守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良知”不能等同于规则。前者属于自我约束,后者属于外在的制度。
“长辈的命令”不能等同于规则。前者只约束个体,后者约束大众。
本课结束
第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