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楚雄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一种显性致死现象:黄色毛皮的老鼠不能纯种传代,可杂种传代,而灰色皮毛的老鼠能够纯种传代。黄鼠与黄鼠交配,其后代黄鼠2 896只,灰鼠1 235只,那么此交配中致死个体出现的概率是( )
A. 25% B. 33% C. 66.7% D. 75%
2. 下列与生物性别决定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凡是有性别区分的生物一定含有性染色体
B. 含Z染色体的一定是雄配子,含W染色体的一定是雌配子
C. XY型染色体性别决定的生物中,Y染色体一定比X染色体短小
D. 雌雄个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的相等,有的不等
3. 一个含2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数目和种类数分别是( )
A. 2个和1种 B. 4个和2种
C. 1个和1种 D. 2个和2种
4. 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减数分裂细胞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乙可存在于同一个体内
B. 甲、乙都有2对同源染色体
C. 甲、乙都有4个DNA分子
D. 甲、乙都有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
5. 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
A. 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B. 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啶
C. 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D. 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
6.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细胞核中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下列关于染色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质能被碱性染液染成深色
B.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不同物质
C. 染色质或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D. 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被染色的染色体
8. 曾经有几篇新闻报道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XYY综合征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者为男性,是由于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所致
B. 患者为男性,是由于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所致
C. 患者为女性,是由于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所致
D. 患者为女性,是由于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所致
9. 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大蒜根尖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操作步骤为“解离→染色→制片” B. 用碱性染料可使染色体着色
C. 可观察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D. 取根尖2~3 cm处进行制片观察
10.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B. 衰老过程中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了复杂变化
C. 衰老细胞中的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染色质收缩
D. 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
11. 下图为在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图像。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该细胞可能为某低等植物细胞
B. 结构1中含有少量的染色体
C. 图中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1与3
D. 5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2. 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 核糖体和细胞膜 B. 线粒体和内质网
C. 核糖体和拟核 D.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13. 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B.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运输并作用于组织细胞
C. 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D. 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运输物质
14. 患急性肠胃炎的人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其主要目的是( )
A. 降温 B. 提供能量
C. 消毒 D. 维持水和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15.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你会看到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少,而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多,原因是( )
A. 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
B. 分裂间期细胞中进行染色体的复制,易观察
C. 分生区的多数细胞不进行分裂
D. 碱性染料染色后,容易观察到分裂间期的细胞
16.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中,若4种碱基塑料片共30个,其中6个C、10个G、6个A、8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8个,脱氧核糖塑料片、磷酸塑料片、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等材料均充足,则( )
A. 能制作出含30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分子片段
B. 所制作出的DNA分子片段最多含12个碱基对
C. 能制作出415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D. 能制作出一个含5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
17. 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的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
A. 核苷酸的种类 B.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 核苷酸数量的多少
18.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在不断变化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
B. 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但没有实现生物的进化
C. 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样性
D. 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19. MMP-9是一种明胶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科研人员通过人工合成与MMP-9基因互补的双链RNA,利用脂质体转入低分化胃腺癌细胞,干扰细胞中MMP-9基因的表达(如图所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产生mRNA需要解旋酶参与
B. 双链RNA通过阻止转录过程干扰MMP-9基因表达
C. MMP-9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D. 据图推测,沉默复合体可能使双链RNA解链
20. 如图所示为某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B. a、b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C. 丙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 若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可在酶的作用下,生成CO2和H2O
二、多选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21.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3次细胞分裂后产生8个子细胞,对子细胞进行检测。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若只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 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至少占1/2
C.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 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不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22. 如图表示某物质排出细胞的过程(下方表示细胞内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囊泡中包裹的物质可能是小分子
B. 囊泡中包裹的物质没有穿过细胞膜
C. 变形虫摄食过程与此过程相同
D. 此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23. 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mg·h-1)进行测定,结果如表,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5 klx光照条件下5 h,1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 ℃时多2.5 mg
B. 在20 ℃时,分别用10 klx和5 klx光照10 h,黑暗14 h,O2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 mg
C. 在10 ℃、10 klx光照4.8 h后,转入20 ℃黑暗环境19.2 h,O2变化量为0
D.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CO2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24.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多糖,物质丙表示磷脂
B. 具有①的一侧可能为细胞膜的外侧,也可能为细胞膜的内侧
C. ③在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中种类不完全相同
D. ②和大多数的③是可以运动的
25. 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为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c过程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 b过程首先发生在①中
C. 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③①②⑥④
D. 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氨基酸的—COOH
26. 草莓营养价值高,酸甜可口老少皆宜,市场需求好。为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大棚内不同条件对草莓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测得草莓植株CO2吸收量随条件变化而发生的改变,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科研人员研究了光照强度和温度对草莓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
B. 草莓植株在C、D两点对应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
C. B点条件下草莓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D.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温度可以提高草莓的产量
27. 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
B.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 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 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28. 下图1、图2分别表示两种生物膜结构及其上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图2分别表示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
B. 图1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C. 图2中O2的生成与ATP的生成分别发生在膜的两侧
D. 两图中ATP的生成均与H+的浓度梯度无关
29. 研究表明MyoD基因在黄颡鱼雌雄成体的心、脑、肌肉等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MyoD基因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不能说明肌肉细胞的分化程度最高
B. 心、脑、肌肉细胞中DNA和RNA相同,但蛋白质种类不一定相同
C. MyoD基因在雌雄黄颡鱼肌肉中表达量不同,可能导致雌雄个体出现生长差异
D. 通过检测组织细胞的MyoD基因或呼吸酶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是否分化
30. 对于生物体内自由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细胞中大部分是水 B. 与细胞内其他化合物结合
C. 浸泡在盐水中变软的萝卜丢失的水 D. 能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
31. 观察甲乙两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细胞正在处于_____________时期,属于图乙当中类型_______的细胞,该细胞分裂后得到的新细胞称作____________。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并取自甲细胞所属生物体的性腺,那么该细胞的名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图乙,在图乙的五种细胞类型当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
(4)着丝粒分裂导致图乙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是________或者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32.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由等位基因R、r控制的相对性状,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a过程被称为________,需要用到的酶为________,b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
(2)图乙所示过程对应图甲所示的________过程(填字母),此过程需要的基本原料是_______。图乙中含有核苷酸________种。
(3)基因与a过程的产物相比,两者在化学组成成分方面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
(4)若淀粉分支酶含有350个氨基酸,则过程b最多会有________种tRNA参与。
(5)细胞中,完成b所示的过程很快速。一般来说,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快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蔗糖甜度比淀粉高,所以新鲜豌豆选择________(填“圆粒”或“皱粒”)豌豆口味更佳。图示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生物性状。
33. 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甲是某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在Ⅰ段和Ⅲ段,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Ⅱ段生物________(填“发生”或“没发生”)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且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乙和丙是两个物种,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种形成的方式除图中所示外,还有其他方式,例如________(举一例即可)。
(3)图丙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由a变为 b、c、d体现了________。四种菌株中________(填字母)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34. 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细胞分裂的时期,图1中细胞分裂时期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和→表示)。其中A时期需要进行的物质准备是________。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的时期是________(填图1中字母)。
(2)图2中a、b、c分别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图1中的________(填图1中的字母)可对应图2中的①时期。
(3)图1中与植物细胞分裂存在差异的时期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图2中的①→②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5. 多肽和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物质。人体血浆中有血管紧张素I和血管紧张素Ⅱ,都具有收缩血管、升血压的作用。下图是血管紧张素Ⅰ在特定位点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酶切后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的示意图。(图中氨基酸的名称均为略写,如天门冬氨酸略写为“天门冬”)
(1)血管紧张素Ⅱ由____________个氨基酸组成。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的实质是使苯丙氨酸和组氨酸之间的____________键断裂。
(3)血管紧张素Ⅰ与脂肪共有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
(4)不同氨基酸的酸碱性不同,主要是由该氨基酸的____________基团不同造成的。
(5)评价食物蛋白营养价值最主要的考量指标是食物蛋白中的______________。
1. A 2. D 3. C 4. D 5. C 6. B 7. B 8. B 9. B 10. C 11. B 12. A 13. C 14. D 15. A 16. D 17. B 18. B 19. D 20. B
21. ACD 22. CD 23. ABC 24. ACD 25. AC 26. BC 27. BCD 28. AD 29. AC 30. ACD
31. (1)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第二极体、卵细胞
(2)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
(3)a、b
(4) b→a d→c
32. (1)转录 RNA聚合酶 核糖体 (2)a 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8 (3)磷酸、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或磷酸、A、G、C) (4)61 (5)一个mRNA分子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6)皱粒 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过程
33. (1)0.60(或60%、)、0.40(或40%) 发生 A和a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二者存在生殖隔离 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产生多倍体 (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d
34. (1)A→D→E→C→B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E
(2)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 D、E
(3)D和B 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35. (1)8 (2)肽 (3)C、H、O (4)R (5)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答案第2页 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