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后题附答案
人教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水 B.豆浆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中既能支持燃烧又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河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于21世纪初某年7月16日在秦皇岛开幕,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次传播园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盛会。下列措施不符合秦皇岛园博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园区建设与生态修复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B.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充分利用城市中水,实现全园雨水收集
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D.积极种植花草
4、下列化学反应中,有一种反应所属类型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
A.碳酸―→二氧化碳+水
B.氧化汞汞+氧气
C.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D.水氧气+氢气
5、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它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燃烧一般都有热量放出
D、物质跟氧气虽然接触但也不一定就能反应
6、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作错误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集中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7、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加热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D.电解水
8、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关于这三个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需要加催化剂
B.都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都生成氧化物
D.生成等量的O2消耗KMnO4的质量最大
9、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10、在气焊、炼钢、医疗、登山等生产、生活中都要用到的一种气体是( )
A.氢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1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水,放出热量
B.硫在空气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2、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酿酒 C.红磷燃烧 D.铁生锈
13、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度会加快
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1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要用到催化剂
B.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装药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组装发生装置时一定用到酒精灯
15、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16、下列物质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的是( )
A.镁条 B.木炭 C.铁丝 D.硫粉
二、填空题。
17、小陈学习了在密闭集气瓶中燃烧红磷的实验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认为如图中甲所示装置误差大,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进行改进。图乙中烧杯上方固定好玻璃管,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的玻璃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大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在5刻度处。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产生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而燃烧,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 刻度处。
(2)对比图甲实验,小陈的设计在减小误差上的优点有 、 。
18、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19、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和装置________连接;或选用装置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连接。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则应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小,制备甲烷气体选择________(填装置编号)发生装置,要收集更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用________法收集。
20、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装置并完成相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小组用装置F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实验中未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拓展延伸] ①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和无色液体稀盐酸在常温下通过反应制得,则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
②收集某气体只能选择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三、实验题。
22、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___ ______ 。
(2)指出图示装置中一个明显不足之处:___ _____ 。
(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 ___(填字母,可多选)。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的系列实验:
序号 实验 能否生成氧气
A 加热高锰酸钾 能
B 加热二氧化硅 不能
C 加热氧化钠 不能
D 加热水 不能
E 电解水 能
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
___ _________ 。
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 ___ 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后题附答案
人教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水 B.豆浆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答案】C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中既能支持燃烧又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A
3、“河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于21世纪初某年7月16日在秦皇岛开幕,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次传播园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盛会。下列措施不符合秦皇岛园博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园区建设与生态修复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B.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充分利用城市中水,实现全园雨水收集
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D.积极种植花草
【答案】C
4、下列化学反应中,有一种反应所属类型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
A.碳酸―→二氧化碳+水
B.氧化汞汞+氧气
C.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D.水氧气+氢气
【答案】C
5、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它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燃烧一般都有热量放出
D、物质跟氧气虽然接触但也不一定就能反应
【答案】B
6、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作错误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集中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B
7、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
A.加热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D.电解水
【答案】B
8、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关于这三个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需要加催化剂
B.都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都生成氧化物
D.生成等量的O2消耗KMnO4的质量最大
【答案】D
9、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
【答案】B
10、在气焊、炼钢、医疗、登山等生产、生活中都要用到的一种气体是( )
A.氢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答案】C
1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水,放出热量
B.硫在空气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A
12、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酿酒 C.红磷燃烧 D.铁生锈
【答案】C;
13、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度会加快
C.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答案】D
1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要用到催化剂
B.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装药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组装发生装置时一定用到酒精灯
【答案】C
15、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答案】B
16、下列物质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的是( )
A.镁条 B.木炭 C.铁丝 D.硫粉
【答案】D
二、填空题。
17、小陈学习了在密闭集气瓶中燃烧红磷的实验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认为如图中甲所示装置误差大,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进行改进。图乙中烧杯上方固定好玻璃管,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的玻璃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大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在5刻度处。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产生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而燃烧,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 刻度处。
(2)对比图甲实验,小陈的设计在减小误差上的优点有 、 。
【答案】(1)4
(2)整个实验过程在密闭体系内进行 玻璃管直径小,刻度更精确(或避免导管中气体或残留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等,合理即可)
18、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答案】AD,ABD,AD;
19、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和装置________连接;或选用装置________和装置________连接。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则应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难溶于水,比空气的密度小,制备甲烷气体选择________(填装置编号)发生装置,要收集更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用________法收集。
【答案】(1)酒精灯 试管
(2)A C或D B C或D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瓶口
(3)A 排水
20、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装置并完成相关问题。
(1)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小组用装置F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实验中未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拓展延伸] ①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和无色液体稀盐酸在常温下通过反应制得,则应选择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
②收集某气体只能选择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或AD)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氧气的浓度低(或铁丝没有除锈等)
(3)①BD ②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能溶于水
21、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答案】有害气体 烟尘
三、实验题。
22、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___ ______ 。
(2)指出图示装置中一个明显不足之处:___ _____ 。
(3)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 ___(填字母,可多选)。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4)在研究“适于制取氧气的物质及其反应条件”的过程中,某同学完成了下表所示的系列实验:
序号 实验 能否生成氧气
A 加热高锰酸钾 能
B 加热二氧化硅 不能
C 加热氧化钠 不能
D 加热水 不能
E 电解水 能
①根据实验A、B、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
___ _________ 。
②根据实验D、E,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 ___ 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答案】(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3)BD
(4)物质的种类是影响物质能否反应产生氧气的重要因素 反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