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古 诗 二 首
部编版语文课件 二年级上册
你知道我国的四大名楼是哪四个吗?
鹳雀楼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黄鹤楼
岳阳楼
滕王阁
dēnɡ ɡuàn què lóu
登 鹳 雀 楼
[唐]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他善写边塞风光,其诗意境雄浑,多为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
代表作:《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作者简介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登 鹳 雀 楼
yī
jìn
yù
qiónɡ
cénɡ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
/
/
/
/
/
/
诗歌朗诵
/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
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
品读诗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看到
远景。
近景。
两行诗对仗工整,厚重有力,既构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想到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可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一轮红日伴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不断地进取,最大限度的获取成就。
登鹳雀楼
所见
白日、山
黄河、海
壮阔、雄浑
所想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积极进取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结构梳理
指导书写“依”。
在竖中线左侧。
在竖中线右侧。
从竖中线起笔。
指导书写“尽”。
在竖中线收笔。
舒展。
在竖中线收笔。
学生练写“黄”。
横长。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主要作品:《蜀道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作者简介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望 庐 山 瀑 布
/
瀑
pù
炉
lú
/
/
/
/
/
/
/
布
烟
遥
川
yān
bù
yáo
chuān
品读诗词
甲骨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
品读诗词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再读诗歌,感受用词之妙:
再读古诗,体会诗中字的作用。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些词用得好?
生
挂
飞
落
遥看瀑布挂前川。
日照香炉生紫烟,
生
“生”写出了瀑布云雾缭绕的美。
挂
“挂”写出了瀑布的高、直、陡。
品读诗词
飞流直下三千尺
描绘瀑流直泻。
诗人采用夸张手法,强调山之高耸,瀑布飞速直下产生极大落差,水势湍急,气势宏大。
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宏大景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远看
联想
瀑布挂前川
雄伟壮丽
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结构梳理
这首诗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课堂小结
指导书写“照”。
宽而扁。
学生学写下面三个生字。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
___________,黄河入海流。
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
______________,遥看瀑布挂前川。
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日依山尽
欲穷千里目
日照香炉生紫烟
飞流直下三千尺
随堂练习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拓展阅读。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