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7-22 12:2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学者张岂之在论述秦末到汉武帝时期时,总结指出:“历史之所以成为人的群体活动舞台,并非哪一个阶级、阶层在这里扮演独角戏,而是众多人群展示各自智慧才华的场所,这些智慧的结晶就是‘文明’。”这段话意在强调( )
A.人民群众的革命性作用 B.所有人的智慧构成文明
C.汉武帝善于重用各种人才 D.历史发展是合力的结果
2.《史记》在“纪传”之外,尚有“八书”——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八书”概述了自黄帝至汉武时期各种社会制度的发展,自天文、地理、法律、经济,无所不述。这能够说明司马迁( )
A.重视实地查访 B.治史视野开阔 C.推崇儒家思想 D.主张政治统一
3.中国古代制定历法,一方面是“敬授民时”的需要;更重要的一面是历法准确被视为王朝是否顺应天命的标志。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历书》中说“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这说明古代历法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B.王朝巩固统治的需要
C.历法决定王朝的兴亡更替 D.“天人感应”深入人心
4.据《汉书》载,汉武帝时,公孙弘和太常、博士等商议,提出“以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仪为官”,并且选通一艺以上的小吏“比百石以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得到武帝批准。这一建议的实施( )
A.推动了王国问题的解决 B.提升了官员的行政能力
C.体现了治国方略的调整 D.重塑了社会的伦理规范
5.西汉后期,郡的数量增加到83个,郡的大小相差很大。下表为公元1年——2年的统计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郡的数据。这说明( )
郡名 登记的户 登记的人口
颍川(面积最小的郡之一) 432491 2210 973
牂柯(经营西南夷,面积最大的郡之一) 24219 153360
敦煌(在偏远的西北地区) 11200 38335
河东(位置居中) 236896 962912
A.政府全部接管了王国的领地 B.中央致力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西汉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D.地方割据势力隐患得以彻底消除
6.西汉末年思想家扬雄在《反离骚》中,把屈原比为“凤皇”“神龙”“骅骝”,用“芳酷烈”“扬之芳苓”来描述屈原的品德,但是扬雄又批评屈原“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儒学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 B.西汉末年道德观念沦丧
C.人物评价受主流思想影响 D.士人不满现实社会黑暗
7.东汉明帝名庄,班固撰《汉书》,称“庄子”为“严子”。师古注:“严子,庄周也。”称西汉的学者“庄忌”及其子“庄助”为“严忌”和“严助”。这说明( )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中央集权不断发展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皇帝独尊地位凸显
8.观察马王堆汉墓发掘出土的西汉初期地图,对其中蕴含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的制图理论与操作日臻成熟
B.国—县—里三级制为汉初地方行政规制
C.“山川形便”不再是行政区划主导原则
D.“犬牙相入”有利于增强中央控制力度
9.如图为东汉画像砖戏虎图,据记载,汉代搏兽活动很兴盛,皇室园囿中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当时的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百兽驯服听命是国泰民安的瑞兆。据此可知,此类画像砖( )
A.证实了汉代国家统一安定 B.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 D.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10.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强了西汉实力 B.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C.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D.加强了与欧洲和北非的政治交往
11.东汉明帝时期,“天下安宁,民无横徭,岁比登稔。永平五年作常满仓,立粟市于(洛阳)城东,粟斛直钱二十”。由此可见,当时政府( )
A.损害农民利益 B.主导社会救济 C.控制粮食贸易 D.保障粮食安全
12.东汉史书非常重视符命、灾变和祥瑞的书写,如《汉书》中多次提到刘邦受命称帝的符篆,《东观汉记》中记载刘秀出生时“有赤光,室中尽明”。这说明东汉( )
A.民众普遍认同天人感应学说 B.史书撰写服务于政治统治需要
C.祥瑞文化植根于久远的传统 D.儒学成为改朝易代的理论依据
13.《大唐西域记》记载,东汉时期,丝绸技术通过和亲传入西域于阗,然而这场和亲在官方撰修的史书上并无记载。20世纪90年代,新疆楼兰出土了一件平纹纬锦,考古学者进而推断出丝绸技术传入西域的时间为公元3世纪。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技术传入西域不晚于魏晋时期 B.考古材料无法证实文献记载的真伪
C.官方撰修史书比民间记录更有价值 D.古代文献是认识历史最可靠的资料
14.西汉惠帝、吕后时,废止了高祖时期的各种困商辱商政策。文景时期,政府进一步调整商业政策,允许商人购置田产和奴婢,使私商得以进入包括铸钱、冶铁、煮盐在内的各手工业生产领域,又可借助鬻爵政策“入粟”补官或拜爵。这些举措( )
①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②促进了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化
③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削弱了国家管控经济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班固在《汉书》中说“孝武初立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下列各项能够佐证汉武帝雄才大略的是( )
①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②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③派遣张骞通西域 ④设立五经博士独尊儒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史料一 从元帝(刘奭)到孺子婴(公元前49—公元8年)时代是西汉晚期。这时贵族地主与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壮大,商人势力也重新兴起,土地兼并的问题日益严重。汉王朝陷入深沉的危机之中。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
史料二

[探究]
(1)据史料一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两汉政权衰亡的关系如何?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中后期出现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局面的本质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桑弘羊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等人的经济思想,主张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控制,设计了“均输”和“平准”政策,并对盐、铁等生活必需品及稀缺资源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其中对盐业垄断流通环节,对冶铁业则既垄断生产又垄断流通)。桑弘羊认为重农是对的,但不经营商业是不能富国的,商人之所以富贵是因为“或累万金”,因此他在一定程度上是商业的辩护人。他主张山泽资源归国家所有,不宜私营,而国家可以将这笔收入用于“助贡献、修沟渠、立诸农、广田牧、盛厨田”,既发展农业生产,又不至于加重农民负担。但是他的重商理论的目的是通过统一和加强中央财政,巩固封建政权,而不是直接为商人阶级利益服务,这与当今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主张限制商业资本,认为实行盐、铁专卖也是为了“建本(农)抑末(商)”。这些政策有效地增加了西汉王朝的财政资金积累。
材料二 司马迁认为人类有两种本能:一种是求利致富,另一种是享乐。第一种本能是一切为了财富,第二种本能是要牺牲财富换取一切。司马迁认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应当顺应自然,使人类能够发挥上述两种本能,这样社会才能富裕安定。司马迁认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上策是顺其自然,对经济活动不加干涉,其次是因势利导,再次是用教育的方法说服人民,最后才是用刑罚的方法说服人民;下策是与民争利。根据儒家的思想传统,中国千百年来对“富裕”采取否定的态度,耻谈富裕,耻谈经济;但司马迁对这一问题持反对态度,他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个衣食充足的社会,公众讲求礼节,热心公益;一个贫穷的社会,人民缺乏礼让,铤而走险,社会不安。
——材料二、二均摘编自袁贞《西汉时期桑弘羊与司马迁经济思想之浅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桑弘羊的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相较于桑弘羊,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有何不同之处,并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做简要评价。
18.【东汉与西欧庄园】
材料一 与田庄盛行相伴随的,是大量流民的出现。换言之,大土地所有者发展的基础是无数自耕农的失业,这当然不是一夕之间的事,东汉初年,光武帝提倡节俭宽厚,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使王莽篡汉以来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农业、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商人势力崛起,他们“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为社会稳定计,汉政府一度对商业活动采取敌视和钳制的态度,加之士农工商的传统价值观根深蒂固,不少商人财运亨通后却没有将更多资金流入市场扩大再生产,而是兼并土地、求田问舍,因为这能够帮他们提升阶级——“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甚至有不少商人“其为编户齐民,同列而以财力相君”,凭借着自己的经济优势走向了统治阶级。
材料二 西欧庄园的形成,其主要动因不是土地买卖和兼并,相反,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古罗马开门揖盗,出现三世纪危机,民族大迁徙,蛮族入侵。入侵后的日耳曼蛮族论功行赏,剥夺了大部分罗马贵族的土地并进行重新分配,大肆分封。在这种分封之后,土地的流动总体来说就很缓慢了,西欧各国都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实行了分权的贵族政体,此为封君封臣制。也就是说,各地方领主(一个与地主相对,但同时兼有政治权利和经济优势的身份)在他的庄园/封地内是有实权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东汉田庄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田庄相比,西欧封建庄园有什么不同。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中了匈奴的诱兵之计,被冒顿单于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虽然此役最终得以解困,但是匈奴强大而精良的骑兵使得汉统治者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草原文化背景下精心培育的远途快速骑乘军马面前,汉代国马成为不堪一击的劣马。汉景帝时期,在秦代国家牧苑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大批培养国马。汉武帝即位后,以“天马”为蓝本的西域名马、乌孙马、大宛马随之被引入进来,国马的种群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汉军的移动能力随之增长,使得其突破长城的保守型防御而北上西进,构建了汉帝国的幅员辽阔。
——摘编自尚永琪《国马资源谱系演进与汉唐气象的生成》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西汉与匈奴的三次大战简表
公元前127年 匈奴南进,汉派将军卫青击匈奴 汉收复河南地
公元前121年 汉派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 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公元前119年 匈奴南进,杀掠无度。汉以卫青、霍去病出征 汉大破匈奴军,匈奴北徙漠北
——摘自《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根据材料一,总结汉代改良国马谱系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国马谱系改良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末到汉武帝时期(中国)。据材料“并非哪一个阶级、阶层在这里扮演独角戏,而是众多人群展示各自智慧才华的场所”可知,作者认为历史发展不是哪一个阶级、阶层而是众人合力的结果,因此,历史发展是合力的结果的说法符合题意,D项正确;本题主要时空涉及秦末到汉武帝时期,人民群众革命性作用主要体现在秦末起义,题干时间截至到汉武帝,人民群众的革命性作用在汉武帝时期就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主要不是强调所有人的智慧构成文明而是强调历史发展是合力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没有将汉武帝单独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强调他的过人之处,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自黄帝至汉武时期各种社会制度的发展,自天文、地理、法律、经济,无所不述。”可知,司马迁在写《史记》之时,涵盖的领域广泛,涉及社会制度、天文、地理、法律、经济等,无所不述,说明司马迁的治史视野较为开阔,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司马迁的视野开阔,没有描述其实地查访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推崇儒家思想以及政治统一的信息,排除C项和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中的“改正朔”、“敬授民时”指的是重视修订历法,即每个改朝换代的帝王即位后要重新修订历法,以顺承天意,这说明古代帝王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更重要的一面,不是小农经济的需要,排除A项;C选项说法有误,排除C项;天人感应是指天意和人事的相互感应,为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思想的学说,认为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上天也能影响人事,材料未体现天人感应深入人心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汉武帝时期在选官上接受大臣提议,“以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仪为官”,“选通一艺以上的小吏‘比百石以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体现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对选官的影响,反映了治国方略的调整,C项正确;任用儒学人士与王国问题解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儒学人士不一定行政能力就高,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重用儒家人士,没有涉及社会的伦理规范,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从表格的数据信息可知,面积最大的郡、边疆地区的郡户数、人口明显少于面积小的和居中的郡,这反映出中央政府是特意而为之,限制这些大郡、边疆郡的实力变大,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即说明中央致力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B项正确;“全面”的说法太绝对 ,排除A项;材料中所涉及的郡县,在战国时期已经存在,并不属于创新,排除C项;D项太绝对 ,地方问题仍然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批评屈原‘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并结合所学可知,扬雄称赞屈原的品德,却批评其不合时宜,认为乱世应修身潜伏,扬雄作为思想家,其评价与儒家强调的道德观念有关,受到当时儒学正统思想的影响,C项正确;扬雄的评价并未体现儒学内容的丰富与发展,排除A项;扬雄称赞屈原的品德,却并未说明当时道德沦丧,排除B项;扬雄虽认为屈原应该待时而动,却并未说明对当时的不满,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材料“班固撰《汉书》,称庄子为严子”可知,史书中存在对皇帝姓名的“避讳”现象,这是对皇帝独尊地位的集中反映,D项正确;礼乐制度东周时已经瓦解,排除A项;中央集权聚焦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关系,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避讳之风早有起源,不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据材料地图信息可知,南岭是南越国与长沙国之间的自然界山,其中的县里在区划上呈现出犬牙相入的情况,利用犬牙相入划分的行政区域往往地跨多个自然区域,内部一般自然条件、经济特点、文化风俗差别较大,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西汉时期地图理论并不成熟,魏晋时期的裴秀提出了地图制作的理论,排除A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排除B项;“山川形便”不再是行政区划主导原则是在元朝,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可得出,此类画像砖可以反映汉代有搏兽活动,当时人民希望通过驯服百兽实现国泰民安,所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C项正确;根据“当时的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百兽驯服听命是国泰民安的瑞兆”可得出此类画像砖只是表达人们的愿望,不能证明汉代国家统一安定,排除A项;此类画像砖只能反映部分历史真实,不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根据材料“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可得出人们对百兽的驯服不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B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影响是密切西域与中原的联系,A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东汉明帝时,天下安定,粮食丰收,所以政府就在洛阳设置了常满仓,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D项正确;在丰收时,粮食价格低,政府就储粮,常满仓有调剂粮食价格的作用,并没有损害农民利益,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救济,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史书之所以重视灾异祥瑞,其实质是借谶纬满足统治者所需,历史服务于政治,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民众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不仅仅是祥瑞,还涉及灾变、符命,排除C项;谶纬并非儒家正统,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合,排除。故选B项。
13.A
【详解】据材料“《大唐西域记》记载,东汉时期,丝绸技术通过和亲传入西域于阗”及“考古学者进而推断出丝绸技术传入西域的时间为公元3世纪”可知,丝绸技术传入西域不晚于魏晋时期,A项正确;考古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实文献记载的真伪,排除B项;官方撰修史书未必比民间记录更有价值,排除C项;“最可靠的资料”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废止了高祖时期的各种困商辱商政策”、“政府进一步调整商业政策,允许商人购置田产和奴婢,使私商得以进入包括铸钱、冶铁、煮盐在内的各手工业生产领域”可知汉代逐步废除一些困商辱商的政策,有利于①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经济发展有利于③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①③正确,B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对商人的政策,并没有涉及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化的问题,②错误;材料信息强调对商人的政策,是加强了国家管控经济的能力,④错误;排除含有②或者④的组合A、C、D三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①正确;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与汉武帝无关,②错误;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 ,③正确;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独尊儒学,④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1)关系: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壮大,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爆发,西汉政权陷入危机;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构成巨大威胁,是东汉王朝衰亡的重要原因。
(2)本质原因:君主权力的加强及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机构弱化。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西汉晚期……贵族地主与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壮大,……土地兼并的问题日益严重。汉王朝陷入深沉的危机之中”得出西汉晚期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爆发,西汉政权陷入危机。结合所学,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导致地方割据,是东汉王朝衰亡的重要原因。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根源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的内朝和东汉的尚书台导致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机构权力和作用弱化,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在皇帝年幼或能力不足,无法很好地掌握和行使权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外戚和宦官窃权乱政的情况。
17.(1)主张: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控制;对稀缺资源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反对抑商,主张发展商业,以巩固农业的主导地位;在发展商业的同时,限制商业资本的规模。
影响: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政体;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小商业的发展;等等。
(2)不同之处:司马迁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认为这么做是与民争利;司马迁主张政府的经济政策应当顺应自然,调动人性。
评价:司马迁着重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主张建立完全自由的经济体系,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但他过分地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完全摒弃政府的宏观市场调控,容易引发恶性的经济危机。
【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一“桑弘羊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等人的经济思想,主张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控制”可推出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与控制;根据材料一“并对盐、铁等生活必需品及稀缺资源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可推出对稀缺资源实行国家垄断经营;根据材料一“桑弘羊认为重农是对的,但不经营商业是不能富国的,商人之所以富贵是因为‘或累万金’,因此他在一定程度上是商业的辩护人。”可推出反对抑商,主张发展商业,以巩固农业的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一“他主张限制商业资本,认为实行盐、铁专卖也是为了‘建本(农)抑末(商)’。”可推出在发展商业的同时,限制商业资本的规模。影响:根据材料一“这些政策有效地增加了西汉王朝的财政资金积累。”可推出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并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政体;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小商业的发展。
(2)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司马迁认为政府的经济政策应当顺应自然,使人类能够发挥上述两种本能,这样社会才能富裕安定。司马迁认为政府经济政策的上策是顺其自然,对经济活动不加干涉,其次是因势利导,再次是用教育的方法说服人民,最后才是用刑罚的方法说服人民;下策是与民争利。”可推出司马迁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认为这么做是与民争利;司马迁主张政府的经济政策应当顺应自然,调动人性。评价:对其评价应一分为二的看待,根据司马迁的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可知,司马迁着重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主张建立完全自由的经济体系,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但他过分地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完全摒弃政府的宏观市场调控,容易引发恶性的经济危机。
18.(1)原因:①自耕农的破产、大量流民的出现;②封建经济的恢复,对商人的抑制,导致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③地方豪强势力是东汉王朝建立的基础;④中国传统宗法观念和宗族聚族而居观念的影响。⑤重农抑商政策实施,传统价值观影响。
(2)形成原因:西欧庄园主要是蛮族入侵后对土地的重新分配造成的,而东汉田庄更多的是土地私有制下买卖与兼并造成的。
土地流转:西欧庄园的土地流动缓慢,东汉田庄土地流动自由。
政治影响:西欧庄园制下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各个地方领主在自己庄园内有政治实权,东汉田庄则强化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势力,在东汉后期成为封建割据势力。
【解析】(1)
原因:据材料“与田庄盛行相伴随的,是大量流民的出现”可知自耕农的破产、大量流民的出现;据材料“为社会稳定计,汉政府一度对商业活动采取敌视和钳制的态度”可知封建经济的恢复,对商人的抑制,导致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据材料“凭借着自己的经济优势走向了统治阶级”可知地方豪强势力是东汉王朝建立的基础;据材料“加之士农工商的传统价值观根深蒂固,不少商人财运亨通后却没有将更多资金流入市场扩大再生产,而是兼并土地、求田问舍”可知中国传统宗法观念和宗族聚族而居观念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传统价值观影响。
(2)
结合东汉田庄与西欧庄园相关知识,从两者形成的原因、土地交换的速度和政治影响分析,形成原因:据材料“入侵后的日耳曼蛮族论功行赏,剥夺了大部分罗马贵族的土地并进行重新分配”可知西欧庄园主要是蛮族入侵后对土地的重新分配造成的,据材料“不少商人财运亨通后却没有将更多资金流入市场扩大再生产,而是兼并土地、求田问舍”可知而东汉田庄更多的是土地私有制下买卖与兼并造成的。
土地流转:据材料“在这种分封之后,土地的流动总体来说就很缓慢了”可知西欧庄园的土地流动缓慢,据材料“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可知东汉田庄土地流动自由。
政治影响:据材料“西欧各国都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实行了分权的贵族政体,此为封君封臣制”可知西欧庄园制下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各个地方领主在自己庄园内有政治实权,据材料“凭借着自己的经济优势走向了统治阶级”可知东汉田庄则强化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势力,在东汉后期成为封建割据势力。
19.(1)①“白登之围”的发生;②匈奴骑兵的强大;③中原战马的劣势;④巩固政权的需要。(任意三点)
(2)①增强了汉朝的骑兵力量,加强了国防力量;②威服了西域各国,保证了西域道路的畅通和对匈奴的制约;③加强了中央集权(保证了汉王朝有能力以相当快的“速度”,在超大疆域内传递统治信息、输送治理力量,使得朝廷、地方、边疆、属国、四夷不同层级之间的政令行使、行动协调、诉求传达、矛盾消弭);④推动了汉文化的传播;提高了汉朝与汉文化在世界的地位(世界影响力);⑤汉代的国马改革为后世国马的改良提供了借鉴。(分军事、政治、文化传播、对外交往等角度即可)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中了匈奴的诱兵之计,被冒顿单于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虽然此役最终得以解困,但是匈奴强大而精良的骑兵使得汉统治者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得出白登之围和匈奴骑兵的强大;根据材料“汉代国马成为不堪一击的劣马。汉景帝时期,在秦代国家牧苑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大批培养国马。汉武帝即位后,以“天马”为蓝本的西域名马、乌孙马、大宛马随之被引入进来,国马的种群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汉军的移动能力随之增长,使得其突破长城的保守型防御而北上西进,构建了汉帝国的幅员辽阔”,得出中原战马的劣势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2)影响:根据材料二表格“汉武帝对匈奴的三次大战”,以及根据汉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状况、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实际状况,得出增强了汉朝的骑兵力量,加强了国防力量、威服了西域各国,保证了西域道路的畅通和对匈奴的制约、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汉文化的传播、提高了汉朝与汉文化在世界的地位、汉代的国马改革为后世国马的改良提供了借鉴。
同课章节目录